今夏北方高温为何这么“猛”

2023-10-18 00:38李倩
生命与灾害 2023年7期
关键词:厄尔尼诺北方地区体感

李倩

连日来,北方多地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已有21 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热”从何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北方地区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一是北方地区受到较强的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长;二是在高压脊形势控制下,天气多以晴热为主,没有云层遮挡,升温加快;三是进入夏至时节后,白昼长,长时间的日照也为高温的形成和维持“加了一把火”;四是北方地区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可谓“火上浇油”。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方地区频频接受高温“烤”验。

6 月出现高温,这与今年的厄尔尼诺有关吗?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部太平洋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海温持续上升,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发生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大。

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天气的频发都在加剧。但影响我国气候异常尤其是高温、干旱等极端事件的因素复杂,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子,其影响机理也有不确定性。

“热”过南方

往年6 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南方基本相同,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极大值来看,6 月的北方确实热过南方。

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气候的角度来看,进入夏季以后,我国的气温升高呈现“先北后南”的特点。

在华北地区,通常6月至7月初,即雨季前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出现连续数天的高温较常见,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7 月后期,随着副热带高压北移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

总之,北方的高温往往集中在初夏,而南方则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因此,当前我国正处于“北高温、南暴雨”的格局,后续南方降雨减弱,高温天气也会增多。

入伏后,会更热吗

入伏是温度、湿度的一个总体概括。我国通常在7 月中旬左右入伏,副热带高压北移控制北方地区,这些地方出现无雨、高温、高湿的天气现象。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与现在的晴热、干热天气大相径庭。就人的个体感受而言,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湿度影响。“桑拿天”因湿度较高,身体排出的汗蒸发不掉,热量散不出去,此时人的体感温度也更高,人就会感觉到闷热,容易中暑。

未来一段时间,雨带将逐渐北移,北方地区将进入雨季,干热天气会随之结束,转入闷热天气。届时,高温天气的防范应从高温干热转为高温高湿,大家应做好针对性应对。

猜你喜欢
厄尔尼诺北方地区体感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厄尔尼诺现象横行中国
北方地区大规格梅花观赏树的嫁接和接后管理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体感语境下的交互行为设计
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