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建构,“教”“学”有度

2023-10-19 10:37姚婧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堂建构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姚婧

【摘 要】作为教育序列的起点,小学数学教育担当着基石的重要角色,但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一度出现过分热闹的教育形式,重形式而轻本真。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只有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建构情趣课堂、探究课堂以及启思课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温度、深度和梯度,感受数学课堂的亲切感,提升思维品质,把握深度内涵。

【关键词】课堂建构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在新时代,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素养本位”正是对这些问题最好的回答。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成为新课标目标确立的新导向,针对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数学新课标提炼出“三会”的终极目标。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认识外部世界的视角也是多维的。要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核心素养,探索多维度课堂的建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立场,又要注重学科知识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将情境趣味、探究韵味和启思善思的元素融入课堂,为学生打造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的课堂。

一、建构情趣课堂,提升学习的温度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表现为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数学探究,从而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世界的意识与习惯,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实际情境的创设是发展学生数学眼光的基础与前提。情境教学是为学生搭建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情绪体验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情境中,能主动发现其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从而达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目标。李吉林老师总结了“情境教育”的四大优势:真、美、情、思。学生只有依靠真实的情境,才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体悟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做到为真实而学,在现实中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呈现3个装有黄豆的瓶子,其中黄豆数量分别为500粒、100粒和1000粒。接着,引导学生猜一猜:哪个瓶子里的黄豆数量是100粒?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猜黄豆情境,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结合生活经验,能够准确猜出中间一瓶正好是100粒,接着以100作为标准,依靠良好的数感顺利猜出另外两瓶黄豆的数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相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投掷比赛的情境。教师介绍投掷比赛规则后,要求学生当记分员,汇报选手们的投掷成绩。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你想怎样记录成绩?

生1:我在计数器上记录,3个百、3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331分。

生2:我在计数器上记录了6个百、1个十,是610分。

生3:我在计数器上记录了1个百和5个一,是105分。

师: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三位选手的成绩。

生:第三位选手只投了6次,不公平。

学生改写成绩后,再次进行排名:331<610<1105。以下是三位选手投掷比赛成绩。(见图1)

情境的创设依旧贯穿始终。充满童趣的投掷比賽情境使得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中理解了抽象的数,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然而情境的创设并未戛然而止,计分后的排名促使学生自然地完成从记分员到裁判员的角色转变,更加主动地来比较数的大小。

数学概念往往具备高度抽象性,这种“有距离”的学习通常会使学生感到陌生,学生很难调动已有经验,更无法进行经验的加工与提炼。若能将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沟通、融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诱发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可以自然激发学生已有经验,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完成概念的转变。在趣味情境的创设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思维积极性,帮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去认识和探索新的事物,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学习应有的温度。

二、建构探究课堂,搭建学习的梯度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能够独立进行数学思考,探究现实情境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具备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更要关注学生主动探究、深度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建构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并掌握新的知识。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决定了数学学习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完成探究性的学习与思维的发散。而在组织探究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还要设置富有层次性的环节与问题,逐步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宽度。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预设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环节:明确面积单位是什么?面积单位分别有多大?面积单位有什么用?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究和实践,将面积理论的基本思想方法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1.纵向迁移,产生需求

教师首先出示一张长方形贴纸,通过提问“你知道它有多长吗?”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度量经验,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接着提问:“你知道它有多大吗?”顺利实现从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的过渡。原来的“长度单位”无法满足新的度量要求,因此需要创造新的度量单位,“面积单位”顺势产生。

2.多维体验,建立表象

教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接着教师设计了蕴含深意且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

摸: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上摸一摸,感受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小。

比:看着手中的小正方形,与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

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学生在自主完成一个个递进任务的过程中,经历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操作与思考,最终建构新的认知,明确1平方厘米有多大。

3.拓展延伸,联想迁移

在初步建立了1平方厘米的表象后,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量: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贴纸的面积。

变:呈现形状不同的三个图形。(见图2)

问: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是6平方厘米?

学生通过量一量、数一数,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贴纸的面积,明确面积单位的本质就是度量工具,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几。三个图形虽然形状不同,但面积单位的数量相同,都可以用6平方厘米表示其面积。通过非本质属性的改变,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面积单位的内涵。

在1平方厘米的模型牢固建立后,基于1平方厘米的学习经验,通过联想、对比、迁移等思维活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概念内涵。

通过多层次的探究与学习,学生不仅能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实现概念的建构,还能产生更准确、更精细、更深刻的有关面积的量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三、建构启思课堂, 发掘学习的深度

自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不断出现,课堂看起来更加热闹、活跃了,但细思后会发现,许多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浅尝辄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度学习需要依靠深度教学,深度教学并非一味追求学科本身的深度与难度,而是就学科内容的内在构成要素,追求对内容更全面、深层次的理解。“核心问题”作为一节课的“课眼”,是引领学生深度思考的航标。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连一连,找到小蚂蚁进洞路线”的教学活动,在呈现学生作品“1号图形不仅和‘等腰三角形’连,还和‘锐角三角形’连”后,进行了以下教学:

师:一个三角形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呢?

生:因为它既符合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也符合锐角三角形的特征。

这一核心问题的提出,直指概念本质,使学生明确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从而感受到了分类的多样性。(见图3)

又如,在进行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三个维度的探究。

1.平均数不变

师:5、5、5三个数字的平均数是几?

生:平均数是5。

(再出示数字4、5、6)

师:现在平均数是几?

生1:4、5、6三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中间的数就是平均数。

生2:三个数加起来是15,再除以3,平均数就是5。

生3: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让6给4一个1,平均数还是5。

师:3、4、8三个数中没有5,平均数还是5吗?

生:是5。

师:平均数不变和什么有关?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然发现,平均数不变与总数、份数有关。

2.平均数变化和份数有关

师:3、4、8三张牌,将8换成1和7,平均数还是不是5?

生1:是。(犹豫后,过了一会儿)不是,平均数变了。

师:你怎么想的?

生1:平均数变小了。

生2:总和没有变,但份数变多了,平均数就变小了。

生3:(1+3+4+7)÷4,结果是三点几。

教师又相机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把7这张牌换成两张呢?如果将3、4、8合成两张牌呢?

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发现总数不变、份数改变的情况下,平均数也随之发生变化。

3.平均数变化和总数有关

师:还是3、4、8,我想换8,只能换一张牌,要使平均数变大,可以怎么换?

生1:换成9或10。

生2:换成9或10,总数变大了,还是三张牌,平均数一定变大。

教师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还是换一张牌,让平均数变小,怎么换?在刚刚的换牌游戏中,你发现平均数变大、变小,和什么有关?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再次思考,份数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数与总数有关。

换牌仅仅是一个外在活动的过程,教师借助活动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核心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变化,激活学生的探究内驱力,使其主动发现平均数、总数和份数之间的内在关联,建构知识网络,让这节课有了思维的分量、思考的深度,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之,要想让数学课堂更具吸引力、探究性和启发性,就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走向“数学理解”。在教学中,找准新知生长的起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探究、质疑、反思,逐步感悟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思想方法。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温度,体悟数学学习的梯度,探索数学学习的深度,提高思维水平,发展核心素养,真正成为符合新时代發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云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与目标解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5).

[2]张定娘.在情境中学 在情境中用——浅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2(22).

[3]于冬梅,李沐羲.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21).

猜你喜欢
课堂建构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情感与生态的有效性探索
依托“概念认知”过程构建“数学内涵”课堂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