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特征与展望
——基于2020—2022年知网文献分析

2023-10-19 08:34张雨慧艾比布拉图尔荪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西夏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张雨慧 艾比布拉·图尔荪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历史内涵与政治意蕴的积淀,从梁启超先生“中华民族”一词的提出,孙中山先生“五族共和”的构想,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费孝通先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到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随着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加突显。

学界对此热点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各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多次召开系列主题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民族类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类期刊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板块,不同领域学者在各个平台的支持下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当前学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范围聚焦在2014至2020年,已形成宏观视角下的整体分析与全局把控。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作为重要时间节点,其前后文章的主旨与侧重点各有不同,理应将这一变化作出分析,由此聚焦于2020—2022 年,作出阶段性和针对性总结与分析具有一定意义。①二十大召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将奔赴新的时代征程,对于近三年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阶段性具体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趋势模型。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检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获得4686 篇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学术期刊3853 篇、报纸文章478 篇、研究生学位论文306 篇、会议文章49篇。本文从学术期刊和报纸中选择300余篇代表性文章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特点及展望进行分析。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

(一)内涵的多重解读

专家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其含义也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多维度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读在层次性和丰富性上不断拓展。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涵也渐次生成,即在历史基因浸润下塑造的历史含义、民族国家框架下构造的时代含义以及在统一战线视域下缔造的政治含义[1]7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历史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社会意识,包含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三重内涵[2]24。

从时代的眼光来看,这一概念是“国家统一,民族、人民团结”的凝练和升华,是多元理念复合而成的“人们观念中的国家”,深究其实质是“民族精神共同体”[3]15。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不断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在生计方式、价值体系、历史记忆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精神共同体[4]52。

从概念构成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部分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具体认识中综合把握其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质是“共同性”[5]1;从纵向结构层级及关系着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划分为基于自识性的族群意识、基于社会比较的他族意识以及基于共同性的中华民族意识[6]19;在借助关系实在论的新视角下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则强调国家、国民与民族三重意涵[7]26。

(二)形成机制的多样化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脉络与形成机制是理论扩展的重要基础,很多研究成果从历史发展脉络来考证和论述其形成路径和发展脉络。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在历代都得到了相应的政策回应和国家治理策略调整,有学者通过研究由“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的历史演化,追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基础,以中华民族发展的纵向脉络来分析其历史基础[8]14,诸如先秦时期民族共同体、北魏时期民族交往交融、辽宋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9]69、元朝民族交往融合、明清时期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等。从现实发展着手,该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牢固树立”“积极培养”“铸牢”,最终将其推进到作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从整合视角进行分析,跨越历史与现实的隔膜,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理论观点,从历史上民族的形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词的产生、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进行系统阐述[10]49,其核心趋势是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社会空间形态等均趋于内聚与统一[11]2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2]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及其原因的历史考证与学术阐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牢固的学科基础和学理基础。

(三)价值意蕴的多层阐述

在国家宏观层面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三个理论概念相互交叉和交织在一起,拥有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其价值意蕴也逐渐被学界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在宏观理论研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内核,是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支撑,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体现了中国56 个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充分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3]5。从近三年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整理归纳来看,在社会层面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14]53、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微观具体实践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导的研究视域,推动了西藏居民壁画、藏族弓箭文化、云南民族同源神话等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新研究成果努力把握新时代我国重大战略趋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诸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其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这些学术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思想,针对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形势,思考其时代性、科学性和灵活性等。

(四)关联要素的多维探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单一存在的概念,而是与“三交”“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多元共生的。

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是二者的基本原则,应不断加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各民族优秀历史传统,也是当下民族团结工作的核心内容。“三交”工作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要求,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理论问题。

“四个共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与国家的前途未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内含丰富的价值意蕴,要基于“我国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的疆域”,不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才能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继承着追求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在历史上形成的各民族对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其核心内容与“五个认同”不谋而合。从当前现状来看,为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最先要解决的是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的形成作出深刻解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两项重大任务,两者具有息息相关、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两个共同体理念”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五)实践路径的多元探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要落脚在实践之中,学界分别从教育、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国家建构视域、纵向角度、群体范围角度等方面作出多元探究。

从教育层面出发,有学者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脱贫、多元一体以及教育公平四个方面的重要论述,阐述民族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逻辑塑造,在民族地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社会基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进行路径探究的文献居多,学校要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建构,遵循学前及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及中专教育四个阶段的教育特征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民族院校在课程建设目标方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授课环境,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实效,民族院校必须构建有利高效的组织协调体系、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考责问效的督导评估体系、整合优化的资源投入体系、常态长效的规范制度体系。

从情感认同层面出发,一种政治信仰系统之所以能够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其前提是引发国民认同,激发国民感情,形成国民风尚,最终形成支配性行为,以多种途径激发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鸣,形成真实且具有普遍性和凝聚力的心理认知,借鉴“民族心理距离”理论缩短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来推动情感认同与情感共鸣。

从文化认同层面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逐步拓展民族认同,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蕴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多元一体文化观,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引领作用,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理念则与之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从国家认同层面出发,寓“大国”之义于“家户”之中,是新时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应有之义,加强边境地区精神文化供给、筑牢边民国家认同根基、拉近边民与国家情感距离是推动边民国家认同意识再造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

从国家建构视域出发,有学者认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从而形成超越族际差异的共同体认同;有学者提出宪法确立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要将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相结合,应通过提高民族政策法治化水平,实现地方民族团结立法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法的转变,不断丰富和强化政治合法性,以有效的政治制度设计夯实共同体的主客观基础,有力地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其政权基础和坚强后盾,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的坚持和推行需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从纵向角度出发,在三维层面,有学者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即在要素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纽带联结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互嵌性,在功能依存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共生性;还有学者提出从语言文化、政治制度、历史传统三个角度着手。在四维层面,有学者提出从“五个认同”的理论路径、民族大团结建设的实践路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即从“四个路径”进行分析。在五维层面,有学者认为“五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通、情通、语通、文通、政通,其中民心通是根本[15]6;还有学者提出党的领导、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五大基础路径[16]1。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其具体体现和努力方向,学界深入阐述了“五个认同”对于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创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意义。从各角度综合来看,语言文化、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从群体范围角度出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中,民族团结路径主要是针对特定群体,而国民意识培育则主要针对无差别的全体国民[17]1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认同意识,以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和相互群际差异模型为基础进行内外群体划分,从而使实践路径更具有针对性[18]19。还有学者从边境地区[19]29、边境牧区[20]39、多民族地区[21]22、新疆地区、西藏地区、归侨群体、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范围进行分析。从这些地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联加以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拓展领域。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特征

(一)成果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从2020—2022 三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数量统计结果来看(图1),2020 年期刊数量为810篇,2021年期刊数量为1519,几乎增加近1 倍之数,本次统计时间截止日期为2022 年10 月16 日,此时期刊数量已与2021 年持平,可见各界学者利用本专业优势,致力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尤其在2021 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四个“必然要求”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各界学者纷纷对政策话语和会议精神进行解读,由此可见研究成果数量与政策颁布和会议召开之间关系紧密。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进一步体现其价值意蕴和逻辑遵循,相关文章发表数量也将持稳定增长状态。

图1 2020—2022期刊与报纸文章数量增长图(数据源自中国知网)

相继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民族类院校成为主要阵营。民族类院校的学报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以中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最为典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 年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数量比2020年增长近4倍之多,在民族类院校学报中增长最快;《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章数量居其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图2)。

图2 2020—2022部分民族类院校学报文章数量增长图(数据源自中国知网)

在期刊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章明显增加,其中《广西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民族学刊》等期刊的文章数量较多(图3),这也意味着各界学者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在各专业的共同努力下,新视角、新领域、新方向、新方法层出不穷,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加。

图3 2020—2022部分期刊文章数量汇总图(数据源自中国知网)

(二)研究方向:从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过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涵解读呈现多元化态势,随之产生的路径探析也不断增加。从2020—2022年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检索的文章来看,总体呈现理论研究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征,学者们的研究内容由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定义、形成与价值,逐渐转向“怎么做”的路径探析中来,分别从教育层面、情感认同层面、文化认同层面、国家认同层面进行分析,同时有学者从综融取向的角度出发,融合多种维度,力图探析出一条全面科学的“铸牢”之路。还有学者从群体分层的角度出发,依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属性与环境背景,有针对性地探析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研究内容:宏观研究较多

自2014 年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界学者分别在含义、形成、价值、关联要素、路径五个方面的交叉研究中取得新成果,相关文章数量也不断增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打下坚实基础。近三年来,在历史与现实双重视角融合下的含义、形成、价值得到深层次解读,这三个方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研究,没有此类基础性的根本性研究,深层研究和路径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终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契合,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相吻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耦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研究内容由理论的探讨转向宏观实践的探讨,缺乏微观实践层面的具体探析。大多数学者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高校教育、社区教育、培育公民意识等宏观领域出发,从微观视角出发的研究相对较少。诸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对西藏居民壁画、云南民族同源神话、藏族弓箭文化进行分析,此类微观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对某个地区、学校、单位社区等进行个案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四)研究维度:多学科研究显著

随着研究场域不断扩展,心理学、文献学、考古学、艺术学等领域逐渐向这一重要议题靠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不再是民族学单一学科的“主秀场”,而成为各学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熔炉”(表1)。相关文章不仅遍布于民族类院校学报和民族类期刊,在其他学科期刊中也纷纷涌现,部分期刊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各院校学术会议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做客,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经呈现多学科化的综融研究模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科类型上不断丰富,但是单一学科的单一视角研究仍占据主体,学科交叉的综融取向视角研究尚显不足。诸如心理学视角下针对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的研究,历史学视角下各历史时期呈现的民族融合现象与阶段性民族心理特征,人类学视角下的族际、族群研究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场域下是具有黏合性和关联性的,但立足于多学科之间的贯通性与交叉性所进行的综合分析相对来说数量较少。

(五)研究主体:高校教师居多

从研究主体上来看,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较多。2020—2022 三年间,中央民族大学的青年教师发表11 篇文章、严庆发表15 篇、金炳镐发表6篇,南开大学的郝亚明发表18 篇,延边大学的赵刚发表7 篇,中南民族大学的雷振扬发表5 篇,中国矿业大学的张淑娟发表7 篇,华中科技大学董慧发表4 篇,兰州大学徐黎丽发表6 篇,还有其他院校各位专家学者纷纷从自身研究方向出发为相关研究注入活力。通过各学者研究背景和专研领域的调查,大多数学者为民族学领域的专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平台,能够充分掌握学科最新动向,同时可与各领域学者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度研究。民族学学科在该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带头作用。高校教师在相关研究中积极承担研究任务,为历史新境遇下的相关研究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展望

(一)挖掘研究深度,加强实质创新性研究

过去八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议题不断融合,诸如文化润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成为拓宽研究的新际遇。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将不断延伸,维度将不断扩展,路径将不断丰富。自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成果数目十分可观并取得了创新性发展,逐渐进入主流研究领域。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需要不断深化和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接轨的同时,有待进一步取得实质性创新研究,需要从形成、因素、路径和内涵等诸多理论问题方面进一步细致深入地研究,系统阐述其内涵、路径和策略,论述其在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二)拓宽研究广度,形成地域覆盖性研究

在近三年研究中,研究者将目光重点放在民族地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民族地区因地域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个性的文化,因而各界学者着重对民族地区互嵌式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但随着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地区人口也向民族地区输出各类人才。在逐步实现民族大融合的征途中,相关研究应向中东部地区、城市地区进行全覆盖,从而推动相关研究在各地区不断跟进。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民族学的田野作业和社会调查方法,就我国各民族关系的新现象加以全面考察,力图揭示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新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作出理论贡献。

(三)拓展研究维度,避免单一重复性研究

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有关历史长轴中由“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到“民族统一战线”,再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最后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叙述较多,但针对元朝、明朝、清朝等专题研究尚显不足。对思政课程建设、社区治理理念、铸牢意识培育的宏观阐述较多,空洞论述和口号式论断较多,缺乏论证过程与说服力,针对某一学校、社区、单位的个案分析较少。因此,我们提倡学者立足于民族聚居和交往的一个社区,以鲜活事例为调查对象,同住同吃,以问卷、采访和访谈等多种方式,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成效的案例分析。研究视野应不断开拓、研究领域应不断丰富,提升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和深入性。

(四)增加研究方法,融合数据准确性研究

目前研究范式较为单一,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在提升其丰富性、广泛性、多样性的基础上,理应强调其科学性。因此,除文献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常见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方法之外,可利用统计软件、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来进行分析,运用SPSS、SAS等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使实践工作更为深入、路径对策更具可操作性。建议学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和历史考证法等多种理论与方法,深入挖掘和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精神,加强其研究深度和广度。

(五)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性研究

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各学科为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逐渐转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叉研究,形成了将其与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的现象。学界将本学科研究视角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即线形双向联通,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多学科共同介入才能取得重大突破,即网状多元联结。只有各学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共同协作创新,形成交叉性、跨学科研究,才能搭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综合体系,如文学艺术、哲学道德、历史及文献学、政治经济学、文化教育、新闻传播学、法学、人文地理学等等,众多学科从不同视角阐述本学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一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的显学。

四、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国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指导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将继续践行。当下,相关研究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如何推动研究走向新的时代征程尤为重要。纵观三年的研究成果,积极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路径,较为全面、深入挖掘和阐述其与“三交”“五个认同”“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民族团结和社区治理等诸多政治理念或政策的关联及其路径和法则,不断开拓这一领域的研究空间。通过对当前研究现状、特点、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逐步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与愿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质内涵、跨学科交叉研究、新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数字化量化分析等方面,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学术空间和余地。只有将相关研究反馈于国家、社会、人民的实践领域,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促进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注释:

①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将1986—2020年间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如贾伟、郭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图谱:实践进路和未来向度》),有学者将2014—2020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如张红、吴月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展望——基于2014—2020 年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有学者将2017—2020 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如王希辉、王文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与趋势》),起始时间各有不同,以2020年作为截止时间居多。随着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相关文章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因此有必要将近三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