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布勒200 t/d 专用粉制粉工艺技术改造

2023-10-23 05:27
粮食加工 2023年5期
关键词:磨粉机胚乳筛网

蒋 飞

(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上海 200240)

长三角地区某面粉厂200 t/d 专用粉生产线,为80 年代瑞士布勒公司引进,多年来虽进行多次小范围的改造,但总体效果不理想,因为该厂加工的小麦产地多为长三角和苏北地区,中性偏软。由于近年来我国面粉加工行业竞争激烈,头部效应明显。有实力的面粉企业如益海、中粮、五得利等在不断地扩张、兼并、新建,规模越来越大,大型面粉厂的效益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小型面粉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当前,国内面粉行业整合进程仍在持续,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因此,除了要保持原粮质量的稳定,还需要保持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附加值高的小麦粉,同时提高小麦制粉车间的运行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做大做强。长三角区某厂对日处理200 t 小麦的面粉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总投资约两千多万。改造后丰富了产品品种,稳定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率。现就该生产线的小麦清理,制粉工艺中的研磨、清粉等系统改造前后工艺技术和生产指标的变化情况做一介绍。

1 制粉工艺方面

1.1 改造前制粉工艺存在的问题

1.1.1 设备方面

改造前,面粉公司日处理小麦200 t,配置磨粉机12 台、清粉机3 台和640 高方筛22 仓,相对现今工艺简单落后。

(1)磨粉机少,按照200 t/d 计算,磨粉机单位接触长度为11.88 mm/(100 kg·24 h),接触长度略显不足,皮磨的剥刮率高,研磨料层厚,前路皮磨系统不能打造优质渣心物料,皮磨粉多。磨物料层厚且胚乳不纯研磨不彻底,设备振动异响,最终导致产品灰分高,整体品质受影响。

(2)清粉机少,清粉机单位筛面宽度0.92 mm/(100 kg·d),物料来料品质差异大、相对流量大、料层厚、分级效果差,仅对1B、2B、3B 颗粒料和D1、D2重筛芯料进行清粉,未对其余渣料和心磨料再进一步清粉提纯,影响心磨物料纯度,低灰分、白度高的好粉少,好粉出率低。

(3)筛理面积不足,单位筛理面积为0.94 m2/(t·d),筛上物料,料层厚,筛不透,在加工软麦或水份偏高的情况下容易使高方平筛糊筛面、堵仓、筛下物料含粉多、筛理效果差,单位时间投麦量达不到额定产能等。

1.2 工艺方面

(1)改造前工艺粉路设置:5 道皮磨(4 皮分粗细;5 皮细),8 道心磨;1S;2S;1T;2T。其中1 皮2 对;2 皮2 对;3 皮2 对;4 皮2 对,分粗细各1 对;5 皮1对(细);1 心2 对,2 心2 对,3 心2 对,4 心1 对;5 心1 对;6 心1 对;7 心1 对;8 心1 对;磨辊长度均为1 000 mm。

(2)研磨系统所占比例: 皮磨34.4%,心磨53.2%,渣磨、尾磨各6.2%。

(3)4 道清粉系统,仅对1~3 皮磨,重筛1 和重筛2 有关物料进行分级提纯。

以上制粉工艺心磨主要是横向排列,虽然按照同质合并的原则分配各系统物料,但是分配的还不够细,前路心磨胚乳麦芯纯度不够,低灰分面粉出粉率偏低,破损淀粉含量高,落后于目前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筛理面积的缺陷,造成物料的分配不够细化,达不到整体意义上的现代制粉理念,好料不后推、次料不提前。

2 制粉工艺技术改造情况分析

2.1 研磨系统

为延长拓宽研磨系统,改善研磨效果,在相同产量规模情况下,增加4 台磨粉机,其中MDDK1000/250 型2 台,MDDK1250/250 型2 台,磨粉机单位接触长度达到12.8 mm/(100 kg·d),改造前磨粉机参数见表1,改造后磨粉机参数见表2。

表1 改造前磨粉机磨辊主要工作参数

表2 改造后磨粉机磨辊主要工作参数

(1)皮磨系统:为改善皮磨系统剥刮效果,增加皮磨系统宽度以及改变皮磨磨辊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2 的对比所示。降低料层厚度,皮磨辊由9 对增至14 对,磨粉机设置占比由 37.5% 调整为57.6%特别是拓宽1B(MDDK1250/250 型1 台)、2B(MDDK1000/250 型2 台)、3B(粗MDDK1250/250型1 台、细MDDK1000/250 型1 对)、4B(粗MDDK1000/250 型1 台、细MDDK1000/250 型1 对)、5B(粗、细MDDK1000/250 型各1 对)研磨宽度。使磨粉机喂料料层薄且均匀,可以防止物料相互挤压成细小粉料,同时能降低磨辊挤压力和剪切力,同时控制皮磨系统剥刮率范围(1B:28%~30%,2B:48%~50%),为清粉系统提供数量大、粒度相对均匀的高质量渣料和心料。4B、5B 加宽可以增强对皮层上残留麦心的剥刮,提高总粉出率。改造前后皮磨系统工艺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改造前皮磨系统

图2 改造后皮磨系统

(2)渣磨系统:渣磨系统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经过1P 清粉机提取的大粗的胚乳颗粒,带有麦皮,物料粒度居中,胚乳含量虽高但大多带有皮层,不宜直接送入心磨研磨。为提高1 心物料纯度,好料不推的原则,1 渣、2 渣分好次,各增加了1 对磨辊处理,增加了麦皮与胚乳分离的机会,麦渣经轻度研磨筛理、分级,使麦皮与胚乳分开将胚乳颗粒提出,送入清粉系统进一步提纯,好的颗粒料送入前路心磨继续碾磨,提高好粉质量与比例。

(3)心磨系统:心磨是纵向拓宽排列1M 物料根据粒度大小和来料系统不同分为粗中细3 类,1M1/1M2 为1B/2B 系统20W/36W(通过20W 筛网,留存36W 筛网筛上物料)经1P 清粉后粗麦心胚乳颗粒,1M1/1M2 为1B/2B 系统36W/56GG(通过36W 筛网,留存56GG 筛网筛上物料)经2P 清粉后麦心胚乳颗粒,1M3 为D2 系统56GG/7XX (通过56GG 筛网,留存7XX 筛网筛上物料)经3P2 清粉后粗粉和细麦心胚乳颗粒以及1M1 系统(56GG/7XX)经3P21 清粉后纯的细麦心胚乳颗粒;2 对2M1 磨处理1M1~1M3高方筛分级后来料为优质细麦心,1 对2M2 处理D2 高方筛筛粉、分级后9XX 筛上物及3B 系统34W/60GG 进清粉系统来料质量略次细麦心。粒度范围缩小,横向分料系统比较广,增强心磨物料粒度均匀性与纯度,可提升研磨效果,实现对物料的轻磨细碾以及冷加工,在前路心磨提取高精度低灰分面粉,提升产品质量,并且增加面粉系统及粉的品质区别,有利于专用粉生产。改造前后心磨系统工艺如图3、图4。

图3 改造前心磨系统

图4 改造后心磨系统

2.2 清粉系统

清粉机由3 台增至6 台,由原来的四道清粉系统增加到7 道清粉系统,并对皮磨、重筛、渣磨及心磨(1~3 心)相关物料进行清粉,完善清粉工艺。清粉粒度范围:从20W 筛网筛下物到8XX 筛网筛上物,可分为麦渣清粉、粗麦心清粉、细麦心清粉、粗粉清粉。1 皮与2 皮的20W/36W 物料为麦渣,物料粒度大,送往1P 处理,清粉后粗麦心胚乳颗粒进入1M1磨,较次的麦渣进1S;1 皮与2 皮的36W/62GG 物料为粗麦心,物料粒度中等,送往2P 处理,清粉后麦心胚乳颗粒进入1M2 磨,较次的麦渣进1S;1 皮、3皮的麦心、粗粉分别由重筛D1、D3 进行分级处理62GG/7XX,送往3P3 处理,清粉后麦心胚乳颗粒进3M2/2M2 磨,2 皮的麦心、粗粉由重筛D2 进行分级处理通过7XX 进入5P 清粉,清粉后的细麦心胚乳颗粒进1M3/2M1、2M2/3M2 磨;1M2/1M3 系统细麦心(52GG/7XX)进入6P 再次清粉进2M2/3M2 磨;D2重筛粗粉、细麦心进行分级处理(56GG/7XX),送往3P2 处理,清粉后的细麦心胚乳颗粒进1M2/1M3磨;渣磨系统细麦心粗粉36W/46GG 送往4P 处理,清粉后细麦心胚乳颗粒进入2M2/3M2 磨,粗粉46GG/7XX 送往3P1 处理,清粉后的细麦心胚乳颗粒进1M2/1M3 磨;其余(2M、3M、4B)系统渣粉物料根据品质不同分别送往4P、7P 处理,清粉后粗粉和细麦心分别进入3M、1T 磨。

在清粉机系统物料分配上,小麦水分调节适当、前路皮磨粉机操作、进机流量,在加强平筛物料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同质合并,以及筛网的合理配置,否则影响清粉效果。改造前后清粉系统配置工艺如图5、图6。

图5 改造前清粉系统配置

图6 改造后清粉系统配置

2.3 筛分系统

增加筛理面积,高方筛由22 仓调整为28 仓,筛理单位面积由0.066 m2/(100 kg·d) 增加至0.080 m2/ (100 kg·d),控制筛面料层厚度,加强物料分级,合理分配筛仓筛号,提高筛理效率。改造前吸风粉和打麸粉合并由卧式刷机处理,现改为打麸粉和吸风粉分别处理,吸风粉由1 仓高方筛筛理单独处理,解决了筛理效率低以及易堵料问题,此外,将面粉检查筛由小方筛改成4 仓高方筛,筛孔为10XX,解决了因小方筛筛理面积不足、流量受限,筛空为46GG、而堵料、保不了细小颗粒和小麸片,一旦上道工序高方平筛出现穿漏或破筛就会出现质量事故等一系列问题[2],在粗麸前面增加了一台振动打麸车,对麸皮进一步打麸,这样增加总出粉率并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工艺改造效果验证分析

改造安装完成后,连续运转48 h 的平均值如表3,磨口麦国标慢速法灰分1.698。

表3 工艺改造后F1、F2、F3 皮的毛麦出粉率

3.1 质量及出粉验证

灰分:灰分数据来源于公司质检室;粗细度来源于保险筛的筛网配置。

F1(1 号粉)灰分0.41%~0.44%,平均值0.43%,出率30%左右,全通10XX 筛网。

F2(2 号粉)灰分0.67%~0.70%,平均值0.69%,出率44%左右,全通10XX 筛网。

F3(3 号粉)灰分1.01%~1.15%,平均值1.09%,出率5%左右,全通10XX 筛网。

依据表3 数据,总粉累计综合灰分为0.63%符合改造设计要求。

4 结论

(1)通过对制粉工艺的皮磨加宽、加长,心磨纵向拓宽,前路心磨物料提纯、增加筛理面积、清粉系统完善(加强清粉分级,提纯物料,使好料不后推,次料不前提)等技术的改进,在相同质量的原料基础上,制粉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高精度面粉的出粉率大幅度提高,灰分≤0.50%的出率由原来的40% 提高到了58%,总粉的出粉率提高了4%;同时减少皮层粉数量、大幅提高心磨精制粉比例。由于充分采用轻碾细分,同质合并,并对优质麦心进行冷加工,因此破损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变性少,而且面粉保持适当的粗细度,面制品反色吐水现象得到改善。改造后生产的面粉质量稳定、出粉率高,更利于专用粉的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面对行业产能过剩.普通面粉在产品结构中所占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局面竞争激烈,面粉企业必须深刻领会宏观发展趋势,靠规模减低生产成本固然重要,更要靠过硬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要紧跟市场步伐,不断创新,创造品牌,才能持之发展。

本次改造正是该面粉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行动,可以灵活调配产品结构。同时可生产多种专用粉。

猜你喜欢
磨粉机胚乳筛网
浅谈面粉厂节能措施(四)
高粱种子胚乳完整程度对芽苗建成的影响
延长干式球磨机外筛网使用寿命的方法
胚乳切割与置换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R型摆式磨粉机及其技术创新
磨粉机的操作与维护技术分析
为什么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
图拉法筛网自动往复冲洗装置
石膏磨粉机还是选用超细磨粉机效果好
水力筛网多重分沙装置在头屯河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