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生:赓续传承航天精神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2023-10-24 16:22
军工文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航天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以下简称“航天精神”)纳入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心中永远高扬的旗帜,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面对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大力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加快推进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航天力量。

坚定历史自信 深刻理解航天精神的科学内涵

航天精神产生于党全面领导的中国航天事业,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赓续传承、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源自老一辈航天人研制导弹、核弹(原子弹、氢弹)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伟大实践,表述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载人航天精神源自航天科技工作者在1986 年出台“863”计划、着手开展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和1992 年以来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实践,表述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探月精神源自航天科技工作者在探月工程中奋斗担当的伟大实践, 表述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新时代北斗精神源自航天科技工作者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伟大实践, 表述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虽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表述不同,但拥有相同的精神根脉,其内涵是高度一致、有机统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祖国的根本内核。爱国是航天人的底色,也是航天精神最重要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观看神舟一号返回舱时,对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说:“我所有的千言万语,都代替不了你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凭着“国家需要, 我就去做”的家国情怀,孙家栋院士75 岁高龄出任我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为航天事业鞠躬尽瘁。中国航天发展史,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爱国报国的奋斗史、奉献史。

自力更生的立业之本。从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开始, 毛泽东同志就确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的方针。20 世纪90 年代,16 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空间站启动研制,中国申请参加,遭到了西方世界航天大国的一致反对。北斗导航工程更是我国积极寻求与欧洲合作, 屡次碰壁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重大胜利。

改革创新的时代要义。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不断取得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靠的就是将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靠的就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嫦娥”揽月、“北斗”指路、“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遨游星辰,勇于改革者胜,善于创新者成。

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从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事业开拓者,到隐身戈壁的创业大军,到开赴云贵川陕等地深山老林开发“大三线”的无名英雄,再到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一代航天生力军,几代航天人使命相连,接续奋斗,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立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勇攀高峰的不懈追求。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航天人既要沿着前人的足迹,又要敢于突破既有的思维框架, 不断进行梦想的远征。在选择载人飞船的方案和技术途径上,中国跨过美俄从单舱到多舱的40 年发展历程,创造性地制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通过嫦娥四号探测器和鹊桥一号中继卫星,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仅通过一次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壮举。

协同攻坚的大局意识。航天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高度集成,涉及众多科技领域和技术部门。据统计, 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直接参与研制的单位100 多个, 联合协作的单位有3000 多家,数十万科研和技能人员协同攻关。在“巨浪一号”研制期间,黄纬禄院士提出了“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 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时至今日,仍然是航天科研战线协调解决问题的“金科玉律”。

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始终将可靠性和安全性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行“双五条”归零、质量管理“72 条” 和“28 条”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坚持“四不到四到”, 即产品测试不到的项目要验收到、验收不到的项目要工序检验到、工序检验不到的项目要工艺保证到、工艺保证不到的项目要人员保障到,坚决做到型号产品不带问题出厂、不带疑点转场、不带隐患上天。

增强历史自觉 充分彰显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航天精神是党领导航天事业践行“两个结合”的丰硕成果。各个时期航天精神既一脉相承,贯穿始终的是航天人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和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与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良传统高度契合, 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呈现出“自力更生”与“合作共赢” 等多维度多要素的对立统一性。

航天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有力注解。中国航天67 年发展历程中,航天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热爱祖国、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 大力协同、开放合作的大局意识,无私奉献、心怀天下的高尚品质,都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因子。

航天精神是航天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源泉。自1956 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有力提升我国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增进人类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取得了我国载人空间站全面建造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完美收官、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运行、天問一号一次完成火星“绕、着、巡”、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接力腾飞等一系列辉煌成就。

把握历史主动 以航天精神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明确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任务。

必须坚持党对航天事业的全面领导。航天事业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党的全面领导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航天事业发展优势。

必须树牢以国为重的核心价值观。航天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理想、人生价值与祖国需要、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铸就形成了以国为重、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牢固树立以祖国需要为重、以投身事业为荣、以忠于事业为追求的价值取向,不惧风险挑战,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始终不渝坚持把国家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坚决捍卫好、守护好。

必须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要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各大系统密切配合,深化航天型号单位与全国相关各行各业大力协同,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要素集约化、创新力量规模化,切实把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转化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制胜优势。

必须坚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坚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奋力打造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构建、火星采样返回、重型运载火箭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要完善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关键元器件、原材料“卡脖子”问题,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必须坚持系统工程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运用好航天系统工程方法,充分发挥总体的辐射牵引作用和专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强化系统间的协调配合,把握好复杂系统内多重矛盾的对立统一, 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最优;要坚持以系统工程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丰富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快从单一的“以技术风险为主线的风险管控方法”向“以全面风險管控为核心的航天工程风险体系”转变,有力确保型号任务的连续成功;要以体系化思维大力推进流程优化和管理模式调整,不断提升全寿命周期的型号科研生产能力,有效应对高强密度发射和飞行试验任务的挑战。

必须加快形成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全面发展模式。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发挥深化改革“关键一招”作用, 不仅要抓好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更要将改革引向深入, 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推进,全面形成“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模式,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牢固树立“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理念,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将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工程相结合,打造一支结构优化、配置科学、梯次合理、充满活力的航天高水平人才队伍, 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依托国家航天重大工程,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形成以领军人才为引领、科技骨干为支撑、青年后备为补充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梯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航天人才中心。

必须坚持赓续弘扬航天精神。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大力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强化使命担当, 勇于创新突破,立志“敢为天下先”,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要与时俱进丰富发展航天精神内涵,提升航天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的感染力、影响力,让航天精神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进程中绽放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实现航天事业基业长青、永续发展贡献不竭力量。

(稿件来源:《红旗文稿》)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航天精神
我的航天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航天梦,我的梦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逐梦航天日
拿出精神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