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疗效观察*

2023-10-24 06:36叶新萍宾东华
中医药导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桂枝汤双歧柴胡

蔡 燕,余 炼,叶新萍,宾东华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多发于中青年群体,是临床常见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病以腹泻型IBS最为多见,症状反复,病程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现代医学以复方谷氨酰胺[3]等药物治疗,虽可一定程度控制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但IBS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故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仍是目前临床研究重点[4]。近年中医在IBS治疗显示出效果维持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5-6]。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当以健脾疏肝、温补卫阳为治法[7]。柴胡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疏肝解郁之效,且此方可安内攘外、表里兼顾,能治疗多种腹痛[8]。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罗马Ⅵ功能性胃肠病肠-脑互动异常》[9]中IBS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0]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主症: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情绪不畅而发或加重;次症:食欲不振,胁肋胀痛,嗳气频作,神疲乏力;舌脉:舌淡苔白,伴齿痕,脉弦细。主症1项(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次症3项,或主症2项+次症2项,并结合舌脉可诊断。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均为腹泻型IBS;(2)年龄18~65岁;(3)近2周未使用过止痛、抗抑郁等其他可能导致胃肠内脏感觉过敏药物者;(4)无认知障碍,可正常沟通交流,能配合研究项目;(5)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存在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腹泻、肠梗阻、肠息肉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腹部手术史者;(4)合并甲亢等其他影响消化道动力的疾病;(5)存在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6)对本研究用药过敏,或过敏体质者;(7)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4 剔除标准 (1)个人因素退出或自行使用其他药物者;(2)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者。

1.5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IBS肝郁脾虚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本研究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伦理审批号:2022258)。

1.6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饮食调节(禁食油腻、生冷、辛辣、不耐受食物)、建立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放松等)、解决失眠及焦虑等常规对症干预。

1.6.1 对照组 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 g/粒)治疗,1~2粒/次,3次/d。

1.6.2 治疗组 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基础上予柴胡桂枝汤,方药组成:柴胡12 g,桂枝12 g,党参9 g,黄芩9 g,白芍20 g,半夏9 g,茯苓12 g,麸炒枳壳12 g,麸炒白术9 g,炒白扁豆15 g,炙甘草3 g。1剂/d,每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2次分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及临床经验拟定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标准,选择腹痛即泻、泻后痛缓与情绪不畅而发或加重为主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2、4、6分。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嗳气频作、神疲乏力为次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舌脉出现一种即计1分。分值范围0~27分,得分越高,症状越重,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1.7.2 病情程度 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积分(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12]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该量表包括腹胀程度、腹痛程度、腹痛频率、排便满意度、对生活影响5个方面,以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分,每个方面100分,分值范围0~500分,其中0~75分为正常,76~175分为轻度IBS,176~300分为中度IBS,>300分为重度IBS。

1.7.3 胃肠激素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80 ℃冰箱保存待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动素(motilin,MOT)及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水平。

1.7.4 肠道菌群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新鲜粪便0.5 g,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根据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正常菌落数选择稀释度,采用连续稀释法进行标本培养、鉴定、计数,仪器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结果采用每克粪便湿重菌落单位的对数值表示。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拟定。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范围70%~<9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范围30%~<7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完成情况 对照组使用其他药物退出1例,治疗组自行退出1例,两组均54例完成研究。

2.2 基线资料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42/5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IBS-SS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IBS-SSS 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IBS-SSS 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

2.5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IP、MOT、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MO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VIP、SS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MOT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

?

2.6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肠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 (,lg CFU/g)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 (,lg CFU/g)

?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IBS发病是饮食、感染、焦虑、抑郁、免疫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引起肠-脑互动异常的结果。肠壁中感受器将采集的信号传入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后上传至大脑,经传出神经将反馈信号下传到肠道平滑肌,引起肠道运动、内分泌改变等[13]。现代医学对IBS治疗无统一或特定方案,以改善患者症状为主。复方谷氨酰胺可提高肠黏膜免疫球蛋白,改善肠吸收,对IBS等胃肠疾病治疗均有重要作用。而IBS病机复杂不明,单纯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效果有提升空间,临床常以联合用药来提高治疗效果[14-16]。

IBS属中医学中“泄泻”等范畴。IBS肝郁脾虚证病位在大肠,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等因素有关。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肝脾不调致使大肠传导失司,而发泄泻、腹痛。治疗应依据肝脾不和而补脾疏肝[17-18]。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有解表和里、调和营卫之效。方中柴胡微寒,归肝经、胆经,可疏肝解郁,升阳理气;桂枝辛温,归膀胱、心经,可温经通脉,助阳化气;黄芩苦寒,归胆、脾、肠,可清少阳之邪;黄芩配半夏可降胆胃之气,半夏配生姜可和胃降逆;白芍、白术、枳壳、白扁豆合用可理气宽中,健脾益气,平肝止痛;党参、炙甘草等可益气调中,顾护脾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温经通脉、益气平肝之功[19-20]。林化冰等[21]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愈合,降低疾病复发率。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柴胡桂枝汤可明显缓解IBS肝郁脾虚证患者症状,减轻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方中柴胡、党参、白术均具有抗胃肠溃疡及调节胃肠系统的作用,党参、白芍可提高免疫力,柴胡、白术、茯苓对肝损伤有防治作用,桂枝、黄芩、白术等有抑菌抗炎之效[22-23]。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多机制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患者症状与病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IBS发病涉及胃肠动力学异常和胃肠激素分泌失衡。其中VIP属于碱基多肽,可舒张胃肠道平滑肌;SS可抑制多种胃肠道激素分泌,阻碍胃肠道和胆道运动;MOT是多肽类激素,能改善胃肠道运动。调节IBS患者异常激素水平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24-2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SS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MOT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VIP、SS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OT高于对照组。中西医联合可发挥协同效果,整体调节消化系统平衡。柴胡桂枝汤中柴胡、半夏、白术、茯苓等中药成分可解痉、抗溃疡,保护胃肠系统,以降低VIP、SS来调节胃肠道激素平衡,促进MOT分泌来改善胃肠蠕动,从而增益胃肠激素调节效果[26]。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失调-肠互动异常或是IBS生物学病机之一。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致使小肠吸收不良[27-28]。研究[29-30]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体现为肠道微生物种类、数量的改变,如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数量减少,以及肠杆菌等有害菌数量增加,从而打破微生物群多样性及稳定性,损害肠屏障功能,致使患者出现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而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促进乳杆菌、双歧杆菌恢复,改善菌群代谢,促进肠道微生态恢复,以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内脏高敏,从而促进患者胃肠系统恢复。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汤治疗IBS肝郁脾虚证患者有较好疗效,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方面更具优势,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样本来源均为本院患者,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倚,后续应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以提高结论准确性。

猜你喜欢
桂枝汤双歧柴胡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柴胡治疗猪感冒症的临床观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从桂枝汤论经方活用的思路
抗性淀粉在双歧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