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3-10-24 04:42李冬梅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竞争税收绿色

李冬梅, 叶 丽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0 引言

绿色发展作为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式, 已经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二十大报告强调, 要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 中国将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致力于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 中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如加强污染防治、 加大绿色技术投入等, 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但是,当前中国仍然还存着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 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的绿色发展。 因此, 促进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制度层面来看, 经济发展以及环境质量均与官员的晋升竞标赛有着密切联系[1]。 1994 年分权制改革后, 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主权, 同时, 中央政府负责地方官员的晋升, 并且以经济绩效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 因此, 地方官员为了能够在晋升竞标赛中脱颖而出, 会调整税收政策, 实施税收优惠等手段争夺各种流动要素, 以达到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目的, 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当前,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问题, 因此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引入绿色发展这一指标, 以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区域绿色发展是否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 厘清上述问题, 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 促进地区绿色发展, 最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文献综述

当前, 学术界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研究热度不断提升, 少部分学者围绕其对绿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Cumberland 认为, 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稳定税源, 会放松环境政策, 降低企业准入门槛, 这种税收竞争行为会付出高额的环境成本, 不利于地方绿色发展[2]。 周林意和朱德米认为, 地方政府往往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这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抑制了地区绿色发展[3]。 而王华春等通过研究发现, 地方政府一般会以税收竞争的方式提高本地区的吸引力, 本地吸引的企业越多, 经济发展就会越快, 最终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水平[4]。 但是, 现有文献中直接考察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研究较少, 更多的学者还是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方面。

关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结果来看, 主要分为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赵秋银和余升国通过研究发现, 税收竞争能够通过产业集聚和要素流动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因此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率等方式在税收博弈中获得优势十分有必要[5]。 程风雨认为, 税收竞争有利于推动区域的经济增长, 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在于税收竞争能够提高地方贸易开放度, 而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二是认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减少经济效益[6]。 贾康等认为, 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实际上是一种无序的竞争, 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抑制地方经济发展[7]。 徐超通过研究发现,在短期,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减少地区的税收收入,使得地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进而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 最终减慢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8]。 三是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 肖叶和贾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门槛效应, 当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时, 税收竞争会显著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当产业结构水平超过门槛值后, 这一促进效益会逐渐减弱[9]。 刘清杰和任德孝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得出结论,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税收竞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减弱[10]。

关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存在“竞争到底” 和“竞争到顶” 两种情况。 在“竞争到底” 情况下, 贺俊等基于2003—2012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 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 会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实际税负, 放松环境监管水平, 虽然会为本地区带来了高收益的项目, 但是却对本地环境也带来了不利影响[11]。 李冬梅和梁思捷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省级数据研究发现, 地方政府降低本地的税负水平会减少本地区可以支配的财政收入, 用于环境治理的财政资金会减少, 最终使得本地区的环境状况恶化[12]。 “竞争到顶” 情况下, 白俊红和路嘉煜利用熵值法构建环境污染指数, 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 经济发达地区会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公共服务的融资行为, 这有利于提高本地区的公共服务质量, 因此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可以改善环境质量[13]。

上述文献均为了解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有益启示, 但也存在着局限性: 一是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影响的文献较少, 更多集中在研究其对地区经济效益或者环境质量的影响上; 二是关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究竟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还未形成统一观点; 三是, 学者们大多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产生的线性影响, 较少有文献考虑到非线性影响。 因此, 为更全面深入地考察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文章做出了以下改进: 一是采用DDF-GML 方法测算绿色发展值, 综合考虑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 即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二是将产业结构纳入框架中, 在进行线性检验的同时考察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非线性影响, 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水平下的效应变化。

2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 这会对区域的资源配置水平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地区的绿色发展。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主要是通过降低本地区实际税率的方式, 包括采取降低税收征管力度、 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 吸引流动要素进入, 从而让本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能够有效吸引要素流入, 并通过技术的外溢性和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绿色发展。 一方面, 由于技术具有外溢性, 当要素流入本地区时, 相对应地, 绿色技术也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14],随着环保技术在本地区的普及, 绿色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进而促进本地环保产业的发展。 而环保产业的繁荣发展也能够加速绿色技术创新,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最终本地的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污染, 最终促进绿色发展。 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引起地区税率的降低, 通过为绿色产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流入本地区, 为本地的发展增加内生动力,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正向反馈, 进而促进生产规模的持续增加, 在本地区内形成规模效应, 地区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终减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促进绿色发展。 然而,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也可能导致环境政策过于宽松, 通过降低准入门槛, 导致一些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进入本地区, 这会增加本地区的污染物排放, 影响经济的绿色发展。 同时, 地方政府也可能会为了地区经济增长, 更偏向于基础设施建设, 这将造成产能过剩、 重复建设等问题, 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如大气污染、 水污染等。 根据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H1a: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促进绿色发展。

H1b: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抑制绿色发展。

当然, 绿色发展不仅受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影响, 同时也会与产业结构水平有关。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会随着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而产生显著差异。 当某个地区处于工业发展前期时,地方政府会存在“不平等厌恶” 心理, 表现为拥有更加迫切的发展经济的愿望, 从而过度追求经济绩效,同时也普遍存在着“逐底竞赛” 的倾向, 如降低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进入门槛等, 这种竞争行为会吸引更多的流动要素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 使得地区产业“过度工业化”, 而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石燃料燃烧等排放物又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当地区产业水平较高时, 地方政府在制定税收竞争策略时不仅会重视产业的总体布局, 也会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并且环境指标也被纳入到晋升考核体系中, 提高了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动力[15], 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吸引, 这会提升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最终对绿色发展产生正向积极作用。 另外, 从社会角度看, 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通常会推动就业结构优化和人均收入提高, 区域内社会民众的环保意识会随之提升, 地方政府出于满足人民群众环境要求的目的, 也会加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有利于促进地区环境质量改善。 据此, 提出以下假设:

H2: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的门槛效应, 随着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3 实证设计

3.1 变量选取

3.1.1 被解释变量: 绿色发展(gtfp)

参考已有文献, 选取投入和产出指标, 并利用DDF-GML 方法计算各个城市的绿色发展值, 具体指标见表1。 其中, 资本存量是参考张军等的做法[16],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 公式为Kit = Kit-1(1- δit)+Iit,δit值为9.6%。

表1 绿色发展测算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Table 1 Selection of input-output indicators for green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根据表1 的指标计算出样本期内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发展均值, 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城市的绿色发展变化趋势如图1 所示。 从全国来看, 绿色发展水平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2011—2013 年全国的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2013 年下降为0.989, 可能是受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问题, 阻碍了绿色发展;2013—2018 年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可能是由于十八大以后, 地方政府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加强技术创新, 出台环保政策, 增加环保投入, 生态效益逐渐显现出来; 2019—2020 年绿色发展水平再次下降, 可能是由于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例降低, 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遇到瓶颈。从区域来看, 不同地区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 的分布特征, 并且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有所上升, 而中西部地区却有所下降。 东部城市具有人才、 技术、 信息等资源优势, 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也优于中西部地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有利于绿色发展。 中部地区目前处于崛起发展阶段, 因此各地政府可能会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承接东部地区污染企业, 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绿色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更多的会依赖本地资源实现发展, 会形成资源诅咒, 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同时还会产生环境问题, 阻碍绿色发展。

图1 2011—2020 年全国及区域层面绿色发展平均值变化趋势Fig.1 Trends in average green development at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from 2011 to 2020

3.1.2 解释变量: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tax)

中国的税率虽然是统一的, 但是地方政府可以变相降低实际税率, 如出台优惠税收政策等增加本地的吸引力。 参照胡洪曙和李捷的方法[17], 采用城市税收除以当地GDP 衡量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 该比值越小, 说明该辖区的实际税率越小,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越激烈。

3.1.3 门槛变量: 产业结构(ind)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过去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为中国的生产总值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力量, 但同时也造成了能源消耗问题和污染排放问题。 但是,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企业的绿色技术水平和节能减排技术也随之提高, 这也成为实现绿色发展过程中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文章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表示产业结构。

3.1.4 控制变量

(1) 城镇化水平(urb)。 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2) 人力资本(hum)。 以普通本专科及以上人口数占常住人口比重表示。 (3) 环境规制(reg)。 以环保词汇占政府工作报告总词数的比重表示。 (4) 金融发展水平(fina)。 以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 (5) 科技发展水平(sci)。以各城市发明专利授权数来表示。 (6) 对外开放水平(open)。 以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来表示。

3.2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数据库, 各省市统计年鉴。 由于部分城市的数据缺失较多, 因此最终选择全国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时间区间为2011—2020 年。 表2 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variables

3.3 模型设定

根据前文的分析, 为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构建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gtfpit表示在t年i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taxit表示在t年i城市的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强度,Controlit表示模型中其他影响绿色发展的控制变量,包括城镇化水平(urb)、 人力资本(hum)、 环境规制(reg)、 金融发展水平 (fina)、 科技发展水平(sci) 以及对外开放水平(open)。μi和γt分别表示时间固定效应、 城市固定效应,εit是随机误差项。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基准回归分析

基准回归之前, 需要先使用豪斯曼检验确定回归模型, 豪斯曼结果显示, 统计量值为14.07, 并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 因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基准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 列(1) 是未加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 列(2) 是增加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对比结果发现,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符号均为负数,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这意味着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的。 列(2) 中,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065, 表明税收负担越小, 绿色发展水平越高, 也就是说,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通过出台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 有效减少市场主体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促进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中,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地区绿色发展。

表3 基准回归结果Table 3 Baseline regression results

控制变量中, 城镇化水平能显著抑制地区绿色发展, 可能是因为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中, 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如资源过度消耗, 生产生活污染大量排放等, 最终阻碍绿色发展。 环境规制能显著抑制绿色发展, 可能是因为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可能会挤占环境治理支出, 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力度较弱, 这会阻碍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18]。 人力资本会抑制地区绿色发展, 这一结论与朱金鹤和王雅莉的观点类似[19],一般情况下, 人力资本确实能够促进绿色技术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来说, 中国的人力资本层次相对来说较为单一, 人才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 缺乏高层次的人才, 会降低绿色技术效率, 进而抑制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水平会促进绿色发展, 可能是因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治理率, 从而促进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金融发展水平会抑制绿色发展, 可能是因为高污染企业在金融机构中得到了贷款资金, 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绿色环保等企业的资金,最终阻碍绿色发展。 对外开放水平会抑制绿色发展,可能是由于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会导致大量的污染企业进入本地区, 产生更多的环境问题, 阻碍绿色发展。

4.2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

为了检验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回归结果是否存在稳健性, 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和缩小样本容量两种方式进行检验。 结果如表4 所示。 首先, 列(1) 是借鉴韩晶等的处理方法[20], 选择单位GDP 能源消耗替代绿色发展指标, 以全社会用电总量占GDP的比重衡量这一反向指标, 列(1) 为替换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 结果显示,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影响系数为0.228, 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降低单位GDP 能耗, 即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其次, 列(2) 是在所有样本中剔除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样本后的回归结果。 结果显示,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影响系数为-0.068, 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促进了城市绿色发展。 综上, 基准回归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即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促进绿色发展。

表4 稳健性检验Table 4 Robustness tests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问题, 首先参考胡洪曙和李捷的做法选取某地区邻近地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权重值作为工具变量[17], 以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反距离矩阵①相乘的结果衡量这一权重值。 其次,选择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内生性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 结果显示: 第一阶段工具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 说明所选择的工具变量与解释变量存在强相关性, 选择该工具变量是合理的。 同时, Kleibergen-Paap LM 统计量显著, Kleibergen-Paap Wald rk F 统计量也大于10%对应的临界值16.38, 说明不存在工具变量识别不足和弱识别的问题。 另外, 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显示,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系数为-0.826, 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再次证明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表5 内生性检验Table 5 Endogeneity test

4.3 异质性分析

4.3.1 区域异质性

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影响绿色发展的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的划分方法, 将全部城市划分为东部、 中部和西部城市分别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如表6 所示。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东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了绿色发展, 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且表现为抑制绿色发展。 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因此地方政府之间主要会围绕低污染、 低排放等优质企业进行良性税收竞争, 这类企业产生的污染较少, 同时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促进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部城市毗邻东部城市, 能够承接东部地区的高科技产业, 提高本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在寻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提高治污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促进绿色发展。 而西部城市的财政压力较大, 因此地方政府会牺牲环境代价进行恶性的税收竞争行为, 放松环境政策, 吸引高污染企业进入本地, 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 不利于绿色发展。

表6 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Table 6 Results of regional heterogeneity analysis

4.3.2 城市类型异质性

首先, 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将所有城市划分为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城市分别进行检验。 结果如表7 的列(1) 和列(2) 所示。 结果显示, 非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而资源型城市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可能的原因是资源型城市一直以来, 主要通过发展开采矿产等重工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地方政府为了获得短期经济利益进行恶性的税收竞争行为, 表现为放松环境政策, 吸引高收益项目进入本地, 这是一种以高额环境成本换取经济效益的方式, 不仅会忽视环境污染的治理, 还会持续的产生高污染高排放等环境问题, 阻碍绿色发展。 其次, 根据《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将所有城市划分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 结果如表7 的列(3) 和列(4)所示, 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而老工业基地城市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可能是因为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对环境质量有着更高的追求, 因此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治理, 有利于城市绿色发展。 而老工业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依赖能源开采等传统发展方式, 地方政府在税收竞争的过程中也更多的偏向于发展这些产业,这会通过大量建设工业用地、 过度开采资源等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 老工业基地在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的环境问题, 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无法在短期内有效环节环境问题, 最终不利于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最后,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 将所有城市划分为两控区与非两控区城市。 结果如表7 的列(5) 和列(6), 两控区城市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而非两控区城市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可能是因为两控区城市未完成污染控制目标, 地方政府会有更高的环境追求, 在进行税收竞争行为时不会一味的降低准入门槛, 而是不断增强对本地区的环境监管力度, 因此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两控区城市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表7 城市类型异质性分析结果Table 7 Results of city type heterogeneity analysis

4.4 进一步分析: 门槛效应检验

4.4.1 门槛模型

基准回归结果显示,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显著促进地区绿色发展, 那么绿色发展受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 产业结构是否能够产生门槛效应的作用? 为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参考Hansen 的方法构建面板门槛模型, 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I(.) 表示指示函数。θ1和θ2表示需要估计的产业结构的门槛值; 其他变量如gtfpit、taxit、Controlit与前面一致。

4.4.2 门槛个数及门槛值检验

门槛检验结果如表8 所示, 根据结果可知,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 右侧两列是最优门槛值的估计值及置信区间, 两个门槛值分别为0.406 和0.466。

表8 门槛效应检验及门槛值估计Table 8 Threshold effect tests and threshold estimates

4.4.3 实证分析

确定产业结构双重门槛、 三个阶段后, 本位构建以绿色发展为被解释变量、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作为解释变量的双重门槛回归模型, 结果如表9 所示。 当产业结构水平小于0.406 时,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系数为-0.027, 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当产业结构水平介于0.406 和0.466 时,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影响系数为-0.091, 且通过显著性检验; 当产业结构水平高于0.466 时,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影响系数为-0.154,且通过显著性检验。 门槛结果说明, 在产业结构的双重门槛作用下,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逐渐加强, 与假设2 的预期相符合, 原因可能是当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时, 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 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更为急迫, 会采取包括降低环境规制标准, 付出较大的环境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 更倾向于为能够带来更多GDP 的制造业等产业创造税收优惠政策, 势必容易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当产业结构水平较高时, 地方政府不再偏向于追求实现短期经济效益, 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提高, 往往会通过税收竞争行为吸引高科技产业、 服务业等先进产业, 这会使得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加强。

表9 门槛效应检验结果Table 9 Results of the threshold effect test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基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产生影响的典型事实, 以税收竞争为研究视角, 基于2011—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 综合检验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均表明,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通过技术的外溢性和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改善环境质量, 最终对绿色发展产生正向影响。 第二,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分区域来看, 相对于西部城市, 东中部城市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了绿色发展。 分城市类型来看, 非资源型城市、 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两控区城市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了绿色发展。 第三,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产业结构门槛效应, 随着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加强。

5.2 政策建议

第一, 引导地方政府适度税收竞争。 前文的实证结果显示, 税收竞争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 中央政府可以适当引导地方政府进行税收竞争行为, 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以给企业让利的方式, 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率, 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地方政府在开展税收竞争行为时, 也要从本地区的发展条件出发, 考量地区的长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 不能因为税收竞争能促进绿色发展, 就盲目的对税收竞争产生依赖, 而要把握好税收竞争的“度”, 可以通过完善地区的考核机制, 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 确保能够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从而促进绿色发展。

第二, 因地制宜制定税收竞争策略。 首先, 研究结果表明,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东中部城市要充分利用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挥税收竞争带来的积极效应, 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 技术等优势,进行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城市应该利用好现有的发展政策, 通过承接高质量的技术、 产业转移,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其次, 研究结果显示,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城市类型的异质性。 资源型城市以及老工业基地城市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 同时对传统产业增加税费征收, 加快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绿色发展。 另外, 继续深化“两控区”政策,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 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第三,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门槛效应, 因此,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市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地方政府要利用好支出政策的导向作用, 引导经济要素流向创新驱动行业, 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 推动工业企业集约化生产, 推动传统重工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破除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产能过剩造成的发展障碍, 促进地区绿色发展。

注释:

猜你喜欢
竞争税收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感谢竞争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税收伴我成长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