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不同轮作模式效益分析

2023-10-25 15:45孙继英汝甲荣邱广伟王怀鹏刘玲玲孙旭红马子竣牛若超王立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8期
关键词:耕层轮作籽粒

孙继英 汝甲荣 邱广伟 王怀鹏 刘玲玲 孙旭红马子竣 李 明 牛若超 王立春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 150086)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种植模式和耕地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生产上盲目扩大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和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造成部分区域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失调,耕地质量退化,种植制度及品种单一化的问题日趋突出。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调,土壤板结、耕层变浅、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调、病虫害多发,作物养分吸收明显缺乏、生长不良、产量和品质降低,农田生态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下降等问题[1-3]。大豆、玉米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病虫害滋生,产量下降,农田生态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下降[4]。有研究表明,重、迎茬大豆均较正茬大豆减产,减产幅度随重、迎茬年限增加而加剧,最严重者可减产70%~80%,给大豆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5-6]。陈子明等[7]、Zuber 等[8]研究表明,玉米连作会导致病虫害滋生、植物养分吸收明显缺乏,产量降低,同时玉米连作的土壤出现团粒结构减少、保水保墒性能变差等问题。此外,长期的小型农机具作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劣,犁底层上升,耕层变浅,耕层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急剧下降[9]。

轮作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含量,增强植株对病、虫、草害的抵抗能力,平衡作物生长发育的养分及周边生态环境,对促进作物生长和高产十分有利。本研究以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克山县为试验区,结合当地的种植业生产特点,系统研究玉米、大豆、马铃薯、小麦不同作物组合的种植效应,构建新型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最佳轮作模式,为该区域合理轮作提供参考,以期为实现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科研试验基地进行,属于黑龙江省西北部中厚黑土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前茬作物为大豆。试验地基础肥力如下:全氮0.167%、全磷0.072%、全钾3.200%、有机质35.7 g/kg、碱解氮122.6 mg/kg、有效磷34.8 mg/kg、速效钾302.0 mg/kg、pH 6.31。

1.2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瑞福尔1号、高粱品种克杂15号、大豆品种克山1号,小麦品种克春11号,马铃薯品种尤金。

1.3 试验方法

1.3.1试验设计试验以玉米连作(T4)、大豆连作(T5)为对照,设置玉米—玉米—大豆(T1)、大豆—玉米—马铃薯(T2)和玉米—大豆—小麦(T3)3 种轮作模式。各轮作模式3 年为一个轮作周期,并划分为3个大区,以保证每年都有玉米和大豆种植,每个大区300 m2。其中玉米和大豆行距65 cm,马铃薯行距80 cm,小麦行距15 cm。施肥:玉米为‘是壮’稳定性复合肥(缓释肥)600 kg/hm2;大豆、小麦、马铃薯均为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混施,大豆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为45—180—30 kg/hm2,小麦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为135—165—37.5 kg/hm2,马铃薯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为225—180—345 kg/hm2。密度:大豆27 万株/hm2,玉米7 万株/hm2,小麦650 万株/hm2,马铃薯6.2 万株/hm2。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3.2测定项目(1)产量调查。在各作物进入成熟期进行收获、测产,采用3 点取样法随机取样,每点取2 m2。其中,玉米测定收获株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穗粒数、籽粒水分、百粒重;大豆测定收获株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小麦测定收获株穗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穗粒数、千粒重;马铃薯测定收获株数、块茎产量,块茎分大薯、中薯、小薯分别计算测产。

(2)投入成本调查。调查记录不同作物在耕整地、播种、农药、收获、运输等各农事活动中所投入的农资、人工、机械等费用。

(3)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总产值-总成本,其中总产值即作物籽粒(块茎)销售后的收益,总成本包括各轮作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3年)累计投入的成本。

(4)轮作周期效益。在本试验中,轮作周期效益是指各轮作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3年)累计创造的经济效益。

1.3.3数据分析利用Excel 2007 工作表和DPS 9.05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轮作模式对当季作物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 可知,相比连作,玉米与大豆、马铃薯和小麦轮作后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如穗粒均有所提高。与玉米连作相比,各轮作模式的单位面积收获株数增加0.1万~0.2万株/hm2、百粒重增加0.2~0.5 g,生物产量提高2.7~5.2 t/hm2,但差异不显著。各轮作模式的穗粒数以T3最高,为526.8粒/穗,极显著高于T4和T1,但与T2差异不显著。从籽粒产量看,3个轮作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T4,产量增加幅度为1 224~1 567 kg/hm2。其中,以T2产量表现最佳,为10 581 kg/hm2,比对照增产17.25%;其次是T3,为10 401 kg/hm2,比对照增产15.2%;T1增产幅度最小,为13.56%。3 个轮作模式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轮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轮作模式对当季作物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大豆与玉米、小麦、马铃薯轮作后,其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轮作模式的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均略高于对照T5,每荚粒数增加幅度为0.1~0.2 粒,百粒重增加1.1~1.7 g,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 个轮作模式的单株荚数、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T5,单株荚数增加2.4~3.4 荚,大豆籽粒产量以T1最高,为2 593.5 kg/hm2,比对照增产12.49%,其次是T3,比对照增产8.72%,T2增产最少,为5.92%,3 个轮作模式之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明显。大豆生物量的表现趋势和籽粒产量相同:各轮作处理生物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增产幅度在12.86%~20.00%,轮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轮作模式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容重的变化

土壤容重反映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能以及保水能力的高低,其数值大小表明土壤的密实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水分状况和作物根系的生长。

从表3可以看出,3个种植模式经过一个轮作周期(3年)后耕层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T2轮作模式的效果最好,与初始年相比,0~15 cm耕层土壤容重降低0.11 g/cm3,15~30 cm耕层降低0.17 g/cm3。3个轮作模式0~15 cm、15~30 cm 2个耕层的土壤容重均低于对照玉米连作和大豆连作,其中0~15 cm 耕层土壤容重降低幅度为0.01~0.12 g/cm3,15~30 cm 耕层土壤容重降低0.05~0.15 g/cm3,对照T5的2个耕层的容重均高于对照T4。

表3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容重的变化单位:(g·cm-3)

2.4 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2.4.1成本投入成本主要包括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运输等各农事活动中所投入的农资、人工、机械以及土地租赁等费用(见表4)。

表4 2017—2019年轮作模式投入成本情况单位:(元·hm-2)

由表4 可知,T2模式田间作业成本最高,为6 510元/hm2;T5大豆3年连作田间作业成本最低,为4 455 元/hm2;T1、T3、T4模式的田间作业总成本处于中间水平。T2田间作业成本高,一方面是因为马铃薯播种、收获和苗前闷耕机械费用高于小麦和大豆,另一方面是因为马铃薯易感疫病,需要提前喷药预防,使用机械次数相对较多。T2模式农资成本最高,为17 175 元/hm2;T5大豆3 年连作农资成本最低,为3 915 元/hm2;T1、T3、T4轮作模式的农资成本居于中间水平。T2模式的农资成本高,是因为T2模式中马铃薯播种量大、需肥多、易感病;T2模式人工费用最高,主要是因为本区域土壤类型为黑土,土质黏重,秋季雨水较多时,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会沾有大量的泥土,需要人工去泥后进行挑选等级、装袋。各种植模式中3 年累计总成本最高的是T2,为45 435 元/hm2,3 年累计总成本最低的是T5大豆连作模式,为24 120 元/hm2,T1、T3和T4的总成本处于中间水平。

2.4.2 经济效益玉米、大豆、小麦和马铃薯的价格均按当地的市场价格。2017、2018、2019 年玉米单价分别为1.10、1.26、1.26 元/kg,大豆价格均为3.40 元/kg,小麦价格为2.00 元/kg,马铃薯平均价格为0.76元/kg。

由表5 可见,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各轮作模式间的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T2(豆—玉—薯)创造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2 603 元/hm2,比对照T4、T5分别增效9 915 和12 340 元/hm2;其次是T1(玉—玉—豆)轮作模式,为4 004元/hm2,比T4、T5分别增效1 316 和3 741 元/hm2;T3模式的周期效益略低,为3 918 元/hm2,比T4、T5分别增加效益1 230 和3 655元/hm2。

表5 2017—2019年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单位:(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种植模式表现为玉米连作、大豆连作、米豆“两圃”轮作以及一些地区各种轮作共存的局面,制约了该地区农业发展和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利于黑龙江省的粮食稳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合理的作物轮作制度,可以很好地协调满足不同轮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使土壤保持较长久的生产潜力[10],是农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持续增产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11]。

本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玉米—大豆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模式中玉米穗粒数和大豆荚数、荚粒数均较连作处理有所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比连作玉米增加13.56%~17.25%,大豆籽粒产量比连作大豆增加5.92%~12.49%;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玉米—大豆和玉米—大豆—小麦3轮作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的收益比连作玉米分别增效9 915、1 316、1 230 元/hm2,比连作大豆分别增效12 043、3 741、3 655元/hm2。因此,基于本试验条件,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首选的轮作模式为玉米—大豆—马铃薯,其次是玉米—玉米—大豆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模式。但由于马铃薯容易受气候、储存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产量和投入成本波动较大,价格不稳,种植风险相对较高,农户种植时最好根据订单或销路制订种植计划,并提前做好马铃薯土传病害和马铃薯早、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耕层轮作籽粒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库尔勒垦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棉田耕层容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