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2023-10-26 08:47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反刍动物物候丁酸

研究揭示β-羟基丁酸促进羔羊瘤胃上皮发育的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解析了β-羟基丁酸促进羔羊瘤胃上皮发育的生物学机制,进一步明确了β-羟基丁酸促进瘤胃发育的有益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动物营养(Animal Nutrition)》上。

β-羟基丁酸作为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的重要生理性酮体之一,在调节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细胞生长和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其瘤胃发育成熟的指示性指标。该团队相关研究已证实,饲粮中添加β-羟基丁酸可显著提高山羊羔羊的生长性能,并缓解断奶应激。然而,β-羟基丁酸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及代谢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发现,β-羟基丁酸显著增加了羔羊瘤胃上皮乳头的宽度与高度。β-羟基丁酸通过激活氧化磷酸化,加速脂代谢和抑制糖酵解,维持上皮组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平衡,并增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成,促进了瘤胃发育。该研究为β-羟基丁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揭示气候变化对大豆物候期的响应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创新团队系统分析了物候期的时空变化、气候变化与大豆不同生长阶段的关系,大豆生产和生长季节的物候期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性,为合理规划大豆生产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田作物研究(Field Crops Research)》上。

作物物候期变化不仅能指示环境变化,而且会影响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视为大自然的语言和全球变化的诊断指纹。因此,物候期变化一直是气候研究和农业咨询活动的宝贵信息来源。

近几十年来,中国东三省的大豆种植分布经历了显著的空间变化。该研究量化了大豆生育期天气变量的相对影响,结果表明,受降雨量减少、气温升高的影响,大豆的收获期提前。研究还发现,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降水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将进一步加剧极端气象灾害的风险。研究提出,为降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需要调整播期,适时晚收,加强对高温,干旱等优良品种的培育,并采取适当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研究结果为大豆物候期对气候因素的相关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未来大豆生产的可持续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反刍动物物候丁酸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HIV-1感染者肠道产丁酸菌F.prausnitzii和R.intestinalis变化特点
系统基因组学解码反刍动物的演化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约旦野生二棱大麦在川西高原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分析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