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双减”之舟,展作文魅力
——“双减”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

2023-10-26 03:39福建省平潭第三中学刘孙祥
家长 2023年31期
关键词:双减作文情境

福建省平潭第三中学 刘孙祥

“双减”文件中除针对课内外作业布置提出合理规划建议,强调全面减轻课外辅导压力外,还提出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主张“减负、提质、增效”的教育理念。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作文属于难以攻破的学习重难点,普遍存在缺乏写作素材、写作思维等问题。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减轻作文学习负担,引导其掌握写作技巧,实现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提升,是每名初中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带来的优势与挑战

(一)教师方面

“双减”政策的实施与开展不仅减轻学生课内外学习负担,还同步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完成教学与辅导之外,还要配合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能够给予备课、教学活动设计的时间较少,一定程度上分散教师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而“双减”政策的实施,适当减轻教师课内教学压力,包括作业设计板块、学校活动内容等,为教师提供更多回顾教学问题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身到课堂活动设计中。同时,“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强调“减负”的理念,更提出“提质”的教育要求,即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更完整的作文知识传递于学生,并启发其思考。如何协调“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是“双减”政策为教师带来的挑战。

(二)学生方面

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不仅形成“行业内卷”的局面,也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的竞争压力。成为同领域的佼佼者,学生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并实现全面发展,以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双减”政策的出现,为学生带来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如,在传统学习模式下,学生需要在放学后,参与到各学科补课班或是兴趣班的学习中,即使离开学校,也无法获得精神和身体上的放松。而“双减”政策提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学生可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意愿进行学习,学习有了自主选择。但结合初中生作文学习情况来看,由于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积累的写作素材较少,并且缺乏学习意识和写作思维,因此如何更专注于作文学习,缓解写作压力并掌握学习方法和写作技巧,是每名初中生面临的挑战。

(三)家长方面

“双减”政策为家长带来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传统教学形式下,为使学生“赢在起跑线”,家长多为学生申请诸多补习班,各类补习班的费用较为昂贵,直接增加家庭经济压力,而且,家长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补习班的机会,能够给予家庭教育的时间较少。“双减”政策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压力,让家长拥有更多与学生共同玩耍和学习的时间。但,家长也由此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根据孩子的情况展开家庭教育,如何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素材积累能力等。

二、提升“双减”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层次,扭转作文面貌

1.创设实感情境,调整教学灵活性。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较为常见,许多教师通过此方法代入学生情感,使学生深入体会语文课本、领悟作文命题意义。但传统作文情境教学多以命题贯穿于情境始终,缺乏层次性递进,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积极地融入作文情境中,影响学习兴趣、创作灵感的激发。为此,教师应以搭建实感情境为目的,使学生在进入作文情境后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写作热情和写作思维,并积极进行作文创作。从“双减”视域的角度来看,以实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从整体的角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其在把握写作技巧、写作灵感的同时,感受到作文的魅力。

以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学写故事”板块内容为例,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教材资源提供三个写作实践情境,其中第三种情境较为典型且创作难度更大,即要求学生通过对已有经验、已熟悉事物的再次发现、观察和体验,挖掘值得撰写的素材,形成带有戏剧性的故事文本,并以《____的故事》为题,完成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撰写。结合初中生学习情况分析,他们多停留在“听故事”“看故事”的阶段,关于“写故事”内容的了解较少,缺乏写作思维。为此,教师可着重展开第三写作板块教学,搭建实感情境,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具体而言,教师可将作文教学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一是建构情境框架。在建构情境框架的板块时,教师可基于三个情感方向,即“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搭建两个情境框架,即“现实情境”和“虚拟情境”。“现实情境”需要突出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回顾,即通过对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人、事、物确立故事主题。“虚拟情境”更强调对作文框架的假设、故事逻辑的设计等。此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包括ppt、图像、视频等辅助情境的展开,为学生呈现更多的素材,以此唤醒学生对生活场景的记忆。

二是设置情境任务。传统作文教学多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发布写作任务,学生根据要求逐一完成。但,处于集体学习氛围下的学生存在优等生和学困生之差,也就是说,统一的任务形式难以促进每名学生成长,设置同类型的任务也影响教学层次性的提高。为此,“双减”视域下,教师可根据作文主题确立大小不等的任务类型,在保障大任务可贯穿于始终的同时,利用小任务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学生逐步确立故事主题后,教师根据其写作方向设置大任务内容,如要求学生汇总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内容,分析不同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素材等。同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课外作文资源,研究同一作者的不同写作手法,探讨相同写作手法下不同作者的阐述方式等。小任务可以以分解大任务的形式进行,如组织学生以“资料路线图”“作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课内外作文资源,并由此搭建写作思路,整理写作素材,为写作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是展开情境行动。进入第三阶段后,学生多已经做好写作准备,但还需采用“集思广益”的方式扩充作文结构。对于初中生而言,在未掌握写作方法的情况下展开自主学习,是加重其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为帮助更多学生掌握写作方向,教师可以以汇总写作资源为目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各小组成员需要互相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形成跨小组合作学习,分享自己搭建的写作框架等,以此考查学生的写作方向、写作素材中是否存在不足。

四是升华情境价值。本环节多设置于写作成果形成后,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研究如何利用作文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应落实哪一素养,如何实现主题升华、形成写作思维引导等。实际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汇总,并根据其写作内容、写作水平等展开针对性引导,在分析其不足之处的同时,设置下阶段作文学习目标,以确保“双减”视域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更具针对性。

2.形成交互学习,增强教学互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乃至生生间的互动较少,导致此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学业负担较重,而课上时间却相对有限,教师只能通过弱化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将更完整的知识传授于学生。这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学习压力问题,甚至无法与文本乃至其他伙伴形成交互阅读。虽然“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这种负担的减轻多体现在课后作业方面,在课上学习期间,依然以“满堂灌”“一言堂”的方式为主,即教师向学生下发学习指令,学生按照步骤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乃至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将交互学习贯彻于初中语文作文课堂,将作文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甚至是读者层面,引导学生以读者的视角思考如何创建更具逻辑性的文本故事、写作思路等,以此确保作文教学有效性、互动性的同步提升。

以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写观后感”板块为例,针对此教学内容,教师可组织更多带有交互性的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以往阅读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文章,并向其他同学传递自己积累的写作经验,同时根据其他同学提供的文章内容,选择一篇作为主题撰写观后感。在撰写完成后,将成果展现于不同群体,包括教师、同学、家长等。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互联网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将写作成果上传于平台中,由不同群体提出建议。不同群体对待作文的看法不同,这些评价、建议均能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写作思路,为拓展写作思路、丰富写作素材奠定基础。

(二)展开分层学习,落实“减负”与“提质”

结合“双减”政策带来的优势和挑战来看,虽然学生获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导致其难以充分应用自由时间实现自我提升。加之,统一化的教学方法难以促进每一名学生成长。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学习的方式展开作文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依然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首先,以落实“减负”为核心,做到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任务分层。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将学生分为提升组、巩固组和基础组。二是制定不同的写作学习目标,要求提升组学生需完成对新思维、新写作方向的探索;巩固组学生需在巩固写作基础的同时,丰富自身写作素材;基础组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时进行小组成员和教学目标的调整,以保障每个阶段的学生均能获得符合其需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三是发布置层次性写作任务。鉴于不同学习小组学生的写作能力存在本质差异,教师应做好写作任务的调整。如,针对基础组学生,以培养写作习惯为目的,引导其每天完成200—300 字的练笔任务,练笔难度无须过大,只需直观阐明自我观点即可,以此渗透写作技巧。针对巩固组学生,以每周为单位布置写作内容,要求做到语句通顺、逻辑严密。针对提升组学生,定期布置大作文任务,要求做好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表述得体,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代入文本中,以此实现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

其次,以“提质”为目的落实指导分层和评价分层。指导分层和评价分层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立不同的学习标准、学习方向,以驱动学习活动高效开展。通过以往教学经验的积累可以发现,提升组学生具备扎实的写作基础,因此,在指导和评价时可鼓励其展开大胆创作、独立写作。巩固组和基础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并且部分学生对写作活动较为畏惧。为此,教师可降低写作难度,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指导。同时,在评价中指出不同小组学生的闪光点,弥补其短板,以互相评价、互相分享的方式展开评价活动,以此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使课上教学内容能够促进课后巩固的开展。

(三)落实实践活动,形成家校共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也是应对“双减”视域下家庭教育挑战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结合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双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家长经济压力,但也衍生出许多家庭教育问题,包括家长并不了解如何通过轻松、有效的方式实施教育引导。为此,教师应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共育桥梁,依托实践活动增强家庭、学校的互动,与家长携手促进学生成长。

以“生活化”作文为主题,教师可以邀请不同行业的家长前往学校,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和工作经验等,以此传递“不畏风霜雨雪”的进取心邀请校内其他学科教师、保安、保洁等,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故事传递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作文素材的了解、对不同群体工作环境的认识,以此达到丰富作文资源、优化写作结构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定期组织参观活动,如在节假日时期,邀请家长与学生调查平凡岗位的任务,如环卫工人、交警、敬老院服务人员等,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平凡背后的不平凡”;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深层次领悟奉献精神所代表的含义,接触更全面的人、事、物,达到启发学生写作思维的目的。

家校共育目的在于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能够与教师协同达成教育目标,加深家长对学生甚至对家庭教育方法的了解,使学生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从家庭延伸至社会,并以更广的写作方向搭建作文写作架构,为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全面把握“双减”政策带来的优势,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家长以及自我教学中可能面对的教学困境问题。同时,以优化现有教学模式为目的,创设实感情境,沿着学生的写作思维给予方向引导。此外,落实交互性学习,促进学习经验的分享,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处。教师还应从学生和家长层面,分别设置分层学习法和家校共育法,在明确学生学习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为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双减作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