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紫花丹参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2023-10-27 12:26但成丽苟世新代永红
农技服务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氮区紫花块茎

邓 旺,梁 晔*,但成丽,苟世新,代永红

(1.桐梓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桐梓 563200;2.遵义市农业农村局,贵州 遵义 563000;3.桐梓县狮溪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桐梓 563211)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作用,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1]。丹参作为常用大宗药材,市场需求较稳定,80 年代初引入贵州,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是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导单品之一,市场价格高达2万元/t[2]。但贵州丹参种植管理存在基础研究薄弱、优良种质匮乏,施肥不合理等现象。施肥是提高中药材产量的重要手段,合理施肥能提高药材的产量,改善药材品质[3]。为促进贵州丹参产业发展,更好地将品种优势扩大,实现产量和质量双提升,并为丹参生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桐梓县开展丹参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试验,筛选出丹参种植最佳氮、磷、钾肥施用比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桐梓县狮溪镇箐坝村新坪组进行,东经106°51′46″,北纬28°5′25″,海拔1 251.9 m,年均降雨量1 039 mm,年均气温12.9 ℃,土地平整,排灌方便。沙质壤土,肥力中等[3],有机质含量48.8 g/kg,全氮含量1.68 g/kg,全磷含量1 189 mg/kg,全钾含量136 mg/kg,有效磷含量105.6 mg/kg,速效钾含量156 mg/kg,土壤pH 5.28。前茬作物为吴茱萸。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紫花丹参,市购。

供试肥料:尿素(含N 46%),硫酸钾(含K2O 50%),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6%)。肥料生产商均为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10个处理,分别为无氮区、60%的优化施氮区、120%的优化施氮区、无磷区、60%的优化施磷区、120%的优化施磷区、无钾区、60%的优化施钾区、120%的优化施钾区、优化氮磷钾区(详见表1)。每处理小区面积14.4 m2(3.6 m×4 m),4 m 开厢,厢面3.6 m,每厢面栽12 行,每行12 株,共栽144株。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4]。

表1 紫花丹参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处理设置及肥料用量

1.4 田间管理

试验于2021 年3 月8 日开始整地、取土样,2020 年3 月10 日规划小区、开厢,4 月8 日进行施底肥移栽,每小区厢面栽12 行每行12窝(株)共144 窝(株),小区面积14.4 m2,移栽密度6 670 株/667m2。4 月28 日第一次追肥(N 35%、K 30%)、6 月16 日第二次追施(N 35%、K 30%),11月25 日试验全田收获,分小区计产。

1.5 测定指标

对试验地块进行随机取样,将窝块茎进行清洗,并将表面水分吸干,用卷尺测量窝块茎长度,用秤称称取鲜重和干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紫花丹参的经济性状

由表2 可知,120%的优化钾区窝块茎数最多,为25.6 根;窝块茎数长度第二,为30.6 cm;窝块茎鲜重最重,为238 g,综合经济性状第一;优化氮磷钾区窝块茎数第二,为22.0 根;窝块茎长度第四,为28.8 cm;窝块茎鲜重第二,为216 g,综合经济性状居第二;无氮区窝块茎数最少,为9.6 根;窝块茎长度最短,为25.4 cm;窝块茎鲜重最轻,仅100 g,综合经济性状最差。适量氮肥施用能促进紫花丹参块茎的生长,在相同氮、磷肥施用量的情况下,适量增加钾肥施用量有利于紫花丹参块茎的生长。

表2 不同施肥处理紫花丹参的经济性状

2.2 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紫花丹参的产量

由表3可知,各处理小区实收紫花丹参产量表现为120%的优化钾区产量最高,折合干重为192.32 kg/667m2;优化氮磷钾区产量第二,折合干重为180.48 kg/667m2;无氮区产量最低,折合干重仅108.70 kg/667m2,与120% 的优化钾区相差83.62 kg/667m2。120%的优化钾区与无氮区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无磷区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优化氮磷钾区与无氮区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施肥处理紫花丹参的产量

2.3 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紫花丹参的经济效益

由表4 可知,120%的优化钾区产出最高,为3 047.84 元/667m2;优化氮磷钾区其次,为2 869.92 元/667m2。120%的优化钾区、优化氮磷钾区产投比较高,分别为2.15和2.06。无氮区产出和产投比最低,分别为1 712.00元/667m2和1.29。

表4 不同施肥处理紫花丹参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丹参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试验结果表明,120%的优化钾区丹参的窝块茎数为25.6根;窝块茎长度为30.6 cm;窝块茎鲜重为238 g;产量最高,折合干重为192.32 kg/667m2;产投比最高,为2.15。施用N 12 kg/667m2,P2O58 kg/667m2,K2O 13 kg/667m2,折合施用尿素26 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50 kg/667m2,硫酸钾26 kg/667m2,更有利于紫花丹参块茎的生长及产量、经济效益的提高。

猜你喜欢
氮区紫花块茎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舒筋活络丸中绿原酸、阿魏酸及紫花前胡苷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紫花泡桐(节选)
紫花泡桐(节选)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德江县2013年豇豆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报告
紫花
油菜精确施氮试验研究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茄子氮肥总量控制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