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猪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2023-10-27 12:26雷荷仙任明晋赵建刚柳光春
农技服务 2023年10期
关键词:德江县圈养效益

雷荷仙,任明晋,文 令,赵建刚,柳光春

(铜仁市农业农村局,贵州 铜仁 554300)

复兴猪,惯称“青毛通花猪”,因主产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复兴镇、煎茶镇、合兴镇等地而得名,是以四蹄指部、额心、尾尖的“六白”为主要特征,其余毛色全黑且皮肤润红的脂肉兼用型地方猪品种。复兴猪作为贵州省优质的地方猪品种资源,1977 年猪种资源普查中因其数量相对较少,被列入黔北黑猪范围,1986年作为黔北黑猪的一个品系列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后被收入《贵州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3 年被收录入《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8 年列入《德江县畜牧渔业志》,2009 年列入《铜仁地区畜牧志》,2019 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编号AGI02761)。因其具有肉质细腻、糍糯、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近年来,受外来猪种和非洲猪瘟双重影响,复兴猪存栏数量骤减,严重影响复兴猪这一优质地方猪品种的发展。为促进复兴猪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对复兴猪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复兴猪发展的策略。

1 复兴猪生产现状

1.1 养殖规模

经2020 年贵州全省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复兴猪存栏1 066 头,其中能繁母猪162 头,种公猪18 头,主要分布在复兴镇、合兴镇、煎茶镇、钱家乡等乡镇,分别存栏316 头、119头、165头、116头,占总存栏数的67.17%,其余30%左右分布在潮砥镇、枫香溪镇、龙泉镇、平原镇、泉口镇、桶井镇、稳坪镇、堰塘镇、长堡镇等乡镇。从调查情况看,复兴猪现有存栏量少,且遍布德江县13个乡镇。

1.2 养殖方式

目前复兴猪养殖的主要方式包括生态放养和圈养。

1.2.1 生态放养 其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包括环境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1],是一种近自然的,不添加动物性饲料,无药残留、健康、无绿色污染的养猪模式[2]。生态放养以荒山荒坡作为放养场,放入猪只后,在无人为干扰环境下让其自由繁殖和生长;养殖场内设置固定投料点,投置未经加工的玉米或块根、块茎类作物供放养猪采食。待猪生长到一定年龄或一定体重时,进行捕获出栏和销售。该养殖方式饲养成本低,管理人力投入小;因猪在山中自由活动,采食野菜杂草,猪体健康、抗病力强。该养殖方式虽接近原生态养殖,但猪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较长,管理困难,捕猪费力。德江县复兴猪养殖主体中,德江县神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采用该养殖方式。

1.2.2 圈养 其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复兴猪养殖以散户为主,多采用传统式家庭养殖,养殖数量以3 头、5 头居多,10 头以上规模较少。该养殖方式便于管理,管理和饲养水平均优于放养,但存在猪运动不足,猪体抗病及免疫能力弱的问题。

1.3 养殖水平

通过调查,复兴猪以散户饲养为主,规模养殖少。现有规模养殖主体仅3家,分别为德江县神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德江县福农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德江县中强养殖公司,规模存栏191 头,占总存栏量(1 066 头)的17.92%。

通过对上述3 家规模养殖主体及散养户进行现场走访调查发现,复兴猪总体养殖水平不高,饲养管理粗放,无论是圈养还是放养,饲料多以蔬菜、红薯为主,占日粮的50%~70%;玉米为主要能量饲料,占日粮的20%~30%;糠麸类占日粮的10%~15%,采用水平较低,较难满足复兴猪的生长需要,导致复兴猪的出栏体重总体偏小,8 月龄放养猪平均出栏体重为65 kg/头,圈养规模场出栏体重为80~85 kg/头,散养户平均出栏体重为75 kg/头(表1)。

表1 不同养殖主体的复兴猪饲养水平

1.4 养殖效益

按当前生猪市场活体价上浮30%的价格计算,自繁自养条件下,除去生产成本(主要为饲料、兽药、管理成本),复兴猪出栏平均收益放养为710 元/头,圈养为825 元/头,圈养比放养平均多收益115 元/头;散户养殖多用于自用,因此收益计为0(表2)。

表2 不同养殖主体的复兴猪养殖效益

2 复兴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保种意识不足,品种弱化

20 世纪70—80 年代,随着外来猪品种的进入,养殖户更倾向于饲养体型大、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好的外三元杂交猪,逐渐放弃对生长慢、体型小的复兴猪的饲养,使复兴猪存栏数量不断减少。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下,复兴猪得到一定发展,但受市场和效益等因素影响,广大养殖户仍愿意选择长白猪等外来品种进行饲养,淡化了对复兴猪的品种认识,造成对复兴猪的保种意识不足,成为导致复兴猪规模养殖数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饲养管理不科学,养殖成效不理想

通过调查发现,复兴猪养殖存在饲养环境差,养殖圈舍简陋,养殖技术不规范,日粮营养水平低等问题。日粮营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豆类和玉米是生猪饲料的主要成分[3],二者以一定的比例合理搭配是科学饲养的关键。但在实际生产中,复兴猪日粮主要以瓜果蔬菜和红薯为主,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投入少,较难满足复兴猪生长的营养需要,成为导致复兴猪养殖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宣传力度不足,市场影响力弱

一直以来,复兴猪作为贵州本土猪品种资源被列入黔北黑猪范畴,不被外界所熟知。虽然近年来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得到一定发展,但因规模养殖小,且自身没有品牌,加之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

2.4 养殖风险大,养殖效益难保证

生猪疫病是养殖风险之首。复兴猪养殖以散户养殖为主,多数养殖户对疫病风险认识不到位或欠缺,且管理不规范,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疫病预防和管控方法,抵御疫病风险能力弱,极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同时,受饲养成本上涨、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散养户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疫病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下,复兴猪养殖效益较难保证。

3 复兴猪生产发展策略

3.1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养殖户积极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

当地政府应根据实际立足地方资源,将地方资源作为优势和特色来发展,引导复兴猪生产规范化、规模化、效益化,充分发挥复兴猪特色资源优势创造更多价值。同时,通过培育复兴猪养殖龙头企业,利用企业的能动性和示范带动性,使广大养殖户意识到规范化生产的重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并通过建立“企业+养殖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企业、养殖户利益双赢。

3.2 加强品种选育,提纯复壮种质资源

复兴猪作为本土品种资源,具有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点,不足是生长慢,体格中等偏小,饲料报酬低,导致复兴猪的养殖效益不理想,影响群众养殖的积极性。针对复兴猪的不足,应加强其品种选育,通过提纯复壮优化复兴猪种质基因,以解决目前发展复兴猪生产亟待解决的种质资源难题。

3.3 规范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

复兴猪当前的养殖水平参差不齐,极不规范,不管是放养还是圈养,均存在养殖粗放、养殖条件简陋、饲养水平低的问题,严重影响复兴猪生产的发展。因此,应制定相应技术规程,统一技术标准,规范饲养管理,加强技术服务保障,通过提高养殖专业水平促进复兴猪生产的发展。

3.4 充分利用多途径销售渠道,确保产销畅通

针对当前市场销售可选择的多种渠道,复兴猪养殖企业应充分抓住市场机遇,开发多元化产品,如鲜肉、熏腊肉、精深加工等产品,利用“梵净玉珍、黔货出山”销售渠道,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努力实现复兴猪产品畅销省内外。

猜你喜欢
德江县圈养效益
爸爸·我·山城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杜雄飞 藏石欣赏
宏 藏石欣赏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被“圈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