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增强经济恢复的信心

2023-10-28 01:16廖宗魁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社融信心预期

廖宗魁

三季度经济虽有恢复,但市场仍对经济的强度和未来趋势缺乏信心。上证指数再度逼近8月底3053点的低位,深成指和创业板指都跌破了前期低点。

市场信心不振,一方面源于经济复苏的过程曲折波动,月度之间的经济起伏比以往大,且经济各部门间的修复并不同步,同比数据又受到基数的干扰,很难准确判断复苏的强度。尤其是政策发力后,传统拉动经济的地产、基建似乎并未明显改善,市场担心地产会再度拖累经济。

实质的情况是,三季度整体经济并没有那么悲观。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三季度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好于7月底《证券市场周刊》发起的“远见杯”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预测调查给出的4.6%的增长预期中值。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四季度只要实现4.4%以上的增长,就能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如果扣除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长增速是4.4%,比二季度加快了1.1个百分点。从环比角度看,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3%(折年率约5.2%),比二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的平均环比增长约1.7%,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复苏强度。

另一方面,社融和广义货币(M2)供给增速不断走低,这两者往往被认为是经济的领先指标,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趋势缺乏信心。央行公布的9月份货币与金融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略低于预期;新增社融4.12万亿元,同比多增5638亿元,好于预期。月度新增的人民币信贷和社融绝对额,会具有更大的波动性,而M2与社融存量增速则往往更具趋势性。9月M2同比增长10.3%,仍处于下行过程中,9月社融存量增速为9%,与上月持平,仍处于底部区域。

另外,美联储持续保持高利率的预期较强,美债利率和美元都不断走强,也对外资形成制约。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叠加通胀的顽固,美联储大概率会继续保持高压的利率政策,10年期美债利率快速飙升至4.8%以上,美元指数也上升至107附近,离岸人民币汇率徘徊在7.3左右的低位,外资已经连续数月净流出A股。

数据来源:Choice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四季度经济走势将延续恢复向好的态势,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需求,无论从实体经济预期,还是从实体经济经营状况来看,都在恢复向好,经济运行是有惯性的,相信四季度还会继续保持企稳回升态势。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将继续显现。2022年受疫情影响,第四季度的GDP增长是2.9%,因此2023年四季度基数相对较低。

不过,目前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不强,一些薄弱领域仍存在不小的复苏困难,仍需要政策进一步发力巩固,市场信心也需要进一步呵护和提升。

三季度经济整体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比二季度有所改善,且就业形势也在逐步好转,9月份的调查失业率是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

从消费来看,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比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如果剔除基数的影响,9月消费的两年平均同比增长约为4%,比上月回落近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消费环比增长仅为0.02%,而且整个三季度消费的环比增长都是偏低的。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当一国价格处于低迷甚至负增长时,老百姓会选择延迟或减少消费,尤其是耐用品等可选消费。唯有打破价格负向循环才能激发消费活力。近期基建持续发力,但对消费的拉动有限。一方面,基建对总需求尤其是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作用递减;另一方面,基建持续高企对消费相关的财政支出形成“挤出”。而在疫情期间,资产负债表受损越严重,其疫后消费倾向的修复也更弱。

从生产角度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与上月持平。如果剔除基数的影响,9月工业的两年平均同比增长约为5.4%,比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左右。8月、9月份工业环比也在持续增长,9月制造业PMI也重新回到枯荣线以上,这说明经济生产端的恢复要强于需求端。

从投资角度看,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1%,比1-8月下降0.1个百分点。虽然8月、9月份投资环比恢复到正增长,但水位仍是偏低的,这表明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仍缺乏信心,并不敢贸然增加投资。近期房地产政策虽有所松绑,但房地产市场的改善较有限。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1%,比1-8月下行0.3个百分点;1-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5%,比1-8月下行0.4个百分点。

由于货币和社融增速仍在走低,市场对未来经济回升的趋势仍缺乏信心。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当下居民和企业部门虽然信贷成本均有下降,但仍存在预期较弱的现象,主要源于“低名义利率,高实际利率”。高实际利率意味着当下对内投资扩张激励不够。

从外贸角度看,9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下滑6.2%,出口已经连续五个月负增长,对经济形成一定的压力。

整体经济的表现似乎要好于主要的一些分项数据,这可能很大程度上源于价格的因素。在月度数据中,除了工业外,其他指标都是名义量,由于当前的物价走势偏低,这会相对抬高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量的增长。

市场往往更看重预期,而货币和社融指标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的晴雨表。在过去多次的经济复苏中,都能看到货币和社融增速的提前上升。比如年初M2增速快速上升到12.9%,同時也伴随了一季度超预期的经济恢复,市场也出现了不错的上涨;2020年4月M2增速升值11.1%,比2月大幅提升了2.3个百分点,随后经济也开始走强,市场见底回升。

三季度整体经济虽然有所恢复,但由于货币和社融增速仍在走低,市场对未来经济回升的趋势仍缺乏信心。

具体来看,9月社融略超预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债券融资的大幅多增,这与近期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有关。在人民币贷款方面,受益于房地产政策的松绑,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所改善;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表明经济内生性的融资仍不强,有待进一步恢复。

在疫后经济的恢复中,居民和企业的融资并不强,体现为居民的整体消费偏弱,企业的投资动力不足,这与疫情中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受损可能有很大关系,他们在面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中仍踌躇不前。

国盛证券认为,在以往财政资金对实体融资具有有效的带动作用,但2023年以来,贷款结构的变化导致政府债与贷款之间相关性背离。年底之前,政府债券仍将对社融形成支撑,但再融资债是存量债务置换,在增加政府债供给的同时,将减少贷款、城投债和非标等存量,所以四季度非政府债券融资可能面临放缓压力。

猜你喜欢
社融信心预期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