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5G 基站配套建设浅析

2023-10-29 07:09安雪峰
广东通信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示意图杆塔频段

[安雪峰]

1 引言

我国5G 商用牌照于2019 年6 月发放,11 月面向用户开放。网络覆盖也从城区逐步延伸至郊区、农村地区。与以往的网络建设和组网需求不同,5G 网络具有自身的特性和要求。经过多年建设,一个基站往往承载了多个网络、多个不同营商,再新增5G 设备,对于多数基站的杆塔、电源、机房等的改造都是难点。因此,在快速建设和组网布局的同时,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以降低整改投资并减少对现有网络的影响。

2 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5G 建设采用独立组网 (SA)方式,完全独立建设一张新网络,全新的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以实现更高的网络速率、更低的网络延迟和更好的网络可靠性。在无线接入层,分为D-RAN、C-RAN、CU 云化三种架构,目前主要是C-RAN、D-RAN 两种方式,随着网络的演进,后期将向CU 云化发展,这将进一步降低基站的机房空间、电能需求。

频段使用上,目前使用的有 4.9 G、3.5 G、2.6 G、2.1 G、900 M、700 M。根据覆盖场景使用不同的频段,如图1 所示。频率越高,路径损耗越大,但频率资源较为丰富,能提供更多的高业务量数据,低频一般用于业务量较低的郊区、农村等广覆盖。

图1 频段使用示意图

5G 网络新增了4.9G/3.5G 高频频段,同时5G 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对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新场景的应用的关键,为达到理想的覆盖效果,必然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而大规模MIMO 天线的应用,设备的高功耗,进一步加剧了建设的困难。

经多年的网络建设,现有的3G/4G 基站布局已较为完善,新增5G 基站大部分是对现有基站的升级改造,主要涉及到天馈、机房、电源等。在快速布署5G 基站的同时还需考虑施工的难度、成本以及降低对现有网络的影响等。改造的方式应结合现场情况、场景,网络的演进,了解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发展,选择合理、经济的方案。

3 天馈系统

在高业务区域,由于需要更高的容量和速度支持,一般采用64TRx 或32TRx 及MIMO 天线,并与AAU 集成。这些设备无法与以前的天线共用,因此需要独立空间安装。如果空间不足,则应优先考虑整合现有天线。现有的多频段天线可以实现700 M~2.6 G 频段的整合。电信和联通合作共建5G 网络,而移动和广电则是合作共建700 M 5G网络。必要时可以协商跨不同运营商进行天线整合,以实现快速、低成本开通5G,但需协调资产归属等问题,并确保系统间能够兼容及稳定运行。

在一般业务区域中,为了减少RRU/AAU 架设并降低成本,在8TRx 或4TRx 情况下通过替换新设备或升级设备来实现4G/5G 共享射频单元、天馈系统。但由于使用了共享天馈系统,各个网络无法独立调整其参数,因此可能会影响到网络优化效果,运营商需要在成本和网络性能之间做出权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杆塔改造

5G 网络的建设优先考虑通过升级改造存量站址的机房、杆塔、电源等配套资源提升共享能力。新增站址优先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统筹利用,降低谈点难度,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建网。如城市街道、工业园区、景区等场景利用现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如利用路灯杆、监控杆、路牌杆等现有杆体挂载。

升级改造中,对杆塔承载力、空间不足的,可通过对杆塔进行多种方式的改造,增加承载力或空间。

(1)楼面抱杆,增加支撑、增加连架等。对于楼面新增抱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改造现有杆体,满足5G 设备的架设要求。如更换加粗角钢、增加支撑,采用双向拉线等,也可将相邻的抱杆通过角钢连接起来,增加安装空间,如图2 所示。

图2 抱杆改造示意图

因抱杆及楼面塔涉及楼面楼板施工,施工前,施工单位或杆塔厂家需与业主明确楼面情况和要求,严格把控施工工艺和质量,按要求做好防护,以免破坏楼面。

(2)通过去美化,增加承载力和空间。对于民众及景观要求不敏感的站点,通过去除美化外罩,以减少风阻,提升杆塔承载能力,如图3 所示。

图3 去美化示意图

(3)拆除铁塔大平台、装饰等。去除平台或不改要的装饰,减少荷载及风阻,提升杆塔承载能力,如图4、图5 所示。

图4 拆除大平台示意图

图5 拆除装饰示意图

(4)通过加固技术,提升承载力。通过在塔体外周增加刚性索,改变原单管塔受力体系,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如索力加固、“火箭平台”,可增加承载力30~50%,减少位移30~80%,适用于插接式、法兰式单管塔,缺点是加固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如图6 所示。

图6 杆塔加固示意图

现场环境种种差异以及造改方式多样性,在确定方案时应优先考虑降低费用和最小化的环境影响,选用合适的方式,以下列出了各种改造方式的比较以供参考,如表1、表2 所示。

表1 抱杆改造方式对比

表2 地面塔改造方式对比

5 电源改造

一套标准5G 宏站设备(3 小区,64TRx)的典型功率约为3.5 kW,是4G 宏站设备功耗的2 倍左右,对现有电源设备需求较高,大部分电源均需要改造。对于整流模块容量、电源端子不足的情况,可进行整流模块扩容,替换合适空开、新增配电单元等简单改造。对于后备电池容量不足的情况,一般建议协商不预留5G AAU 后备供电时间。对于重点区域、重点场景,必需增加后备电池时,可使电池合路器或新增智能锂电池,解决铅酸电池与锂电池、新旧电池、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规格电池不能混用问题,直接与原电源并连,提升容量。

6 新技术应用

极简建站是未来建站的趋势之一,随着技术发展,更高的集成度、体积更小设备不断开发,如刀片电源,高度集成化,并采用自然散热,支持模块化扩容,可实现设备挂墙、抱杆、塔装。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减少天面空间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基站建设的成本,提高建设效率,如图7 所示。

图7 极简建站示意图

此外,新材料杆塔的应用也为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聚氨酯复合材料杆塔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杆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重量轻,方便搬运,可以更好地满足基站建设的需求。目前已展开规模应用,受限于材料,塔高一般不高于30 m。

对于承载力不足,传统杆塔加固方式,如索力塔加固、增加支撑等,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对城市景观有较大影响,无法很好的满足改造建设需求。而新型复合材料杆塔加固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提高杆塔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确保基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方式,采用粘结方式加固修复,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既不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不占地、不占道,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加固方式的不足,如图8 所示。

图8 新型加固效果图

7 结语

在移动通信领域,目前处于第五代通信系统,从1991年第一代开始,平均每十年就出现新一代技术迭代。国内从2G开始大规模建设基站,为满足不同用户、终端的需求,目前还有较多的站址是“4 代”共存的情况,基站建设难度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建设者应时刻关注网络的演进和设备技术的更新,不断探索新的建设方案,以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基站建设,为移动通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示意图杆塔频段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输电杆塔塔材实际强度精确计算
推挤的5GHz频段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北斗B2频段和GPS L5频段频率兼容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