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边掉下一块“缅甸馅饼”时,别犯傻

2023-10-30 00:56李妹妍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28期
关键词:缅北高薪馅饼

●文/李妹妍

“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1 年”“缅北回流男子称曾被逼看活埋现场”“男子被骗缅甸家属被告知其已遭杀害”……

近期,缅甸诈骗话题频频登上各社交媒体平台热搜。这些难辨真假的故事的开端,或许是某位朋友的一个邀请,或许是一个“高薪”的美梦,又或许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故事让人不寒而栗的同时,也催人反思:缅甸诈骗真的离我们远吗?

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远。笔者近期就接到一位广东母亲的求助:她的儿子自称在网上找到了工作,数日后再联系时,儿子已身陷缅甸果敢老街,据透露,和她儿子同期“培训”的还有9 个人。就在近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网站披露,8 月23 日至26 日4 天内,共有24 名在缅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当中特别提及,嫌疑人所在的诈骗团伙“在缅甸妙瓦底以高薪招工为由,大肆诱骗中国籍人员从事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大肆”一词背后,是多少个痛彻心扉的教训,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在2021 年9 月,公安部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当年已劝返5.4 万人从缅北回国,并在口岸拦截了1.8 万名偷渡人员。这不禁让人想起影片《孤注一掷》里,警官对受害者家人说:“我们反诈宣传都已经贴到鸡蛋上去了,可还是避免不了这么多人被骗,去相信。”何以至此?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经过多年经营,诈骗集团的运作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它们组织性强、分工明确,甚至还有大数据和AI 技术辅助,其隐蔽性和迷惑性更强,普通人很难一眼看穿这些高级的骗局;二则,在“低门槛、高工资”的巨大诱惑面前,缺乏社会经验的受害者在“一夜暴富”的幻梦中犯了傻,轻易就掉入诈骗集团精心编织的陷阱。

但和电影不一样,现实中可不会出现什么主角光环。更进一步说,在经过精心策划的花样繁复的骗局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减少类似的悲剧发生,需要国家大力防范整治,彻底斩断犯罪链条,更需要我们自己不断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和判断能力。比如从媒体曝光的案例中,了解诈骗案件的特点和常见手段,保护好个人信息,自觉抵制涉赌涉诈等违法活动;又比如加强家庭教育,让每一个家庭成员能够正确面对诱惑和威胁;一旦发现自己误入诈骗组织,应当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

别犯傻,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有馅饼追着人砸。当面对这样那样的“暴富”诱惑时,摒弃侥幸心理,脚踏实地工作,其实就是给自己设了一道最好的“护身符”。

猜你喜欢
缅北高薪馅饼
“高薪”真的高吗
噜噜拒绝“高薪”
“晟势”掉馅饼 你敢接吗?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蓝领“高薪”背后的尴尬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海角小诗(2首)
接住天上掉的馅饼
同步完形填空训练
缅北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