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2023-10-31 04:22于振剑张素娟梁晓亮马文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夜班护士心理

宋 丹 于振剑 张素娟 梁晓亮 刘 征 孙 妍 马文有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河北唐山) 063001 E-mail:33047076@qq.com △通信作者 E-mail:mawenyou163@163.com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1]。人们的心身健康会受到压力会影响,也已被社会公认。虽然适当的压力是一切生命生存及发展所必需的,但是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会损害人们的社会功能,同时降低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以往研究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显著影响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2],过大的心理压力不仅使他们的身体受到影响,还会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负性情绪,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护理质量,进而造成护士、患者、医院三方的损失。临床心理科护士是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帮助患者康复的一线工作人员。由于其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关注的是精神与行为方面的异常,重要的是心理护理,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给予患者更多的同情、理解和耐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信任稳固的护患关系。所以心理科护士除了工作、职业发展、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压力外,还面临着上述的特殊职业压力,使他们的心身健康受到影响,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以往研究发现,70%以上的临床心理科护士出现了心理困扰[3-4]。同时发现,心理科门诊护士心理状况较常模差,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5]。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的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并与综合医院夜班护士面对工作生活的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了解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并分析造成压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为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缓解压力提供借鉴和参考,又有助于医院管理者有针对性的对临床心理科环境、人员配备、工作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让医院对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减轻压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护理质量整体提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10月-2021年8月,选取河北省唐山市3家精神专科医院的72名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进行调查研究(以下简称“调查组”)。纳入条件:①在临床心理科连续工作满3年以上从事夜班工作且夜班实际在岗时间平均为32小时/周的护士;②知情同意。排除条件:正在休婚假、产假、病假等不在职护士。

选取同期河北省唐山市1家三甲医院的7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纳入条件:①在临床工作满3年以上从事夜班工作且夜班实际在岗时间平均为32小时/周的护士;②知情同意。排除条件:①正在休婚假、产假、病假等不在职护士;②临床心理科护士。

此次调查共向调查组护士发放问卷72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70份(97.2%)。对照组发放问卷76份,回收问卷76份(100%)。两组人群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人事关系、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一般资料对比[n(%)]

1.2 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法收集资料,研究工具包括3份调查表,即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用于调查临床心理科护士的一般情况。该量表由研究者参考相关类似研究[6]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职称、人事关系、经济收入等情况。

1.2.2 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该表的设计依据是李小妹[7]老师等人参照国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的压力源量表,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护理工作的经验进行调整以后,参考泰国、美国等专家的意见及护理工作者的经验修改完成。量表调查的维度为5个方面共35个问题,主要涉及到护理工作的专业要求、工作量分配、护理工作的环境、对患者护理的要求、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内容。采用1~4级评分法,1分代表没有压力,2分代表压力程度一般,3分代表压力程度较高,4分代表压力程度非常高。得分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8]。

1.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该表用于调查护士的应对方式。该量表由解亚宁于1998年编制,共20条,其中积极应对措施有12条,消极应对措施8条。采用0~3级评分法,分别用0表示不采用、1表示偶尔采用、2表示有时采用、3表示经常采用,分数越高,应对能力越强[9]。

1.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间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

结果显示,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显著高于综合医院夜班护士。同时,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病人护理方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管理及人际方面均高于综合医院夜班护士。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得分较高的3个方面分别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见表2。

表2 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

2.2 两组间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要条目得分的比较

将调查组每个维度下得分前3名的子条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工作量太大,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得分高于对照组。从专业领域来看,待遇低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这一框架中,工作量太大、上班护士量少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对病人的护理方法,担心出错、病人要求过分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方面,工作环境差、仪器设备不足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管理及人际方面的问题,护理管理的理解与支持不够、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另外,在所有子条目中,调查组工作量太大,经常倒班,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个子条目得分最高,说明调查组在上述方面压力更大,见表3。

表3 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源与对照组比较

2.3 两组间应对方式得分情况比较

两组人群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显著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及综合医院夜班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进行对比。调查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应对方式与对照组相比较

2.4 压力源分析

将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因素作为自变量(学历、婚姻、人事关系等分类自变量进行哑变量处理),压力得分作为因变量。由表5可见,年龄、学历水平、婚姻状态、人事关系是影响压力的因素。其中,①从年龄看,压力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②从学历看,高学历与压力往往成反比例关系,本科护士压力小于专科、专科小于中专以下学历的护士压力;③从婚姻状态看,离婚护士压力大于已婚护士,未婚护士压力最小;④从人事关系看,合同制护士压力值大于临时护士与正式编制护士。

表5 影响压力得分的哑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5 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见表6。

表6 压力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源状况

本研究发现,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的压力显著高于综合医院夜班护士。其主要压力源是自己工作专业领域、工作强度和护理过程等因素。这一结果与陈靖[10]及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相似,区别是压力源子条目的排序略有不同。而从国内学者已有的一些研究[11-13]的结果可以看出,工作因素及护理工作的专业要求是护士主要压力来源。

在本研究中,经常倒班的工作机制、低收入和高强度的工作是造成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来源最为主要的原因,而在陈靖[10]的调查结果中前3位依次为经常倒班、医生对护理工作比较挑剔、病人不合作。分析原因可能与地域差异薪资水平、医护关系及护士配比不同有关。

3.1.1 经常倒班 护理人力紧缺是全球护理界共同面对的问题,护士配备不足.经常加班、倦怠程度增加、工作压力增加[14]。护士是轮班制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之一,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夜班导致护士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而增加护士工作压力[15]。护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而她们在家庭中、社会中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长时间的夜班工作让她们的生活很不便利。因与家人的时间错位,影响了夫妻感情、孩子的教育等,给家庭的和睦增添了危机因素,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加[16]。与综合医院护士相比,临床心理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有自知力且求治心强,以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睡眠障碍等为主,病种多样且症状丰富,患者对治疗要求高诉求多,与综合科相比护理难度更大,这就相应增加护士工作压力。

3.1.2 工作量大 与综合医院护士比,临床心理科患者的病情是复杂多变的,且患者诉求多、病情变化快,要求护士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做到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除了做好基础护理之外,还要做好心理护理。而一些抑郁障碍患者,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杀的行为,尤其是在早上三、四点钟,这就更增加了护理难度和风险,一些意外情况还会造成护理人员的受伤。这些因素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心理护理技能,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时刻保持警惕,在无形中增加了护士工作压力。

3.1.3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 临床心理科与综合医院相比,患者多不安排陪护,生活护理更加需要护士来协助完成,包含了大量基础护理,如床上擦浴、卧床更单、喂食等,既耗费大量时间也消耗很多体力,加之患者因疾病原因多不主动配合,甚至经常出现伤人、自伤、自杀等行为,致使护士需要提高警惕性,以防出现意外情况[17-19]。

3.2 影响压力源的因素

通过对护士一般情况与压力源的分析可以看出,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人事关系是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年龄因素 结果显示,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分析原因可能是年长护士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一般会由年长有经验的护士管理,有些可能担任了临床带教老师的角色,是医院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次,年长护士也是家庭的核心,扮演着妻子、母亲、子女的多重角色,既要扶养老人又要照顾孩子,因此较为容易产生压力。

3.2.2 学历因素 结果显示中专以下学历的护士压力最大,其次为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护士压力最小。这与王凯等[19]的调查结果相同。原因可能是临床心理科的病人病情复杂,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才能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而随着学历的提升,护士了解的护理知识也会相应增加,应对各种不同情况的病人能力也会提升,尤其是在临床心理科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能够迅速的作出判断并且恰当地处理。因此,高学历护士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相对小一些。

3.2.3 婚姻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婚护士的压力会小于已婚护士,离异护士的压力最大。此结果与刘家莲[20]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已婚护士较未婚护士承担更多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而且根据已婚护士的年龄和职称来看,他们在工作方面也承担着较多的责任,因此比未婚护士的压力更大。而离异护士可能会独立承担抚养孩子的任务,并且离异事件本身也会给其带来心理负担,因此离异护士的压力最大。

3.2.4 人事关系因素 在以往文献中“人事关系因素”较少被提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医院用工制度逐渐多元化,而正式编制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因此,合同编制在医院的用工形式中占重要地位,人事关系的差异性使之成为影响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对象中没有正式编制的护士压力更大一些。原因可能是做相同的工作,但合同护士的工资和待遇却与正式护士有一定差距,使合同护士有些心理失衡;合同编制的护士可能安全感不足,因为如果医院单方面不与其续签合同,那么他们就会面临失业的现实。

3.3 应对方式的状况

应对方式即个体处于特定的环境或是特定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体现的是人处置不同的环境、事件的能力。同时,应对方式也包括个体对自我思维、思想的控制能力调适能力,还包括个体对自我的控制能力[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与综合医院夜班护士相比在面对压力时多采取积极方式应对,较少采取消极方式应对。可见,护士在应对压力时不同程度地主动进行调适,既有积极的应对也有消极的应对,但积极应对更多。即积极的应对方式越有力,压力就相应减小;消极应对的方式越突出,压力就会相应增加。

积极应对方式看待事件、与他人交谈倾诉自己、通过与亲朋寻求建议缓解压力,此与陈靖[10]等人的调查结果相似。而从压力的来源来看,收入低、专业技能及工作强度大等往往难以在短时期内解释或是缓解,需要长期坚持和调适,所以护士多通过自我调节和调动社会支持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消极应对方式自我安慰、放松或是休假均是有效的方式,这些方式短时可以缓解压力,可能是由于压力源无法通过自己或身边的亲友解决,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减轻压力对自己的影响。但是,没有将压力问题根本解决,而是将问题的根源归咎于自己,或是回避对压力的感知,一旦压力反复出现,就没有恰当的应对方式,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护士的压力增加。

也就是说,对于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来说,只有他们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战胜压力。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科夜班护士压力主要源于工作倒班、担心出差错、工作强度,且受年龄、学历、婚姻、人事关系因素的影响,护士在应对压力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缓解相关压力。

猜你喜欢
夜班护士心理
一不小心就……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上夜班 升血压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