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 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3-10-31 04:22王丽娜卢翔宇张云淑张立敏郭玉芳栗克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科受害者韧性

王丽娜 卢翔宇 张云淑 张立敏 郭玉芳 栗克清△

①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保定) 071000 E-mail:1483741510@qq.com ②河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③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通信作者 E-mail:like1002@sina.com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在护理不良事件中,不仅患者遭受身心痛苦和伤害,而且医疗服务提供者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伤害,其中医疗服务提供者被成为第二受害者[2]。Busch等[3]对第二受害者身心症状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超过2/3的第二受害者长期伴随着令人不安的记忆、焦虑、愤怒、悔恨和痛苦等身心问题。这可能导致护士出现离职、旷工等现象[4]。精神科护士所护理的患者受精神疾病的影响,更容易发生自杀/自伤、暴力攻击、出走等不良事件。据报道,96%的精神科医务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经历过至少1次暴力事件、身体威胁、目睹患者自杀、自伤等事件,67%的医务人员至少直接经历过1项此类事件,而护理人员经历次数要远高于其他医务人员[5]。心理韧性又称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压力、逆境、创伤或威胁时的良好适应能力,能够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强调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及个体的坚韧力量[6]。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强的护士更能应对不良事件的挑战,能积极调节第二受害者的负性体验对职业成功的负面影响[7-8]。然而,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仍缺乏大样本量化证据。且目前我国对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全国10个省份26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分析心理韧性水平对第二受害者经历和获得支持程度的影响,从而为制定第二受害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21年6-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10个省份26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年龄为18~60岁;②从事护理工作≥1年,且为目前在岗护士;③经历过不良事件(包括自杀自伤、暴力攻击、跌倒、用药错误、出走、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④无认知障碍、无语言沟通障碍;⑤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休假、实习或进修护士。本研究通过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课题小组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医院级别、民族、婚姻、工作年限、职务、职称、学历、宗教信仰、居住方式、岗位编制、月收入、班次、子女情况、需要照料老人的情况、家庭与单位间的交通情况。

1.2.2 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 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the Second Vicrim Expeirience and Support Tool,SVEST)由Burlison等[9]编制,本研究采用陈娇娇[10]翻译修订的中文版。该量表由6个维度24个条目组成,分别为心理困扰、生理困扰、执业困扰、同事支持、管理支持、亲友支持等6个维度。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法,每个条目分值为1~5分,1分为非常不同意,5分为非常同意。其中,3个困扰维度均为正向条目,3个支持维度均为反向条目。将反向条目正向计分后,总分为24~120分,得分越高,表明不良事件对第二受害者的影响越大,第二受害者获得的支持越不足。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49。

1.2.3 心理韧性量表 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i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由Connor等[11]编制,本研究采用于肖楠[12]翻译修订的中文版,量表包括3个维度,共25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坚韧、力量、乐观,依次含13个、8个、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范围从1分(从来不)到5分(总是)。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45。

1.2.4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收集资料利用电子问卷(问卷星)的形式进行。在征得各医院护理部的同意后,由各临床护士长发放给各科室护士。在正式调查开始前进行预调查,对5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为50份,回收率是100%。对收回的问卷整理分析。为避免偏倚,问卷设有统一的指导语告知被调查者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保证其知情权和隐私权。为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填写时间>3分钟且<15分钟,问卷各条目为必填,相同IP只能答一次。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2552份,最终筛选有效问卷2275份,剔除277份无效问卷(82份答题时间少于3分钟,62份可疑从事非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问卷,133份答案不符合逻辑或客观事实),有效率为89.1%。本研究中男性380例(16.7%),女性1895例(83.3%)。年龄为19~60(34.25±7.5)岁。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心理韧性与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

精神科护士经历不良事件后,其经历与支持总分为67.50±10.79分。各维度标准得分率由低到高分别为管理支持,同事支持,亲友支持,生理困扰,执业困扰,心理困扰,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总分与各维度得分

2.2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人群特点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性别、医院级别、工作年限、月收入、班次、需要照料老人的情况、不同交通情况及不同子女情况的护士,其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龄、民族、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岗位编制、宗教信仰的护士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得分差异无统计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得分比较

2.3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显示,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同心理韧性以及坚韧、力量、乐观3个维度均成负相关,见表3。

表3 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

2.4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得分为因变量,以婚姻、性别、医院级别、工作年限、月收入、班次、需要照料老人的情况、交通情况、子女情况及心理韧性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元以上无序分类变量经过哑变量处理后放入方程,进入方程和排除方程的检验水准分别为0.05和0.10。结果显示,性别、医院级别、工作年限、班次、需要照料老人的情况、交通情况、心理韧性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总变异量的23.1%,见表4。

表4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经历与支持现状

3.1.1 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心理困扰高于执业困扰、生理困扰 本研究显示,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得分为67.50±10.79。与陈琳霞等[13]对精神专科医院具有第二受害者经历的220名护士调查结果较为相似。本研究发现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心理困扰得分最高,与Sun等[14]、陈娇娇等[15]对有第二受害者经历的护士调查结果一致。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受症状的影响,易发生暴力攻击、自杀自伤等不良事件,会给精神科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如恐慌、怀疑、内疚、丧失信心等[16]。虽然不良事件与病人精神症状相关性较高,但护士对事件发生及后果难以预见,增加了精神科护士工作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精神科护士承受着较其他科室更大的压力和负担[17]。同时,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会担心重复发生[18]。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关注不良事件对精神科护士造成的心理困扰,积极给予心理辅导,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减轻不良影响。

3.1.2 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亲友支持、同事支持低于管理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支持得分最低,由于支持维度反向计分,故说明第二受害者获得的管理支持水平较高,而亲友、同事对其缺乏足够的支持和理解。与邓洁等[19]研究结果一致,但与陈琳霞等[13]研究相反。陈琳霞等[13]对精神科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亲友支持水平最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第二受害者的需求存在差异,其所寻求的支持方式存在不一致,故支持水平也存在差异。相关研究显示[16],护士在经历不良事件后,通常会选择与有类似经历的同事交谈,但很难从同事那里得到他们需要的支持。因此为了降低不良事件对精神科护士的困扰,应构建较为全面的支持系统,尤其应重视与护士家庭成员的沟通,提高亲友的支持程度。

3.2 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因素

3.2.1 性别与工作年限 本研究显示,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精神科不良事件后,男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得分高于女护士,说明男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所受到的支持低于女护士。与危志华[20]、Huang等[21]研究结果一致。临床男护士数量较少,在面对应激时所获得的支持较少,更容易自我解决问题,故男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也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21]。陈英等[22]研究显示,低年资男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普遍存在第二受害者综合征,不良事件发生后更渴望获得主动性支持。因此护理管理者需高度重视不良事件发生后男护士内心的体验感受,为男护士提供多种支持渠道和资源,帮助其尽快恢复工作状态。本研究中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经历与支持得分与工作年限有关。工作年限长的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得分高于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说明工作年限长的护士经历不良事件后的负性体验更明显。与陈琳霞等[13]研究相反。究其原因可能是①低年资护士在经历不良事件后,更倾向于寻求前辈或护士长的帮助,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支持资源;②高年资护士要平衡工作与家庭。在工作中要考虑晋职和晋升;在家庭中还需要照料老人和孩子,加之中年期生理变化,更容易产生压力。目前,工作年限对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结果存在分歧,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探讨工作年限影响第二受害者体验的理论支持。

3.2.2 班次与医院级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倒班的护士较常白班的护士遭受不良事件的影响较高。据统计[23],夜班是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高频时间段。陈燕华等[24]研究表明,精神科医护人员每月夜班数越多,遭受暴力攻击的风险越高。夜班是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较薄弱的时段[25],加之夜班对人体正常生物钟的影响,其自我防护警觉性下降,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遭受创伤。

本研究中三级医院的护士经历与支持得分最低,说明三级医院精神科护士遭受不良事件后,其所受支持程度较高,与邓洁等[19]研究结果一致。Shuangjiang[26]等对地区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地区医院工作的护士中第二受害者综合征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在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因此,管理者重点关注倒班护士的工作状态,二级及以下医院的管理者应更加重视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所遭受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及培训体系,为护理安全提供保证,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3.2.3 照料老人与交通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照料老人的情况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中有影响。照料老人的个数越多,其家庭负担越重,在经历不良事件后心理承担的不良体验越明显。原因可能与护士在工作岗位上发生了不良事件后,自身会出现一些身心症状,需要进行调节和恢复,如果同时还要兼顾照料老人,机体状态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耗竭,更容易产生生理、心理疲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及时了解不同护士的家庭背景,合理解决工作与家庭冲突,给予护士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同城,交通便利与异地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城,交通不便/异地,交通不便护士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目前,关于交通情况对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暂无报道,其影响结果尚不明朗,因此未来需进一步探索。

3.2.4 心理韧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韧性水平高低与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有显著影响。心理韧性越高的护士,在经历不良事件后,所受到的困扰越小,获得支持越大。与尚超娜等[27]研究一致,心理韧性和心理困扰呈负相关,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的护士受心理困扰的影响越小。可能的原因在于心理韧性水平高的护士,能更从容地应对工作中的意外事件。相关研究[28]表明,心理韧性在个体对工作压力的认知评价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具备较高心理韧性水平的护士能迅速从压力源中恢复,主动采取良好的应对方式,从而达到积极适应和发展良好,避免心理困扰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对心理韧性的开展干预活动,来提高护士的压力应对能力,减少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困扰,增强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心理困扰较突出,个人得到的亲友支持水平存在不足。性别、医院级别、工作年限、班次、需要照料老人的情况、交通情况、心理韧性是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因素。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困扰和支持状况,采取干预措施,积极建立相应的支持体系,提高家庭支持力度和个人的心理韧性,减轻不良事件对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负性影响。然而本研究的调查人群未涉及全国所有省份,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为今后开展干预工作提供进一步参考。

猜你喜欢
精神科受害者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