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利咽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

2023-11-01 09:04营林通朱志清谢秀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7期
关键词:咽喉炎流性疏肝

营林通,朱志清,谢秀芳

反流性咽喉炎是临床上高发的一种咽喉反流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咽喉炎、胃食管反流等,患者可出现反酸、声音嘶哑、多痰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诱发喉癌[1-2]。现阶段,临床针对反流性咽喉炎多采取抑酸药物联合促胃动力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易造成药物依赖性[3-4]。近年来,中医理念及技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疏肝健脾利咽汤具有增强脾胃运化、调畅气机及疏肝解郁的功效[5-6];穴位贴敷作为中医外治法,可通过刺激相关经络、穴位整体化调理脏腑及气血[7]。基于此,现观察疏肝健脾利咽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3.28±6.21)岁;病程(2.45±0.32)年。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3.58±6.22)岁;病程(2.51±0.33)年。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患者及家属已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2)符合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3)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试验前已接受相关治疗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合并严重性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4)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病变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即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 mg/次,2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mg/次,3次/d口服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采取疏肝健脾利咽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疏肝健脾利咽汤组方包括党参、枳壳、白芍各15 g,陈皮、茯苓、生地各12 g,桔梗、柴胡各10 g,甘草5 g,煎煮取汁200 ml,1剂/d,分早、晚温服。(2)穴位贴敷治疗:将黄芩、木香、陈皮、山楂等药材研磨至细粉,加以生姜汁揉至饼状,将其贴敷于中脘、内关、肝俞等穴位处,1次/d。2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大便溏薄、少腹胀痛、情绪抑郁、食少纳差、胁肋胀满疼痛、口苦咽干、嗳气泛酸、咽部异物感,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依次记0分、1分、2分、3分,积分越低表明患者症状越轻[8]。

1.4.2 反流症状及体征指数: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评价患者反流症状及体征。RSI包括持续性清嗓,用药困难或吞咽食物困难,持续性鼻涕或痰液过多,呼吸困难,咽喉异物不适感,平卧姿势或餐后咳嗽,咳嗽持续时间长,胃痛、胸痛、胃烧灼感,每项评分范围0~5分,>13分疑是反流性咽喉炎;RFS包括充血、肉芽肿、假声带沟、弥漫性喉水肿、喉室消失、后连合黏膜增生、喉内黏液附着、红斑,评分范围0~26分,以≥7分视为存在反流体征,分值越低则表明患者反流体征越轻微[9-10]。

1.4.3 血清炎性因子: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经离心操作分离血清,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6,检测工作均进行质控管理。

1.4.4 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腹泻及口干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疗效指数≥90%,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显效:70%≤疗效指数<90%,实验室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有效:30%≤疗效指数<70%,实验室相关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疗效指数<30%,实验室相关指标无改善[11]。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135,P=0.013),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情绪抑郁、食少纳差、胁肋胀满疼痛、口苦咽干、嗳气泛酸、咽部异物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情绪抑郁、食少纳差、胁肋胀满疼痛、口苦咽干、嗳气泛酸、咽部异物感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RSI评分及RF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RSI评分及R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RSI评分及RF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2.4 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2.5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见表5。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RSI评分及RFS评分比较分)

表4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表5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反流性咽喉炎是由胃内容物经贲门—食管—咽喉部反流后造成咳嗽、声音嘶哑及疼痛等不适的一种耳鼻喉科及消化内科疾病。此病严重程度与反流次数、反流物性质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予以患者莫沙必利改善胃肠动力,予以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进而达到减少反流次数及改善反流物性质的效果,但长期应用西药易引起胃黏膜腺体萎缩、肾损伤及贫血等不良症状,且整体疗效不理想,因此探索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十分重要[12-13]。

中医学将反流性咽喉炎归属为“吞酸”“嘈杂”“喉痹”“梅核气”等范畴,认为饮食不节及情志失调等损伤机体肝、脾、胃器官组织造成肝郁脾虚为此病的主要病机,应以肝胆疏泄、健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14-15]。近年临床发现中医内外结合疗法的疗效显著[16]。疏肝健脾利咽汤中的党参具有补脾益气及生津止渴之效;枳壳可行气宽中、行痰消痞;白芍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有利水消肿及健脾止泻;生地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桔梗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柴胡可疏肝解郁;甘草则可镇咳平喘、补脾和胃,以上药物合用共奏生津利咽、健脾疏肝的功效[17]。本研究研究组患者在穴位贴敷治疗中,以黄芩、木香、陈皮、山楂等药材制成药膏,药物合用可达到疏肝理气、健脾消食、消积降逆的功效,将药膏贴敷于中脘穴等穴位,以刺激穴位的方式促使经络传导,激活经脉,以达到调理脏腑功能及气血功能的效果。疏肝健脾利咽汤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可产生协同增效效果,有利于反流性咽喉炎标本兼治,促进疾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采取疏肝健脾利咽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此外,治疗4周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RSI评分及RF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疏肝健脾利咽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反流性咽喉炎可达到强健脾胃、疏肝理气的效果,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反流体征及症状。这是因为该治疗方法是在恢复患者脾、胃及肝脏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有效调控脏器功能及气血运动发挥行气解郁、降逆排毒及利咽生津的功效,进而保护咽喉部黏膜,改善患者反流体征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疏肝健脾利咽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

综上所述,疏肝健脾利咽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反流症状和体征及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咽喉炎流性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绿茶加冰糖缓解冬季咽喉炎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咽喉炎患者的护理
保和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咽喉炎80例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