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边界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研究

2023-11-01 09:04夏宁宁黄丽静吴以龙谢晶晶庄婷婷黄兆许林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7期
关键词:氧氟沙星呼气感染率

夏宁宁,黄丽静,吴以龙,谢晶晶,庄婷婷,黄兆许,林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全世界较常见的疾病,近年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全球Hp感染率达50%以上,中国Hp感染率为40%~90%[1]。Hp感染可引起消化不良、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恶性贫血等疾病,被认定为Ⅰ类致癌原[2-4]。不同的Hp菌株有着不同细菌毒力,不同地区人群、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不同,导致其感染率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同。随着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越来越频繁,抗生素耐药率上升,导致根除Hp极困难,且增加社会经济负担[5]。现观察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Hp感染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鼎医院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闽浙边界地区人群2 000例,其中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1 001例,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Hp培养确诊为Hp感染患者558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在闽浙边界地区长期生活;(3)近4周未使用抗生素、铋剂或近2周未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4)行胃镜检查,并同意取胃黏膜活检组织标本进行Hp培养;(5)经药敏试验无过敏反应;(6)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期行Hp根除治疗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损伤者;(4)合并胃出血、胃穿孔、胃幽门梗阻或癌症等并发症者;(5)合并精神疾病、严重神经官能症者。

1.3 仪器与试剂 Hp培养设备采用电动恒温培养箱及其试剂盒(珠海经济特区益民生物制品厂生产);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标准品。

1.4 检测方法

1.4.113C尿素呼气试验:患者严格按照13C尿素呼气试验流程检测,防止呼气不规范造成结果误判。试验前,叮嘱患者空腹或禁食≥2 h以上,受试前漱口,用约20 ml凉饮用水送服尿素(13C)胶囊1粒后静坐30 min,而后向集气袋内吹气,收集30 min气体,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

1.4.2 病理组织Hp培养及鉴定:对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行胃镜检查,取其胃黏膜活检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即在胃镜下取患者胃黏膜放入分离培养管,35~37 ℃恒温培养,并逐日观察,培养液中的复合抗生素可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但对Hp无影响,若有Hp,生长指示剂会变红并使培养液浑浊,因此,若5 d内培养液出现紫红颗粒则判定为Hp阳性,反之阴性;再取阳性培养物于微孔中做脲酶、触酶试验,观察试验结果并做鉴别试验。

1.4.3 培养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取Hp阳性培养物加入药敏液中稀释后,转入微孔板内,培养观察,每种药物包被高、低2个浓度孔,若2浓度孔内的Hp均不生长为敏感,低浓度孔长、高浓度孔不长为中敏,2孔均长为耐药。

1.5 观察指标 统计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是否吸烟、饮酒情况(经常、否或偶尔)、共用餐具(经常有、无)、消化道症状(经常、无)及疾病类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人群Hp感染率,并分析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p感染率 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率为27.90%(558/2 000)。

2.2 不同临床特征的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率比较 不同性别的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吸烟、饮酒、共用餐具、消化道症状、疾病类型的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的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率比较 [例(%)]

2.3 抗菌药物耐药情况 对558例Hp感染患者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总耐药率达98.39%(549/558),其中甲硝唑总耐药率最高(97.13%,542/558),随后依次为左氧氟沙星(42.11%,235/558)、克拉霉素(37.63%,210/558)、阿莫西林(0.18%,1/558),目前未发现对四环素、呋喃唑酮耐药的菌株。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共有171例,双重耐药率为30.56%,其中耐药率最高的组合为左氧氟沙星+甲硝唑(17.20%,96/558),其次为克拉霉素+甲硝唑(13.08%,73/558)、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0.36%,2/558);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共有134株,多重耐药率达24.01%,均为耐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甲硝唑组合。

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患者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四环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逐渐升高,但年龄>60岁患者耐药率有所下降。不同年龄Hp感染患者均对四环素、呋喃唑酮敏感,除>70岁患者外,其他年龄段患者对阿莫西林敏感,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Hp感染患者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例(%)]

3 讨 论

Hp感染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根除Hp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治疗措施[6]。我国Hp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在外就餐时不使用分餐制、家庭成员共用餐具就餐等[7]。因此,了解Hp感染现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及选择最佳的根除治疗方案,对提高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Hp感染的检测方法有侵入性(包括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Hp培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和非侵入性(包括尿素呼气试验、Hp粪便抗原和血清学检测)两类,尿素呼气试验是目前临床检测Hp的最常用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等特点,但不能获得相关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无法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Hp根除方案。本研究1 001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进行胃黏膜组织Hp培养,Hp感染率为27.90%(558/2 000),可见13C尿素呼气试验准备率偏低,可能受Hp在胃内呈灶性分布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吸烟、饮酒、共用餐具情况、消化道症状、疾病类型的闽浙边界地区人群Hp感染率间有统计学差异,即吸烟、饮酒、共用餐具人群更易感染Hp,与张雪等[8]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尼古丁和乙醇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胃黏膜损伤后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从而增加Hp感染风险;另外,Hp主要通过粪—口和口—口途径传播,而共用餐具可增加口—口传播风险。2015年相关共识指出,Hp相关消化不良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根除Hp是Hp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9]。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常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不适)人群Hp感染率较无消化道症状者高,因此对于合并消化道症状人群可行Hp检测,如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或胃镜检查。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Hp感染率有所不同,18~60岁期间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率逐渐升高。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较易发生严重萎缩及肠上皮化生,Hp无法定植而自发清除,这可能是导致老年患者Hp感染率下降的原因之一[10]。

临床根除Hp目前以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2种抗菌药物的四联疗法较常见,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等[11]。但随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增多,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越来越多,导致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Hp根除率下降[12]。有研究表明,我国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整体耐药率分别为88.3%、22.6%、2.7%、19.3%[13]。本研究结果显示,闽浙边界地区Hp总耐药率高达98.39%,Hp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97.13%、42.11%、37.63%,该地区这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均明显高于我国平均水平,且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克拉霉素。此外,该地区Hp双重耐药率达30.56%,多重耐药率达24.01%,明显高于其平均水平。上述结果表明,闽浙边界地区为Hp高耐药地区,若临床医生盲目地经验性用药不仅会导致Hp根除率下降,还会增加Hp的耐药性,甚至加重Hp的多重耐药率,增加该地区的疾病负担。

综上所述,闽浙边界地区为Hp高耐药地区,为降低Hp感染率,积极倡导当地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分餐制度,且可基于耐药背景下选择最佳的Hp根除方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氧氟沙星呼气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