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CN 对犊牛细菌性腹泻的影响

2023-11-01 02:28佟若冰梁晚枫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平皿小白鼠病料

佟若冰,梁晚枫

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吉林延吉 133000

中药CN是以白头翁为主要成分的纯中药制剂,对于腹泻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犊牛细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发生于2 ~3 周龄的犊牛,在犊牛出生10 d 内最易感,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在冬末初春气温多变时期,在寒冷潮湿、脏乱的畜舍中也易发生,流行范围大,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呼吸加快、体重减轻、脱水严重、粪便恶臭、精神沉郁、排出水样便、稀便或软便等,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对此现象,本试验通过病原的分离培养,发酵葡萄糖、乳糖试验、鸟氨酸试验、赖氨酸试验、靛基质试验、苯丙氨酸试验等试验进一步地进行生化鉴定。同时采取快速检测版进行病毒腹泻检测,检测犊牛腹泻是否由病毒引起。经过试验鉴定确定病畜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再进行中药CN 的抑菌试验,观察中药CN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后选取试验动物进行临床试验。

1 犊牛细菌性腹泻类型的鉴定

1.1 材料

1.1.1 病料

病料由延边某牧场采集。

1.1.2 药物

中药CN 由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提供。

1.2 方法

1.2.1 病料采集

在延边某牧场进行无菌采集腹泻犊牛病料20份。根据不同的症状可以采集心、肝脏、脾、肺、肾或小肠黏膜等。

1.2.2 涂片镜检

将从牧场采集到的病料制成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染色,然后进行镜检。

1.2.3 细菌的分离培养

首先将经过镜检和生理盐水稀释后的病料接种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进行增菌处理,其次将普通肉汤培养基中的培养物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最后经过37 ℃培养24 h,挑取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的红色单个菌落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并同时接种于远藤氏琼培养基中在37 ℃下培养24 h。

1.2.4 细菌的生化鉴定

大肠杆菌可以发酵葡萄糖并且产酸产气,也可以迅速发酵乳糖。大肠杆菌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大肠杆菌能够分解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形成玫瑰色靛基质,使试验结果为阳性。在赖氨酸试验中,大肠杆菌可使赖氨酸脱羧酶肉汤和氨基酸脱羧酶对照均变为黄色,试验结果为阴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中大肠杆菌不能利用枸橼酸盐,所以大肠杆菌在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中呈阴性。大肠杆菌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实验中呈阳性。V-P 试验呈阴性。

在进行细菌的生化鉴定时,选取纯培养物进行发酵葡萄糖、乳糖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赖氨酸试验、鸟氨酸试验、靛基质试验、苯丙氨酸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V-P试验等,在37 ℃培养24 h 观察并记录结果。同时采取快速检测版进行病毒腹泻的检测。

1.2.5 动物接种试验

选取纯培养物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中,24 h后将培养基内的培养物接种于小白鼠的体内,对照组的小白鼠接种一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小白鼠的发病情况并记录。在小白鼠死亡后,对它的尸体进行剖检处理,观察其各个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无菌采取小白鼠的心脏、肝脏和小肠等实质器官做成涂片镜检。

1.2.6 鉴定结果

1.2.6.1 涂片镜检结果。在显微镜油镜下可以看到红色中等大小呈单个或成对的杆状菌,有鞭毛,无芽孢,有时还可以见到荚膜。

1.2.6.2 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细菌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上呈均匀浑浊生长,管底有黏液状沉淀。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可见红色,表面光滑扁平的菌落,在远藤氏琼培养基上出现有金属光泽的深红色菌落。

1.2.6.3 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细菌在发酵葡萄糖、乳糖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赖氨酸试验、鸟氨酸试验、靛基质试验中呈阳性,苯丙氨酸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V-P 试验呈阴性。

1.2.6.4 动物接种试验结果。小白鼠的症状和剖检变化与感染大肠杆菌的典型症状一致,镜检可以观察到多个两端较深或染色均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有鞭毛。确定犊牛腹泻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

2 中药CN 对犊牛细菌性腹泻的影响

2.1 中药抑菌试验

在超净工作台上挑取适量的细菌以划线的方式将细菌均匀地涂在平皿培养基上,作3 个平皿,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将平皿在37 ℃的恒温箱中放置片刻,待平皿上的水分干后贴上中药CN 的药敏纸片。将平皿置于37 ℃培养24 h 后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取3 个平皿的平均值。将其结果作为确定大肠杆菌对中药CN 的敏感性的依据。经过试验得出中药CN 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2.2 临床试验

首先制作出中药CN 适合临床应用的中药口服液体剂,随后选取30 头细菌性腹泻的犊牛,给予不同的剂量进行治疗,以确定中药CN 进行临床治疗时的正确剂量。对患病犊牛进行口服给药,观察72 h 内病畜的大便次数和性状是否恢复并记录有效数据。

3 结果

经过鉴定,在采集的20 份病料中,测得大肠杆菌感染16 头、病毒性腹泻1 头、球虫3 头。经过试验可知犊牛腹泻主要感染以细菌性腹泻为主,细菌性腹泻以感染大肠杆菌为主。

对于中药CN 治疗犊牛细菌性腹泻的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中药CN 治疗犊牛腹泻效果观察结果

结果表明60%的患病犊牛经一次口服给药后72 h 内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97%的患病犊牛经三次口服给药症状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3%的患病犊牛三次口服给药无明显变化。

4 讨论

犊牛腹泻是新生犊牛自身免疫力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通常发病是成群的犊牛相继发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病畜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也可经子宫或脐带感染。导致犊牛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饲养管理不当,畜舍没有很好的卫生环境等。新生犊牛的免疫力相对较弱,畜舍寒冷潮湿,喂乳的温度过低;母畜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得当,母畜缺乏营养,使母畜初乳量不足,犊牛没能在合适的时间内饮用初乳;畜舍环境不良,大肠杆菌的生存能力较强,在120 ℃高压消毒后死亡,在畜舍中,大肠杆菌可在水、粪便、土壤中存活数周或数月,在犊牛舔食了不洁之物,比如粪便、腐败变性的草料等,都会引起犊牛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呈现致病作用。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细菌性腹泻潜伏期很短,仅几个小时,严重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在临床上根据病畜的症状和病理情况可以分为败血型、肠毒血型和肠型。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常会导致犊牛酸中毒、脱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只有少数病畜可以耐过,但会导致发育迟缓。在犊牛发病后及时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腹泻一般可以治愈。

中药CN 是由多种中草药成分组成,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寄生虫的作用,对机体腹泻、肠炎等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它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降低其致病能力,减缓小肠蠕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通过试验结果表明,中药CN 对犊牛细菌性腹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次口服给药后60%的病畜72 h 内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三次口服给药后97%的病畜72 h 内大便次数和症状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3%的病畜经三次口服给药后无任何变化。综上所述,在中药CN 治疗犊牛细菌性腹泻时,推荐采取三次口服给药的方式。

猜你喜欢
平皿小白鼠病料
基层兽医采集送检病羊、病料的要点
EasyDisc法与传统平皿计数法检测水中菌落总数的比较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小白鼠观察记
柠条种子伞形采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空气微生物检测平板暴露法平皿支撑架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伺服控制的平皿自动分装系统研究
机灵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