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优化再思考

2023-11-01 14:30彭美玲杨艳
新教育·综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彭美玲?杨艳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关注学生的具体认知特点,要让学生在发挥自己学习强项的基础上,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的活动当中,让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真实地发生,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质量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设计富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合适的学习环境,同时将英语语言与生活元素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旦实现这种结合,学生在理解英语语言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英语语言是空洞的,而会感觉到英语语言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就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如果学生能够进入这样的学习状态,那么这样的英语教学便是科学有效的。

实际上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优化,历来是小学英语教师乃至于英语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课题。只不过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使得课堂教学活动优化的具体途径也有所不同。比如说尽管小学阶段没有选拔考试的需要,但是在小学教学评价系统当中,依然面临着各个层次的教学评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学活动的优化往往是围绕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来进行的,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围绕考试来进行的。其目的指向是考核而不是学生的成长需要,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优化未必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也就不具有生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并且特别强调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而文化意识体现的是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所体现的则是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最终将学习能力认定为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显然也依赖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优化的过程中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那学生所经历的课堂教学活动与英语学习的目标达成之间更有可能形成更好的契合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所在。

下面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We love animals”的教学,谈谈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

一、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思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关注一个本源性的问题,那就是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同行来说可能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只要教学在发生,那就一定要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才能获得关于英语语言的认识,才能获得运用英语语言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仅仅做出这样的回答,那小学英语教学还可以有更多的捷径,甚至不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就能够让学生达到上述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目的。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英语仍是不同国家和地区跨语言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之一。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当中之所以引入英语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与世界交流的工具,而这所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英语语言的工具性,更深层次的体现则是英语语言的人文性。掌握一门语言需要具体的情境,每一个人都有咿呀学语的幼年生活,如果回顾这一生活现象就可以发现,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掌握母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生活在丰富的母语情境当中,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在借助于语言而发生互动,正是因为有了身边的人与事的支撑,所以才让一个人的语言学习有了具体的语境。

第二语言的学习其实也高度依赖语境,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这种语境就是由课堂教学活动来提供的。从这个角度来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能够让英语语言的学习有学以致用的空间。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这样的功能,那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对照这样的标准来反思曾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就可以发现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很多教学活动并没有这样的指向,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变得非常困难,容易导致“哑巴式英语”现象的发生。如果说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就让学生有了这样的错误认知,那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认识必然是偏颇的,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思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关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相当一部分经验是值得继承的,只不过在继承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追求创新。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自己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能够成为学生积累英语语言知识、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肥沃土壤。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并且扩展自己的智能,人人都能成功。风靡一时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为我国传统的分层教学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需要关注学生的具体认知特点,要让学生在发挥自己学习强项的基础上,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当中来,这样就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真实地发生,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质量提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We love animals”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非常注意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本节课在引入的时候设计了人物之间的对话,其中涉及到对熊猫、大象等动物的认知与判断,尤其是其中“Cool! I like it.”虽然只是简单的寥寥数语,但却将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充分地表现出来。实际教学当中就可以从这样的编写思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比如笔者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就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结合“Let?s chant”的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让学生就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读、诵。

教材中設计的相关内容包括:“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Look at the pig.It is big.Look at the dog.It?s on the log.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Look at the bear.It?s on the pear.”如果仔细分析这段内容就可以发现,这里面不仅提到了各种动物,而且这些动物其实正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且比较喜欢的动物,要将教材的这一精心设计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借助于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呈现这些动物。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再提出问题:“If you wanted to express your love for these animals in English,what language would you use?”这样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于是学生在表达的时候一方面关注到自己的英语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够用完整的英语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两者达到平衡之后,学生就可能有意识地组织英语语言,比如说“My family has a cat.I like cats.”学生组织了这些语言之后,再给学生呈现课本上的上述对话,学生就可以发现这些对话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读起来还朗朗上口。于是学生的兴趣就会迁移到这些语言之上,其后相应的学习活动就是对这些语言进行重复性的阅读与记忆,从而达到了很好的英语语言输入的效果。

活动二:结合“Lets talk”的内容设计同学之间的问答。语言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语言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人借助于语言进行交流上。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需要注重这一点,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语言可以成为日常交流的工具,那学生才能更加亲近英语语言的学习。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要特别关注这一点,像本节课的教学当中,虽然说这一环节设计的是“Lets talk”,但完全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结合教材的设计进行互动问答。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分角色演绎课文中的相关对话,也就是“Whats that? A bear? No! Its a panda.”“Whats that?Guess! Look! A funny dog!Cool!I like it.”等。通过分析课本上的这段内容,可以发现这些对话遵循一些基本的模式,比如在提出问题的时候用的都是“Whats that?”学生在对话的时候经过数次重复,就可以形成一种较好的语言直觉,于是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就能够灵活地应用。同样,另一个角色在做出回答的时候,既有直接回答如“A bear?”又有相对间接的回答如“Guess”。无论是哪一种回答,其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英语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向他们解释语言背后的规则,只要让他们在语言的直接运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直觉即可。

活动三:基于走出教材的思路,为学生设计更多的英语语言运用情境。比如在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比较喜欢的、理解起来比较快的语言,然后思考在实际生活当中可以结合哪些情境加以运用。事实证明这样的任务也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生活情境与英语语言的学习结合起来,然后判断并尝试具体的运用。

三、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活动的“重心”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变得更具直觉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为学生创设科学有趣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将学生当成教学的重心。只有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心时,才有可能真正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上文结合教學内容设计的三个活动,就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每一个活动环节中学习时,都能够做到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解读这些语言,去接纳这些语言。这样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将英语语言与自己的生活元素结合起来,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英语学科思维能力,加深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优化设计研究—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8).

[2]傅小平.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5).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