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分类妥善处理农田秸秆问题

2023-11-02 16:05费太安
小康 2023年30期
关键词:种粮农田耕地

费太安

长久维护粮食安全,需要种粮收益有保障、耕地可持续、科技可支撑。在笔者最近的实地调研中,农业种植户纷纷反映,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是秸秆的焚烧利用问题。

近年,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投入,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我国粮食生产也面临严峻形势: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

长久维护粮食安全,需要种粮收益有保障、耕地可持续、科技可支撑。笔者最近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农业种植户纷纷反映,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是秸秆的焚烧利用问题。目前,由于秸秆禁烧,在每亩地上种植户将直接增加种粮成本300元以上,主要包括两方面支出:一是种子费用,由于残留的秸秆较多,不利于种子正常发芽成活,据估算大约要多出一倍的播种量,此项每亩地大约多支出100多元;另一项是除草费用,相比秸秆焚烧,耕地里的草籽因没有焚烧来年野草长得更多,要人工额外多除草一遍,需多支出200多元。每亩地300多元的支出,相当于一些地方种植户的全部盈利,因此对种植户来说这是笔不小的开支。这还不包括为禁烧对秸秆捆扎运输处理等补贴费用,以及乡村人工巡查等其他监督检查等管理费用。同时,秸秆焚烧是消灭病虫害的有效方式。专家表示,事实证明秸秆量太大无法自然沤烂,秸秆上的病虫卵会滋生得更多更快。近年病虫害明显增多并愈演愈烈。虽然目前依靠增加用药量和撒药频次能遏制住病虫,并且由于使用无人机等现代设备,喷洒农药的成本不是很高,但是这对农田的健康安全和农产品品质带来的伤害是长久的,恐将出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变。

从古今中外的秸秆处理来看,秸秆焚烧是一种通行的处理方式。笔者调研了解到,由于科技进步,农作物品种不断改进,在粮食增产的同时高粱玉米等秸秆在不断矮化,相对于十几年前,秸秆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焚烧秸秆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大气污染。而秸秆焚烧后能变成有机质还田,成为天然的肥料,对下一年的农作物生长更加有利。从国外来看,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虽然也很重视环保问题,但都没有禁止秸秆焚烧。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等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秸秆焚烧的规章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改进秸秆焚烧方式、限制焚烧规模,将烟雾侵扰等不利影响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

根據我国情况,笔者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制定秸秆焚烧管理办法,指导各地进一步明确秸秆焚烧处理方式。研究明确提出禁烧区、限烧区以及可燃区,对秸秆焚烧给出具体要求和标准规范。

分区域。城市建成区、村镇、学校、医院、疗养地等,以及机场、高速等交通设施,重要风景旅游区和各类自然人文保护区等这些敏感地区,划定为禁烧区或限烧区。

分主体。目前我国土地流转已颇具规模,要以规模化农业种植户为抓手,加强对秸秆焚烧时间、方式,环境和耕地保护,火灾防备处理等的培训,将秸秆焚烧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分时间。为减少秸秆焚烧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错峰焚烧,根据天气情况、秸秆类型、区域种植规模等,分批次有序开展焚烧。同一块农田也可以3年一烧的方式处理。

加强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无疑对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还需要与创新农田防治病虫害方式一体化推进,要真正消除(减少)秸秆残留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保护耕地健康可持续,是维护粮食安全的根基。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种粮农田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