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政素养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2023-11-02 10:13王金凤吕东刚王悦
成才之路 2023年30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爱国主义课程思政

王金凤 吕东刚 王悦

摘要:学生思政素养是学生在政治思想上的修养和素质,包括政治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基于学生思政素养增值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政素养水平,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成长与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改进。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高职院校可以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政教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学生的思政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0-001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学生思政素养增值的高职院校‘一核四维多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21ZC083)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应在思政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中,以实现学生思政素养的全方位培养。在此过程中,评价体系的构建仍存在一定偏差,部分教师教学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思想素质的提升,在专业教学中没有正确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吸收其“精髓”。因此,高职院校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需结合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思政素养,从而构建出科学且客观的评价体系。

思政素养的含义十分广泛,对于高职医学院校而言,主要包括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医学职业道德、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辩证思维等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自豪感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可以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现实问题,培养他们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行动[1]。二是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严谨态度,使他们具备辨别真假、理性思考、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医学职业道德。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优秀的医德和职业道德,其中包括对患者的关爱和尊重、遵守医疗伦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勤奋学习和持续进修等方面。通过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医德观念和职业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四是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支撑,学生要具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了解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学生应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优点,培养自信心,并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五是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考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善于分析问题背后的本质和矛盾,形成全面而客观的判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會问题和挑战,并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1.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质量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课程思政是高职教育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的基础[2]。因此,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是为了保证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首先,构建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确保课程思政的质量。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应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通过评价来监测和调整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其次,构建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很多挑战。高职院校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可以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再次,构建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思政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高职院校要通过构建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提高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激发其立德树人的热情和责任感,进而提高其教学质量。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知识传授和思想引导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现阶段,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等。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其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4]。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估,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还包括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指导高职院校加强课程思政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明确各方面的责任与任务,并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评价结果的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改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参考,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思政工作质量。

1.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过于依赖传统的考试成绩。如一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将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会使学生过分注重应试技巧,忽视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但在实际中评价指标大多数是通用的,没有突出各个专业的特点。

2.评价方式局限性较大

首先,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定量评价,即通过一些量化指标来评估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定量评价往往偏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衡量,忽视对学生思想品质、思想态度和思想能力的评价[5]。另一方面,定量评价过于强调分数和排名,容易导致学生追求分数而忽视思政教育的本质目标。其次,评价方式存在单一性的问题。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只使用一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论文、实践报告等,忽视多元评价的重要性。再次,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存在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问题。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对于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制定存在差异,会导致评价结果的比较和参考性受到影响。同时,评价者的主观意识和偏见可能会影响评價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评价结果运用不广泛

首先,评价结果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以卷面成绩的形式呈现,而这些评价结果往往只被用于考核学生的学术表现,而非真正意义上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和教师,那么其运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评价结果应用范围狭窄。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还停留在试点阶段,仅仅在一些课程中进行评价,且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学生的学术评定,缺乏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再次,评价结果未能被广泛运用于学校管理决策中。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决策中较少运用课程思政评价结果,导致管理决策与实际需求脱节,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这样,会使得学校管理决策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

1.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的选择。第一,评价指标体系应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强调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如评估学生行为规范、诚信意识、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等[6]。第二,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课程来设置。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考查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运用思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围绕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高职院校可通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时长和次数、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并分享社会公益活动的信息等来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2)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来分配权重。不同指标对于学生思政素养增值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因此需要给予他们不同的权重。这可以通过专家评审和学生调查等方式进行权重分配。例如,可以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评估,并结合学生的意见进行修正,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分标准,以便对学生的思政素养进行定量化的评估。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学生在每个指标上的表现设定具体的分值,并结合权重进行综合评分。例如,可以按照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和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参与度与表现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然后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综合得分。

2.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

高职院校在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全面性。评价方法要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在思政素养增值方面的表现。这包括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思想观点的转变情况以及思政素养的提升情况等。二是客观性。评价方法要求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的思政素养增值水平,避免主观评价和偏见的影响。评价方法应具备客观可量化的指标和标准,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三是可操作性。评价方法的实施过程应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四是关联性。评价方法应与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目标密切相关。评价结果能够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改进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促进学生的思政素养增值[7]。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来了解其对思政课程内容的了解情况、思想观点的转变以及对思政素养增值的认知度等。问卷的设计应该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思想观点的转变情况、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情况等。

(2)项目评价法。项目评价法是一种通过学生完成特定项目或任务来评价其思政素养增值水平的方法。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1)社会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社会机构、与社会群体交流等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能力。2)学科竞赛/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在评价中考查他们是否运用了思政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观点。

(3)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将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思想观点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客观地衡量其思政素养增值情况。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1)平时成绩:将学生平时在课堂作业、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畴,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2)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来考查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3)个性化访谈:定期与学生进行个性化访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认知、观点的转变以及思政素养的提升。

3.健全评价监督机制,有效运用评价结果

学生是受益于思政教育的主体,他们对教学质量和评价反馈的有效性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因此,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应被重视并融入评价反馈机制的建设中。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学生评教制度,邀请学生参与对课程思政的评价和监督。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教务部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8]。教师在承担课程思政教学任务时,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同时应接受教师间的互相评价和监督。这可以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反思研讨等方式来实现。教师自我评估和互评可以促使其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教务部门应定期对课程思政评价反馈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评价反馈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和发展潜力,高职院校要制订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和辅导措施。教师可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不足,并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基于评价结果,教师、教务部门可分析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改进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思政素养的培养情况。

综上所述,构建基于学生思政素养培养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不断完善评价体系,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的評价方法、健全评价监督机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文蓉,陈峰.高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三融三构”策略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0(02):51-54+63.

[2]单伟颖,冯亚静,王妍,等.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3,40(03):256-258.

[3]刘永胜,金波,吕文晓.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路径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2):98-102.

[4]常瑾.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1):83-86.

[5]方喆.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探索[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3(01):4-7.

[6]王珊.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高职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04):84-87.

[7]牛杰.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6):20-23.

[8]侯蕴慧.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认同维度体系设计与评价[J].高教学刊,2023,9(S1):193-196.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Based o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Wang Jinfeng, Lv Donggang, Wang Yue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tai 264199, China)

Abstract: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refers to their cultivation and quality in political thinking, including politi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Marxist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patriotism,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apprecia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can help vocational colleges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identify their growth and shortcomings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aspects, and provide targeted guidance and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valuation system,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imely identify problems,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promot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alent cultivation; patriotism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爱国主义课程思政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