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开展

2023-11-03 20:59徐昌松
体育风尚 2023年8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初中体育身体素质

徐昌松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还需重视体能训练,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质健康。对此,本研究以初中体育课堂中体能训练的意义及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体能训练相关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俗话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也比较适用于学生[1]。目前,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若没有健康、强健的体魄为支撑,那么便会被繁重的学业所打垮,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初中教育的重点,体育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借助学科独特优势,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体能,并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不仅可实现体育高效教学,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一、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要性

(一)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身体素养

目前,青少年身体素质整体上不理想,这一情况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2]。如在常规跑步训练中,学生晕倒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大多数初中男生“挂零”。然而,积极参与到针对性、合理的体能训练中,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体能训练针对性特征比较突出,如可对学生上下肢力量、运动协调能力、心肺能力进行单独训练,并可以组合性练习方式强化学生整体素养。其他专项运动技能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然而难以同针对性体能训练相对比。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价值十分重要。

(二)发展初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初中体育体能训练不仅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3]。例如,通过中长跑耐力训练,可对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进行有效锻炼;力量训练,可对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予以锻炼。通过体能训练,初中生意志品质悄然间得以发展与提高,当形成了优良的意志品质还能够提高体能训练效果,如此可进行良性的循环促进。

(三)减少初中生运动损伤

体能训练,尤其是身体素质训练,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作用明显,其中,积极开展力量训练是运动损伤预防的核心[4]。例如,提高平衡力,不仅可避免运动损伤,而且还能够降低损伤后再次受伤的风险;提高耐力,可延缓疲劳,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灵敏性、身体协调性的提高,可强化学生人体应激力与自我保护能力;柔韧力的训练,可增强关节肌肉灵活性、中枢神经调节对抗肌的协调性,从而预防运动损失的出现。

二、初中体育课堂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体能训练活动与学生身心特点不符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思维、心智正处于迅速成长的时期,体育课堂中积极开展体能训练时,教师应基于学生身体发育现状、心理特征等情况,对训练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此才可顺利地实现训练目标。然而,体能训练实际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觉得训练量是训练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为此组织开展了大规模、超负荷的运动,然而如此训练不仅对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造成了影响,导致学生出现了抵触心理,而且还会伤害学生身体,不利于学生健康发育。另外,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存在差异,有的教师并未基于学生实际发育情况安排训练活动,“一刀切”训练方式效果差强人意,极易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二)体能训练秩序混乱

体能训练中,体育教师往往“高高在上”,妄想以威严的形象来保障体能训练顺利进行。然而,教师这一态度及做法往往会造成师生关系更加疏远,师生沟通较少,无法对学生身体发育情况、内心想法予以掌握,训练内容安排时极易出现偏差。长期如此,训练时难以进行有序训练,有的学生甚至以各种理由逃避体能训练,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导致训练效果差强人意。

(三)体能训练形式较为单一

因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大多数学校对体育课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体育教学设施并不齐全,也未及时更新体系训练设施,不利于多元化体能训练活动的进行[5]。体能训练普遍安排在操场上开展,且训练形式较为单一,毫无乐趣,学生参与热情较低。同时,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体能训练中教师依然采取“教师讲、学生做”的方式,学生被动训练,限制了体能训练的作用发挥。例如,短跑训练时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特定流程开展,学生极易感到疲惫,体能训练效果差强人意。

(四)初中生参与体能训练积极性不高

体能训练中,这一现象比较常见:老师安排了训练任务后,学生便聚集在一起聊天、打闹,并未认真进行训练[6]。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参与热情较低。目前,大多数学生均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宠爱,由于缺乏锻炼使得他们越来越懒惰,体能训练参与热情较低。同时,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电子设备及便捷服务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使得学生越来越“宅”,社交圈变小。在这一环境中,再加上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难以调动学生训练热情。

三、初中体育中体能训练教学优化策略

(一)科学安排体能训练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正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若對体能训练内容及强度难以合理、科学的安排,那么学生极易出现抵触情绪,甚至会导致学生受伤[7]。对此,体育教师应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体能训练并不是大规模训练便可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超负荷运动只会影响学生身体及积极性。对此,体育教师应对学生成长规律予以认可,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科学安排,且要求训练内容覆盖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确保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例如,体能训练前,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柔韧锻炼,保证其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不会受伤。训练活动开展时,教师不得只是开展一种训练内容,应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多种训练。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均可锻炼学生身体,甚至耐力跑可锻炼身体耐力。通过对体能训练内容的合力安排,不仅可预防由于某一种训练量过大伤害学生的情况出现,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得以全方位发展。

(二)灵活多样的体能训练

1、专项专攻的横向训练

体能训练时,应结合不同学生具体情况,把体能训练分为几个不同板块,开展专项专供训练活动[8]。例如,速度训练板块可分为匀速、快速两方面,并结合相关教学项目,教师可选取站立式起跑、蹲踞式起跑两种不同姿势起跑的动作,并指导学生基于教师的指示转变动作。同时,还可开展原地高抬腿跑、跨越障碍跑两种训练活动。又例如,在力量训练时,可对学生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锻炼,如上肢、腹部、腿部、肩部等选取不同负重方式,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力量进行训练[9]。另外,体能训练时教师应重视自身沟通方式,积极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2、承接连续的纵向训练

纵向训练方式,则是基于某一项目组织开展进阶式、递进式体能训练活动[10]。初中跑步训练中,教师可设计“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速度训练—融合力训练”的训练流程,引导学生渐渐地提高体能。同时,还可继续细化其中的各板块,如有氧耐力训练中,可细分为400米、800米、1200米,或者采取定时跑的方式,提出在五分钟、十分钟内分别跑多远,亦或者采取变速跑的方式……基于不同时间段及学生具体能力,渐渐递增,获得整体训练效果。这里,体能训练并不是让学生感到痛苦,超负荷训练不仅会增加学生身体负担,促使其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正常生活与学习,而且难以实现预期训练目标[11]。对此,体育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对应的训练内容,以此来确保体能训练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三)巧妙利用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中,实现了高效、高质量工作[12]。多媒体信息技术工具引入到教育事业中,凭借其形象性、直观性、便捷性等特征,深受师生所喜爱,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有趣,可实现高效教学。体能训练中,体育教师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播放著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相关视频、体能锻炼相关知识宣传片,引导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原理及必要性进行充分了解,如此才可主动参与到体能训练中。再例如,在篮球力量训练内容讲解时,教师播放NBA精彩的比赛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并适时穿插篮球规则技术、篮球背景知识等,这样,学生对篮球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使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轻松。教学工具不止多媒体,体育器械也可在体能训练中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不喜欢聆听,对此教师可在其中引入体育器材及设施。例如,在跑步等速度型体能训练内容讲解时,教师事先在跑道上设置标志或警示牌予以提醒,也可把学生分为数个小组,跑步前借助器械开展热身活动。有的体能训练内容的确比较枯燥,对此教师可在其中组织开展踢毽子活动等借助体育器械开展的娱乐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以最佳身体状态参与到体能训练活动中。

(四)游戏形式的趣味训练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体育教师不得再故步自封,应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与方式[13]。立足于新课程标准要求,借鉴国际先进、有益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对自身教学思想进行创新,大胆尝试各种教学形式,赋予体能训练教学更多的趣味[14][15]。具体而言,教学中教师以学生训练积极性为切入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体能训练,强化学生训练体验,促使其切身感受到体育课程的独特魅力。例如,初中生对各种类型的游戏十分感兴趣,体育教师应尝试把体能训练同游戏相融合,开展游戏化体能训练,使得体能训练不再煎熬,而是一种享受与放松。例如,在乒乓球訓练时,为了强化学生反应能力,教师可组织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首先,分离分组,两两一组,并要求学生相对而立,这时教师快速喊出口令,如“举左手”“抬右手”“转头”等,学生听到口令便迅速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对每一组小组准确率进行计算,奖励与表扬最高的小组。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不仅感到十分轻松、愉悦,而且还能够锻炼相关能力素质,且培养了学生正确训练态度,使得学生对体育竞赛的成败持正确心态,渐渐映射到生活中,使得学生能够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并能够在生活中迅速、灵敏地反应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总之,相比于传统体能训练,游戏化教学可调动其训练积极性,激发其兴趣。对此,教师基于学生个体技能差异,对游戏环节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游戏教育功能充分发挥。

四、结语

对于初中体育课堂而言,系统的体能训练是起点,教师应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组织开展针对性、适量的训练活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使得其拥有强健的体魄与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对自然环境、体育器械、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以此来确保体能训练能够长时间开展,并调动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使得身体素质得以优化。

参考文献:

[1]陈子栋.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3(01):131—133.

[2]于红,崔维杰,杨恺. 体能训练融于初中体育课堂路径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2022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体能高峰论坛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2022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体能高峰论坛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2022:13.

[3]吴兴华.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探索分析[J].体育风尚,2022(11):143—145.

[4]张旭.现代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拳击与格斗,2022(11):103—105.

[5]杨海明.初中体育特长生体能训练的原则与方法[J].田径,2022(07):36—38.

[6]周震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探索分析[J].田径,2022(07):38—40.

[7]肖云珂. 专项体能训练对初中女子篮球队员训练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22.

[8]徐丽娇.初中体育课开展体能训练的技巧分析[J].健与美,2022(02):106—107.

[9]高丹.以趣为本,效率提升——初中田径项目体能训练游戏化思考[J].田径,2021(08):46—47.

[10]陈丽娟.浅谈初中体育体能教学的有效开展对策[J].新课程,2021(17):186.

[11]李运虎.浅析现代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117—118.

[12]岳斌,张光勇,刘英春.功能性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尚舞,2021(01):100—101.

[13]陈小奇.浅析现代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46):83—84.

[14]刘志龙.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策略分析[J].家长,2020(32):18+20.

[15]林月萍.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体能训练[J].家长,2020(08):13+15.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初中体育身体素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