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2023-11-04 13:34王淑珍
学苑教育 2023年26期
关键词:双减分层环节

王淑珍

(福建霞浦县第五小学,福建霞浦 355199)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和教师都切实地体会到了“双减”政策带来的教育价值,学生能够长期处于低负担和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中,以此为优质成长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由此凸显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须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师从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等方面做出了优化和升级。下面针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进行探讨,从几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几点相关策略,希望为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提供有效思路。

一、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一)最大限度发挥数学作业能效

作业的完成过程就是一个检验自身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总结经验的过程,亦是一个提升学习效率的过程,而在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成绩的提升。统一式作业的弊端在于无法配合每个学生的学习,亦造成大量敷衍、抄袭等现象。而分层式的作业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其独特性,也更贴合学生自身需求,由此保障学生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能够有计划、有秩序地实现成绩的突破。

(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既独立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学生在某个学习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会直接影响其后期成绩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数学科目产生厌倦心理。而分层作业的优化设计能够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平衡桥梁,学生可以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感受自我价值,并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步强化自身数学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数学科目分层式作业设计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符合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因此,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和自测,并以此建立学习自信,在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分层式作业设计为学生创设了更加完善的学习体验感受,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并逐步建立自信,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

(三)推进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建设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极具包容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前期学习基础与后期学习成果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正所谓“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具有辅助性、互通性以及拓展性,而优质的基础建设能够为学生后期数学知识框架的构建提供重要辅助。而基于对分层式作业设计的了解可知,分层式的作业设计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所有学习薄弱环节,而薄弱环节的强化与提升则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基础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是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问题的环节。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根本原因就是来自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而作业分层设计也必然需要依据差异制定差异。简单来说,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才是作业分层设计的核心。而数学分层设计的差异性原则不仅仅是指作业难度差异的划分,其差异性原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述。首先是作业范围预留差异性。在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情况以及数学理解能力尽可能地精准预留作业范围,以此保障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其次是作业形式的差异性。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往往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因此决定了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而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形式则更适用于数学基础好和能力高的学生。最后是作业评价标准的差异性。教师在作业评价中需要依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步情况以及学习态度予以不同程度的评价和指导,以此促使作业分层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二)实时性原则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根本目标和意义就在于利用分层式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达到一定的目标后,作业分层设计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实时性原则的应用就是为了时刻保障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长期处于最佳作业分配中,从而提升作业能效。另外,在实际的作业分层设计中教师还应该融入回顾性原则,也就是说,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显现不足以决定其在未来的有效应用,教师需要牢牢掌握学生的实时状态,以回顾过去和把握现状为共同出发点,从而保障学生学习成果的稳固性与发展性。因此,依据实时性原则的数学作业分层设计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设计思路以及应用对象,以此推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阶梯式原则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主要思路就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窄到宽,也正因如此形成了阶梯式的应用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的实际能力较好,且学习态度也十分认真,但是却在某方面的学习内容中长期无法实现自我突破,究其根本是由于某方面的基础没有打好,在后期学习中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久而久之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基于此,在作业的分层设计中应用阶梯式原则,能够从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欲望,并基于不断的难度增加实现成绩的提升。

(四)多元化原则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数学作业分层设计需要依据多元化原则,以此多维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多元化作业形式的应用主要包括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自主设计数学题目、小组探究式作业形式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数学知识积累成果帮助学生选择适应自身强化的分层作业形式,由此高效发挥作业能效。

(五)精细化原则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涉猎十分广泛,其中不乏学生生活中常见和常应用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状态,而一旦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学生就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由此可见,在更加精细的学习环节中学生的实际学情千差万别。因此,只有加强教学和作业的精细化才能够保障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与此同时,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理解方向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点掌握程度具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分层作业设计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还应将作业设计内容精细化,放大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学习劣势,以更加精细的分层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内容。简而言之,精细化原则的应用主要在于无限放大学生在某个知识点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更加精准的作业设计快速弥补知识点薄弱处。

三、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面临的问题

(一)分层设计分类跨度较大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普遍难点和个别学生的独有薄弱处,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就需要依据教材内容、习题册、知识延展内容等方面综合思考作业设计形式、作业设计内容、作业设计目标等。由此导致了分层设计分类跨度大、内容庞杂、评价量大等问题。另外,由于知识点的不断丰富与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刻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而与之相对应的作业设计也需要随之进行适当改变,这无疑在原有分类跨度上增加了难度。

(二)学生作业完成度存在不足

学生作业完成度不足问题是导致作业能效发挥不彻底的主要原因,而分层作业依然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分层作业已经尽可能地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应每个学生成绩提升的内容,但是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不认真等现象。与此同时,依据分层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其作业内容大部分应用了学生的学习薄弱处,而这类问题是大部分学生不愿面对的问题,因此,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不乏排斥和厌倦心理,从而导致作业敷衍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分层作业设计不仅仅要求学生完成作业,还需要学生针对自身学习问题结合作业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而这一作业完成环节始终处于完成度较低的状态。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引导,由此促使学生感受拥有学习成果的乐趣,以此发挥作业价值。

(三)作业整理和总结难度较大

分层作业设计的初衷就是以差异性作业弥补差异性学情,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完善学习目标。但是,由于分层式作业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作业总结和整理中会存在难度较大等问题。比如分析作业完成细节、研究学生知识点理解程度、将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归类对比等等,类似工作内容庞杂且繁琐,因此会呈现出整理和总结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自检、学生互检以及教师抽检等手段,将分层作业价值发挥到极致。

(四)学生对于分层作业学习目标性不强

分层作业是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设定的,教师的初衷在于引导学生在不断突破中提升自己。但是在实际的作业应用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没有理解作业分层应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没有设置自身的学习目标,长此以往导致分层作业能效无法发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在作业应用前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和自我定位,由此在作业应用过程中积极完成目标,实现成绩提升。

四、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基于同一系列数学知识的难度系数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基于某个知识点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和某个学习阶段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的作业难度分层设计,以此为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提供最利于其成绩提高的作业。比如在整数加减法相关作业设计中,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十分出众,运算速度快且运算准确率高,因此过多的整数加减法作业对于其成绩的提升作用较小。而部分学生却存在运算能力差、运算易马虎等现象。基于上述问题,在作业分层设计中教师需要做出恰当的改变。比如,针对运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运算难度,将多位数的整数运算融合到作业设计中,以此保障学生的能力强化。而针对运算能力较弱的学生,降低作业难度是十分必要的作业设计方式,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减少整数位数,由基础计算来提升自身运算能力。另外,针对部分容易马虎的学生,设计作业自检环节尤为重要,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易错题目上进行反复练习是提升运算准确率的关键环节。

(二)基于不同学生学习优劣势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基于学生的优劣势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主要针对教学环节中的不同教育方向而言。比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在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点学习中十分积极,且对于相关知识的计算和理解都十分灵活、充分,因此在作业完成中也表现得良好。但是部分学生在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点学习中的表现则令人担忧,对于图形特点以及不同图形之间存在的联系理解不足,因此会导致在未来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存在巨大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在几何图形中思维敏捷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成果也存在不理想的现象,而部分学生则恰恰相反。因此,在作业的分层设计中,教师也需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由此做到有的放矢,利用更具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思路为学生全面、科学、平衡地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多元化分层作业,综合学生优劣势将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作为作业分层设计参考,以此更具教学目标性。

(三)善于利用前期基础阶段和后期强化阶段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是完全独立的,都需要各类数学理论知识作为学习根据。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数学学习环节都处于某个知识点的某个阶段中,前期需要基础,后期需要延伸。基于此,在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知识点的前期基础和后期的强化,以此满足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比如在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对于相关知识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可以重点考虑前期长方形和圆形面积计算等问题,并在作业设计中将圆柱体的表面积拆分作为作业重点,由此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计算目标。而针对相关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学生而言,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将面积计算融合至实际案例中,并逐步渗透后期强化阶段,由此使分层作业能效发挥到极致。

(四)有效利用分层作业评价机制

全面强化分层作业评价机制是保障分层作业发挥作用的重中之重,只有认真、系统、深入地总结作业完成情况,才能够切实发现问题的存在,并依据问题的出现提出更具价值的作业设计思路。分层作业评价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学生的自检环节。自检环节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问题所在的关键,学生在自检过程中能够及时且全面地发现自己的优劣势,做到心中有数、笔下有序。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互检环节。互检环节能够发现学生自检过程中所遗漏的问题,由此更加有效地实现高质量作业。其次,互检环节亦能够发现他人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对于问题的出现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以此降低学习问题出现的概率。最后是教师质检环节。教师的分层作业质检环节是学生作业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在作业检查过程中不仅能够更直接、更快速地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作业完成不认真等问题,以此促使每个学生在作业环节实现成绩和能力的提升。

(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作业目标设定

引导学生进行作业目标设定是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依据。在作业分层设计前期教师需要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进行大致的了解,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作业完成目标。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目标和能力综合分析作业难度和作业范围,以此全面提升作业能效。比如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分层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多层次难度作业,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应自身成绩提升的层次。对于几何面积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完成基础计算和牢记计算公式是最利于其夯实基础的作业层面。而对于几何面积计算十分熟练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引导其选择更具难度的作业形式,例如图形拆分计算面积、计算生活用品表面积等。基于目标设定的数学作业分层选择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作业完成中去,并以完成目标为学习乐趣,以此保障学生的长期学习热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差异性的根源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态度,因此,在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中教师需要基于差异根本来进行作业的优化和改良,从而将作业分层设计精细化、系统化、深入化以及全面化。总而言之,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做到有目的、有差异、有层次、有计划,以此保障作业分层设计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猜你喜欢
双减分层环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