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3-11-04 13:12石静彭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西九江3327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29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程质量

文/石静 彭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江西九江 332700

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和居民生活安全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事故频发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面对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建设单位要想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必须就当前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出发,具体给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确保建设工程又快又好进行建设的基础上,也能够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特征分析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材料的质量、工艺的合规性等多个方面,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多方面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还包括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工程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都起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是长周期性: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通常较长,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和维护使用,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质量和安全问题可能在各个阶段产生,而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第三是高风险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不安等。工程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安全控制;第四是复杂性:建设工程的复杂性源于多个方面,包括工程规模、技术难度、环境条件等。复杂性增加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难度,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第五是多方参与:建设工程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等。每个参与方都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但也增加了协调与沟通的难度。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包括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技术水平等。同时,要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和应急响应体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当前建设工程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职责分散,监管部门缺乏整合。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如建设、住建、安全等多个部门都有相关的责任。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与合作机制,导致监管职责分散、监管工作不统一,监督管理体制无法形成有力的整体效应;其次,流程复杂,信息交流不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涉及到的程序繁琐,包括设计审查、施工验收、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流程复杂、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监管工作存在信息滞后、反应迟缓的问题。同时,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充分,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得监管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责任不清晰,追责机制不健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责任界定不够明确。监管部门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之间的责任界限模糊,导致责任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而且再加上追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和激励机制,使得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执行力受到限制。

2.2 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技术支持

目前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抽样检查,存在着人力资源有限、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传统的监督方式无法对工程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容易造成质量和安全隐患的遗漏。在我国建设工程行业多年以来的发展中,仍然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监管部门无法及时获得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实时数据,难以准确评估工程存在的风险程度,从而无法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最为关键的是,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正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智能化监控系统,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快速发现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异常情况。在没有实时的数据支持基础下,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及时预警和干预,导致问题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当下监督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数据的互通共享。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数据无法及时共享,限制了监督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3 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部分监督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监督工作缺乏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动,他们往往只是完成例行的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缺乏及时的处理和跟进,导致监管工作的延误和效果不佳。同时,一些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于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不够充分,影响了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需要监管人员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然而,一些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无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缺乏综合能力也使得他们难以协调各方利益,无法有效解决工程问题和纠纷;最后,监督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行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犹豫、优柔寡断的现象,缺乏果断的决策和强力的执法措施。这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和处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形成制约[1]。

3.解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监督管理的效能,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整合监管部门职责、简化监督管理流程、确定责任分工和追责机制。第一,整合监管部门职责是优化监督管理体制的关键步骤。在过去,监管部门的职责可能存在重叠和分散的情况,导致监管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应该将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以实现监管工作的协调与高效。通过整合,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的优势,提供一体化的监督管理服务;第二,简化监督管理流程是提高监管效能的另一个关键举措。过于繁琐和复杂的流程会增加监督管理的成本和时间成本,并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滞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监督管理流程进行精简和优化。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电子化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理。此外,还应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第三,确定责任分工是确保监督管理有效进行的重要一环。不同部门和机构在监督管理中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职能,确保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应建立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明确监督管理人员的权责,并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此外,还应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合力,提高监督管理的综合效能;第四,追责机制是保证监督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须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追责。应建立健全的追责机制,对监管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等相关责任方进行法律追究,这将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震慑力,促使各方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2]。

3.2 引入先进的监督手段和技术支持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而引入先进的监督手段和技术支持,如智能化监测系统、远程监控技术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显著提升监督管理的效能。首先,建立智能化监测系统是提高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工程的各项指标,如结构变形、温度、湿度等。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监管人员可以及时获得工程现场的数据和情况,快速发现异常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如下图1 所示;其次,运用远程监控技术是提高监督管理效能的关键措施之一。远程监控技术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实时获取工程现场的图像和视频。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展示图中的远程监控终端,远程查看工程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和分析。这使得监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工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此外,推广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提高监督管理效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该项先进的技术手段,相关人员可以看到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数据集成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数据平台。监管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各项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及时掌握工程的进展情况和问题。同时,信息化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对监督管理工作的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总之,通过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远程监控技术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和管理。监管人员可以及时获得工程数据和现场情况,快速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监督管理的效能。

图1 智能化监测系统展示图

3.3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监督管理人员来确保建设工程的合规性和优质性。首先,加强人员培训可以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建设工程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如土建、结构、机电等,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课程,他们可以学习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这样,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工程项目的要求,并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准确的监督和评估;其次,技术支持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和工艺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借助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从而及时预警和处理异常情况。监督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的实时信息,提前发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质量和安全[3]。

3.4 加强合作与协调机制

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加强合作与协调机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建设工程涉及多个参与方,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各方需要密切合作,形成高效的协同机制。首先,建设工程各方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是推动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得以保障的基础。各参与方应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主动开展沟通和协商,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达成共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传达、施工过程的符合规范要求、监理的有效监督和建设单位的及时响应。只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提升整个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能;除此之外,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是实现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手段。各方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交流和共享工程项目的信息,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计划、技术规范等。通过信息共享,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的问题,提高各方对工程项目的共同理解和把握。此外,建设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工作环节和工种,各方之间需要协调配合,形成良好的协同作业机制。例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协同作业,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水平[4]。

3.5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在建设工程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加强对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以某省建设工程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来说明完善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积极影响。

表1 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情况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监督部门有权利进行监督执法,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在某省大型桥梁工程中,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单位加强了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加强了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部门加强了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安全[5-10]。

结语:

简而言之,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广大行业学者以及各个单位必须尽快调整,通过加强监督力度、信息共享、监管执法力度和部门协调合作等措施得到解决。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