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五维视角分析

2023-11-06 10:43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华总书记法治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优秀文化,经过一代代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哲学、价值、道德、制度、实践等五个层面,深入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一、哲学层面:从“天人合一、和合包容”到“命运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吸收其合理内核,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运用于治国理政和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实践中。

(一)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宇宙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诸子百家的经典文献中。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人与自然融合一体。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整体有序的和谐状态。《礼记·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宽广胸怀、深厚仁德的理想境界。这些思想是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宝贵的文化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都反复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其生态文明思想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两山论”等理论,他指出,“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音律的和谐;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这是自然的和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精髓。

(二)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社会文明观

西周史伯在《国语·郑语》中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命题。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思想提倡要尊重差别、求同存异,在包容中共生,在交融中成长,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发展。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互通更加深入。不同文明之间是有差异的,甚至存在矛盾,越是这样,越需要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3]这从矛盾统一性的角度阐发了“和而不同”社会文明观的内涵,坚持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协和万邦、持久和平的国际观

“协和万邦”是古代中国处理对外事务的价值遵循。《尚书·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主张以“协和”的理念和政策处理周边事务,更倾向于“布恩信,怀远人”。在“协和万邦”理念的影响下,和平稳定的美好秩序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4]。正是基于这样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潮流,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政治智慧。

二、价值层面:从“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到“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出发,以深邃的历史思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与人本精神进行合理继承,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党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

(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关于“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的论述,唐代名相房玄龄在《晋书·宣帝纪·制曰》中提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精神,即人民是国家根本的民本思想。每一个政党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就是“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有所出、政有所得”。没有哪一种执政力量比来源于人民更强大,没有哪一种执政资源比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更有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5]。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之精髓,创造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不仅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更是富民强国的治本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将“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等思想,标举为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启示,并结合新时代实践对其进行扬弃、发展与超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人民性特质。

(二)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孟子·梁惠王上》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制民之产”的核心观点是关注民生,这是引导民众向善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容,自成立以来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增强人民福祉、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把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他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实有效打赢脱贫攻坚战,使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5]作为到2035 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不断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宋史·朱熹传》中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管子》中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提法,其中蕴含的顺从民意、安民利民、重民保民等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这一奋斗目标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进社会建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为群众做实事、解民忧、谋福祉担当起来,从医疗、教育到就业、社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都有政策措施最密集的覆盖,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民生的高度关切,切实维护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

三、道德层面:从“仁义忠信”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德、重教,为人们提供了衡量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孟子主张“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个人的修养还是家国情怀的担当,无论是公共道德的遵守还是理想信念的形成,都体现了道德的力量。

一方面,道德的培育是从个体、社会、国家等层面不断递进形成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进行道德修养,再推己及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最终的理想状态是使整个社会都能达到高尚美好的道德之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8]因此,既要有“每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炼,还要有“克已奉公”的集体观念,更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道德风尚的向好还要靠每个公民的持续遵守,它不仅是个人的自觉追求,也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2014 年5 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第一次将道德分成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并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的新时代政德观。明大德是政德的高线,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守公德是政德的基线,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的经典表述,要求各级干部务须本着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带头从细小处做起、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从政环境;严私德是政德的底线,要恪守道德规范、做到廉洁自律,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汉书·宣帝纪第八》中“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的观点,阐明贪婪腐败直接关涉执政者公信力和政权生命力的利害关系。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与传统美德进行了积极肯定,并将其与新时代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结合,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四、制度层面:从“德刑相辅、儒法并用”到“全面依法治国”

道德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仅为制度提供价值导向,也为制度执行提供精神保障。但是,国家治理仅靠道德“软约束”还不够,还需要与法治的“硬约束”相结合,既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又要使法律法规为道德建立起可靠制度支撑。

(一)坚持德刑相辅、儒法并用

“德治”与“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二者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浸润,道德的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约束,使道德教化体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协调促进、共同发力,才能保障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出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法融促的治国理政思想,指出,“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9],“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10],主张德法兼用,以道德和法律的结合范式,协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方面,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其教化育人和滋养法治的功能,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相促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另一方面,还强调要以法治来承载道德理念,法律法规要为道德建立可靠的制度支撑。道德可以利用其内在的意识约束力为法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配合,法律可以利用其刚性的强制力,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深化法治建设,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首先,坚持科学立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要立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符合国情发展的法律,要立能够满足人民意愿、解决人民最关心最关切问题的法律,要立符合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法律。其次,坚持严格执法,坚持宪法以及法律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明朝张居正的话“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强调法律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实施,无论实施过程中遭受多大的阻碍,都要严格执行法律。再次,坚持公正司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文中引用《论语》中“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一句,强调要注重提拔使用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发挥其作用,这样人民才能信服,民心才能归顺。司法人员要公平正直,坚决杜绝特权阶级,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后,坚持全民守法,建设全民信仰的法治社会。进一步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法治思维,善于依靠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逐步形成全社会都尊崇法律、信仰法律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进行了弘扬和创新,科学平衡了德和法的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与中国社会法治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五、实践层面:从“继承、挖掘、阐发”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唐代名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古往今来有许多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成就的国家、民族,最终都走向消亡,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迷失了来路和方向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实施好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对其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其形式加以创新性转化,使其更加贴近现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活起来。

(一)继承、挖掘与阐发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续没有中断的文明,之所以有这种连续性,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有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孔子主张“述而不作”,这里的“述”就是复述、传承之意,没有“述”,文化的成果就不能保留和传承,韩愈主张“原道”,这里的“道”指的是中华文明中儒家思想及其核心价值,他认为正统的王朝就是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传承好“道统”。这是古人关于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要的是承认其思想价值,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1]。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有的并不直接,需要从新的视野来考察分析,才能彰显其时代意义,通过探寻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梳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发展的历史走向,透过它的鲜明特色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传达的价值理念不仅为中国当前的实践发展提供动力,也能为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解决思路。

(二)坚持“两创”,推陈出新

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要求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改变其基本基因的情况下充满时代特色,聚焦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比如,古人追求的“忠信仁爱”“修齐治平”等思想道德,经过时代的转化和解读,内化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最终使“两创”的成果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方法,在表现形式上,借助现代的表达方法创新呈现形式,通过现代化的创新表达形式,以网络、新媒体以及现代科技手段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提供更多的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充满活力。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2],让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智慧、处世哲学,更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根脉,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理性思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维度的论述和阐释,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充分肯定,也是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战略任务重要性的理念传递,对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总书记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