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一段浓缩人间百味的历程

2023-11-08 15:05闫佳麦延
羽毛球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国羽团体赛女团

闫佳 麦延

伴随着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的圆满收官,这一程五载光阴的期盼与一路闯关越险的拼搏,浓缩为一段人间百味的画卷。当身形庞大的数字火炬手突破了人们过往对圣火点燃的种种猜想,就注定了时光变迁总在赛场乃至人生中唱着主调。

作为羽毛球核心地带的亚洲,亚运会上各队都派遣出精兵强将,渴望去抢夺团体霸主之位以及五个单项的桂冠。满满十天的亚运征程,充斥着逐鹿的激烈与残酷,哪怕身已残血仍然要知难而进,选手们犹如战士一般必须拿出抗造的硬骨头,去拼、去冲、去一搏高低。

这一段亚运之旅带着我们又一次体会了赛场上的四季轮回,从无畏到无悔,从青涩到成熟。要相信,与青春为伴的是你对胜利的渴望,对至暗的不放弃,以及始终如一的热血初心。

从杭州遥望巴黎:逐鹿于场上,功夫在场下

10月8日晚上,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圆满落幕,中国代表团以201金111银71铜结束在家门口的亚运征程。在这届盛会里,羽毛球比赛的赛程长达十天,在滨江体育馆共产生了7块金牌。

中国队最后斩获4金3银2铜,在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的“期中考”中交出良好的答卷。成绩带来信心,也能反应出问题,大赛留给国羽总结和进步的经验总是宝贵的。纵观整届亚运会,场上的竞争依然激烈,围绕在中韩两支目前最有实力的强队之间的争夺不减反增。这一届漫长而白热化的比赛下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不仅有赛场上的风起云涌,还有对场下功夫的强调和呼唤。

心态波动:莫让压力摧毁自信

亚运会独有的賽程让团体赛和单项赛都各自增加了对彼此的影响,特别是更讲求队伍力量的团体赛率先进行。

亚运会的团体争夺有别于汤尤杯和苏杯,因为参赛队伍数量有限,所以亚运会的团体争夺没有小组循环赛,上来就是简单直接的淘汰赛。作为种子队,中国男女队首轮都是轮空,亚运会的团体第一战迎来的都是强劲对手,对于队员能否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是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国羽在这方面准备得非常充分,不管是男队3比1击败综合实力颇强的中国台北队,还是女队3比0零封印尼队,都创造了极好的开头。到半决赛,国羽双线遭遇日本队,双线也都以3比1获胜,双双挺进决赛。决赛在国庆日进行,在这一天比赛,本身就有一份强烈的光荣感,同时又会衍生相应的压力。女团决赛,国羽可以说就是败在了自身的压力上。

从团体赛开始,国羽队员在采访中提到最多的两个词是“心态”和“压力”。这份压力既来源于队员们对团体赛的责任感,也来源于主场作战的紧张感。女团决赛是本届亚运会国羽难以释怀的痛,中国女队被韩国队“零封”的局面并非双方实力的真正反映。可以说,在这场比赛中战胜中国女队的不仅只有韩国队,更有中国女队自身。

就像今年的苏迪曼杯赛,几年未打团体赛的“雅思”组合屡屡首局被动,为团体夺分的重压一度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发挥,但最终亦是这份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在场上及时将压力变为动力,每场都力挽狂澜。主场作战有保障和助威的优势,但往往亦会如双刃剑般带来更大的压力。此次亚运会女团决赛,国羽姑娘们泪洒亚军领奖台,但在之后的单项赛上,她们憋着一股劲去搏杀,无论结果如何,她们都完成了一次艰难的转变。还有石宇奇在男团比赛中遭遇三连败,在单项赛中艰难守住一个半区,这对于容易心理波动的他而言同样是极困难的。

心理博弈是竞技体育的重要一环,如何转化压力,如何平复心态,确实需要认真研究。好的心理引导,能让球员更好地发挥自我。

防伤防病:赛程重压带来隐患

除了压力,“伤病”二字也贯穿本届亚运会,而且在场上场下都体现得很彻底。

泰国女单名将拉差诺因在中国香港公开赛时受伤,已经申请了至少三个月的排名保护,提前结束本赛季。亚运会上亦不断有球员生病,更有不少球员在比赛中抽筋、受伤,这些场面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比如,女团日本与中国台北一战,山口茜在与戴资颖的比拼中受伤退赛,翌日便返回日本检查,后证实需要进行手术;在女团半决赛的中日之战中,临时被推至一单位置的大堀彩发挥神勇,和陈雨菲大战三局才惜败,赛后因全身严重抽筋而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女单决赛,安洗瑩和陈雨菲先后拼至受伤和抽筋。

现如今的世界羽坛,赛事本就繁多,球员们在经历世锦赛、中国公开赛和中国香港公开赛后,带着疲惫的状态进入亚运备战。亚运会羽毛球赛又是国际大赛中独一档的“团体加单项”的魔鬼赛程,从团体赛的激战到单项赛的苦战,这样的高强度是超出高水平运动员的承受范围的。加上杭州在国庆期间经历秋雨和降温,稍有不慎就极容易引发生病和受伤,能从团体赛坚持到最后单项决赛的都是“超人”。

傷病问题几乎出现在所有队伍当中,这也更加体现出队伍后勤保障、体能、医疗等方面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这一环节,才能给队员上场拼搏创造更好的条件。

遥望巴黎:有效训练有的放矢

从团体赛一金一银到单项赛3金2银2铜,国羽啃下了亚运会这块充满挑战的硬骨头,当中有很多高光和惊喜,也有遗憾和泪水。作为奥运积分赛的期中考,杭州亚运会给了国羽备战巴黎的信心,也大致浮现出了巴黎奥运会的主要阵容。不过,现在离奥运积分赛结束还有6个月,一切关于阵容的讨论还为时尚早。

这届亚运会,国羽男团阵容中有7人是首次参赛,以李诗沣、梁伟铿/王昶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展示出强劲实力,用良好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争得了一双和二单的位置,男队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新老交替。女队的情况则相反,只有三人是首次参赛,而她们都处在团体赛靠后出场的位置,这也给女队后浪们提出了成长的“催促”。

走下领奖台从零开始,这是竞技体育的老话。就在亚运会尚未闭幕之时,国羽又有一大批球员出发至芬兰参加新设立的北极公开赛。亚运“期中考”刚结束,国羽就要重新回到马不停蹄的奥运积分赛中。奥运会还在远处,我们尚有时间全面备战;奥运会已经不远,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且不要忘了,有起码三个单项的主要对手不仅仅来自亚洲,还有虎视眈眈的欧洲好手们。

混双半决赛后,黄东萍在采访中说的一句话特别深刻:“之后要把每天的训练变成有效训练,重视问题,并需要在临场发挥中解决问题、把握机会。”表现在场上,功夫在场下。良好完成“期中考”后,国羽接下来需要更强大的信心、更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更有针对性的备战和参赛计划去有的放矢地备战巴黎大考。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

决赛:中国  3比2 印度

半决赛:中国 3比1 日本

八进四:中国 3比1中国台北

决赛面对去年汤杯冠军印度队,中国男队在国庆之夜上演了逆转乾坤的冠军卫冕战。凭借二单李诗沣的力挽狂澜,以及刘雨辰/欧烜屹与翁泓阳的连奏凯歌,中国队在大比分0比2落后的情况下绝地反击,以3比2掀翻印度队,成功蝉联亚运会男团冠军,雄壮的国歌声在国庆的夜色中响彻滨江体育馆。

女子团体冠军:韩国队

韩国3比0  中国

韩国 3比0泰国

韩国 3比0 马尔代夫

作为1号和2号种子,中韩女队在各自经历了两轮晋级战后,如期碰面于亚运会女团决赛。依靠现今状态绝佳的女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安洗瑩、女双世界排名第二的李绍希/白荷娜以及二单金佳恩的稳定输出,韩国队3比0摘得桂冠。这也是继1994年广岛亚运会后,韩国女队时隔29年再次登上亚运会女团冠军宝座。

男子单打冠军:李诗沣(中国)

李诗沣 21比11、21比11 阿里(巴基斯坦)

李诗沣 21比14、21比16 西本拳太(日本)

李诗沣 21比13、21比17 金廷(印尼)

李诗沣 21比16、21比9 普兰诺伊(印度)

李诗沣 23比21、21比13  石宇奇(中国)

男单决赛是两位中国选手石宇奇与李诗沣的会师战。首次参加亚运会的李诗沣在这场决赛中沉稳且果敢,最终以23比21、21比13战胜师哥,勇夺男单冠军。

在本届亚运会上,李诗沣从团体赛到单项赛八战全胜,全部2比0,一局未失。作为第一位亚运会羽毛球单项00后冠军,他也成为继侯加昌、韩健、赵剑华、 董炯和林丹之后,中国羽毛球队的第六位亚运会男单冠军。

女子单打冠军:安洗瑩(韩国)

安洗瑩 21比9、21比5 裴梓樺(中国澳门)

安洗瑩 21比4、21比6 拉扎克(马尔代夫)

安洗瑩 21比12、21比13 布桑兰(泰国)

安洗瑩 21比10、21比13 何冰娇(中国)

安洗瑩 21比18、17比21、21比8 陈雨菲(中国)

女单决赛是本届亚运会羽毛球赛的最后一场,也是现世界第一女单安洗瑩与奥运会冠军、东道主陈雨菲的又一次对决。状态如日中天的“00后”少女从团体赛开始就展现出了超高水准,进入单项赛后也是一路2比0轻松收获胜利,打进决赛前,安洗瑩最多也没让对手单局得分超过13分。

这场女单决赛,双方均使出浑身解数,拼满了三局。即使场上相继出现了不同伤病,她们依然选择坚持到最后。最终,安洗瑩成为继方铢贤(1994年广岛亚运)后第二位夺得亚运会女单冠军的韩国选手。

男子双打冠军:兰基雷迪/谢缇(印度)

兰基雷迪/谢缇 21比11、21比16 邹轩朗/吕俊玮(中国香港)

兰基雷迪/谢缇 24比22、16比21、21比12 卡南多/马丁(印尼)

兰基雷迪/谢缇 21比7、21比9 倪祖杰/吴忠汉(新加坡)

兰基雷迪/谢缇 21比17、21比12 谢定峰/ 苏伟译(马来西亚)

兰基雷迪/谢缇 21比18、21比16 金元昊/崔率圭(韩国)

亚运会羽毛球男双决赛,印度的兰基雷迪/谢缇以21比18、21比16击败韩国组合金元昊/崔率圭,成功夺冠,这也是印度羽毛球历史上第一枚亚运会金牌。

赢下冠军点后,兰基雷迪激动地趴在地上,半天不得动弹;谢缇则一头埋进两位教练的怀抱。现场DJ适时播放起《摔跤吧爸爸》的歌声,他们兴奋地跟着旋律摆动起身体,并将球拍抛向观众席,送给现场球迷。

女子双打冠军:陈清晨/贾一凡(中国)

陈清晨/贾一凡 21比5、21比17 库苏马/普拉提维(印尼)

陈清晨/贾一凡 21比17、21比18 志田千阳/松山奈未(日本)

陈清晨/贾一凡 16比21、21比9、21比12 金昭映/孔熙容(韩国)

陈清晨/贾一凡 21比18、21比17 白荷娜/李紹希(韩国)

在亚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卫冕冠军陈清晨/贾一凡以21比18、21比17战胜在团体赛时刚输过的韩国一双白荷娜/李绍希,成功蝉联亚运会女双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凡尘”赢下的两局都是开局落后,最终实现逆转。

对于“凡尘”而言,这场苦战充分证明了没有什么能敌得过王者的信念。在亚运会高强度的比赛中,团体赛的失利阴霾让身经百战的她们不断调整着巨大压力下的心绪。从八进四遭遇早前输过的日本“山羊”组合,再到半决赛、决赛面对韩国两对强档,陈清晨/贾一凡靠着坚定的意志品质、靠着大量多拍(最长的一组甚至打了186拍之多)笑到最后。赛后她们直言,顶得住,能跨过这次难关,对明年更有信心。

混合双打冠军:郑思维/黄雅琼(中国)

郑思维/黄雅琼 21比4、21比7 卡图瓦尔/南萨尔(尼泊尔)

郑思维/黄雅琼 21比14、23比21 陈堂杰/杜依蔚(马来西亚)

郑思维/黄雅琼 13比21、21比15、21比16 徐承宰/蔡侑玎(韩国)

郑思维/黄雅琼 21比15、21比14 渡边勇大/东野有纱(日本)

杭州亚运会见证了“雅思”在逆境中一次次的蜕变,没有人天生王者,從来靠的就是对胜利的渴求,才有不断攀登向上达成的新高度。

五年前,组合未满一年的郑思维/黄雅琼年少气盛,所向披靡,在雅加达亚运会封冠。之后的这五年,他们有高低起伏,也有不再那般顺利的危机四伏,特别是最近两次大赛的失利,让他们更加能够沉下心来面对困难。从半决赛的一洗阴霾到决赛的气势如虹,卫冕那一刻,“雅思”眼中的泪花是希望在绽放。同时,“雅思”(2018/2022)也成为继韩国两对组合朴柱奉/郑明熙(1986/1990)、金东文/罗景民(1998/2002)后,第三对成功卫冕亚运会混双冠军的组合。

猜你喜欢
国羽团体赛女团
马龙将第九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
过年啦!国羽拜大年!
国羽男单石宇奇世界大赛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
交通运输部部属单位财会知识竞赛团体赛获奖名单
江苏队:20年后再相会
“Sunshine”女团走红:励志or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