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辨治功能性便秘经验探析

2023-11-09 09:33曾彭安胡玲高生张小萍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张师口苦润肠

曾彭安 胡玲 高生 张小萍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病程长达6 个月以上[1]。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有大样本数据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便秘总体患病率达6.98%[2],6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5%~20%[3],并以女性患者多见。其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西医治疗主要以泻剂、促胃肠动力剂、促分泌剂和微生态调节剂等促进大便排泄,长期运用将产生依赖,停药后病情易加重,远期疗效不确定。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标本兼治,具有远期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优势。

张小萍,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系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第四、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中医世家嫡系传人。张师秉承家学,兼收并蓄,集50 余年临床与教学经验于一身,尤其对脾胃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病颇有研究。笔者有幸跟随张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张师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久病脾虚,推动无力,当补气健脾为首

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主要表现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司。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赖于气之推动、津之滋润和血之濡养。气虚无力推舟,血虚无水运舟,皆可致糟粕滞留肠道。年老脏腑功能减退,或因久秘而频繁攻伐伤正,致使脾胃之气虚弱,推动无力,肠道气机阻塞,或精血津液化生不足,大肠失润,则发为便秘。临床所见多为老年患者,便秘日久,排便费力,或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舌质淡,苔白而润或滑,脉缓弱无力。张师根据其病机,临证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补益脾肺之气助水谷精微输布,滋养肠腑,推动糟粕外出。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通过有效调节胃肠激素(胃动素、P 物质)水平缓解便秘症状[4]。另有研究表明,张氏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便秘有效率达90.70%,高于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的对照组(72.09%),结果提示张氏加味补中益气汤可改善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5]。

病案:患者陈某,女,67 岁,2020 年9 月14 日初诊。主诉:持续大便干结难解5 年余。患者诉多年前劳累满身大汗后出现排便困难,期间依靠口服乳果糖或开塞露灌肠大便可解,症状缓慢进展。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刻下症:大便欲解难解,便质偏干,腹胀不适,平素少气懒言,精神不振,汗出不显,纳寐欠佳,小便短频,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舌边见浅齿印,脉细偏弱。诊断:便秘(脾虚肠燥证)。治以补气健脾、润肠通便,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炙黄芪30 g,白术10 g,陈皮10 g,升麻6 g,醋北柴胡6 g,党参15 g,炙甘草6 g,当归6 g,杏仁10 g,火麻仁15 g,玄参15 g,炒枳壳15 g,炒谷芽20 g,炒麦芽20 g,生姜2 片,大枣3 枚。水煎服,日1 剂,早晚温服,共7 剂。另嘱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养成良好排便习惯。2020年9月21日二诊:解少量软便,解后气虚无力,腹胀减轻,情绪焦虑,不敢纳多,舌质淡红,苔薄,舌边齿印,脉细。守原方加合欢皮15 g、夜交藤15 g,继服14 剂。2020 年10 月5 日三诊:排便次数增,排出顺畅,腹胀基本消失,纳稍增,寐正常,舌脉大致如前,继续以上方连服半月,以期巩固疗效。后续随访,患者仍守方服药治疗4 周余,便秘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2 肝郁气滞不通,疏肝行气为要

胃肠疾病不离于肝,肝主谋虑,易生郁结,升发疏泄机能失常,扰乱气机升降,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致腑气壅滞,肠道失于通利。肝郁情志不疏以女性多见,女性经期阴血下注,气郁阴亏易化火,火热灼津,致津血两亏,肠腑失于濡养。无论是肝郁无风行舟,或是血亏无水行舟,最终的结果都是导致肠道糟粕不出而便秘。若肝气疏泄,调畅气机并协同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则能促进饮食运化、精微吸收和糟粕排泄。肝郁便秘临床多见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肠鸣矢气、舌红苔黄、脉弦等症。张师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治以疏肝泻火、润肠通便。对于经期便秘常加益母草、合欢皮调经解郁,经调则情畅,情畅秘自消,剂量一般以15 g 为宜。肝郁便秘而热象不显或伴有胃脘不适症状者予四逆散加味。丹栀逍遥散和四逆散中均用柴胡、炒白芍入肝经,泻木以安土,疏导胃肠郁结之气。

病案:患者范某,女,47 岁,2021 年6 月2日初诊。主诉:排便不畅2 月余。2 个月前因家庭琐事发脾气后月经推迟1 周,伴随出现便秘并逐渐加重。现症见:大便1 周未解,腹部胀满,纳后更甚,嗳气觉舒,寐可,无口苦,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便秘(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理气、润肠通便,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味。处方:炒栀子6 g,丹皮10 g,当归6 g,炒白芍15 g,柴胡10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炙甘草6 g,薄荷6 g,益母草15 g,合欢皮15 g,玄参15 g,杏仁10 g,火麻仁15 g,炒枳壳15 g,炒谷芽20 g,炒麦芽20 g,生姜2 片,大枣3 枚。水煎服,日1 剂,早晚温服,共7剂。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嘱其调畅情志,放松心态。2021 年6 月9 日二诊:服药1 周期间排便4 次,腹胀明显缓解,舌脉如前,继续予原方14 剂。2021 年6 月23 日三诊:患者诉目前每日排便1 次,排便顺畅,无腹胀,纳寐好,继续予原方14 剂巩固疗效,随访3 个月,便秘未再发。

3 痰热阻滞肠腑,兼需化痰泻热

痰热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饮食不节,伤及脾胃,酿生痰热;二是素体脾虚失运,水湿聚而成痰化热;三是肝郁失于疏泄,津液郁滞,津停成痰,痰郁化热;四是中风病风火上扰,痰瘀化热。痰、湿、热邪蕴结肠道,阻滞气机,腑气不通,津液不行发为便秘。痰热便秘者,其人多肥胖,素嗜肥甘醇酒厚味,大便黏滞或燥结,或伴有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急躁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对于痰热内阻、肠燥便秘患者,张师常选用芩连温胆汤加味化痰泻热、调气润肠。因方中含有多味苦寒之品,为防止苦寒败胃,耗伤中气,观痰热清除需适时即止,换用它方进行调理。

病案:患者王某,男,46 岁,2020 年11 月9 日初诊。患者诉便秘半年余,伴寐中梦多,口黏口苦,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 年余。诊断:便秘(痰热阻滞证)。治以化痰清热、调气通便,方选芩连温胆汤加味。处方:黄芩10 g,黄连6 g,法半夏10 g,竹茹10 g,炒枳实10 g,陈皮10 g,茯苓15 g,炙甘草6 g,玄参15 g,杏仁10 g,火麻仁15 g,炒谷芽20 g,炒麦芽20 g,生姜2片,大枣3枚。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共7剂。另嘱患者清淡饮食,适当锻炼。2020 年11 月16 日二诊:患者诉口苦症状减轻,解大便较前顺畅,寐差,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守原方加夜交藤15 g,继服7 剂。2020 年11 月23 日三诊:隔日排便1 次,排便顺畅,寐中梦多,继续予原方7 剂。2020 年11 月30日四诊:无便秘、口苦等症,舌淡红,苔薄,脉弦,考虑患者痰热已清,换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健运脾胃,断痰湿之源。

4 治秘必辅以调畅胃肠气机之物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机的升降协调是胃肠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张师喜用炒枳壳、炒谷麦芽调理脾胃气机,恢复其升降纳化之功,治疗胃肠疾病。炒枳壳苦泄下降,具有理气宽中、消胀除痞的功效,能泄中焦郁结之气。炒谷芽、炒麦芽皆入脾胃二经,具有升发之气,能鼓舞胃气,开胃健脾和中。但炒谷芽性平力稳,善消米食,和养之功强,能生津液、益元气,而炒麦芽力强克削,善消面积,消食兼具疏肝行血之功。三药合用,炒枳壳下行而除满,炒谷麦芽升发而开胃,一升一降,协助脾胃升降有序。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完成胃纳脾运之功,脾胃气机升降运动所产生的动力可推动糟粕排出。调理胃肠气机是张师治疗脾胃病的必用之法,便秘同样适用[6]。

5 治秘需顾护津液,不可滥用攻下,常佐以滋润之品

张师指出便秘的治疗总则是忌攻宜润。合理运用润肠滋阴生津法,可增液行舟,使津液得充,缓解大便秘结程度。张师顾护津液主要体现在润肠燥和滋胃阴两方面,喜用玄参、杏仁、火麻仁润肠燥,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滋胃阴。有相关临床观察表明,运用滋阴润肠法治疗功能性便秘能有效增加大便次数,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改善大便性状,缓解排便困难,临床疗效确切[7]。便秘之症虽可用攻下法暂解病情,但正气虚弱患者攻伐之后大便虽下,而病因未解,气血津液耗散,正气更虚,病情必然进一步加重或变生它病,反受治疗之害,此乃医之过也。故张师强调:中医治病需抓主症、识病机、辨虚实、分寒热,谨守病机,方证相合,有是证用是方,应做到不攻下而大便自通。

猜你喜欢
张师口苦润肠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孟河医派张琪治疗心系病经验浅探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aren Runchang Pill (麻仁润肠丸)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Constipation
王昊然、陈雨婷、郑惠芳、张师与作品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HPLC法同时测定五仁润肠丸中10种成分
臭榴莲,香榴莲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不想辜负每一碗面条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