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到清代的美丽与奢华

2023-11-09 18:52邓桂花王媛媛
东方收藏 2023年9期
关键词:耳饰手镯吉林省

邓桂花 王媛媛

摘要:首饰作为财富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物质创造和精神创作的综合性产物,它的兴盛与衰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作为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一直与中原地区保持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从汉代到清代,在这里世代生活的先民们,在传承自身文化和吸收周边文化的基础上,制作出了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首饰,用以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文章遴选吉林省出土的12件发饰 、耳饰、手镯并加以解析,让我们共同领略这些珍宝那穿越千年的美丽与奢华。

关键词:吉林省;出土;耳饰;发饰;手镯

人类文明不断更迭发展,不同时代首饰的制作工艺和审美标准也有所不同。首饰的发展变化,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人类佩戴首饰究竟源于何时,已经很难精准地考证,但从大量的考古资料中可以发现,从人类开始意识到美和装饰自身的时候起,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发饰

(一)簪

簪是较早的实用形发具,如《中国古代服饰图典》中对骨簪的定义为“骨制的簪子,用于整理头发。又称簪、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骨簪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有普遍发现,其基本形制为呈圆锥状或长扁条状,顶端粗宽而末端尖细。从材质上看,古代的簪包括骨、石、陶、蚌、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簪在制作工艺上越来越精细,簪首的装饰性也越来越强。在汉代以后,因金银簪盛行,骨簪一般只用于服丧,在生活中的佩戴也越来越少见。

图1所示骨簪是1956年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偏脸城遗址中出土的。偏脸城在宋金时期处于交通要道上,直到元代才被废弃,其出土文物丰富,且完整器型较多,具有明显的辽金时代特征。图1所示骨簪整体光素无纹,细长扁平,一端呈尖状,另一端收尾稍翘,整体看上去似圆锥形。

古代女子除了对样貌高度重视外,对发饰也很在意。发簪最初仅用来固定头发,使用方便,多数为就地取材,如动物牙齿、竹子、木棍等都被用来制作发簪。随着生产力提高、时代进步,发簪慢慢成为一种体现身份和地位的装饰物。

图2所示金扁簪为1982年在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乡清代公主墓中出土的。其整体呈长条状,首卷折,首端两侧刻梅花纹,背面刻“春华”二字。“春华”指青春年华,寓意佩戴此簪的女子容颜美丽。

(二)钗

钗也是古代女子固定头发的一种头饰,主要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将帽子别在头发上的。钗的普及大约在西汉晚期,此后它一直是中国妇女的主要头饰之一。时至今日,发钗在妇女的梳妆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钗通常由钗股和钗梁组成,如图3所示。钗股又称钗脚,为下端分叉部分;钗梁是指上端相连两股的部分,也称钗首,泛指钗的上段,或特指花釵钗顶的装饰部分。最常见的是折股钗,钗梁较平直或呈弧形,两股钗脚对弯成U形。普通钗则没有装饰花纹。

图4所示金钗是1971年出土于吉林省和龙县八家子公社河南屯古墓中的。其为纯金质地,打制工艺是使用一根金条对折而成,整体呈U形。钗梁弯处压扁成一微拱形,色泽纯正,表面磨光,无纹饰。其在简单的U形折股钗基础之上对钗梁进行简单变形,并对外露的钗首进行简单加工,以便佩戴时还可以加装其他饰物。中唐以后则流行将钗首扩大为各种复杂的造型,钗首和同时期的簪首装饰基本一致,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花钗样式。

为配合发型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时期发式的使用,折股钗的规格差异较大,钗脚有长有短,股间距也可宽可窄。少数两股钗股稍分开,呈V形。贴合型也有,如图3所示,骨钗整体呈扁状,细长,一端扁平,近1.4厘米处分为二支,末端为尖状,属于贴合型。

(三)梳子

梳子主要有三种称呼,即梳、篦、栉。梳子的材质有金、银、象牙、骨、木、竹、角等,插梳方式有正插、斜插、竖插、横插、倒插等多种,较灵活。其中,金属类梳子多采用铜、金、银、铅等材料制成,坚固厚重,持久耐用,因而普遍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类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部由同一种金属材料加工制作而成;另一种由金属与木或骨角等两种不同的材料加工制作组合而成。

图5所示梳子是1979年出土于吉林省东辽县石驿乡彩岚汉代墓葬中的。该铜梳为双范合铸,表面鎏金。上半部作僧冠形,中间凸起作屋脊状,两侧上翘,总体呈“山”字形。梳子身上饰席纹图案两组,单元之间以连续阴折线间隔,在折线中间铸有一孔,下半部为七支梳齿。

鎏金工艺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在东周、汉代以后尤为盛行,是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宋代始称鎏金。梳作为一种必备的梳理生活用具,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同时也见证着人们审美理念的转变。看似简单的梳子,在首饰发展史上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耳饰

中国古代的耳饰,依形制可分为耳玦、耳铛、耳环、耳坠四大类。据考古资料证明,耳饰在中国的出现和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76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墓葬出土的夏代金耳环,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耳饰,其工艺和风格都较为简单和朴素。两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黄金产量的增多,以及汉代与西方的沟通往来,受外来审美和工艺影响,耳饰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图6所示耳饰是1978年出土于吉林省通榆县兴龙山鲜卑墓葬中的。此对耳饰上部有金叶和弯钩,用于佩戴。六棱形的红色玛瑙由一根金丝穿过,中间两股各穿有绿玉管和白石管,两侧有小环。白石管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充分说明当时人们对天然矿产资源已经有了相当高水平的认知,并掌握其制作工艺。

这对耳饰形制别致、色彩讲究,红、白、黄交相辉映,其既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显著特点,也受中原首饰的影响,是研究东北少数民族的珍贵实物。

图7所示耳饰是1981年在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村墓葬中出土的。该墓葬中发现的金银首饰大部分完整,以金质最多、银质次之,形状大致可分扭环带叶、扭环、弧片形和环形。此对耳饰上部有弯钩和桃形金片,用于佩戴;中下部拧有小圆环,用金丝穿成“圭”字形金叶状;下部一大环,穿有红色玛瑙珠。中间由一根金丝拧成“古”字形,其形制独特、制作精细,金片玛瑙十分华贵,为贵族女子所用。

图8所示耳饰是1981年在榆树县老河深村墓葬中出土的。其质地为纯金,头部为心形叶状,尾部收成长状金丝,又回折至叶片处成钩,用于佩戴。叶片到尾部用金丝旋拧成螺旋状,中间饰有对称的四对圆圈,为横“8”字形。其构思巧妙、色泽光润,具有鲜明的汉代艺术风格,为东北少数民族扶余族民众所使用。

图9所示耳饰为1981年在榆树县老河深村墓葬中出土的。此对耳饰整体用一粗金丝扭制而成,中间扭成两排似“8”字形,底端拧成一大圆环,再套两个对称的小圆环扭制上边。扭制上边有一压扁的金叶附在穿耳弯钩旁边,在上部耳处形成一弯钩,还附带一小金叶。此耳环质地纯净、制作精细,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格。

图10所示耳饰是1981年在榆树县老河深村墓葬中出土的。此对耳饰整体用一粗金丝扭制而成,中间扭成两组,呈横“8”字形,下端扭成一大环,大环内左右各扭成一小环,两小环之间穿一红色玛瑙珠。

扶余族是东北少数民族之一,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交往,他们在学习汉代金器制作工艺的同时,也融入了本民族的审美和文化元素。上述出土耳环不仅反映出扶余族爱美的风尚,更证明了他们的金银工艺制作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汉代在我国金银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为后世的金器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金耳饰的佩戴不再局限于贵族阶层,作为一种时尚潮流,它亦成为女性装扮的重要组成。同时,设计师们开始探索更加复杂和精细的造型,此时的金耳饰造型精美绝伦,使用的黄金较以前更加纯净,工艺更加复杂,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三、手镯

手镯是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也称 “臂环”“手环”“钏”等,是腕饰的重要组成。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在新石器时代,手镯的样式多为圆管状和圆环状,材质有动物的牙齿、骨头以及陶器、石头等。装饰上较为简单,或打磨光滑,或在手镯表面雕刻一些花草和走兽。从商周开始,手镯的材质开始以玉石居多,在造型和色彩上逐渐变得复杂和明艳起来,同一时期还出现了金属质地的手镯。受西域风俗影响,西汉以后开始盛行佩戴臂环,其款式层出不穷,有的臂环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进行调节和伸缩。

图11所示手镯是1981年在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墓葬群中出土的,墓主为女性。这件手镯每节形状为圆环形,中间有一开口,外壁中部有一周凹棱,内壁平直。每件手镯节数不等,由小至大逐次相套。

图12所示手镯也是1981年在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墓葬群中出土的,墓主为女性。3节相套,直径5—5.2、宽1.6厘米。每节中间有起一凹棱,相套接口处,两端各用一铆钉来固定,由小至大逐层相套。

上述手镯是研究东汉时期扶余地区民众日常装扮与金银工艺发展水平的有力依据。在榆树县老河深墓葬群中,手镯只見于女性墓,由此可以推断出东汉时期吉林扶余男性生前并无佩戴手镯的习惯。该墓葬群中出土很多青铜手镯,每件手镯为数节扣套,1到10节不等,以3到6节居多,呈环形,有缺口,外壁中部有一凹棱,是为了扣合方便。腕饰每节大小不等,铜质或银质的均有。此种腕饰作为东汉扶余族妇女的陪葬品,是研究东汉少数民族日常装扮与生活习俗及其金属工艺发展水平的形象资料,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物。

四、总结

吉林地处我国东北腹地,在古代是扶余、鲜卑、契丹、渤海、高句丽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当地民众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而实现了自身的持续发展与欣欣向荣。这些穿越千年依旧熠熠生辉的历史遗存,彰显着古代先民的智慧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孙晨阳,张珂.中国古代服饰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杭海.妆匣遗珍: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5]]张倩.辽代契丹族女性首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邓桂花(1978—),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陶瓷鉴定、博物馆学、辽金文物。

王媛媛(1979—),女,汉族,辽宁辽阳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伪满洲国史、伪满建筑、伪满文物。

猜你喜欢
耳饰手镯吉林省
手镯能减肥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只翡翠手镯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乐风精品耳饰在线撩人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失踪的手镯
花朵耳饰
设计感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