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让科技之花开遍广阔田野

2023-11-09 02:57吴冰鑫沈宏明李佳婷
今日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秀洲区特派员农场

■ 吴冰鑫 沈宏明 李佳婷

嘉兴银杏天鹅湖

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辐射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秀洲区通过科技夯基、技术搭桥、服务赋能,持续扩大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影响力。

在嘉兴市秀洲区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走村入户、宣讲政策,指导春耕秋收,把最前沿的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他们是农民心中的“田专家”,是问需开方的“把脉人”,更是农民共富路上的“传经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员。

20 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秀洲大地生根发芽,科技下乡、人才下沉,秀洲区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传播政策、普及技术、引领创新,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用科技破译致富密码

日前,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展示活动举办,全国65 所高校师生共带来80 件优秀作品参展。这其中就包括嘉兴学院朱长俊副教授带领的“一料双菇三用——‘藻新生’有机肥的致富之路”课题组。

“嘉兴是一座沿海城市,海藻加工产业基础较为发达,但由此也带来海藻渣的大量堆积,引发环境问题。”在生物工程微生物学领域有着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朱长俊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地这一产业原料利用的空白。

如何变废为宝,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实现循环使用?

“研究发现,海藻渣富含海藻功能活性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将其用作微生物的培养基进行土壤有益微生物扩繁,制作生物有机肥,将有效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朱长俊介绍。

说干就干。朱长俊带领团队采用定向酶解、有机螯合、梯度控温等技术研发出生物有机肥——“藻新生”。

2022 年,朱长俊以嘉兴市第九批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和金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对接,为其量身打造了“一料双菇三用”循环种植模式,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型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制作。在此基础上,朱长俊团队还完成了双孢菇与草菇轮作技术的突破,并将食用菌收获后产生的废弃菌渣再次利用,打造成生物有机肥“菌未来”,完成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没想到菌种废渣还能做肥料,现在还产生了经济效益。”金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艺伟满脸喜悦地说道。在高校和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公司还掌握了水稻秸秆基料化利用的技术,不仅使食用菌的产量和菌种品质得到了提高,每年废渣肥料回收还有七八十万元的固定收益,这更让徐艺伟坚定了走循环农业这一发展道路的信心。

用技术架起创业桥梁

“到田地来给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让老百姓们减负增收,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实地研究、更新研究方向的重要一环。”来自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施雪良副教授表示。

走进秀洲区王店镇天禾生态农场,一串串清亮翠绿、果型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阳光玫瑰’是近几年快速蹿红的明星水果,对于种植户来讲也是优质品种。”施雪良介绍,自2016 年开始,他就作为科技特派员驻扎到天禾生态农场,在树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农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提高产量和品质。

如今,天禾生态农场除了“阳光玫瑰”,还种植西红花、“红美人”等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农场不仅是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省农民大学生示范实训基地,更是“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典范,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这都要感谢嘉职院和施教授!”在农场负责人朱志明眼里,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指导。“施教授在种植技术、农场管理等方面多年来的悉心指导,帮助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朱志明说。

“以秀洲区当前设施栽培面积较大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例,很多散户甚至农场种植户盲目追求产量,对果实串型、口感产生了不利影响,加上整体市场的供需变化,今年‘阳光玫瑰’的价格和口碑出现了一定滑坡。”施雪良认为,回归种植规律本身并及时调整,提高品牌意识,重视品牌经营,走出一条特色化的精品水果之路,是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用服务点燃科技之光

“稻田养甲鱼是个技术活,看了郝老师您的视频,我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您。”说这话的是一位专程从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驱车赶来的“新农人”粉丝吴先生。

原来前段时间,秀洲区科技特派员郝永祥在个人抖音平台“郝老师课堂”中讲授过稻田养甲鱼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让一直打算稻田养甲鱼的吴先生激动不已,专门前来向郝永祥请教学习。

郝永祥说,每当有农民上门邀请他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他都有求必应。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农技小册子,如《火龙果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等。2009 年,郝永祥创办了“郝老师课堂”工作室;2013 年,他在新农村广播中开设“郝老师课堂”讲座。借助着短视频平台,他制作的科技小视频也在农民中广泛传播。2022 年,郝永祥组建了秀洲“郝老师”科技特派员驿站,目前有12 位农技专家、研究员入驻。

像郝永祥这样常年行走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特派员,秀洲超过230 名,他们驻扎在全区各镇、街道,架通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助力秀洲区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当前,科技特派员已成为秀洲科技创新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秀洲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秀洲科技特派员共引进、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365 项,组织培训和对接活动297 次,协助企业申报市级以上星创天地10 家,指导基层、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00 余项,获得专项经费支持850 余万元,在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产业集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项科技兴农、富民创新机制在秀洲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下一步,秀洲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将在积极探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把着眼点扩大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从农业领域向工业领域的延伸拓展,持续扩大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影响力。”该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秀洲区特派员农场
农场假期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农场
新常态下嘉兴市秀洲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嘉兴市秀洲区中华鳖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措施及成效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