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释义、图说:信息增量推动内容精品化的三种方法

2023-11-09 12:56朱强
中国记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精品化图说南方周末

□ 朱强

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媒体主动求变,深化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2019 年元旦前后,《人民日报》等全国 20 家报纸宣布改版。与21世纪第一个十年很多报纸追求“扩版”“厚报”不同,“深度”“精品化”“高品质”等成为上述报纸改版的关键词。

这一轮以内容精品化为主要标志的改革和转型,是主流媒体因应新兴技术变革和深度融合发展做出的主动选择,通过内容提质、传播增效,与互联网聚合类平台、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体进行差异化竞争,充分发挥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改变唯流量论、泡沫化、碎片化、庸俗化等劣质传播现象,塑造新的舆论格局和内容生态。

内容精品化在操作层面上一般由采访、写作、编辑三个核心生产环节构成,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增量”的可能性。增量信息,包括资源、视角,问题、细节、叙事、图说、数据等多种元素,根据主题、逻辑、表达的需要,完整统一地嵌入到报道(叙事)框架中,达到提升内容品质的目的。在同题竞争中,增量信息的密度和浓度,甚至可以决定报道成败。因此,如何提升报道的增量信息,成为内容精品化不可或缺的手段。

《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和严肃内容见长,始终不辍坚持内容精品化改革。2014年该报在《改版致读者》一文中指出:“精品化是优秀报纸的共同特征,也是所有纸媒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路径。”本文选取《南方周末》部分优质文化报道作为样本,从采写编三个方面分析获取增量信息、赋能内容精品化的策略与方法。

一、以问题增量激活深层信息

相较于时政、社会、经济等新闻,文化报道精品化的一个指向在于知识、思想、见识等增量信息的发掘和供给。文化报道涉及文学艺术、影视综艺、考古文博等人文、社会科学多个领域。作为一家以严肃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机构媒体,明星绯闻等花边新闻从来不在《南方周末》文化报道的范畴之内,除非其涉及公共文化议题,比如赵本山在春晚的某个小品表演火了不会成为选题,但是他的本山传媒持续输出东北二人转和“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进而形成一种文化现象,选题的增量信息就产生了。

除了动态的文化事件或现象,作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导演、明星等文化人物报道多以专访形式呈现,属于话题式新闻,文本一般采取新闻由头(叙事体)+对话(访谈体)结构。叙事部分介绍人物背景、最新作品、创作经历、思想观点等,对话部分作为报道的主体,结合叙事内容展开相关话题的探讨。动态的文化新闻,事实侧面的呈现是多维的,作为报道主体,事件本身则是“孤立”的;记者的报道角度不同,努力还原的真相却是“唯一”的,因此经常采用线性叙事,所有调查和细节均指向真相这个中心点。话题式而非动态事件式的文化报道,访谈体为主要呈现方式之一,往往采取去线性化的“标靶”或“轮毂”式文本结构,话题的延展度和层次感,对报道的质量和水位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仅仅“就事论事”,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产生高品质内容的概率会显著降低。没有特定的“事件”限制,反而留置出更大的报道空间和叙事自由,相当考验记者的案头功夫、资源链接、知识储备、表达方式等综合素质,并且突出体现在记者能否提出好的问题。因此,话题式报道发掘好问题,重要的是“文本”而非“事件”。记者需要深入访谈对象的文本(作品),同时不能将文本“孤立化”,而将其文本、风格、经历、思想等视为一个统一的甚至有互文关系的有机体进行探究。作为线索的文本,只是打开话题的钥匙,以鲜明的问题意识、探索更为开阔的话题空间,就能产生更多增量信息。

比如作家王安忆,向来非常低调,没有微信,不用支付宝,也几乎不上网,罕见媒体采访。2021年,她受香港导演许鞍华之约担任《第一炉香》的编剧,难得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专访王安忆:给张爱玲“填坑”,难在隐匿的东西太多了》(《南方周末》2021年10月21日,记者余雅琴)是一篇典型的非“就事论事”文化报道,专访部分共分为七章,从第六章开始,记者通过提问不断拓展话题的宽度,由探讨电影文本、剧本改编,逐步跳开张爱玲话题,深入经典小说影视化、文学创作的性别差异等领域。

“内地导演作家似乎都有一种史诗情怀”,这是她对比与之有过合作的许鞍华、陈凯歌、彭小莲三位导演风格之后的一个判断,也是对内地导演文学影视化创作价值取向的概括,这来自记者关于性别差异如何影响创作的提问,王安忆以她的好友彭小莲(导演,已故)的电影风格为例,直截了当迅速回应。第七章开始,记者又提了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关作家创作周期(与其同时代的作家大都不写了)。作为20世纪80年代即成名的作家,以她的文坛地位,她是有资格评判这些“大问题”的,但是比她更有地位的作家,罕见她这种性格,也不一定会接上述问题。王安忆的解答,不仅反映了王安忆直率坦诚的个性,也给报道带来了观点深度和思想增量。

这篇报道有些问题仍有展开的空间。比如,记者由作为移民后代的许鞍华,关注到王安忆父亲的新加坡华侨身份,进而提出她的创作是否有新的题材转向(《一把刀,千个字》涉及移民话题),王安忆做了简要说明,记者在此可以尝试追问其家族史故事。再比如,既然王安忆不问社交,专心创作与教学,那她是如何了解和观察社会的?因为作品与生活必然无法脱节。比如《天香》的创作,为了研究顾绣及晚明女性、上海城市史,她做了大量文献搜索与阅读,包括地方志、古籍野史等300余部作品,甚至自己动手绘制地图。这个过程漫长而繁琐,其中必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也反映了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增量信息。

显然,提出好问题,记者需要有比读者更大的好奇心,更鲜明的问题意识,更强烈的探索话题的欲望。文化报道经常面对知名的学者、作家、导演、艺术家,他们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有的甚至是作品等身、光环闪耀的大家。好问题能够激发受访者的能量,促使其打开更为宽广深邃的知识和思想场景,因而对同一个话题的采访,走得更深更远,获取的增量信息更多,对内容精品化的赋能更强。

二、以释义性叙事提升信息密度

数字化时代的叙事能力,是机构媒体通过内容精品化塑造深度阅读场景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优秀的故事文本,通常具备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描画和戏剧冲突,常见于非虚构写作文类之一的特稿,也包括一些故事性较强的长篇调查报道。从更广阔的阅读市场看,近年来非虚构历史作品受到越来越多受众青睐,从《王氏之死》(史景迁)、《奶酪与蠕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卡洛·金兹伯格),到《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中国在梁庄》(梁鸿)、《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罗新),这些从微观史角度进行的写作深入历史细部,讲述与宏观叙述不同的个体命运,以扎实的文献梳理、严谨的史实考证、丰沛的故事细节,影响力迅速从学术界延伸到大众市场,也成为机构媒体强化叙事能力、增强传播效果的一面镜子。

文化叙事类报道(包括人物特稿)的核心任务就是写出一个好故事,这个阶段获取信息增量的一种方法是“离题”叙事。美国学者杰克·哈特将其称为“释义性叙事”:即在叙事的中途停下来,对话题做必要的解释和背景阐述,增加信息密度。这些抽象或具象的解释或阐述,涉及文献资料、家族历史、社会文化等公共议题,让读者对叙事的话题获得深刻的洞见,明白其中的意义。

《李雪涛译〈悉达多〉:“值得用一生阅读、翻译和解说”》(《南方周末》2022年6月23日,记者宋宇)这篇报道娴熟地运用了这一叙事方式。《悉达多》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报道回溯了译者李雪涛研究及翻译过程的艰难和喜悦,也包括他个人的阅读史,他和给他提供思想资源的导师、学者之间的故事。叙事的主线之外,记者通过短暂的“离题”,插入了茨威格、罗曼·罗兰、顾彬、周作人、哥德、艾术华等多个作家、思想家的故事、作品、观点,这些增量信息仿佛俄罗斯套娃,紧紧围绕叙事主题,一层层打开,不时给读者带来阅读挑战和惊喜,同时丰富了报道的文学内涵。比如:“艾术华曾在华北游历,1937年出版近400页的英文版《中原佛寺图考》,介绍中国佛寺与僧人生活。梁思成写过书评,讲艾术华本来可以从建筑师角度讲清楚中国佛寺,却舍本逐末地记述很多僧人的生活。”上述内容看似与黑塞无关,其实他本人深受东方佛教思想影响,创作《悉达多》本身也涵盖了跨文化研究。丹麦新教建筑师艾术华的著作,其跨文化影响甚至关联到悉尼歌剧院的建筑和设计,两者有互文性。因此,释义性叙事的“离题”其实是一种假象,而是为主题提供真实的有说服力的再阐释,它既可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丰富叙事结构,增强叙事效果,也为补充知识、思想、数据等信息增量创造了空间。

记者的另一篇报道也运用了这种叙事策略。《漫长的告别:周大新小说〈天黑得很慢〉中的老龄问题》(《南方周末》2018年8月25日,记者宋宇),在叙事不同阶段,根据分主题插入了联合国、中国老龄委有关到2050年的老龄人口预测数据,还介绍了日本电影《楢山节考》的传说、中国汉水流域的“寄死窑”等民间传统陋俗,对故事主题做了拓展和深化。

释义性叙事的增量信息,在故事结构中经常被作为背景性内容,在写作中须注意契合叙事逻辑和节奏,切忌生搬硬套和大量堆砌,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三、以图说增量拓展信息宽度

图片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手段,报纸编辑不可或缺的版面元素,图文并茂、新闻与图片“两翼齐飞”等素来被称为新闻编辑部的基本操作规范。媒体深度融合,要求内容传播适应可视化、移动化、社交化、数据化等发展趋势,图片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加多元丰富,新闻图片传达的视觉效果相较传统媒体时代,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是作为表达图片信息的图片说明(图说),其地位、功能经常被忽视甚至忽略。事实上,清晰简洁、信息丰富的图说,不仅能够增强图片的传播效果,还可以与报道内容相互补充,形成互文关系,为内容精品化提供必要的增量信息,尤其对文化报道而言,须引起重视。

新闻图片主要包括独立图片、配文图片、专题图片三种形式,配文图片为报纸普遍应用的版面元素。社会、时政、国际等报道,特别是灾难新闻,一张精彩的现场图片就会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很多媒体的图说直接采用通讯社的通稿或以此为基础略作修改、调整。文化报道多涉及现场演出、影视戏剧、新书发布、讲座论坛等场景,图片以人物为主,很多情况下偏静态,缺少动态新闻事件的支撑,传递的视觉信息有限,更需要图说进行信息补充。

《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以深度为特色,其配图及图说根据报道形态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为文化调查类,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图片配制要求贴近新闻主体,图说的信息增量主要来自呈现关键证据、强化现场感、拓展报道主题等;其二为文化现象、文化人物类报道,包括专访、专题、特稿等,话题性或故事性强,图片以静态展示居多,图说着重围绕人物或话题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发掘信息增量,实现与报道内容的信息融合。比如《考古专家:假文物;地方政府:我不信——广西平果“出土”“甘桑石刻”之后》(《南方周末》2021年4月8日,记者王华震),编辑为这篇两个版的调查报道配制了六幅图片。一幅现场图片和图说,介绍村民指认了发现“石刻”的具体地点,三幅图片和图说展示了“石刻”样本及考古专家圈出的假文字,强调了报道的关键信息。信息增量最突出的图说分别来自两个版的压题图说,其中封面图说为:“2012年,刚刚甩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农民住宅。这一年,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来到平果县挖掘‘古石刻’,考古学界与当地政府对于石刻真实性的分歧由此出现,延续至今。”其呈现了两个重要增量信息:一是介绍平果县一度经济落后,而报道揭示了部分官员拒绝科学的考古结论,执意以“石刻”拉动文化消费的意图,两者对比之下,荒诞讽刺的效果呼之欲出;二是突出了事件的争议性,与主标题相呼应。第二版的压题图说,介绍了当地壮族群众舞龙舞狮为骆越始祖王“罗波”神像沿街巡游助兴的民间习俗,与报道中个别“专家”利用所谓“历史文献”为“石刻”造势的情节形成互文关系,拓宽了报道内涵,增强了叙事效果。

再比如,《南方周末》2022年推出的“文明互鉴·海外对话”专题系列报道中的一篇学者访谈《专访伊沛霞:最好的妇女史,使我们重新审视对历史的理解》(《南方周末》2022年12月15日,记者王华震),全文共六幅配图,其中人物配图一幅,图说梳理了上述对中国宋代社会文化史具有高度学术造诣的美国汉学家学术小传;另有两幅配图为南宋画家作品,分别反映了12—13世纪宋代闺阁妇女的宗教信仰、节日习俗及日常生活,其中一则图说解释道:“伊沛霞指出,宋代妇女的处境出现了多样的变化,既有被要求缠足、保持贞节等更加保守的一面,同时又获得了比前代更受保护的财产权。”相关信息既突出了学者的核心观点,又通过宋代画家的作品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宋代妇女生活方式的文化背景,双向扩展了信息的宽度。

结语

全媒体时代,内容精品化成为机构媒体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这个过程受到媒体人才、资金、技术、品牌、创意、研究、数据等各种条件制约,媒体定位差异也造成“精品”标准各有侧重,除了上述采访、写作、编辑三个环节以问题、释义性叙事、图片说明等提升增量信息的途径之外,媒体还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认真研究信息增量的策略和方法,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加强舆论引导,实现优质内容供给的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精品化图说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关于主题出版精品化之路的若干思考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郭彤:中国书画拍卖将更加精品化
办精品化报纸 向新时代献礼——人民日报新年改版探析
图说
图说反腐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