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引领下的浚县县城提质发展策略研究

2023-11-10 08:06王慧璇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浚县遗迹县城

王慧璇,汪 霞,曹 源

(郑州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与基本要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产生一定作用,对城市的社会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文化旅游水平等会产生影响。文化基因的表现形式多样,浚县作为一般史迹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基因载体以历史遗迹为主,同时结合山水城市格局等内容进行呈现。现有关于浚县文化基因载体的研究主要包括以社火、泥咕咕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1-5],以黎阳仓[6]、大运河[7]为代表的遗产保护研究和以浚县古城[8-9]、传统村落[10]为代表的城市空间格局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运用技术手段对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研究在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佟玉权[11]运用GIS的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凡来等[12]结合GIS技术、POI数据和AHP研究方法研究文化遗产展示优化,开展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活力分析相关研究。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历史遗迹包括物质类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类文化遗存。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基因对县城提质发展的引领作用,本文梳理了浚县的物质类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类文化遗存,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与POI数据就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的能力探索县城发展策略,为文化底蕴丰富的县级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明确浚县历史遗迹资源本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13]对浚县历史遗迹资源带动城市发展潜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估,运用核密度分析法(GIS)分析浚县历史遗迹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和集聚特征。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所使用到的关于浚县县域内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各类历史遗迹资源数据来源于国家文物局等相关政府网站以及浚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版);浚县各类历史遗迹资源的经纬度坐标来源于百度地图拾取坐标系统;浚县文旅设施POI数据来源于2022年3月份高德地图;文章中的分析底图来源于OpenStreetMap网站。

2 浚县文化基因及其载体特征

历史遗迹资源是浚县文化基因的主要载体,包括物质类与非物质类文化遗存,其中民俗文化、运河文化与遗址遗迹是承载浚县文化基因的核心。全面梳理相关历史遗迹资源、精准把握文旅设施对文化基因承载空间的支撑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实现浚县文化基因引领县城提质发展。

2.1 浚县文化基因及其发展

2.1.1 民俗文化与活态传承

民俗文化是浚县文化基因传承发展重要的非物质类载体,以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浚县正月古庙会最具特色。围绕“赶会、朝山、进香”等活动形成的古庙会,曾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其中,作为“朝山、进香”表现形式的社火表演,如今成为吸引人们“赶会”的主要活动形式。“朝山、进香”的民间信仰并未发生变化,但社火表演时间与空间的重心已悄然发生转移,并逐渐成为浚县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和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由此,“朝山、进香、赶会”逐渐演变为“朝山、进香”与“赶会”两种相互独立的活动形式。

2.1.2 运河文化与山水格局

随着隋唐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浚县的运河文化逐渐被挖掘并进入公众视野。在浚县县城内,大运河与浚县的大伾山、浮丘山共同构成“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山水城格局,多年的城市建设活动并未破坏这一特殊格局,这是浚县文化基因赖以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空间基底。

2.1.3 遗址遗迹与红色革命

浚县辖区内著名的遗址遗迹包括子贡墓、李密墓、王越墓等古人墓葬,儒释道文化共存的大伾山遗址遗迹群以及抗日战争留下的浚县惨案纪念碑、烈士陵园等。这些遗址遗迹与红色革命文化是浚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浚县城市色彩的总基调,对浚县城市性格的形成、文化的昌盛乃至人民思想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2.2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整体梳理

2.2.1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的分级分类

截至2022年5月,浚县共有非物质类文化遗存70处,包括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处,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处;物质类文化遗存152处,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3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共135处(见图1)。

(a)浚县非物质类文化遗存分布图

(b)浚县物质类文化遗存分布图图1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的筛选与可视化

本文中所提到的其他历史遗迹资源主要包括较难落实到空间层面的各类荣誉称号等,该类资源对浚县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见表1)。

表1 浚县其他历史遗迹资源

2.2.2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的综合评价

各类历史遗迹资源影响不同,本文对各类历史遗迹资源分级分类梳理、评价,以综合确定其在带动城市发展方面的潜力。

首先,邀请专业人士针对浚县历史遗迹资源对环境品质、知名度、游览性、可进入性、规模效应进行打分,按照指标层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对比、计算平均值,得到的结果用以建立AHP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指标层要素权重。在此基础上,为确定各方案层带动城市发展的潜力大小,分别在环境品质维度、知名度维度、游览性维度、可进入性维度、规模效应维度对各个方案层进行两两比较,分别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各方案层的权重,进而确定浚县各类历史遗迹资源在带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顺序:文化遗产>文保单位>其他历史遗迹资源(见表2)。

其次,根据赋值大小,利用GIS对浚县各类历史遗迹资源进行核密度分析和重分类,并按照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各级历史遗迹资源影响力不同进行综合计算,将其影响范围分别确定为50 km、30 km、10 km、5 km。

最后,对栅格计算结果再次进行重分类处理,将重分类结果按照历史遗迹资源价值大小分为15类。核密度值越大,则历史遗迹资源点集聚度越高,历史遗迹资源分布越密集,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的潜力越大(见图2)。

图2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综合评价

根据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历史遗迹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所在的四个街道及其周边地区。因此该区域是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的主要承载空间,也是彰显、保护与传播浚县文化基因的核心空间,是以文化基因引领浚县县城发展的重点区域。

2.3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承载空间

文物活化和文化繁荣需要制度、规范的保护和引导,又要融入时代特色,让文化焕发新生。本文将浚县历史文化承载空间演变过程和演变趋势进一步细化为“基底文化空间”“特色文化空间”和“繁盛文化空间”。

2.3.1 基底文化空间:山水城一体化

古有黄河流经大伾山东侧,今有卫河自浮丘山西侧穿过。从西汉至明清时期,依傍大伾山、浮丘山、黄河故道和卫河等特定的山水环境,浚县城址共发生6次变动,形成如今浚县 “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山水城一体化空间格局。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生长的基本空间载体可分为3部分(见图3)。庙会-社火活动最主要的发生线路已经由最初的大伾山-浮丘山逐渐转移至浚县故城内北大街-文治阁-南大街-浮丘山,发生场所由两山转移至城市内部。大伾山-浮丘山-大运河三位一体,构成了浚县县城的山水城文化环。随着运河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工作的推进,县城内主要的绿化景观与为数不多的运动休闲场所由曾经的大伾山与浮丘山转移至运河边,与浚县故城共同形成了新的城市发展活力点。大伾山-黄河故道-黎阳故城文化环由于黄河故道景观的逐渐弱势化和各个文化遗产点的分散化,一直未被发现与重视,但随着黎阳故城森林公园和滑浚高铁站的建设,目前该文化环已具雏形。

图3 浚县城址变迁与山水格局图

2.3.2 特色文化空间:文化共生共存

民俗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儒商文化等均为浚县的特色文化,共生共存于浚县县城所在的四个街道。民俗文化主要依托庙会中的赶会路线、表演空间、售卖空间形成串珠式的线性文化空间,在使用时间上,主要集中于每年的阳历一月至二月,在空间形式上,与日常商业空间融为一体。运河文化的呈现主要依托现存的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浚县段以及运河与西城门节点处的云溪桥,另外,运河与城墙共存也为运河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契机。红色文化主要以遗址遗迹的形式存在,目前以保护为主。儒商文化依托子贡墓、子贡广场、翰林府等资源形成点状开发的格局,空间可识别性较高。

2.3.3 繁盛文化空间:发展态势明朗

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的承载空间在原有“山水城一体化”空间的基础上有所扩展,故城、运河、森林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具有特色资源的村庄和景区等共同形成了如今的历史遗迹资源承载空间。最初历史文化名城向如今文化空间格局的跨越代表了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的发展能力与发展潜力,作为浚县文化空间的最新发展方向,是浚县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强大动力(见表3)。

表3 如今的浚县历史遗迹资源承载空间一览表

2.4 浚县文化空间中的文旅设施支撑

良好的设施支撑既能够保障原住民的生活品质,又能够极大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本文依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确定“餐饮服务、公共设施、购物服务、交通服务、住宿服务”5大类数据作为浚县文化产业引领城市发展的基础(见表4)。

表4 影响浚县文旅产业发展的公共设施POI数据情况统计表

浚县文化引领城市发展潜力区主要集中在县城,因此,选取浚县县城所在街道进行文旅设施布局分析。当以500 m和1 000 m作为服务半径时,各类文旅设施覆盖的空间范围差距不大且都无法支撑浚县县城文旅发展。由此可判断,浚县文旅设施分布较为集中且仍然停留在亟须补充而非优化层面。当服务半径达到2 000 m时,餐饮设施、商业购物和交通服务设施基本能够覆盖县城全部范围(见图4)。

图4 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图

分别以500 m、1 000 m、2 000 m作为服务半径计算5类设施的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设施对浚县文旅的支撑能力。结果表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与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基本一致,但服务范围远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求(见图5)。

图5 公共服务设施对文旅发展的支撑能力

3 浚县县城提质发展策略

浚县全域内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资源,县城所在四条街道内的历史遗迹资源以高等级、高密度、高质量对县城发展呈现出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浚县特色历史遗迹资源明确,文化承载空间不断创新。因此,本文提出构建“以文化为抓手、以空间为载体、以设施为支撑”的浚县县城提质发展思路(见图6)。

图6 文化基因引领下的浚县县城提质发展框架

3.1 以文化为抓手,整合特色遗迹资源

针对明确的特色历史遗迹资源,形成以特色文化促进空间发展的格局。牢牢把握好以社火表演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隋唐大运河和黎阳仓遗址为代表的运河文化、以浚县惨案广场和南关煤球厂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子贡广场为代表的儒商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思路,打造以“民俗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儒商文化”等为触媒的多点爆发式文化景观,以同类型文化串联与不同类型文化并联的方式打造多条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根据不同旅游线路的资源情况和文化特征,营造出不同的文化空间氛围。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应当紧紧围绕“赶会、朝山、进香”等活动并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赶会”中的业态,依托泥咕咕、柳编、皮影戏等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一批民俗文化产品,形成浚县特色。在空间层面,营造沉浸式体验感空间,重点打造庙会民俗文化街,为游客与表演者设计互动交流空间。在时间维度,应由最初的 “正月”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延伸至“正月+重要节庆活动”,并尽快推动社火表演的常态化。

3.2 以空间为载体,发展多元文化空间

空间作为历史遗迹资源的重要承载体,应当根据文化重要程度、文化发展对于空间的需求量以及新兴文化空间氛围的营造需求,使浚县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基底、特色历史遗迹资源承载空间和当前主流文化空间之间平衡发展,各得其所。

针对特色历史遗迹资源承载空间,应当实现文化带动空间发展与空间集聚带动文化复兴的双赢。一方面,依托民俗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儒商文化等资源打造不同风格的特色文化空间,例如:庙会街、儒商街、运河街等;另一方面,发掘利用好“庙会-社火文化环”“浮丘山-大运河-浚县故城文化环”“大伾山-黄河故道-黎阳故城文化环”,以空间集聚促进历史文化的发展利用,如:依托景通路激活两侧的文化遗迹,打造形成浚县黎阳故城森林公园和黄河故道、伾山大佛、黎阳仓遗址、紫金山-凤凰山矿坑共同发展,形成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交织的多元文化空间。同时,将浚县县城周边具有特色资源的村庄作为新兴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拓展。

3.3 以设施为支撑,补齐文旅设施短板

基础服务设施是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共同需求,根据浚县文化空间中的文旅设施支撑能力分析结果,需要补充旅游公厕和宾馆、酒店等文旅基础服务设施,尽可能实现文旅基础服务设施2 000 m内全覆盖,并注重其品质提升。从民众精神需求和知识普及、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必须充分发挥浚县人民文化馆、浚县民俗文化博物馆、浚县儒商博物馆、中原地契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切实打通浚县文旅设施与文化设施在服务游客和服务居民方面的支撑功能。

4 总结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历史遗迹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而浚县县城集聚了高等级、高密度、高质量的历史遗迹资源。本文对浚县历史遗迹资源引领城市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围绕文化基因从“文化抓手”“空间载体”“设施支撑”3个角度明确浚县县城提质发展的具体策略:整合特色遗迹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保护古城空间格局,发展多元文化空间;补齐文旅设施短板,发挥文化设施功能。

总体而言,聚焦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资源的综合梳理和利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历史遗迹资源丰富的县城发展新思路。未来还可以将浚县历史遗迹资源细化分类,从物质文化遗存的“形”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神”进一步探索历史遗迹资源和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为名城保护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文旅发展探索更为广阔的道路,为文化基因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浚县遗迹县城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浚县大平调演出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浚县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方外观遗迹旧照
浚县
河南浚县隋代黎阳仓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