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如何融入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

2023-11-11 09:11
活力 2023年15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时代

刘 璐

(齐鲁工业大学,济南 250000)

一、培育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价值意义

(一)共享发展的传承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发展理念的最终目标。艰苦奋斗是共享发展的先决条件,不亲身体验,就不能真正理解改革开放的深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发展,就是要让人民分享改革的成果,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发展的果实来之不易,而这一切都要靠人民的不懈努力。

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主动投身劳动,同人民一道向前、同人民一道进步、同自己的理想一道前进,身体力行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此基础上同国家、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二)艰苦奋斗的延续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党含辛茹苦打基础的坚强精神动力。同时,艰苦奋斗的内在实质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精神。

当代青年更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广大青年要自觉继承前辈的艰苦创业精神,发扬勤俭节约、白手起家的优良传统,在攻坚克难中奋勇前进,不断在披荆斩棘中开拓进取。

(三)时代进步的动力

新时代不断前进发展需要青年力量的推动。青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时代中大展身手的舞台是无限的,青年的理想也是无限大的。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青年要将青春活力充分绽放,在激情燃烧的青春里,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用奋斗的青春成就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二、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合理性分析

对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从共通性、连贯性、互促性三个层面来探讨两者的交集,他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可以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培育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红色文化和青年奋斗精神的共通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探索。红色文化是从内忧外患的国情中,民族自力更生的革命战争中,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改革开放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中不断发展而来的,它的内涵还在不断延续着。

我们的伟大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青年前行的步伐从不停止,因为内心的坚守也源于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和坚定,百折不挠、拼搏奋进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或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不断做出的努力。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青年都要保持英勇顽强的精神状态,直至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百折不挠、拼搏奋进是艰苦奋斗精神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精神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通过自身的不断奋进,形象地描绘出了奋斗的本质,丰富了它的内涵。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2 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最低纲领,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自那以后,不管面对内外如何复杂的环境,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迈进,突破性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先进人士和广大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红色文化和青年奋斗精神的连贯性

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之间具有连贯性,都是引导中国人民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它们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进步。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见证,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人民为革命事业艰苦努力的奋斗精神。它和当代奋斗精神中顽强拼搏的核心是一样的,在价值意义方面,二者都有很强的连贯性。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气质,它包括核心精神、物质形式和制度形式。核心精神主要表现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物质形式体现在革命记忆中,红色精神作为物质遗产的载体,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设施等;制度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

红色文化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其本质可以概括为勇于牺牲、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实事求是、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奋斗精神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它是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是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在实践中接地气、不服输、奋发向上的精神,是追求新与变的创新思维,是无私无畏的奉献情怀,是吃苦耐劳的品格精神。

(三)红色文化和青年奋斗精神的互促性

在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中,是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的。应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作为奋斗精神的教育资源,指明奋斗精神的方向,巩固奋斗精神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为培养奋斗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材料。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史进程中形成的,既要传达爱国爱党的价值引领,又要启发当代大学生了解革命斗争的艰辛和不易,树立奋斗精神修养的文化根基。建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是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先决条件,如果走错了路,就会偏离轨道,走到另一个相反的方向。

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社会中,“搞乱人民的思想,动摇人民的信仰,趁机浑水摸鱼”的思想横行,这是一种对革命的破坏,各种诱惑往往会动摇人们的信念,削弱意志,甚至会违背伟大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红色文化可以给奋斗者指明正确的方向,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舞台,青年要有所作为,要努力拼搏,传承红色文化中的奋斗精神,用奋斗去充实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在当今社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探索红色文化在培育青年奋斗精神中的途径,通过社会、高校、个人的共同努力,把红色文化与青年的奋斗精神深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铸红色之魂、研红色之学、践红色之行。

(一)社会方面:发挥社会的保障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党中央对青年成长高度重视,全社会都应当积极承担为青年创造良好成长环境的责任。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QQ、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占据着大学生的生活。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红色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名人事迹,并配上图片,或者录制成语音,让大学生通过听的方式来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同时,也可以开通“红色文化”的官方微博,宣传“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旅游指南”等活动,让游客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地方体验红色文化氛围。大家可以在游览完红色文化景点后发微博,增添更多的趣味和内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抖音等App,将红色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地方。由此可见,使用互联网可以使宣传“红色文化”更为便捷、快速,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在教育领域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加强政策体系的建设,制度和规章常常能够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优化教育资源,各报刊、图书出版社要加强管理,多出版有营养、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为社会营造弘扬奋斗先进典型的氛围贡献一臂之力。

(二)高校层次:发挥大学教育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德为先”是大学的根本。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在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首先,要把红色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把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融入课堂中,使其成为“主阵地”。

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仅靠理论教学只能使大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识停留在理论上,而无法深刻地感受,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考察,如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到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纪念馆实地考察,使他们身临其境,睹物思人,深刻领会红色精神的本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认识奋斗历程、感受红色精神、增强时代责任感,培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培育奋斗精神。

最后,把红色文化和拼搏精神融入高校文化之中,使学生的力量相互融合,展示出学校的精神面貌。高校要把奋斗精神与地方红色文化相融合,注重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唱红歌、红色文化进校园宣讲、红色诗歌朗诵等活动,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中奋斗精神的文化成果。

(三)青年群体:努力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培养青年的奋斗精神,必须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把奋斗精神融入他们的内心和行动中。在新时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红色文化,培养奋斗精神,学好本领,努力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应该积极参加各类活动。青年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牢记自己的理想信念,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应该怎么做呢?首先,青年要坚定信仰,坚定不移地相信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坚决反对一切不正确的极端思想,坚决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另外,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必要的。青年必须正确把握理想和实践的关系,把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实践高度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的国情实际,主动担当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最后,新时代青年要敢于担当、勇于奋斗。青年是时代最敏感的指示器,肩负着时代的责任,时代的荣耀应当属于青年。

当代大学生应当为身处中国而感到骄傲,要把握好国家、社会给我们创造的优越环境,建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坚持以个人的“小我”为社会的“大我”服务,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和所学的知识能力,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激扬青春,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我。

结 语

红色文化是中国大地留给当代青年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它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是其他文化不能替代的。所以,在不同文化激烈冲突的当今社会,青年要高举大旗,勇往直前,妥善处理好和其他文化的关系,通过社会、高校、个人的共同努力,自觉传承红色精神根脉,不断提高自身的奋斗本领,树立奋斗精神,主动接过前辈的火炬,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