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零部件盈利修复

2023-11-11 15:55薛宇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海缆海风装机

薛宇

近日,风电企业陆续公布三季报。从各企业业绩来看,塔筒、轴承企业三季度业绩改善显著,泰盛风能营收同比增长54.89%,净利润同比增长78.06%;天能重工营收同比变化-7.44%,净利润同比增长99.51%;新强联的营收同比增长27.07%,净利润同比增长161.75%;通裕重工在上半年的高增长后三季度仍实现增长,营收同比增长2.89%,净利润同比增长10.78%。

经历了2022年的业绩下滑,随着原材料价格下降,疫情及装机放缓因素逐渐减弱,风电零部件重新迎来盈利增长。不过,风机整机厂商业绩仍承压,2023年三季度,金风科技营收同比增长8.61%,但净利润同比下滑97.88%。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并网容量为37.63GW,同比下降20.90%,主要原因为补贴结束后装机放缓,疫情导致零部件厂商开工率不足、产能下滑,下游整機厂商交付延期,板块整体营收下滑。同时,由于上游原材料2022年价格高企,零部件厂商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据统计,风电板块2022年营业收入为2404.89亿元,同比下降3.25%;归母净利润172.68亿元,同比下降21.62%。各子行业中,整机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变化-7%、-15.11%,叶片分别变化8%、6.64%,塔筒分别变化-20.04%、-51.09%,铸锻件分别变化3.85%、-41.29%,轴承分别变化7.57%、-37.52%,海缆分别变化3.14%、-35.50%。

随着2023年疫情影响减弱,且上游大宗材料价格下行,零部件厂商产能恢复,行业整体有所回暖。其中,塔筒、铸锻件等环节由于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受益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利润先行修复。

2023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69亿元,同比增长6.56%;实现归母净利润156.14亿元,同比下降12.90%。其中,铸锻件、塔筒、海缆三个交付靠前的子行业实现增长,其中锻铸件同比分别变化8.10%、68.82%,毛利率同比增加5.64个百分点;塔筒同比分别变化39.49%、46.48%,海缆同比分别变化2.18%、19.15%;整机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变化-2.87%、-55.95%,毛利率同比增加3.90个百分点;叶片同比分别变化20.78%、-20.78%,轴承同比分别变化-3.79%、-58.47%。

2020年起大宗价格上涨,风机中占比最高的原材料钢材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一度涨至最高174.81。2022年下半年以来,钢材价格逐步下降,指数由2022年6月的129.94降至2023年10月的107.29。2023年6月底,废钢价格2690元/吨,相比2022年6月平均价3438.1元/吨降幅达21.76%。2023年10月底,铸造生铁3580元/吨,相比2022年6月末的4400元/吨降幅达18.64%;中厚板3750元/吨,相比2022年6月末的4630元/吨降幅达19.01%;叶片方面,环氧树脂华东14400元/吨,相比2022年6月末的20800元/吨降幅达30.77%;碳纤维 T300(12k)87元/千克,相比2022年6月末的155元/千克降幅达43.87%。

根据中信证券的分析,从历史情况来看,原材料价格下降过程零部件业绩有所改善。2012-2015年中厚板的价格持续走低,从2012年年底的4026元/吨下降到2015年年底的2317元/吨,相应地天能重工的毛利率从19%提升到37%;铸造生铁和废钢的价格从2012年年底的3763元/吨和2916元/吨分别下降到2120元/吨和1378元/吨,相应地金雷股份的毛利率也从23.6%提升至34.2%。因此从历史数据看,风电零部件的毛利率和风电原材料价格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行,零部件的毛利率将不断回升。同时,2012-2015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相应带动了产品出货量的逐年增加。

中信证券表示,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低主要是因为宏观需求的走弱,预计原材料价格的下行将会在风机中游制造产业链中带来利润的再分配,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60%的风电零部件环节弹性更大。

海通国际则认为,锻铸件环节由于陆风占比较高,故量利齐升更为显著,风塔和海缆板块有望进一步受益于未来海风的起量。随着三季度吊装旺季的到来,海风核准及交付均在加速推进,产能利用率提升也有望提高零部件的盈利能力。

除了上述表现较亮眼的铸锻件、塔筒环节外,华创证券指出,海缆、锚链等环节有望2023年受益,由于海缆交付属于后置环节,国信证券认为海缆交付旺季有望于二、三季度出现,而叶片环节由于供应紧张有望产生超额利润。

中信证券预计行业新增风电装机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带动相关风电零部件出货量增加。

2023年1-9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33.48GW,同比增长74.01%,9月单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4.56GW,同比增长47.10%,环比增长74.71%,经历了抢装潮过后的装机“低潮”后,新增装机维持较好增长。

近日,欧洲提高了装机目标,继续带来新的需求增量。由于欧洲对外能源依存度较高,可再生能源不足,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天然气价格最高达到疫情前水平的10倍,在此背景下,9月12日,欧洲议会正式通过决议,将2030年欧盟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从32%提升为42.5%;9月25日,欧盟更新后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设定了欧盟清洁能源使用的目标,将2030年底前将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提高两倍,以进一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据GWEC预计,2023-2027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680GW,年均增速15%。

不仅如此,多地前期滞缓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开始提速。2023年上半年,国内风电项目建设整体进度较慢,尤其是海上风电受到国管省管海域审批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的影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不过近期情况发生了转变,广东省于5月开启共计23GW的海风竞配,福建省于6月开启共计2GW的海风竞配;8月国家电投也发布了2023年海上风电竞配,机组采购容量共计16GW。三峡大丰800MW海风项目于9月1日发布施工招标,国信大丰850MW海风项目于9月13日公示海域使用权,龙源射阳1GW海风项目于9月25日获核准。10月11日广东省管海域7GW海风项目竞配结果已公示,后续还有国管海域8GW竞配项目即将落地。中银证券指出,这些预示着阻碍海风发展的审批问题或已得到解决,江苏海风项目已基本落地,目前阻碍海风项目开发因素仅剩广东的航道问题仍待解决。综合来看,未来海风开发前景较为明朗,下半年开发节奏有望提速。

按照十四五规划及目前实现情况来看,未来两年海上风电装机或将提速。据统计,全国沿海省市的十四五规划要求新增吊装海风容量合计58GW及以上,2021年和2022年国内海风装机分别14.48GW、5.16GW,而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为1.1GW,与年初市场预期有较大差距。据海通国际预测,2023-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6-7GW、10-12GW、18-20GW,按最小值算增速分别为16%、67%、80%。

而从海外海上风电市场来看,欧美等国家在能源独立和清洁能源转型的目标下,提出海风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海外主要海风市场2030年累计装机目标达200GW,预计2022-2030年年均装机量将达22GW左右,对应年增速将达27%。

目前,国内塔筒桩基、铸锻件等零部件环节头部厂商已进入海外市场。天风证券指出,铸件不存在安装属性方面的障碍,同时高能耗和高人工成本属性带来成本优势;塔筒安装属性也较弱,依靠成本优势和较好的海外竞争格局,塔筒出海需求较大;海缆安装属性强可以通过与海外当地的海工企业合作,降低出海难度,且业主使用中国海缆更具经济性。

不同于零部件逐渐回暖,风电整机目前业绩仍然承压。海通国际指出,风机企业2023年业绩体现的是前期竞争加剧的结果,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毛利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补贴退坡及风机大型化的影响,风机价格下行,而作为行业中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弱,风机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挤压;同时面对低价中标的竞标规则,风机企业大打“价格战”,这意味着只有持续降本才能维持盈利,然而安信证券指出,风机依靠大型化增加捕风效率同时摊低单MW生产成本,相比于光伏众多颠覆性技术更替带来格局重塑,风机大型化的创新过程则更多是“渐进式”的改良。

猜你喜欢
海缆海风装机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 036 万千瓦
趁着海风放纸鸢
陆海段不等径海缆匹配方案与载流能力提升研究
110 kV海底电缆-架空线雷击过电压分析
《海风》
浅谈海上平台间海缆末端抽拉工艺
静电帽自动装配压装机的研发和应用
光电复合海缆的模态分析仿真
微微的海风
ZLF0104无菌粉针剂分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