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语“泥”喃

2023-11-12 19:32张梦怡
幼儿美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陶泥泥塑泥料

张梦怡

陶泥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材料之一。古往今来,无数民间手艺人利用陶泥材料可塑、多变等特性创作出无数形象生动、诙谐有趣的艺术作品。陶泥艺术与幼儿美术活动的结合,不仅能帮助幼儿拓展艺术语言,更好地表达所思所感,还能促使幼儿的艺术创作从平面维度向立体维度转换,实现创作思维和技能的提升。

本期材料栏目通过探索和分析陶泥材料的投放、工具设置和活动开展等,带大家深入了解陶泥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延伸使用,希望能为材料的有效使用及相关活动的发展创新提供启发与借鉴。

一、陶泥材料的投放

1.泥的视觉呈现

在投放陶泥材料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泥的色彩和造型。

我们在陶泥区里使用的泥,都是供直接拉坯使用的一些熟泥料。这些熟泥料都是堆放在露天区域,经风化松散后,用锤式破碎机捣碎、轮碾机粉碎,再经泥料过筛、湿水后通过真空练泥机捏练而成的。因原本岩石所含矿物质不同,这些泥料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例如紫砂泥、红陶泥、黄陶泥、高白泥等,能够促使幼儿的创作更加生动、多样,也更具视觉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为幼儿的创作提供各种形态的陶泥。比如,研磨好的各色泥粉及泥浆、在晾坯板上放置的块状、片状、球状等不同造型的泥料。这些泥料可以启发幼儿产生相应联想,塑造出更加多元化和创意十足的泥塑作品。

2.泥的艺术语言

(1)陶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与互动性

一种材料或软或硬,都会制约着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陶泥这一材料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经过火的淬炼,它可以像石头一样硬;经过水的滋润,它可以像果冻一样软,再添加一些水,甚至还可以变成泥浆。因此,陶泥不仅可以是泥片、泥条、泥块、不规则泥碎等不同形态的干泥,还可以是经兑水、搅拌后具备不同黏性的湿泥或泥浆。而且,陶泥材料不仅可作为熟泥料进行创作,还可作为半成品材料使用,随之而来的艺术创造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此外,陶泥还可以与创作者之间产生极强的互动性。对于幼儿来说,给陶泥施加任何一个力,它都可以产生相应的变化,无论是用手掌轻拍、用手指点按或是用拳头捶打,各种各样的变化与幼儿的操作和感官认知产生互动,增强了幼儿的创作体验。

(2)陶泥具有极丰富的视觉艺术语言

通过徒手或利用工具操作的方式可以使陶泥具备或干涩、或柔软、或冷硬、或粗犷、或细腻的质感,这无疑为幼儿的艺术表达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在陶泥区的艺术探究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敲打、碾磨将陶泥从几何形状变回有机形状,还可以将泥条制作成不同长短、粗细的形状,更能塑造出点、线、面相结合、不同色彩相呼应的创意作品。

相比之下,幼儿园常用的超轻黏土则在颜色、重量、材质、香味、触感方面相对单一,无法完全替代陶泥的使用。

二、陶泥工具的提供

幼儿进行陶泥创作的主要工具有晾坯板、拍泥板、网格木锤、泥滚工具、环形修坯工具、木质泥塑刀、弓形割泥线和挤画瓶等。

1.晾坯板

晾坯板通常作为垫于作品底部的操作台使用,也用于晾晒完成或未完成的泥塑作品,同时还可以对陶泥区中的人数进行隐性调控,即一个晾坯板对应一名幼儿的操作。

2.拍泥板

工作坊提供两种拍泥板规格,一种是大头泥拍,一种是扁平状泥拍,它们的作用都是对泥进行拍打和塑形。大头泥拍适合初步的拍泥塑形,扁平状泥拍则适合细节部分的拍泥塑形。

3.网格木锤

网格木锤的手柄较拍泥板要更细长一点,用起来会更加省力。锤头的一面是光面,一面是网格面,除了可以敲打碎小的泥块,还可以制作出网格肌理。

4.泥滚工具

在泥片和泥板的制作中,擀泥杖是必不可少的。这类泥滚工具的尺寸一般为20cm左右,中段带有滚轮,使用的时候同时抓住两边把手就可以对泥料进行压印,非常适合幼儿操作。

除此之外,还有四种表面凹凸不平的泥滚,也被称为“印花泥滚”或“肌理泥滚”。它们可以帮助幼儿在泥片上变化出更多的纹路造型,获得更为丰富的创作体验。

5.環形修坯工具

这类工具不仅可以刮泥坯,还可以对作品的造型进行精雕,在作品表面形成富有创意的肌理。粗头的手柄方便儿童抓握操作,环形刀头边缘光滑,安全性高,不会划伤幼儿。

6.木质泥塑刀

这是用于切割泥块、塑形的工具。幼儿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搓、团、压、捏、插、接等技法为泥塑作品添加丰富的细节。

7.弓形割泥线

这类工具主要用于切割泥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取泥器”。其中间是不锈钢丝,结实耐用。在创作时,同样也可以用来制造不同的纹理。

8.挤画瓶

挤画瓶是幼儿创作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常用的手工工具。通常,我们会用到不同粗细的挤画瓶及滴管,装上泥浆进行绘画。有时,还会准备一个陶瓷杯子用于盛装陶泥。

三、基于陶泥的美术创作活动开展

幼儿用心倾听陶泥的物理性质与艺术语言,从开放性的对话中获得连续而深度的审美经验和创作经验。在开展幼儿陶泥美术创作活动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通过感受肌理、制作泥塑、泥浆绘画等多种环节引导幼儿,通过幼儿与陶泥的互动对话倾听幼儿、看见其在艺术表现中的成长与发展。

1.感受肌理

当幼儿徒手对陶泥进行拉、捏、挤、压、揉、堆、团、接、甩等各种各样的操作,每一块泥都能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而通过使用工具对陶泥进行切割、压印、打平、刻画、刮擦、镂空,或是通过印花泥滚压印、木工区自然物压印等,也能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肌理效果。陶泥材料的特质让幼儿能够充分发揮自己的想象力,在创造中感受肌理的变化,并对自己的操作有进一步的认知和更加深刻的感官体验。

2.制作泥塑

陶泥器皿的出现满足了从古至今人类日常生活盛物之需要,它们大多数用到了传统泥塑的制作方法,例如泥条盘筑、泥条圈筑、泥片贴附法等,通过制作泥塑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追求。幼儿在创作时,最常用的就是泥条盘筑的方法。在创作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现当代的陶泥艺术作品对话,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纵情驰骋,更好地进行创作。

3.泥浆绘画

(1)泥浆流淌

泥浆根据水分的多少,可以分为流体和半流体。当泥浆处于流体形态时,可以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肌理质感的绘画颜料。因泥和水混合不够均匀,在流淌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随意的形状。我们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色彩的泥或控制泥和水的比例,调节泥色的深浅变化。在闭合的形状中泥浆可以做线描或涂色,还可以同另一新型黏土材质相结合,营造强烈对比效果。当幼儿的创作经验逐渐丰富,其对于迁移到泥浆画上的技法掌握也将更加熟练。

(2)彩色泥浆

幼儿将彩色泥浆置入挤画瓶中,可以像利用画笔创作一样,进行点、线、面的绘画及涂色,营造出自然、质朴的艺术效果。

(3)户外泥浆

泥浆绘画还特别适合在户外进行大幅创作。泥浆随着身体律动所形成的轨迹,就是幼儿和泥浆最即兴的“对话”方式。除了平涂,幼儿还可在户外探索点画、甩画、印画、刮画、浮雕等创作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播放音乐,幼儿在创作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听见泥浆的“歌唱”,将泥浆画的可玩性发挥到极致。

综上所述,陶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互动性和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在运用陶泥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永怀开放的心态,追随幼儿的兴趣和想法,倾听幼儿心中的细语“泥”喃,发掘陶泥区工具、材料的更多可能性。

猜你喜欢
陶泥泥塑泥料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怪兽奇想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可爱的公鸡
捏陶泥
陶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
泥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