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融通培育经法管拔尖人才

2023-11-14 09:16付洪深
考试与招生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课程融通

□付洪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一、专业特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一所财经、政法、管理强强联合组建的红色革命高校,一直以来深入传承和弘扬办学传统和优势,将不同学科进行融通教学,构建特色鲜明的融通教育体系,围绕“懂经济、通法律、善管理”的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一批融通型代表性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师资、资源平台,这“六位一体”如今已经成为学校融通性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学校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 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全校一流专业覆盖率达86.3%,基本实现经法管主干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以深厚的专业实力为依托,贯彻“融通性、创新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大类培养、融通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此模式中走出的学生,便拥有了融合性的专业技能。为此,学校推出“希贤计划”系列举措,开设了8个融通型人才培养项目(表1),并建设有11个双学位班(表2),打造了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

表1:融通型人才培养项目

表2:双学位班、实验班

二、特色课程

学校形成了专业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本科课程体系,融通课程总数达到400余门,打造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经法管融通课程库。学校开设了国内首个人文学科和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样板课程《百校百家共话百年中国》,计划邀请1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讲授不同领域的前沿知识,目前已开课16场次,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同时,深化与本省部属高校间的校际合作,进一步丰富本科课程体系,已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3所同城高校的100门课程纳入学校本科课程库,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育,共同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三、特色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文澜学院,是以首任校长范文澜先生命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是学校融通性人才培养的示范区。自成立以来,文澜学院大力从海内外引进优秀的专家学者,组建了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专任教师团队。现有专职海归教师约40人,兼职教师1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90%以上。

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学院积极探索卓越拔尖经法管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平台方面,2019年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由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担任中心名誉主任,充分结合学院的学科优势,打造高水平学术平台。课程设置方面,学院以国内外顶尖商学院为标杆,设计文澜学院本硕贯通人才培养计划,开设20余门国际化课程,并设置了实践教学、课题调研等实习培训课程,由国际知名经济界、管理界大师学者及外籍专家教授共同组建了专业课教学团队进行双语、全英语教学。授课方式方面,学院采取小班化单独授课模式,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兴趣设置学术班、国际班和创新班,同时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研究式的创新教学方法,推行以研究为导向的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授课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模式方面,学院采用个性化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实施全程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一对一的指导教师对课程学习和能力训练进行全面指导。国际交流方面,学院与美、英、日及港澳台等国际及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表现优异的本科生将有机会到国外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交流或继续深造。

四、就业前景

学校拥有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成立了创业学院,培育出300余家企业,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0余项,让同学们能够从容迎接未来的创业与就业。近年来,本科毕业生总体继续深造率(国内升学、出国深造)一直保持在50%以上,学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包含继续深造)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猜你喜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课程融通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高校互派教师开课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Funds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ergy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Sex: Review of Sex, Covert 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CLT with regard to learners’ inter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s
法学本科课程教学考后复盘评析短课设置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