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胀气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2023-11-15 05:27巴久阿且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肠胃排气患病

巴久阿且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农业农村局且拖乡畜牧兽医站 616750)

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则极易造成猪胀气疾病高发,由于一些饲养管理人员对于疾病的忽视,认为猪胀气出现后无需治疗,后期少进食即能够自愈,但实际上忽视治疗还容易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制约养殖工作的开展。且生猪生长过程中,各个年龄阶段和品种的生猪均容易感染该疾病,所以一定要做好病因的探究,做好治疗工作。

1 发病原因

造成猪胀气病高发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不仅有环境因素,还有疾病因素,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等。

1.1 大肠杆菌感染

仔猪出生前后3 周,自身免疫力比较差,极易感染病原性大肠杆菌,导致仔猪存在腹泻、脱水等症状。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后,会对仔猪的肠道功能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导致各种营养物质积蓄在仔猪的体内不消化并发酵产生气体,从而诱发猪胀气。大肠杆菌会造成养殖场内仔猪大范围感染,不仅发病率高,同时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1]。

1.2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1 周龄内的仔猪容易感染高发,尤其是3 日龄左右的仔猪。其在感染后,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且粪便中夹杂着血液,腹部的皮肤发黑,小肠位置出血。

1.3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冬春季节气候相对较为寒冷,容易出现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的情况。该疾病不仅会导致猪腹泻疾病高发,还容易诱发猪胀气。

1.4 感染性便秘

常见于猪瘟、蓝耳病等传染病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等多病原混合感染容易导致猪患有便秘等疾病,并进一步诱发猪胀气病。

1.5 饲养管理不当

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方式不当会造成猪肠道中产生一些产气菌,其通过不断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若是不能尽快的排出体外,极易造成猪胀气病。同时,饲养管理不当还容易造成猪体内的消化系统紊乱,肠道中气体难以排出,导致胃胀气病高发。猪在生长过程中饮用了大量冰凉的水,或是其食用了大量霉变的饲料或是营养配比不均衡的饲料等,均容易造成毒素积蓄在生猪体内,并造成各种肠胃疾病。

1.6 运动较少

生猪在大量进食后,缺乏运动和锻炼,且长时间忽视运动和锻炼容易造成胃肠动力不足,导致便秘等症状的出现,造成胃胀气病高发。

2 临床症状及诊断

猪胀气病在患病的初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患病猪的体温正常或是稍高,部分病例会在进食后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以及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口鼻位置分泌出白色液体,严重时还可能夹杂着红色液体。部分病例初期皮肤发红,后期颜色变黑,食欲下降甚至废绝,初期目光呆滞,长时间站立,最终可能倒卧不起。积蓄在猪胃肠内的饲料由于难以被及时消化,并在肠胃中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生猪肠胃胀大,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的情况。

受细菌、病毒影响所造成的猪胀气病,会在细菌、病毒的干预下,导致其肠胃功能受阻,肠壁血液循环速度减缓,并出现小肠出血等症状。同时腹痛明显。患病猪长时间趴卧,还可能出现当天饮食饮水正常,翌日突然死亡的情况。

结合患病猪的临床症状能够对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若是想要进一步诊断并为后期的疾病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应结合病理学解剖等方式,提高诊断的精准性。通过病理学解剖,能够发现主要的病变部位集中于肠胃部位,存在明显的胃部扩张和扭转的情况,胃黏膜由于胀气存在充血或出血的症状,还有一些死亡病例存在明显的胃溃疡症状。另外,病死猪的肝脏部位病变比较明显,存在明显的肝脏质地变脆症状。脾脏肿大,且存在位移[2]。

3 治疗猪胀气的方法

3.1 猪胀气轻症治疗法

做好疾病的诊断后,还需及时进行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最大程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若是疾病处于初期且发现的早,可通过及时为其注射泰乐菌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同时配合注射复合维生素A,能够促进患病猪尽快的恢复。上述两种药物混合,能够更好的促进患病猪身体各项机能的尽快恢复。可以让患病猪食用适量的食用油,利用食用油自身所具备的润滑效果,起到润滑猪肠道的作用,以较好的缓解胀气。日常饲养管理工作进行时,要加强患病猪疫病的监测工作,对猪的生长情况做好观察,若是其存在食欲不振、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关注,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及时用药。一般情况下,猪胀气轻症病例通过精准诊断和及时用药有助于迅速缓解其症状,促进体内的气体尽快的排出。同时对于这些轻症病例应注意精心饲喂,饲喂一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饲料,同时让患病猪适量的运动,促进体内气体完全排出。

3.2 猪胀气重症治疗法

部分患病猪自身的体质比较弱,其一旦患病,极易出现病情迅速恶化的情况,为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还应及时的用药。防疫人员可首选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防治,像林可霉素,同时搭配适量的维生素C 进行疾病的治疗,即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林可霉素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具体的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注射0.1 mL 的10%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天2 次,连用3~5 d,即能够获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同时可以服用适量的食用油,可以获得较好的润滑肠道效果。可以在患病猪肛门附近涂抹一些食用油,有助于促进气体尽快的排出。防疫人员应辅助做好排气工作,通过进行按摩,对症状严重的进行按摩,促进猪体内有毒气体尽快的排出。同时,饲养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排气,以获得较好的排气效果。但是无论应用哪一种排气方式,均应注意控制好排气的速度,并且保证能够均匀的排气,促进气体尽快排出的同时,避免排气速度过快可能对猪内脏产生压迫。之后可以及时的灌入适量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可以较好的获得抗菌、消炎效果。另外,将气体排出后,可以猪禁食半天或是1 d,适当的禁食,以缓解猪胃部的负担,促进其尽快的痊愈[3]。

3.3 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猪胀气病,可应用胃导管放气法进行疾病的治疗,有助于迅速地排出体内气体,及时的缓解症状。对于已经患病的猪,除了要进行单独隔离饲养,还应严格的控制其进食量。用药时,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配合甲硝唑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应用35 cm 长的空心管,将其缓缓的插入猪的直肠中,再将空心管置于患病猪的体内2~3 d,促进体内的气体排出。服用藿香正气水能够获得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穿刺放气解压法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该方法应用时,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工作设备。具体应做好相关手术设备的选择和消毒工作,找准针刺位置。一般是对准患病猪大腿后倒数第二根肋骨与第三根肋骨中间的位置,先对该位置进行消毒或剃毛处理,之后缓慢刺入一根长针。注意针扎速度一定要缓慢,以免对猪的生长造成压力。物理排气法可以使用胃导管,将其缓慢的插入到患病猪胃中,若是有气体排出时,可暂停向前移动导管。待排气完成后,能够发现患病猪的腹部隆起部位明显下降。再通过胃导管导灌入200 mL 的0.1%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将病猪选择后高前低体位保定,促进其胃中的内容物尽快的排出。虽然内容物排出后需禁食1 d,但可以在此期间为患病猪补充10%葡萄糖溶液,可以在其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 溶液,上述物质混合,并进行静脉注射,能够促进患病猪更好的生长。

用药时,除了使用林可霉素,可以在其中添加10%丁胺卡那,用药剂量为0.1 mg/kg。患病猪若是胀气轻微,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益生菌辅助进行治疗。

最后,由于便秘引起的猪胀气,可以使用肛门扩张法进行治疗。针对便秘诱发的猪胀气病,可以对病猪灌服硫酸钠或是硫酸镁,剂量为50~100 mL,可以在肛门位置灌入石蜡油,能够促进其排便,能够较好的缓解猪胀气病。同时,进行肛门扩张,可以较好的治疗直肠黏连、便秘可能造成的猪胀气病,若是疾病是因为猪肠套叠所造成,则不是适合用该方式治疗。

4 预防猪胀气病的方法

4.1 注重饮食上的管理

日常养殖工作时,应注意加强猪胀气的预防工作,通过提升日常的饲养管理水平,能够较好的预防疾病,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饲喂管理,饲喂的饲料要干净卫生,日常做好饲料的科学配比,同时做好饲料的存储工作,保证饲料的质量不受影响。变质过期的饲料一律禁止饲喂。生猪的饲料除了要保证营养丰富外,还可以在其中添加膳食纤维、粗粮等,以较好的促进生猪肠道蠕动,促进其更好的进行消化,以免产生有毒气体而诱发猪胀气。在猪胀气容易高发的季节,可以在生猪的饲料中添加小苏打等物质,小苏打和猪饲料的配比为1︰1000,可以较好的预防疫病,降低疾病的患病几率。另外,在饲喂时,还应该控制好饲喂量,饲料量一定要把控好,避免饲喂量不足,生猪免疫力下降或是饲料量过多导致生猪出现消化困难的情况。饲料中除了保证要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以外,还可以及时的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硒等微量元素,促进猪肠胃健康,降低猪胀气的发生几率。一定要注意在生猪的生长过程中,不要随意添加各种添加剂,避免添加剂滥用可能对猪肠胃造成的负担或是对猪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养殖场可以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饲喂计划,对生猪的进食量进行科学的控制,以免存在暴饮暴食、厌食等情况。饲喂时,注意要少喂勤添,若是要更换饲料,还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更换造成生猪不适应,诱发肠胃疾病。

4.2 加强环境管理,注重疫病检测

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有助于降低猪胀气病的发病几率,同时有助于降低疾病可能造成的死亡率。养殖场首先应注意在养殖过程中对温度进行科学的把控,如遇寒冷天气,可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反之,若是气候相对较为炎热,还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日常养殖过程中还需控制好养殖密度。养殖场应结合养殖实际,科学的控制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为生猪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结合生猪体重、日龄等,科学的控制养殖密度,为生猪的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避免圈舍中过于拥挤或是空气质量不佳[4]。

圈舍中还应定期开窗通风,科学的控制好通风、温度之间的关系,避免长期通风造成温度下降而导致猪受凉并出现腹泻等症状。还应控制好圈舍的湿度。

养殖场间隔一段时间可进行疾病的检测工作,掌握全群生猪的疫病发生情况。同时还应做好杀菌消毒工作,制定科学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尤其要对养殖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做好科学处理。合理应用各种消毒药物,做好科学配比,提高消毒质量。

4.3 适量运动,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养殖过程中,若是生猪长时间的缺乏运动,会对猪的生长健康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养殖过程中,让生猪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生猪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提高,优化机体各项机能。尤其是在进食后,通过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不仅能够较好的排出体内毒素,还有助于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降低胃胀气疾病的发生几率。具体可以在生猪每天进食后,将其赶至空旷的空间内进行适量运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其健康生长,还有助于提高猪肉的品质与口感,对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5]。饲养管理人员可以趁机对圈舍进行全面的清理,降低疾病的患病几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养殖工作进行时,因为多种因素,极易造成猪胀气疾病高发,但是由对发病原因的忽视,疾病依然呈现高发趋势。由于疾病前期的症状不明显,在疾病出现后会对生猪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当前需要重视做好疾病的防治。在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进行时,掌握疾病病因,对各种高效治疗方法做好应用,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疾病可能对养殖工作造成的损失,推动养殖工作在新时期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肠胃排气患病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
缩缸强化汽油机用高效排气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