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表现中的作用探究

2023-11-16 13:02黄健航
名家名作 2023年21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乐钢琴

黄健航

钢琴艺术指导是我国一门新兴的学科,该名词最早可追溯至1998 年在山东聊城师范学院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钢琴艺术指导学术研讨会”,该会议对“即兴伴奏”“声乐艺术指导”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进而使“钢琴艺术指导”这一学科的定位逐渐明晰起来。在如今的声乐舞台展现中,钢琴艺术指导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需要艺术指导准确、形象地帮助歌者更好地将民族特色展示给听众,达到更好地为音乐本身服务的目的。

一、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者的关系

钢琴艺术指导在西方的歌剧、音乐剧、音乐会的整个舞台排演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表演者作品节奏音准的规范、表情舞台动作及语言等方面起着指导作用。而声乐演唱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表演艺术,演唱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还需要借助钢琴艺术指导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这就体现了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整体,两者之间在训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默契,才能在演出时充分发挥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域承载着不同方言、不同体裁的民歌。演唱者需要掌握不同的民族风格作品,势必作为配合者的钢琴艺术指导同样需要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扎实的演奏技术技巧。在国外,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已发展得较为完善,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还是由声乐专业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着艺术指导部分的教学,能够进行钢琴艺术指导进课堂的院校仅仅是几所音乐学院,普通综合院校还不足以全面实现声乐教师与艺术指导同时在一堂课中教学的局面。大多数钢琴伴奏是由该校的钢琴专业老师或学生进行弹奏,而非由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老师、学生来充当。因此,钢琴艺术指导这类综合性强、全面性强的专业在声乐展演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市场迫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通过与不同的声乐演唱者进行排演交流,钢琴艺术指导者能够接触到、学习到多元化的声乐演唱技法和情感表现手法,进而拓宽自身的声乐艺术视野,提高自身的声乐修养,为艺术指导活动提供丰富的经验支持。[1]

二、钢琴艺术指导所具备的专业能力

钢琴艺术指导虽以协奏或伴奏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但对声乐理解的要求颇高。钢琴艺术指导需在熟悉声乐演唱的发声方法、歌词的内涵、语言的表达、情感的处理等方面给予歌者指导、启发。因此,钢琴艺术指导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技能技巧、丰富的舞台经验等,才能与声乐演唱者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

(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

钢琴艺术指导想要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须熟悉众多科目,比如即兴伴奏、歌曲弹唱、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复调、艺术概论、中西方音乐史、中西方音乐鉴赏等课内外知识,将理论与实践衔接自如。钢琴艺术指导需要善于从歌曲中剖析旋律走向、和声的运用、情感的细节处理、曲式框架,根据作品的特点进行弹奏,辅助歌者深入理解该作品,从而使钢琴与声乐更准确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二)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

钢琴艺术指导不同于钢琴伴奏,钢琴伴奏也不同于钢琴演奏,但是它们有相同的基本要求,就是需要有扎实的钢琴演奏技能。虽然钢琴艺术指导在为表演者伴奏时没有钢琴独奏时那样华丽,也不能在演唱者演唱时喧宾夺主,但它更需要高级的钢琴演奏技巧。[2]因此,扎实的钢琴演奏基本功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带动音乐,使歌者与听众能沉浸其中。除此之外,钢琴艺术指导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视奏新谱的能力。面对浩如烟海的声乐作品,往往任务繁重之时,好的视奏能力能够给弹奏者本身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大提高了识谱的效率,节省了练习时间,带来了时间上的效益。

(三)具备较好的弹唱能力

钢琴艺术指导不仅要会弹,还要会唱,甚至边弹边唱。掌握一定的演唱发声方法,在实践中还可以对声乐演唱者进行有必要的纠正,如若歌者出现音准的问题,可判断歌者是否为演唱发声方法的不足,或是练耳训练的问题,便可当场进行解决,以确保演出能够完整地展现歌曲本身的魅力。歌唱还属于语言艺术,钢琴艺术指导在自身边弹边唱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歌词的句读划分,使之演唱中对歌词的断句更为合理、贴切。

(四)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

民族声乐表演与钢琴艺术指导在舞台演出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属于表演专业的它们离不开演唱与演奏,也同样离不开舞台的展现。[3]钢琴艺术指导在舞台上往往充当“绿叶”的角色,但需要在台下进行大量的练习,精心地处理作品,保证演出时有十分自信与饱满的情绪。一名舞台经验丰富的艺术指导,在面对舞台上突发状况时应及时做调整,确保演出的正常进行。这种舞台实践经验来自并且作用于平时的排练、彩排与演出中,具体表现在钢琴艺术指导与演唱者的配合、演出前根据不同声场做出的调整、钢琴艺术指导对演唱者紧张心理的疏导,以及演出时对各种突发状况的紧急处理等方面,充分说明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对一名钢琴艺术指导的重要性。[4]

三、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表现中的作用

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在德国有非常明确的划分:器乐艺术指导、歌剧艺术指导、艺术歌曲艺术指导。我国多所音乐学院借鉴了其经验,并建立起了富有我国民族音乐特色的艺术指导专业,如中国音乐学院将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细分为中国声乐、美声、管弦钢琴协作三个方向,符合中国艺术特色的专业学科建设。自20 世纪以来,我国开展了专业音乐教学,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艺术指导形式,将钢琴伴奏初次带到了民族声乐的演唱表演中。将传统与流行、本土与时尚相融合,使中国民歌不再局限于本地区范围,听众范围和传播程度不断扩展,使中国声乐在钢琴伴奏下凸显高大上,也占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5]我国拥有众多民族,民族歌曲的数量也繁多,需要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就少不了钢琴艺术指导在伴奏上的丰富呈现,因此,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表现上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作品中改编的意义

钢琴艺术指导恰当地在民族声乐作品中进行伴奏的改编运用,能使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与内涵得到丰富与提升,从而丰富了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了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改编声乐作品的创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继续发展并走向多元化,这一时期经作曲家改编的民歌不仅给原民歌加上前奏、间奏及尾奏,而且通过对旋律的拓展、曲式结构的扩大,钢琴伴奏中丰富的和声及织体运用来塑造原民歌的音乐形象及内容。[6]

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艺术指导改编后的伴奏,与民族声乐作品本身形成更为鲜明的对比,从而使音乐旋律更加富于变化。例如,作曲家胡廷江改编的伴奏《马桑树儿搭灯台》,该歌曲是湖南的桑植民歌,也是土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曲,描写了土家女子对丈夫在前线抗倭的思念之情。胡廷江在配伴奏时十分考究地将左手伴奏织体书写成连绵不断的分解和弦,右手是级进为主的和弦式旋律,将女子思念爱人的情感与亢奋的爱国激情交织在一起,既有土家女子柔韧坚强的一面,又有土家男子英勇顽强的形象,伴奏织体与歌曲内容结合恰当。(如图1 所示)

图1

《马桑树儿搭灯台》此曲记谱为G 大调,使用了湖南民歌中常见的羽调式。伴奏中第二小节出现的偏音#G,对应的是清宫音,而后使用了Ⅲ—Ⅵ级和弦,不仅将小调的阴郁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还多了些别离的色彩。该作品原曲短小精悍,但在作曲家胡廷江所编配伴奏后融入了前奏、间奏、尾奏,使作品音乐层次更丰满,也使原本在山中田野间的土家族民歌能够在音乐厅中与钢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被广大听众熟悉。该曲的编配立足于民族性思维,全面把握该民族声乐的风格,才能使得钢琴伴奏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声乐作品。

在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艺术指导不仅为民族声乐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演唱形式,而且使民族声乐作品的表演形式也得到了丰富与提升。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改编过程中,将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形式进行了丰富与提升,从而使民族声乐作品更具有表现力,能够吸引更多人对其进行欣赏和关注。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中人物塑造的作用

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是从音乐艺术角度,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研究,为演唱者提供准确的音乐依据,从而帮助演唱者塑造出饱满的艺术形象;二是从钢琴艺术角度,钢琴艺术指导通过伴奏部分,合理地使用调式和声、触键方式、力度对比、音色模仿、速度变化等,刻画出民族声乐中的人物形象。

“和声在调式的基础上产生,极大程度上丰富着音乐的表现力,各种稳定与不稳定性的和弦以及在某一调式体系中不同级的和弦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具有形象上概括的能力。”[7]钢琴艺术指导在编配的民族声乐作品中合理地使用和声色彩的变化,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例如,湖南花鼓小调《洗菜心》,胡廷江配伴奏。作为钢琴艺术指导,要弹奏《洗菜心》前应了解湖南花鼓戏的特点,熟悉该作品的结构、语言、节奏形态等,从而在合伴奏前对全曲有个完整的把握。从这首伴奏中的前奏可以看出,切分、附点节奏的频繁使用,以及一个重要音响结构要素就是锣鼓打击乐,半音化的纵向和声结构不仅能很好地表现出打击乐的音响色彩,还能丰富音响效果,塑造出俏皮幽默的人物形象及演唱风格。[8]胡廷江老师编配的伴奏中加了许多的变化音,如#d、#f、#g,非常贴切地将花鼓小调特征表现出来,也生动地展现了湖南女子豪爽、泼辣的形象。

作曲家胡廷江老师另一首改编的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变奏曲》同样很巧妙地将西方作曲技法同我国民族民间歌曲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征的作品。作品前奏部分使用了XX 0X XX 的节奏型引入作品,奠定了歌曲充满舞曲性质的基调,钢琴艺术指导需要将前奏演奏出好似一位哈萨克族姑娘逐渐迎面向听众舞来的场景,要表现出这位姑娘活泼开朗、风趣自信的形象。在弹奏前奏时需注意力度之间的对比,前奏由p—mf—ff逐渐递增的力度,手指触键时音色需聚集且有深度,渐渐地将力度爆发出来,带动演唱者的情绪,把控好速度,能够使歌曲充满灵动性和趣味性。而弹奏间奏时力度对比与前奏处恰恰相反,由ff—fp—mp,是一个由强至弱的过程,在一片热闹、欢腾的场景中逐渐回归平静,放缓的音乐情绪生动刻画出了玛依拉另一种人物形象,将少女在遇到爱情面前腼腆、羞涩的心理展现了出来。因此,钢琴艺术指导通过与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要将这位能歌善舞、天真烂漫的哈萨克族姑娘心理层次的波动塑造出来。

钢琴艺术指导通过民族声乐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与形象,才能准确地塑造音乐人物的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艺术指导并非单纯的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伴奏中的改编与创作中应与实际相结合,与演唱者合作出既有原味风貌,又体现国家民族自信的好作品。作为我国的新兴专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今,我国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培养正在逐步累积经验的阶段,民族声乐与钢琴艺术指导在两者的相互合作中,使民族声乐有了更好的表现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乐钢琴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纸钢琴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