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方竹林基地培育与管理措施

2023-11-16 00:43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10期
关键词:母竹方竹桐梓县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中国方竹自然分布中心,大娄山山脉贯穿全境,为方竹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方竹笋味道鲜美、品质自然纯净,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笋内脂肪含量、含糖量、热量等比蔬菜低,而氨基酸、铁、硒等元素高于其他蔬菜,具有减肥塑身、延年益寿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场前景广阔。桐梓县自2001年起,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植后续财源出发,多次将方竹列入农业支柱产业,通过不断科研试验,成功总结出了方竹种子育苗、人工造竹等基地培育措施和低产林改造、成林抚育等管理措施,并应用于指导方竹林基地建设,扩大了方竹资源总量,提升了方竹资源质量。到2020年,全县方竹林面积突破66667hm2,资源面积稳居全国第一,竹产值也得到大幅度增长,竹农人均方竹笋年收入由2010年前的350元提升到2019年的8 253.70元,直接带动全县82个脱贫村、2 961户脱贫户、10 666个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全县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正由竹资源大县向竹经济强县转变,桐梓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方竹笋之乡,先后获得金佛山方竹标准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等多项荣誉。

1方竹林基地培育过程与分布状况

2000年前,全县方竹林除1987年成立柏箐自然保护区后进行改造的2 534 hm2属高产稳产林分外,其余区域都为20世纪30年代原生方竹开花结实后天然形成的低产(残)林分,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或传统经营状况,部分区域甚至呈衰老衰败现象。2000~2003年,桐梓县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方竹低残林改造试验示范项目》、《方竹人工造林成活率试验示范项目》及《方竹种子育苗试验项目》,总结出了“低改后第三年,方竹笋亩产量可由毛林的33.4 kg增加到121.5 kg,且随着集约化经营管理,将逐年提高和“通过调整方竹造林季节及强化母竹选取等措施将方竹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6%以上”等结论,为方竹林基地培育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2001年,桐梓县将方竹列入烟、竹、畜、桑等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推进方竹笋产业建设。但在2015年前,受资金条件与销售市场等客观因素影响,方竹产业发展效果并不明显。2016年以来,桐梓县委、县政府重新将方竹产业定位为一县一业林业主导产业,按方竹引领、竹旅一体、多竹同台、助推脱贫的工作思路推进方竹产业建设,旨在将方竹资源生态优势转变为富民强县的经济优势,加强全县方竹林资源基地培育。根据桐梓县竹产业发展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全县投入资金约5 000万元完成方竹低产低效林改造26 667 hm2,并融合涉农资金1.4亿元,在全县海拔1 200 m以上区域按照“山山有竹、四季有笋”思路大力开展人工造竹,到2020年底方竹资源面积突破66 667 hm2,其中,面积大于6 667 hm2的乡镇有狮溪镇、水坝塘镇、黄莲乡、楚米镇、九坝镇等21个乡镇(街道);面积为1 667 hm2的有海校街道、高桥镇、风水镇、容光镇等。

2方竹笋年产量与产值情况

2010年前,全县年均产笋仅12 000 t,年产值约4000万元,竹农年人均收入350元。经过不断的改造、新造和抚育管理,方竹笋产量与质量大幅度提高,加上产品加工附加值提高,2015年后产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竹农人均收入增收效果明显。2015~2019年,除2016年受气候干旱和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全县方竹笋产量与产值出现逆转现象外,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3基地培育主要技术措施

3.1方竹种子育苗

3.1.1苗圃地选择

圃地选择要求交通便利、水源条件好,平均海拔1 100 m左右,土壤类型以轻壤和中壤土为主,质地疏松且保水保肥力强,最好选择在半阴坡缓坡地带。

3.1.2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选择在4月下旬~5月下旬,按随采随播方式进行。

3.1.3一年生幼苗排栽密度

以20 cm×25 cm为宜。

3.1.4苗期管理

包括水肥管理、松土除草和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培育优质壮苗。

3.2人工造竹

3.2.1实生苗造竹

方竹实生苗是指经方竹种子培育而成的苗木,实生苗在1~3年苗龄内没有形成竹鞭,但秆基芽苞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又称为分蘖苗,起苗时成丛挖起后按3~5株一丛分苗后即可栽植造竹,切忌损伤笋芽和根系。

3.2.2母竹移栽造竹

方竹林中成熟竹子与3年生以上苗床实生苗及排栽竹苗均称为母竹。造竹时选用以2~3年生地径3~4 cm且生长旺盛的方竹为主,挖取时除保证秆基(俗称螺丝钉)与竹鞭结合完好外,还要保证鞭根和鞭芽完整且来鞭至少保留30 cm,去鞭至少40 cm,鞭上有4~5个饱满芽,按3~4株一撮带适量宿土移栽。

3.2.3造竹季节和时间

10月中下旬~翌年3月下旬均可造竹,最好选择晴天挖穴施肥,雨天或雨后定植以提高造竹成活率。

3.2.4造林密度

实生苗造林每亩110株或167株。母竹移栽造林每亩74株或110株。

3.2.5整地挖穴和定植要求

整地規格为:实生苗造竹50×50×30 cm,母竹移栽造竹80×50×40 cm;整地方式为等高带状整地,带宽2~3 m;并把握好“穴大、浅栽、根舒、紧围”的植苗技术要点。

4成林经营管理措施

4.1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按砍老留嫩、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坏留好“四砍四留”措施调整年龄结构和密度结构,改造后达到林内无枯立竹、病腐竹、伤残竹、被压竹、高伐桩(≧3 cm)的“五无”标准要求,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和水肥条件,提高方竹林产量和质量。

4.1.1调整立竹年龄结构

方竹发笋率最高母竹年龄为2~4生竹,1年生竹因组织幼嫩不发新笋,5年生以上方竹因组织老化发笋率不高。因此,不同经营年限范围内保证竹林旺盛生命力的立竹年龄结构要求也不同:通过2~3年连续改造后合理立竹年龄结构比为:1年生:2~4年生:5年生竹(3:6:1);经营8年以上立竹年龄结构比为:1年生:2~3年生:4年生竹(3:5:2)。

4.1.2护笋养竹

竹笋径级越大,发育成的竹子质量越好,后期发笋能力越强。留笋数量与竹林平均地径大小呈负相关,平均地径<2 cm方竹林留笋9 750株/hm2,平均地径在2~3 cm的方竹林留笋9 000株/hm2,平均地徑>3 cm方竹林留笋7 500株/hm2。时间与空间布局要求是坚持五不采,即头番笋不采、摇巅笋不采、走边笋不采、单根笋不采、大径笋不采,并确保空间分布均匀,缩短成林年限。

4.1.3上层乔木保护

方竹生长发育离不开上层乔木保护,二者之间相互制约与促进,实践研究证明,上层乔木最佳郁闭度在0.4~0.5,郁闭度过大时砍去阔叶树部分枝丫,郁闭度过小时,在纯方竹林中适当补植一些适生阔叶乔木树种。

4.2抚育管理措施

抚育管理对象为经过3年以上连续改造后进入正常经营的原生方竹林和新造方竹林,常规管理措施有除草、施追肥及松土和养护等,实现高产稳产,还要辅助每年松土,深度达5~8 cm,挖除残留竹篼和枯死树蔸及施放有机肥等。

4.3其他措施

4.3.1发展集约化经营

主要模式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农户以土地林地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方竹林改造和新造,再以合作社与公司签订竹笋收购合同,实行订单方式进行规模化集约经营,农户按股份获得效益分红,形成利益联结链条,将农村闲散荒山荒地及竹林等集中起来集约经营,既能扩大资源总量增加森林覆盖率促进建设美丽乡村,又能节约生产成本并为当地农户提供务工岗位,增加经济收入。

4.3.2高效培育与管理

通过良种选育、幼林抚育、方竹低改、病虫害防治等高效培育措施,实现竹林结构动态化监测管理。

4.3.3适用技术培训

定期培训专业人才和职业竹农,全面普及方竹林经营管理实用技术和产品,深度开发先进科技内容,提高基地建设者与竹产品经营加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4.3.4一、二、三产互动循环发展

一是在将全县方竹资源按新造方竹林、原生方竹低产林和高产稳产林分,进行精准区域划分后,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筑牢一产基地基础。二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开发绿色生态产品,提升二产产值,除积极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外,还要推进“中国竹笋交易中心”园区建设。三是品牌带动三产,倾力打造“娄山关”方竹笋公共核心品牌,结合森林康养旅游及其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如林菌、林药等,推进竹林景观化、园艺化、经济化协调发展,创建现代化竹产业园区。

桐梓县方竹资源优势得天独厚,通过方竹种子育苗和人工造竹措施,方竹资源总量增加,通过低产林改造和抚育管理措施推动了方竹资源质量和产笋量提高,桐梓县竹产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助推脱贫成效明显。

(贵州省桐梓县林业局郑先容)

猜你喜欢
母竹方竹桐梓县
关于方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桐梓县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思考
合江方竹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中国方竹种质资源库建设探讨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毛竹母竹移栽技术
你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