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对文学与人生的感知
——张叹凤散文随笔创作的一种理论观察

2023-11-17 21:42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散文随笔杜甫散文

冯 源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教育学院,四川罗江 618500)

张叹凤本名为张放,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知名教授,他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有着不凡的建树,而且在散文随笔创作领域也堪称行家里手,从而一举成为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上的双子星座。就其散文随笔创作而论,他不仅在众多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发表了大量的作品,而且还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叹凤楼枕书录》《课堂下的讲述》《白与黄》等散文随笔文集,充分展现出在阅读中对文学与人生、社会的深层感知,以及对于散文随笔艺术的努力探索。

每个人的一生都处于现实社会的生活之中,只不过大部分人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坚定不移的选取,有些人则是选择在阅读书籍中度过,或者是在两者之间并行不悖。张叹凤先生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孜孜不倦于浩瀚的书海,平心静气地阅读书中描绘的绚烂世界,细细打量书中表现的社会生活,深入思考和探索书中展示的精彩人生。长期而广泛的阅读,给予他以视野的广阔、知识的充实、智能的增长、内心的安静、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洗礼。这正如作者在《阅读生活脞谈》一文中写到的那样:“像我这代‘知天命’的人,阅读史都起于阅读红色革命书籍。……《青春之歌》《迎春花》之类都是偷着读的,书多残卷,劫火幸存,蜷缩在家园背静一角,从日中读到日落,直到眼睛昏得无法继续。自己后来执教中国现当代文学,业余也尝试写点儿东西,兴许与早年阅读这些新文学作品有密切关系。那些革命传奇,可歌可泣,史诗画面,的确也有它比较独特的价值。但是马齿渐长,人到中年,就比较倾向古典文学了。因为在古人那儿,读到了更多典雅含蓄,同时是人世沧桑的喟叹。感觉古人虽然不活在今天,但今天的人们的哀乐,一样被他们预知。古人的文学更有一种悲剧的但同时清丽的气息。先秦激越,汉魏苍凉,唐代富丽,宋明玄妙,清代则有末世的衰靡。都有如数家珍的大家与不朽。”[1]125与此同时,作者还指出:自己的阅读方式是兴趣化与散漫化的相互结合,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主义色彩,认为阅读并没有什么害处,并非常怀念纸质本的阅读盛世,因为它是我们民族在优雅时代最为有力的体现。从这一段话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见知,作者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喜爱,以及对于外国文学中大师级作家的经典作品的敬重,并且从中获得了文学知识与文学素养,以及积极而健硕的审美精神引领。

在《叹凤楼枕书录》这部文集里,笔者主要选取其中的《魔鬼访问钱钟书先生》《临水照花人》《夫子平静而可亲》《汪曾祺先生的随笔》《作家的代价》《成都的瘦文人》等散文随笔作品进行分析,力图通过这样的文本分析和评价,透视这些作品传递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打量它们蕴含的审美内涵和美学价值,探寻作者在其中显现出的审美建构意义。

《魔鬼访问钱钟书先生》这篇散文,主要叙写了作者对钱钟书的散文创作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篇散文的标题,援引自钱钟书先生的著述《在人生边上》的第一篇散文,原文的题目是《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作者在写作时进行了改动,将其中的“夜访”变为“访问”。在这篇充满智慧和幽趣的散文里,作者一起笔便这样写道:“钱钟书先生为人为文都可以用二字来形容:聪明。聪明人一般冷静,冷静则多少有些冷嘲,正如《在人生边上》书前印的那帧照片,钱先生整严中有随和,随和中藏锋芒,一望那目光与口角所含智慧的笑容,读者不免折服在先了。”[2]6作者以这样的开场白作为本文的起笔,目的在于为后来评价钱钟书先生的散文创作埋下伏笔,借以引发读者的关注。接着作者单刀直入钱钟书先生的散文创作,认为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的散文是地地道道的学者散文,其散文艺术的特点是恢瑰玄奇、雄辩精辟,是作家坐在书斋里思考人生问题的哲理小品。在这个基点上,作者又逐一分析了钱钟书先生的《窗》《论快乐》《说笑》《吃饭》《释文盲》等散文在思想呈现和艺术表达上的成功所在。在作者看来,钱钟书先生的散文创作无不旁征博引,令人有大开眼界的新奇感,常常因为一个问题,钱先生能够抖落出十来个例子,其所运用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堪称新奇而又贴切,真可谓是将古今中外的智慧集于一身。但也正是因为钱先生的智慧太高,他的散文创作不免存在着一些瑕疵:一是显得太过抽象,令人有蹈入玄理一般的感受;二是基本上不涉及钱先生自己的生活,不直接体现钱先生的面貌与为人。在作者的深度认知中认为尤其是在第二个方面,是钱先生散文创作的致命硬伤。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钱钟书先生的散文创作中所浸透着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在对钱钟书的散文创作进行评价时,坚定地恪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既肯定了钱钟书散文创作的优长,又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临水照花人》这篇散文,为作者所编《贵族才女张爱玲》一书的序言,它主要从两个维度概要性地描绘了著名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一生:一是张爱玲的生平和主要事迹;二是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成就。在翻阅了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揭开了张爱玲的身世之谜:张爱玲的祖父是清代同治时期的海防大臣张佩伦,其曾外祖父更是大名鼎鼎的总理大臣李鸿章。在作者看来,有着如此这般显赫身世的张爱玲,自然而然地属于典型的贵族。张爱玲虽然出身于贵族门第,但她在社会生活或人生中却屡屡遭遇不幸。究其深层的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是内外因素的综合体现。从外部因素上看,没落贵族圈子内外的世态炎凉、世道人心的险恶、人际关系的趋利倾向、女性地位的可悲可叹,这些外部因素都给张爱玲以深深的思想压抑和种种内心不快。从内部因素上看,父母之间的长期不合、家庭关系的分崩离析、亲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再兼张爱玲本人的择人不淑和处事不当,这些内部因素又使她幼小的心灵和情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重压。因而,青少年时代的张爱玲,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天真烂漫和童心欢愉,也失之于生活与人生的其乐融融。于是张爱玲的内心和思想变得早熟,性格也趋于内向和敏感,从中学时代起,便沉浸于各类文学书籍的浓厚氛围之中。正是因为如此,才成就了这位“惊世才女”在文学创作领域里的辉煌,才享有了“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这样的美誉。从另一个维度看,作者在对张爱玲创建的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后意外地发现: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是美女内心的温玉与郢人斧钺的冷强的有机结合,是风魔周遭与帅气十足的完美统一。于是乎,作者不得不发出如此的感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几个像张爱玲这样充满魅惑、充满迷情、充满绝代风华的女作家呢!在作者的这番描绘和叙事中,或者说对问题的看法与阐释中,既对张爱玲的生平和人生经历进行了概要说明,又对其文学创作的功绩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在《夫子平静而可亲》和《汪曾祺先生的随笔》这两篇散文中,作者则分别为我们讲述了朱自清先生为文的平静与可亲,分析了汪曾祺先生随笔创作的艺术世界及其留下的某些败笔。《夫子平静而可亲》这篇散文,可以视为是对台湾某现代派作家批评朱自清先生散文创作的一种回应。在这位台湾现代派作家看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是才华平平,甚至有些矫揉造作,却能够长年不衰、暴得大名。针对这样的说法或批评,作者给予了非常有力的回击。作者以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的确没有那么多的花枪,其显露出的才华也不太横溢,但他的几篇代表作却能够被千家万户诵读,且历经几代人的淘洗,这岂是才华平平所能断言的。接着,作者又通过对朱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等散文作品的解读,指出这些作品是平静自然和亲切近人的,在精练与简约中蕴含着丰满的意义,具有不凡的艺术气象和美学境界。这又岂止是才华平平所能论定的。作者的这番回应或回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又以力道、劲道和深度见长,借以批评了那位台湾现代派作家的不实之词。在《汪曾祺先生的随笔》这篇散文里,作者首先对汪先生的随笔艺术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汪先生以小说家的笔法来写随笔,无论是在刻画人物与描绘细节方面,还是叙述事实与描写景物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思想蕴意和美感,体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情和一种越境的幽默,且在遣词造句方面十分讲究锤炼。但因此而留下的某些败笔,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作者看来,汪先生的随笔艺术中主要表现出了这样两个败笔:一是受制于作家心襟与视野的阻碍,未能有更加宏阔的胸襟气象表达;二是有些随笔因为写得太实在太琐碎,从而显露出过于的俗气。作者也不否认,汪先生随笔中的历史小品,如《国子监》《宋朝人的吃喝》《太监念京白》等篇什,堪称生花之妙笔,令人拍案叫绝。由是可见,作者即使在对中国文坛上一流作家及其作品评价时,也以一贯之地葆有其实事求是的思想风范。

《成都的瘦文人》一文,则为我们描绘了一群成都的瘦文人形象,包括流沙河、孙敬轩、贺星寒、龚明德、陈静等。作者以为,这些文人之所以偏瘦,是因为与地理、职业有关。从地理上讲,由于四川深居西南盆地的内腹,长期被云雾笼罩,太阳光照的时间较少,所以四川人普遍偏瘦;从职业角度看,文人写文章多是在夜晚,长期的熬更守夜,导致了这些文人的衣带渐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篇散文,尤其描写了流沙河的瘦,称其为骨瘦如柴,一点都不为过,由他去扮演唐吉坷德,或者是一个病书生,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事。但作者也认为,四川文人尽管偏瘦,但是他们特别有肌肉。这虽然是一句古代俗语,却一下子道出了四川文人所具有的风骨。不仅如此,这篇散文还充满了风趣幽默,真可谓是插科打诨皆成文章。

《课堂下的讲述》这部散文随笔集,主要分为“凤要栖”“龙休眠”“君须记”三辑。仅仅从标题上进行考察便不难发现,这是作者在沿用其一贯具有的行文风格:插科打诨和风趣幽默。在这部散文随笔集里,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大学教师的读书与写作,描写了他对古今中外的作家及其典型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认知,真实地道出了一个学者兼写作者的灵魂发声。本文侧重于选取其中的《课堂下的讲述》《李白与杜甫的微妙关系》《树木情怀》《近代文人在成都》等散文作品进行分析与评判,力图窥见从作者灵魂深处发出的这种声音。

《课堂下的讲述》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的一次上课经历以及他对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艺术进行解读时的独特心得。那是一个炎热夏日的下午,作者在课堂上挥汗如雨地给自己的学子们讲授李商隐诗歌专题。因为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加之自己的巧舌如簧,再兼李商隐有颇多的传奇故事,又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情种,作者便自以为必然会受到学子们的欢迎。令作者没有想到的是,下面的学子们不是打不起精神,就是恹恹欲睡的样子。见此情形,作者借口说因为天气太热,教室里又没有风扇,便果断终止正在进行的上课。待回到那间简陋的房舍,泡上一杯清茶慢慢品味,作者的脑海还继续在李商隐的诗歌里盘桓,挥之不去,于是便索性进入到李商隐诗歌的内层,细致探寻其诗歌在思想方面的呈现和在艺术方面的表达,尤其是对诗人不平凡的心路历程的深入考量。作者从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开始,沿着诗人诗歌创作的轨迹,一路回忆和想象,又一路揣摩和思索。作者发现,李商隐诗歌里的用词是如此柔软多情,又是那么的精工对仗,其诗歌风格则是对凄艳和美丽的有力呈表;而且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深受诗人诗歌的影响,这不仅仅是诗歌传递的思想意蕴,就连其中的情节和细节,也是对诗人诗歌的临摹,或者说是一种效仿。但这些都不过是一种表象的存在,其实质在于诗人具有酸楚而痛苦的心灵史,有着无法抹去的精神疼痛:诗人的仕途不畅,友党的离弃与背叛,世道人心的不古。凡此种种,都是导致诗人精神疼痛的原因。在作者的深层解读与认知中还发现,李商隐的一生都对玉偏爱有加,其大量的诗歌作品中皆有一个玉字,甚至连诗人的名号也叫玉谿生,并说诗人早年曾求学于仙玉阳山,晚年的诗歌中则有玉生烟这样的名句,由此证明诗人是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是一个激情的浪漫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位悲剧性的诗人。作者的这番艺术表达与传递,既把一个古代诗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又穿越了诗人诗歌艺术的审美内蕴和本质特征。

散文《李白与杜甫的微妙关系》,着重描写了李白与杜甫在两年时间里之于齐鲁大地和豫中平原的游历生活,以及两人之间的深情交往和深厚友谊,揭开了他们之间存在着的微妙关系——实则为公开而透明的朋友关系。作者先写李白对杜甫的真诚交往和真心扶持,然后再写杜甫对李白的追慕与仰望之情,这两者之间又相互交叉、并行不悖。在洛阳城里与杜甫认识之前,李白已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的著名诗人。作为老大哥的李白,常常在杜甫及一众晚辈诗人面前,纵谈自己在天子身边工作的短暂经历,用蜀语川调笑骂杨国忠兄妹和高力士的种种不是,主动向高适、王昌龄、孟浩然、王维、岑参等诗人引荐杜甫,并与杜甫携手同游齐鲁和豫中的山山水水。在此期间,李白针对杜甫的小心与拘谨、沉重与内敛,以及不甚开阔的胸襟和不甚豪放的情怀,曾经写作了《戏赠杜甫》这首诗进行真心诚意的劝导。在这首诗里,尽管暗含嘲弄、讥讽的意味,令杜甫感到有些尴尬和难堪,但它却是李白内心深处发出的诤言,是对杜甫的一种善意提醒,因为对于李白而言,他有着太多的人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杜甫悄然离开之后,李白又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等诗篇,借以表达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对于杜甫而论,他之所以会悄然地离开同游两年的李白,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不能理解或是赞同李白的隐士作派;从深层的角度看,则在于杜甫对李白心存莫大的敬意和景仰之情,这份情意给予杜甫的压力太大且太重,再兼杜甫有着自己的仕途追求和人生愿景。所以,在离开李白后的十余年间里,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杜甫做过帮闲与附庸,甚至谄媚过某些权贵,也备尝了生活的酸楚和人生的艰辛。在安史之乱后,杜甫才猛然醒悟,并迅速转变其思想,从而迎来了他诗歌创作的巅峰时代。在蜀中的日日夜夜里,杜甫异常地怀念李白,先后写下了《春日有怀李白》等十余首诗歌,以抒发他对李白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在本文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仙与诗圣传为千古佳话的友情,令世人感动。”[3]74这不仅仅是对两位伟大诗人之间友谊和友情的高度赞美,更是对人世间缔结下的深厚情谊的极力歌颂。

散文《树木情怀》,侧重于书写中国古代文人对树木的爱怜、珍视和敬畏之心,古代文人写草木时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体现出或浓或淡、或浅或深的悲悯情怀。在作者的直觉感知和理性判断中,认为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史、思想史、心灵史,也是中国人的精神疼痛史,因为它多以描写人的悲情、悲思、悲心为主,或者说是以描写人的悲剧意识为主。就以诗歌创作为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创作一直是中国文人文学创作的主样式,由于中国文人长期受到封建统治的排斥和挤压,他们心中的宏伟理想和远大抱负难以实现,便常常借诗歌创作来直白或含蓄地表达内心的苦闷,所以无论是诗人们对自然物象、社会现实的描写,还是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抒发,抑或是他们对内心和灵魂的倾诉,无不染上了或浓或淡的悲情意识。沿着这样的思维路径,作者从孔子那一句教学名言——“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开始,到《诗经》《古诗十九首》和“竹林七贤”的诗歌,再到唐诗宋词、明清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逐一的梳理和打量。作者非常惊异地发现:大多数中国古代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喜欢把描写草木置于秋天的背景之中。众所周知,秋天是气候冷凉、霜染大地、草木萧索的时令,也是容易使人产生悲伤情绪的季节。中国古代诗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才会借助描写秋天的自然物象和山水光景,来抒发自己感世伤时的内心情感,发泄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中垒块,倾洒自己灵魂深处的不满和不快。然则,在本文的结尾处,作者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来对古代诗人的这种艺术表达进行分析,并得出这样的结论:“草木固然可以生悲,但草木犹可以生喜也。这是大地赐予的物华天宝,生活进行的交响曲。”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既对古代诗人的这种艺术表达持肯定的态度,又对辩证法思想有着积极而主动的运用。

散文《近代文人在成都》,则为我们记述了一群近代文人在成都留下的逸闻趣事。这些近代文人,包括朱自清、陈寅恪、马悦然、周汝昌。在讲述朱自清先生的故事时,作者采用了平铺直叙的艺术手法,突出表现他在昆明与成都之间来回奔波的身影及其著书为文的简朴生活。因为朱先生再婚的妻子陈竹隐女士是成都人,抗战时由京城迁往川内居住在娘家,这使得朱先生不得不在昆明与成都之间来回奔波,令他颇感一路的劳累与困顿,再兼他的身体有微恙,所以他每每来成都时,多是深居简出,在家里清清静静地侍弄他的学问。对于成都这座城市,朱先生用题名为《成都诗》的散文来表达他的好感,他格外欣赏成都的霏霏细雨、庭院里盛开的鲜花和街道上的清幽雅静。在治学之余,朱先生则乘坐鸡公车或黄包车,去拜访来蓉的同为江苏老乡的叶圣陶先生,共叙乡音乡情,其意绵绵密密。在讲述陈寅恪先生的故事时,作者侧重于叙写了陈寅恪先生在抗战艰危的时刻,携着家眷从香港经广西、湖南、贵州,一路辗转入川的经历,以及住在华西坝与吴宓等友人交往的情形和诸多细节。在讲述马悦然先生的故事时,作者重点叙写了他与陈宁祖之间的爱情故事。马悦然来蓉,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其时的马悦然还不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学家、翻译家和长期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马悦然,只是一个青皮小子。他曾在峨眉山的报国寺做过八个月的准和尚,回蓉后租住于成都某师范学校校长的私宅,并担任其小女陈宁祖的英语老师,两人一来二去,便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而呈现这个爱情故事的,正是出自于马悦然先生自己写作的那篇题名为《另一种乡愁》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用心与用情的程度及其运用技巧的巧妙所在。在讲述周汝昌先生的故事时,作者则突出表现这位年轻的红学家与成都黄氏三姐妹——大姐黄稚荃、二姐黄筱荃、三姐黄少荃的结识、交往和友谊,以及同一饭店老板发生纠葛的故事,力表出了年轻时的周汝昌先生的重情重义和迂执,读来不禁令人心生敬意。

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篇散文?在笔者看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描写的人都是中国现代的文学名流或文化大家,这些人在成都留下的逸闻趣事,符合许多读者的窥秘心理,具有较大的阅读市场;二是作者曾为四川大学的一名学子,现在又为这所大学的教师,而其描写的这些文化名流,都曾经执教于四川大学,或者是曾与该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符合作者的情感认同或是心理诉求。但有一事值得与作者商榷,那便是这篇散文的标题,笔者以为将它改成《现代文人在成都》,或许更合适、更妥帖。不知作者以为然否?

单单从书名上看,作者的这部《白与黄》散文随笔集,便颇费思量、耐人寻味。是什么原因令作者取这样一个书名?细读作者置于本书之尾的《跋》,方才知晓这是作者对于杜甫《九日》诗作后两句的借用,原诗为“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折”。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杜甫诗歌的欣赏与喜爱、推崇和赞誉。

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古远清在其《尽得性情之真——张叹凤〈白与黄〉序》一文所写到的那样:“散文是张放生命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他所写的是名副其实的学者散文。……张放《白与黄》的文章,既是他学问的延伸,又是他学问之外所构筑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天地。……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是写一尊皇帝的真相,还是写八道湾最后的残阳,或梁启超壮怀激烈的情怀,张放均能以独特的视角出之。他有时用对比的手法,有时引用典故或诗词,有时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无不以质朴的手法刻画出黄裳、张中行、周汝昌、叶嘉莹、向明一类作家的人物形象。”[4]2这位评论家还着重指出:“读书本是张放的日常生活,教余写散文则是他的另一种生命绽放。他把散文的题材、叙事和抒情的元素转化为‘感伤过后就是欢喜,逝者长已也,生者还自重’一类的思想性、哲理性,与读者作灵魂的交流。”[4]3笔者以为,古远清先生的这番评论是发自于他内心的真实与真诚,也是全面的和深刻的。因为它不仅道出了张叹凤散文创作的情感内蕴和思想意义,而且还揭示了其散文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本质。沿着古远清这些客观而公正的评论话语的指引,笔者主要选取了其中的《八道湾最后的残阳》《饥饿时期的友情与幽怨》《一个人游白帝城》《李商隐》等散文作品,来进行详细的解读和逐一评述,借以窥见作者对情感、内心、思想的表达,及其对于审美精神的传递。

《八道湾最后的残阳》这篇散文,为我们讲述了作者在八道湾寻觅鲁迅故居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伟大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崇敬和景仰之情。去北京新街口附近的八道湾寻找和参观鲁迅先生的故居,是作者二十多岁时的梦想,但到了他五十三岁之时才得以实现。那一天,作者和他的朋友转乘了几次车,才抵达了新街口附近,一路询问、打听,最终找到了鲁迅先生在八道湾的这处故居。其时的鲁迅故居,正面临着拆迁,地面上一堆堆瓦砾,墙体上斑驳陆离,到处都显得零碎破烂,庭院里更是一派凄清苍凉的景象,唯有渐渐西沉的残阳照耀着这座古旧的院落。见此情景的作者,心里不禁生出丝丝凉意,进而沉湎于纷至沓来的追忆或追思之中。在这样的追忆里,作者首先为我们细写了当年鲁迅先生购房的经过及其细节,说他总共花费了三千多大洋,才从罗氏的手中购得这座幽静的庭院。这在鲁迅的日记中有较为详尽的说明。接着作者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鲁迅先生与其弟弟周作人之间发生“不和”的来龙去脉。在作者看来,鲁迅先生之所以会与弟弟周作人产生不和,根由在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身上,因为她对于鲁迅先生,表面上显得“恭顺”,但内心里却深怀“忮忌”,这无不说明这个日本女人的心胸狭窄和长于嫉妒。对于周作人而言,他的脑子则是甚为糊涂,既不管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论人的是非曲直,竟然一味地相信自己妻子的话,便轻而易举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携手其妻对自己的长兄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愤,迫使鲁迅先生另寻他处,从而导致了兄弟之间关系的彻底决裂。最后作者以闲笔勾勒了周作人的凄凉晚景和在“文革”中的惨死,认为这完全归咎于周作人有着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待作者从鲁迅故居里走出来,望着天空上那一抹最后的残阳,不但心下戚戚,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东西在心里翻涌,道出了作者微微的内心伤感和思想情绪。这篇散文不仅讲述了鲁迅先生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描写了发生在这座庭院里的蹁跹往事。

《一个人游白帝城》这篇散文,主要叙写了作者独自一人在白帝城的游历和内心体验,由衷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的满满情怀和无限崇敬。对于白帝城这座小城,作者并不陌生,因为他在三十年前曾来过此地,只是那时的作者由于年轻,文化水平又低,眼里只有自然风光的美丽怡人,再兼对杜甫本人的不甚了解,所以对其感情不深。如今,作者沿着当年杜甫行走的路径,始发于省城成都,历经万州、云阳、奉节,再抵达白帝城,可谓是一路追随着“诗圣”的遗风,在两日之内竟然走完了当年杜甫需要两三个月才得以完成的路程。由于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作者在万州城一座悬崖上的旅馆里彻底失眠了,杜诗里那些水晶朱玉、天风浩荡的佳词丽句,不停地在其脑海里缠绕盘桓,一会儿在浩渺的天空里,一会儿又在沉重的大地上,直叫作者唏嘘慨叹不已。此日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白帝城里的游人骤减,作者的游历便显得从容不迫,他可以尽情尽兴地拍照留影,可以亲临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也可以远眺巍巍的三峡大坝。但这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远远抵不过作者对于杜诗的钟情和眷顾。于是,作者逐一地展读杜甫在白帝城留下的诗作《秋兴八首》《登高》《咏怀古迹》。在作者看来,杜甫在《秋兴八首》诗作中,已然摆脱了过去情感诉求的模式,将孤城的落日、大江的东流、秋天的壮阔、人生的豪迈,写得是珠联璧合、荡气回肠,因为此时的杜甫,已是无所欲念、无所羁绊。这八首关于秋兴的诗作,便成为杜甫对人生与生命的深沉感悟和诗人对生存与幻灭的重新解读。《登高》这首诗,为杜甫在白帝城的丞相祠堂所作,诗人将风急天高、猿啸大江、渚清沙白、飞鸟翱翔等秋日意象尽收眼底,表现出一种辽远与壮阔、激烈与奔放、醇厚又沉重、深蕴而隽永的诗情画意。《咏怀古迹》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对战争的痛恨、对生命孤单的同情。这便是作者独自游历白帝城时的内心体验和所思所想,无不表现出其对杜甫诗歌的深层爱意。

在《饥饿时期的友情与幽怨》和《李商隐》这两篇散文里,前者主要是作者通过对四川著名现代作家李劼人与亲属、友人之间往来书信的解读,记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生在李劼人家里的琐碎故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饥饿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居住于成都狮子山下乡村里的李劼人先生,却在自己院子外面开出几块小小田地种些蔬菜,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由此引发了沙汀、巴金、张秀熟等一干文人的“嫉妒”。这些文人邀约在一起,欲来李劼人的家里“吃大户”,迫于无奈的李劼人只能应允。看着这些文人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背影,李劼人的内心有些不是滋味,他尤其心疼那些白白流走的粮食,于是写信告知自己的亲属,信中无不透露出其内心的几许幽怨。但幽怨归幽怨,李劼人看重的仍然是自己与这些文人之间的那份难得而珍贵的友情,他心中的这种幽怨也就渐渐消散。这篇散文还为我们讲述了李劼人的一些其它逸闻趣事。后者则是作者这部散文随笔集里难得一见的长篇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为我们描写了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一生,集中展现了这位诗人的政治理想与人生抱负,在情感世界的悱恻缠绵和思想纠葛,以及在诗歌创作方面的独特天赋和卓越才华。这两篇散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篇幅较长。但前者是善于叙事,后者则是长于抒情。

遨游于书海、钟情于阅读、专注于文字,这是任何一个书生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方式,许多书生皆是在读书中成长、发展、强大,最终成为一名专家学者,或者是一代文化名流、国学大师,像钱钟书一类的人物便是如此。因而,读书无论是对于个体的人,还是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显出了它非凡的意义。就个体的人而言,读书可以积累知识、提升素养、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就国家和民族而言,读书可以承继文化传统、接受文明熏陶、提高群体智慧、增强国民素质、促进民族进步。这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兼作家身份的张叹凤,正是这样一位书生。他阅读过为数众多的文学史及其作家作品,也阅读过大量的文化著作、思想著作和哲学著作,对于杂史、稗史、野史一类的书籍更是尤为热衷。长期而连续不断的阅读史,使他的视野更显开阔、胸臆更显辽广、内心更加丰满、思想更加成熟,再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洞见的情心、领悟的思想、发现的精神,主动地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这便无异于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因而,读他的这三部散文随笔著述,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者说是作者散文随笔创作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即作者在他的散文随笔创作中,卓有成效地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几乎每一篇作品中都有一两句古诗词,有的甚至高达二三十首之多。这在当下中国文坛的作家中,无疑是极其少见的。从另一个角度加以审视,作者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融入,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又能够融会贯通、掌控自如,且运用得恰当而妥帖,真可谓是融入古诗词的行家里手。由此可以见知,作者对于中国古典诗词颇为偏爱,且烂熟于心。不但如此,作者还在阅读中展示出了对于文学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人生的独到理解和阐发。至于说作者散文随笔创作的其它特点,勿用笔者在这里赘述,广大读者参阅古远清先生的《尽得性情之真——张叹凤〈白与黄〉序》一文便可知晓,并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总而言之,作者卓有成效地融入中国古典诗词,是他散文随笔创作最大亦最为显著的特点。

猜你喜欢
散文随笔杜甫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问取扁舟》
杜甫的维稳观
散文要短
生活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