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2023-11-17 13:3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44期
关键词:景迈山文化景观朱子

聚焦热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我们要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热点1】

以中华文化之美攀竞技体育之巅

在西班牙举办的第40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中,由郭崎琪、郝婷、王澜静、蒲彦竹、丁欣怡组成的中国队在充满中国元素的《水龙吟》与《破阵乐》音乐曲目中赢得集体5圈单项金牌,这是中国艺术体操队首次获得世界冠军。本届世锦赛上,五位中国姑娘“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将中华文化之美、东方古风之美、深厚的家国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近年来的世界大赛上,新一代中国运动员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言人。东京奥运会赛场,以《巾帼英雄》为曲目赢得银牌的中国花游队;北京冬奥会赛场,在《卧虎藏龙》伴奏下不断突破的花滑男单选手金博洋……越来越多的体育健儿在赛场拼搏中展示出大气深沉的“中国风”,让世界从他们的身上读懂中国。

◆解读

在力与美的赛场上,融合了中华文化元素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浸润在古典文化中的中国人诗意的审美追求,以及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式浪漫”。中国艺术体操队的历史性突破,以及风靡每一个国际赛场的“中国风”,无疑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礼敬。

【热点2】

创新发展朱子文化

“朱子理学是800多年前的思想,对当今世界能有什么影响和启发?”前不久,来自16个国家的22名汉学青年学者走进朱熹园,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学者抛出这一问题。“朱子理学中包含的民本思想、仁道思想、大同理想、‘天人一体’生态观、‘格物致知’方法论等,是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精髓,对当今世界、当下人们仍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主任吴吉民的回答十分自信。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一问一答,在探寻与思索中,足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话语创新……福建南平市通过实施“保护、研究、教化、交流、传播”五大工程,将朱子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现代意蕴充分展现出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出来。

◆解读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是照单全收、简单复古,而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热点3】

让三星堆遗址更好传世

穿越数千年,感知文明的生命力,我们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三星堆遗址新一轮挖掘,正是在多学科联动攻关背景下进行的。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内的分析仪器室里,配备有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等先进仪器,能对文物进行检测分析,为文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为不断提升修复水平,文保人员研究新工艺、运用新材料、研发新工具,还借助AI技术、三维扫描数字复原技术,实现了修复的科技化和高效化,同步生成了“数字文物”。

◆解读

着眼未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才能把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守护好、继承好。而现代科技让文物面貌焕然一新,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为留存文明印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热点4】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

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评审委员会的现场决议,我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和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该景观填补了《世界遺产名录》中“茶”主题项目的空白,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起源、种植、贸易和茶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

◆解读

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为了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对人类文明应有的担当。守护文化遗产,擦亮文化瑰宝,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把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给世界。

猜你喜欢
景迈山文化景观朱子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多肉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My Diary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朱子深衣”与朱熹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考古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