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穿衣经历

2023-11-17 19:48鸟鸟
青年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东施拇趾西施

(鸟鸟,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年度亚军)

每次上节目,我都很羡慕男演员,他们上台的衣服,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得出去,所以他们就可以直接买走在节目中穿过的衣服。而我,上台总是要穿裙子和皮鞋,因为我平时只穿休闲裤、卫衣和运动鞋,所以很难用得到。

每次上台前试衣服时,我都在想,为什么我在舞台上要穿更女性化的衣服,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穿牛仔裤、T恤和衬衣?很快我就给了自己答案:一来是因为服装老师不建议,二来是真要如此穿着,恐怕连我自己都会觉得不自信,担心会显得邋遢、没有精神。只有穿着比较正式的演出服,才會让我产生一种上战场的锐气。

而到了晚上,录完节目,在更衣间换回自己的衣服,我又会立刻变得相当朴素,蹲下系鞋带的一刻,我会感到踏实:不管节目如何、比赛如何,这部分的我还没有改变,我仍然是那个追求舒适、简便的懒人。我仍然可以保持很低的物欲,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做回一个普通上班族。渐渐地,我把这种穿衣风格当作某种锚点。

其实我也经常自问,为什么就不能精心捯饬一下,而总是要穿十分宽松的卫衣和运动鞋呢?我觉得是源于一种惯性。从小我就是中规中矩的学生,也就是说,非常缺乏时尚教育。那时也有追逐时尚的同学,但学校只允许学生穿校服,潮人们就把裤腿改窄,把校服领子立起来,我从来都不敢,觉得自己成绩不够好、天赋不够高,不配有个性。而且我感觉有魅力的人,就算穿最平常的校服也很好看,因为人家体形就很健康,气质很好,又很自信,这和穿什么没有关系。同时对我来说,校服耐穿、好洗、速干,而且因为每个人穿得都一样,也没得攀比。

上了大学,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大家就突然活跃起来。一个室友热衷于在淘宝上买各种饰品和衣服;另一个室友热衷于化妆,她出门前会举起香水瓶向前方喷一下,然后走进香雾中,所以她走后宿舍也一直都是香的,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有个爱化妆的室友真好。但我又觉得她们费尽心力地换装,造成的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不论穿不穿收腰裙、画不画眼线,她们都是我的室友,室友就是大家一起吃饭和吐槽学校,作息一致是最大的福报。

我学校门口有一个小型商场,里面有特别新潮的小店,衣服物美价廉,布料一般但样式很新,每次去逛都能碰到同学。但由于不和同学一起逛,自己去又不好意思试,我在里面只买过围巾。虽然刚上大学时觉得自己很胖,但现在回顾,那已经是我人生中最瘦的时候,而由于我对自己的苛刻,我和时尚就这么擦肩而过,想想有点可惜。

其实我远离时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恐惧。我从小就对“东施效颦”这个成语印象深刻,大概是由于在那本书的配图里,东施是一个体型健硕、满脸麻子、举止做作的人物,与羞涩内敛的西施形成鲜明对比;而东施穿的衣服与西施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飘逸,拿的也是相同的扇子,只是由于二人体形和长相不同,人们便会嘲笑东施、怜爱西施,这也许就是最早的买家秀和卖家秀。

我认为如果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东施也会有东施的可爱,但这种十分刻板的对比和描述,让我觉得东施很可怜。西施天生丽质,所以不做额外努力,就可以令人产生美的感受,而东施就越努力越辛酸。我宁可被无视,也不愿被嘲笑。而很多变美的手段,都有所谓的“尴尬期”,早期的文眉,如今的很多医美项目,乃至初试穿搭和化妆的学生,也都有这个阶段。我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所以不敢做这些事。

但即便是像我这样的人,也在爱美这项事业上做过微小的尝试。大学时有段时间,我往背包里放什么书,除了要考虑当天上什么课,更要考虑穿的是什么鞋。如果穿的是高跟鞋,就要尽量少放书,在日程规划中也会尽量缩短行走距离,去难吃但更近的食堂,去拥挤但更近的自习室。即便如此小心翼翼,回到宿舍端详自己的脚,还是有点拇趾外翻了。

当时为了安抚脚部,我买了拇趾外翻矫正器,就是一种皮筋,一端套在脚拇趾上,一端套在脚后跟上,相当于尖头靴子白天把脚拇趾掰进来,晚上矫正器再把脚拇趾掰回去。折腾了一个月越来越疼,只好悬崖勒马,穿回运动鞋,从此走上一条可以舒适行走一万步的康庄大道。于是,我的裙子们也随之被束之高阁,因为那时候穿裙子配运动鞋是公认的“老土”。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潮人开始用运动鞋搭裙子。我并不知道这股风潮是从哪儿来的,也不懂时尚的发展逻辑,但我感到很欣慰,我擅自认为,由于我们这些懒人的非暴力不合作,美丽和舒适的距离终于越来越近了。

(摘自《时尚芭莎》2023年第1期,本刊有删节,黄鸡蛋壳图)

猜你喜欢
东施拇趾西施
猪肉西施
记得你是谁1
东施整容
东施整容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庄子说》(十三)
美丽交换
邻指翻转组织瓣及拇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
部分拇趾末节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甲床缺损
朋友眼里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