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研究
——基于培根“四假象”理论的思考

2023-11-18 19:04杜智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假象政治思想

■杜智远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指出所谓假象(也译为幻象、幻相))指存在于人心之中的那些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从而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心灵内部的障碍。培根根据假象来源提出了族类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伴随着新媒体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活动阵地日益转移到网上,由此带来了去主体、去时空化的挑战,由新媒体带来的认识“假象”"情况逐渐凸显,这就要求辅导员运用新技术,整合传统教育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此情况下,重新思考培根“四假象”理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能够更加有效地解答学生的思想疑。

一、培根“四假象”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族类假象”

“种族假象”,即“人类”这一种族特性带来的天生的假象。“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因为我们所思、所想、所感受,都是依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带给我们的回馈。而感觉器官又是通过周围环境塑造的。因此,培根的“种族假象”更多地是一种先验的、在先的偏见,它是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感觉作为衡量事物的尺度,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以客观世界为尺度,导致人的认识带有主观性,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详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风俗习惯、性格特征等。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面对热搜舆论、新闻热点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主观发表个人意见,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再加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泛化、缺乏针对性,很容易产生思想的冲动。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开展网络育人工程,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二)“洞穴假象”

“洞穴假象”,是人的经验、思维带给人的枷锁。“洞穴理论”由柏拉图提出,他认为人要不断转向、回头,才能走出洞穴,看到外面的太阳,那就是至善。在洞穴之中,人们看到的都是已经安排好的。培根从柏拉图理论出发,认为人们受到个人生活环境、教育、习俗等方面影响,总是从个人的思维方式出发看待问题,带着一种偏见。先入为主的经验禁锢了人自发探索的思维,也偏移了人思索的角度,面对一座大山,人却只能看到其中的几棵树、一条溪,还误以为这是一座密林。人带给自己的假象,就像人挖给自己的一个洞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从老师而言,教师要尽可能走出自己的“洞穴”,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更新管理手段和方式,主动倾听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走进学生,用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能接受的风格,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落细,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到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就青年大学生而言,由于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满足不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情况,学生更加希望能够在网络上找到答疑解惑的有效途径,学生以自己的“洞穴”范围为依据,在互联网上寻找符合个人需求的或者好奇而感兴趣的素材。师生需求的错位,易导致授课内容和形式的错位。若仅以其中一种主体需求作为变革重点,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市场假象”

“市场假象”,是诞生在群体交流中的假象。人是需要交流的,只有思想的碰撞才能带来创新的延展,但思想本身无法传递,而是需要语言或者文字作为载体。但语言和文字本身的低效与歧义,让思想如同哈哈镜里的光线一样被扭曲。语言是一种低效的交流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因为前置的教育和学习,对人产生了经验的圈箍,导致对语言的理解有了近乎天然的差异,就在这种差异化的交流中,思想的本意被误导扭曲了。交流的误差,让思想蒙上了这层“市场假象”。

网络语言差异,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亮度有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理解差异越来越大。思想政治教育课有其政治性、严肃性、规范性,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导致了教师群体很难将网络语言生动形象的融入课程之中,自然也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如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yyds”“xswl”“cp”“u1s1”等互联网用语,如果教师不加以了解,极容易产生师生之间交流的隔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语言的差异,激发不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得上课内容难以入心入脑,达不到育人的效果。

(四)“剧场假象”

“剧场假象”,这是产生于知识本身的假象,我们见的、听的、读的,都可能是这种假象的源泉。就像人在看戏,哪怕你明知道这是戏剧,也本就是为娱乐而来,但是戏剧——这个虚构的假象,仍然会影响你的情绪和思维,更别说弥漫在世间的众多我们根本无从准备的“戏剧”,这些或真或假,或是自发或是被导演的新闻、公众事件、知识结构,共同努力为我们营造出一场巨大的假象。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直播兴起,追逐浏览量、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行为越来越明显,自媒体通过挑动人的敏感神经,制造所谓的“爆点”“奇文”“独家”等栏目,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虚假、夸大宣传内容,歪曲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抹黑英雄人物,篡改历史事件,颠倒是非真相,制造舆论热点,人们被无形之中的剧场假象所迷惑。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去时空化、去实体化特征,人们能够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媒体展示出来的内容,导致“键盘侠”“水军”“黑子”等群体层出不穷,加上当前的“饭圈文化”“电竞文化”“追星爱豆”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学生越来越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剧中人”,人人也是“剧作者”。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各种声音存在,这些声音中夹杂着颠倒是非真相的情况。青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时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阵地不去主动占领,学生就会被“剧场假象”的乱象、幻象所迷惑,错误的思想就会占据学生头脑。因此,教师必须要旗帜鲜明的讲清楚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给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网络上保持昂扬的心态,同网络中的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

二、破除“四假象”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假象”必须要被破除,“真相”必须要树立。破除“族类假象”,需要创新教育方式,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破除“洞穴假象”,需要整合师生主体需求,夯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系,坚持自治与自律相结合,坚持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吸纳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破除“市场假象”,需要推动网络语言转换,创新发展以服务受众为原则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破除“剧场假象”,需要重视融入真情实感,加强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互体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做好“四史”教育工作,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一)破除“族类假象”,创新教育培养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并形成观点, 从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比较接近,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正是大学生文化生活需求的反映。在许多高校,大学生正在校园网络上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此外,因为家庭背景、风俗习惯、文化差异、专业特点等导致的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多种多样,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照顾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化校园文化需求;同时又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专业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这块承载着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网络空间中。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把灌输社会主流思想作为核心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育人阵地作用;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结合劳动育人、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把理论融于实际之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破除“洞穴假象”,整合师生主体需求

网络社会的崛起促使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快速发展,表现出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面貌,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表现出一种与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的,更加重视主体际关系的崭新态度和行为方式。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建构的交叉性或复合性主体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教育情境中,教育者是主动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参与活动、接受信息的客体。在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自我教育情境中,一方面,受教育者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则是具有辅助、服务功能的客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还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中实现着互动作用, 形成了具体而并非抽象、运动而并非静止的主客体交替重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这一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正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结果。因而,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必须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以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供给,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在整合师生需求的基础上,找到双方需求之间的平衡点,做到严格要求和灵活处理,积极探索将主流社会思想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到到位,入脑入心。

(三)破除“市场假象”,推动网络语言转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真正进入网络生活,努力适应网络这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并且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真正成为一个网民。此外,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已参与大学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流活动的主动性,真正地融人网络生活,真切地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及行为的发展变化, 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交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熟悉和掌握网络文化, 做到在网络环境下能够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因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性的危机。教育者从不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进而难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大为减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现象说明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构和教育文化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固于传统的话语方式与大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将无法有效达到教育效果。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只有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适应大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此外,只有很好地把握网络话语这一新的沟通媒介,才能够真正与大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断拓展传统的课程语言体系,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QQ、短视频等流行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进而夯实和壮大宣传载体,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输出搭建桥梁,增强师生互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比如学生拍摄辅导员日常vlog,记录辅导员一天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加强了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双方之间的互动情感,在师生群体中引起热烈的反响。

(四)破除“剧场假象”,重视融入真情实感

人才培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可以使学生在关怀的环境中成长,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用学生能理解、可接受的方式讲好党的理论、政策、方针和热点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媒体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是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过程中,应积极回应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充分利用网络思政教育在时间、场地、活动类型选择上的优势,重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增进主客体的交流互动,进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必须深刻认识到,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深度融合,对于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假象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有些早泄是假象
原野侦探课 第十节 假象掩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