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

2023-11-19 01:36王瑞芬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内蒙古高质量

王瑞芬

(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1 黄河流域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1 经济基础薄弱

就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来说,黄河流域的乡村经济发展普遍弱于长江经济带,这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先天不足。2021年前黄河流域地区的贫困县较多,从上中下游来看贫困地区主要聚集在青藏高原、西北以及黄土高原等中上游地区。这些贫困县的聚集使得地区的发展力不足,生产力落后,难以实现较好的发展。政府税收减少,改善不了经济贫困的现状,反而使贫困出现了循环[1]。而在2021年,我国宣布了脱贫攻坚的胜利,但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乡村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等问题仍然存在,会影响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一般来说,在黄河流域乡村发展的过程中,非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临时工、小买卖为主,逐渐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经营状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流域的乡村产业以多样化的形式发展,村办企业、村电厂越来越多。黄河流域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特点突出,因此很多非农业经济实现了快速的转型升级,使得农村与城市的产业得以对接,呈现出稳步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3]。近几年来上中游城乡收入比例以及下游城乡收入比例在不断下降,也就表明收入差距在缩小。但是,中上游的收入差距仍然要高于下游地区,非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规模不足等各种问题,难以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1.2 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

当前内蒙古黄河流域地区的很多区域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难以推动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很多地方在对农业进行灌溉的过程中仍然使用水道沟渠进行灌溉,而一些现代化的喷灌、滴灌设施很少在这部分区域建成并投入使用。也就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增大推进力度。在一些农作物耕种、收割及烘干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的应用水平,但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仍然没有实现普及化的机械操作[4]。在林果、蔬菜领域使用智能化的机械也较少,仅适用于投入高、规模小、效益好的实验站或企业,还没有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在现阶段平原地区种植马铃薯、大田玉米的过程中大都已经普及了机械化和智能化的设备,而内蒙古黄河流域以及地形复杂山区则无法实现智能化机械的推广,只能以小型的智能化机械为主。此外,在智慧农业建设的过程中一般是需要将农机装备与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但是智慧农业也没有在内蒙古黄河流域得以高效推广。信息化发展远快于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和开发,使得农业大数据机制不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落后的问题,难以推进智慧农机在黄河流域的高效应用,尚未实现智能化和成套化的设备管理。

2 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2.1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牧业结构

内蒙古黄河流域在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及时调整农业的结构,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农牧业应当根据市场变化趋势,结合市场紧缺产品,将产品特色需求融入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调整销售全产业链,以此促进农牧业的增值增效。

2.2 加强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培育

对于乡村发展来说,农产品的打造和培育是十分关键的,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的身份证,其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因此,就需要基于农产品角度打造良好的品牌,这也关系乡村的认知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集中各方优势,扶持三到五个立得住、叫得响的驰名商标,并进一步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和美誉度。

2.3 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体系

在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业的建设也可以推动乡村各种功能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因此,结合林沙、养殖等各种产业优势以及沙漠、草原、湿地等自然景观挖掘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马文化和科技文化。结合以当地特有的饮食特色建立生态旅游、采摘旅游、观光旅游等各种旅游体系,以此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3 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更新乡村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理念

内蒙古乡村地区的社会与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很多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具有中原文化主流特征的同时,还极具乡村地方民族特色。无论是建筑、民居、饮食、服饰、舞蹈、节庆,还是民间故事,都十分具有乡村地区文化的特色,这些都是旅游建设中的丰富资源。在近几年来,我国越发重视乡村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管理,使其变得更为完善。通过不断加强乡村资源管理建设能够更好地实现市场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内蒙古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乡村资源的管理也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实施[5]。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边保护、边开发、边利用节约乡村资源,注重资源的再利用和恢复。然而,在管理的过程中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不得不进行开发,二是资源保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保护优先,注重保护与修复。相关管理部门也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强对乡村资源的开发的整治和监督,使得整个环节得以科学化地利用,确保环境良好,使整个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与此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文明建设。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遵循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理念,使得乡村资源价值得以更好地发挥,减少原有面貌的破坏,实现综合性的治理,从根源上控制破坏。

此外,在乡村旅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也是两者协调发展的硬件支撑。首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对当地的基础设施情况展开全方位地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环节进行再次投资建设,在提高硬件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对服务范围展开拓展[6]。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这两者展开融合,例如可以将喷灌技术融入其中,建设无公害的绿色产业基地,并且围绕着基地形成集休闲以及观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基地。在构建网络系统的同时,也能够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最后,应当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旅游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分析,并且将结果进行仔细地探讨,并将其作为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要依据,在网上基础信息接收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农业经济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7]。

3.2 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牧区共同富裕

就现阶段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来说,要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落实,最大的短板在于农村牧区。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农村牧区的高效建设,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这也是现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措施。第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并积极推进生态、文化、人才、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产业振兴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促进农村牧区的共同富裕。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将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结合起来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使得草叶、肉羊、马铃薯、肉牛、玉米等农牧业真正结合,构建农村和牧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高效发展[8]。第二,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当促进新型业态的产生和建立,发展养老养生、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以此推进乡村发展新模式的实现。农牧民应当积极参与到农牧业全产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给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性权利,让农牧民更多地获取产业增值收益。第三,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就需要实现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的转型升级,结合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促进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此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加速前进。

3.3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在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经济制度支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以此促进民营经济在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民营企业对国有经济的贡献率较高,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0%以上。但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仍然存在融资贵、融资难等各种问题,就需要在推进内蒙古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公有制经济体系,以此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更多的领域,创造出更好的市场价值[9]。政府也应当给予关注,尤其是为本土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公平的经营和竞争环境。在税费、金融、财政、土地上有所倾斜,保障精准落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更好地推进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发展,保护和支持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实现创新致富、勤劳致富、共同致富。

3.4 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当不断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这样也能够更好地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内蒙古的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高龄人口养老、医疗保障、服务保障水平、幼儿入学等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因此,我国在十九大中就明确提出要推进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学有所教等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总目标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就需要结合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查漏补缺,改善内蒙古地区公共服务问题,强化供给能力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10]。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以此提高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补齐短板。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增加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群体的帮扶力度,以此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教育还应当加大普惠性保障力度,优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此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救助体系,发展养老设施建设,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在针对住房制度建立健全方面还需要促进多渠道保障体系,租购并举、多主体供给住房制度的实施,以此更好地保障住房建设。此外,还需要深入城市区域进行更新,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以及社区服务的完善。此外,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的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以此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对于乡村垃圾、污水处理短板还需要重视,推进厕所革命,以此改善人居环境;对于医疗服务水平需要在原有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上配备常规的诊断设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乡,提高医生待遇,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综合运用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精准匹配,更好地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11]。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内蒙古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其中存在的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经济发展落后、非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低等各种问题。通过推进乡村旅游资源管理收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各种方式来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建设。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内蒙古高质量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可爱的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