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学的韩滉《五牛图》分析

2023-11-20 13:35钟雅恬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图像学

摘 要:图像学主要用于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画面中图像的意义、绘画作品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等。唐朝韩滉《五牛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备受世人关注。运用图像学的方法,从《五牛图》的画面中探寻韩滉的创作心境,分析韩滉《五牛图》反映的时代风貌、人文风俗及审美意境等,理解画面中更深层次的内容,体会作品中传达的时代思想。

关键词:图像学;韩滉;《五牛图》

一、图像学概述

(一)图像学定义

图像学一词由希腊语“图像”演化成的“图像志”发展而来。图像学是文化史和艺术史中的一种研究方法,由阿比·瓦尔堡、潘诺夫斯基及其追随者所用,用以揭示视觉艺术中的主题和母题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简单地说,可称其为一种美术史研究方法论,解读的是图像背后的历史人文意义。图像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借助一切可入手的图像或文字来源来探寻一件艺术作品曾经意义的研究方法。同时,图像学作为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是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上去解读艺术作品的主题及意义的方法,它关注作品的寓意,为人们研究艺术作品提供不同于形式主义的方式。

(二)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建立了完善的图像志和图像学研究框架,共分为三个阶段: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以及图像学阐释。第一阶段说明事实的意义,反映第一性或自然的主题;第二阶段表现意义,反映第二性或程式主题,将艺术母题与主题或概念联系起来;第三个阶段反映内在意义,反映图像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整体,对母题的正确鉴别是图像志分析的前提,对图像、故事和寓意的正确分析又是进行图像学阐释的前提[1]。

二、图像学视角下的韩滉《五牛图》

(一)前图像志描述

唐代關于“牛”这一形象的绘画作品有很多,而在诸多画家中,韩滉画牛居于首位。他的《五牛图》又名《唐韩滉五牛图》,黄麻纸本设色,手卷,无款印,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加上引首和题跋,整幅画长达49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2]。此作品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农耕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带领我们体略到当时社会背景下欣欣向荣的劳作景象。

1.内容分析

韩滉《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少数唐代传世纸绢画作真迹之一,堪称“镇国之宝”。画面中描绘了由右至左一字排开的五头健壮的牛,它们形态各异,分别为擦痒、昂首、独立、回首和嘶鸣之状。画家赋予了牛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形象。在整幅画面中,除去第一头牛的旁边有一棵小树外,没有其他的背景,所以每头牛都可以独立成画。

2.画面构图

画家在构图上的构思很巧妙,整个画面只有第一头牛旁边有一棵小树,其余几头牛是没有背景衬托的,以牛为表现主体。画面从左到右,五头牛依次排列在画纸上,采用水平式构图与对称式构图,第三头牛为画面的中心,其左右两边各分布两头牛,体型、动态均相似。画面中的五头牛,只有第三头是正面构图,其他四头都是侧面。

3.色彩表现

五头牛的毛色各不相同,有黑色、白色、褐色等。根据牛的形态,晕染出不同的颜色,同时也表现了牛的立体感。作者以颜色来区分画面中的远近景,运用颜色的变化让画面对比更强烈。整个画面设色均衡且舒适,给观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

4.线条运用

作者运用墨色深浅和线条粗细变化表现牛的形体转折。画面中的线条表现松紧有致,有的用带墨较少的涩笔完成,有的用笔十分流畅且富有变化。在牛的关节处,用浓黑的线条加以强调,而像牛腹这样的柔软处,用浅淡的线条细致勾勒。

(二)图像志分析

中国画家对画面的构图不限定空间,往往是从创作者的情感角度出发,讲究立意定景。《五牛图》在构图上采用了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是指观者的视点不固定在一处,而是根据需要移动视点,把不同视域观察到的物象组织到自己画面中。《五牛图》在构图上的设计表现出了画家精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术,画家将中间一青牛画成正面形象,使青牛直接对向观众,视角独特,形成画面的中心,两面各安排两牛,呈对称形状向左右两方延伸。韩滉的《五牛图》在构图上立足传统,同时寻求新的突破。五头牛依次排列在画卷中,没有背景衬托,就是以牛为主题,仅中间一头牛正面对着观者,这头牛被抬高了臀部,有一定的透视效果,加强了画面立体感。其余四头的形态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前后呼应,使画面不会显得死板僵硬,给人一种稳定的视觉效果,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也打破了汉代以来只画物体侧面且装饰意味浓重的传统。

《五牛图》描绘了排成一行的五头牛,其信步走在田垄之上。五头牛神采各异,生动写实,比例结构、透视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根据当时欣赏卷轴画从右到左的规范,第一头是棕色的牛,身形强壮,嘴里含着一把草,嚼得津津有味,侧着头洋洋得意、悠闲自在地看着旁观者,在纯粹的动物野性快乐中,带着自然、原始的憨厚本性。第二头是黑白花牛,昂起头向前瞻望,自信而张扬,似乎要仰天长啸,加快步伐往前赶,仿佛想要追上前面的伙伴,似乎也向人们传达着自己不愿任人宰割的想法。第三头是深褐色的老牛,皮毛略显松弛,正对着观者,张着口“哞哞”地叫着,似乎是在呼唤自己前后的同伴,同时又像是对前方陌生的道路和迷茫的方向发出呼喊。第四头是浅黄色的牛,正在路途中间逗留,还回头观望,它半伸着舌头,像是在和后面的同伴玩闹,又像是在和我们这些观者打招呼,调皮生动,增强了画面趣味性,也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在反复斟酌利弊。第五头是深黄色的牛,牛角朝前,与其他牛不同的是鼻子上穿着鼻环,头上戴着笼头,神色非常严肃认真,同时又像是在思考,慢慢地向画面以外的地方走去,像是这群牛的领导者一样,也是画面中最威风、最雄壮的一头。对这五头牛的不同描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它们截然不同的性情,也向我们展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姿态各有不同,画家在用线时,尤其注重起伏变化,总体是用简练的线条勾画出牛的大概形态,但对于个别部位,却进行了精细的描绘,比如牛的眼睛、毛发、嘴巴等。画家运用线条的粗细、转折等手法表现牛的特征和形态,如牛背上的线条铿锵有力,用笔粗重、肯定,具有块面感的线条把牛的强壮、憨厚表现得淋漓尽致。笔墨变化多样,用笔有枯笔、湿笔,墨色有浓淡之分,表现出黄牛粗糙的皮质。这些线条之间虽然粗细、长短、起伏各不相同,但是用笔浑厚有力,把牛的强壮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浑然天成的画面视觉效果。比起曹霸、韩干画马,韩滉在线条的运用方面有一些独特的追求和想法,他将书法用笔完美地融合到画面当中,用细腻的线条和笔法刻画了牛的全身毛发和皱纹。细腻的用笔表现出了每头牛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神情,赋予了它们生命力,同时还自然地流露出每头牛的内心想法和个性特点。可见画家的绘画功力深厚,令观者意犹未尽。

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提到“随类赋彩”,是指根据不同种类对象的本质特征,进行赋彩晕染。《五牛图》中运用到的颜色,带给画面特有的意境氛围。画面中描绘了五头颜色不同的牛,但整体设色是黄色,表现出颜色的深浅变化,使画面的整体色调融洽和谐。其中一头黑白相间的花牛,设色对比强烈,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运用色彩的深浅对比强化主体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画面色彩丰富且整体统一。第一头黄棕色的牛,牛角、腹部等部位用白色进行提染,以黑色淡淡平涂身后的树丛,从而与黄色的背景拉开,形成画面中的远景与近景。之后是一头黑白色的花牛,设色对比强烈,表现出了虚实的艺术手法。第三头牛为赭石偏黑,部分用白色晕染,立体感更强,画面效果更丰富。第四头牛呈淡黄色,腹部和颈部用了大面积的白色分染,胭脂平涂的舌头让画面更生动,也突出了这头牛俏皮的性格特点。第五头牛呈赭石色,头上的笼头部分平涂正红色,面部用黑色着重强调轮廓,透露出倔强孤傲的性格特征。画家基于对牛的细致观察,发挥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得画面动静结合,脱离了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通过细致刻画让每头牛都栩栩如生,更赋予了牛情感特征,表现出牛英勇无畏、不畏困难、敢于进取的品质,营造出整个画面有趣且富有生命力的感觉,带给观者轻松愉悦的氛围,是画面中“动”的表现。

(三)图像学阐释

《五牛图》的创作历程和画家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自身经历有关。韩滉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是因为他长期居住在农村,更多的绘画素材和灵感源于他平时对生活的耳闻目睹。传闻韩滉在外出游玩之时,正巧走到乡野田间,当时正值农耕繁忙,其便看到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牛。他感叹牛勤劳踏实的品格,认为其是农民的好伙伴,便创作出这幅流传至今的名画。他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及自身的体会反映在作品中,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风貌。

像《五牛图》这种类型的画作在当时并不多见,那时主要是描绘王室贵族、侍女等,而韩滉专门描绘田园风光,专注于农家风土人情的主题创作。韩滉为唐玄宗朝太子少师韩休之子。安史之乱以后,朝政动荡不安,身逢乱世但身为宰相的他肩负着国家重任,他亲身经历了这段起起伏伏的朝廷政变,深切体会到要想让国家恢复到当初的繁华和强盛,就得让百姓发展农业。唐代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绘画也逐渐走向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画家对物象的描绘也以丰腴为美,如张萱、周昉的《唐宫仕女图》中就多是端庄华丽、体态丰腴的形象。当时这种审美观念对画家作品的塑造产生了一定影响[3]。

这样一幅作品不单单是一幅画那么简单,其是画家付出心思创作的成果,同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我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牛在此背景下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牛的形象憨厚朴实,一直被人们看成勤劳的象征,其还具有默默耕耘、无私付出却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将其作为绘画题材,体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同时,由此作品可得知,宰相韩滉体察民情,经常走访乡间,关注民生。《五牛图》中包含了画家的丰富情感,其通过描绘牛来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时想借作品来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作品表达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百姓最朴实无华的追求和心愿,这五头牛都被画家赋予了不同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也像是在演绎画家的一生经历,反映了画家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开创了画家表现底层百姓日常生活的新局面。画家创作这幅《五牛图》,也是想让人们更多去关注这个一直以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直陪伴在百姓身边的耕耘好帮手和好伙伴[4]。

《五牛图》从表面上看是对五头不同形态的牛的描绘,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创作。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幅作品可能是画家对自己的真实写照。韩滉虽然身居高位,在生活中却是极其简朴,他或许是借这幅图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思想、为官之道的感悟,或對自己一生经历的思考。此画还包含了一位身居高位的宰相忧国忧民的情感,其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引起皇帝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他时时刻刻关心着民生。画面中牛的不同姿态,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变革迅速,提醒着后人不管当下身处什么样的社会时期,农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对于刺激经济的发展和保持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图像学为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出来的内在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当代社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炳仁根据《五牛图》中的五头牛形象制作了大型铜雕,其以全铜材质塑造了活灵活现的五牛雕塑,再现了原画中五头牛的风采[5]。牛的形象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文化底蕴是无法衡量的。

韩滉《五牛图》不是对牛的简单描绘,而是包含了画家的情感,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表现了画家淡泊名利的思想。画家借牛来表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体现当时社会背景下百姓最朴实无华的追求和心愿。这五头牛都被画家赋予了不同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也像是在演绎画家的一生,反映了画家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引领了表现底层百姓日常生活的风尚。图中刻画的牛的形象蕴含着中国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也彰显着人们在困境中永不言弃、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卉康.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2]苏楠.韩滉《五牛图》予我的油画创作《时间足迹》的启示[D].合肥:安徽大学,2020.

[3]丁俏.丹青“解”牛:浅析韩滉作品《五牛图》[J].艺术市场,2022(1):94-95.

[4]杨景.探析韩滉《五牛图》:观故宫博物院《五牛图》有感[J].美与时代(中),2019(10):39-40.

[5]许琳.《五牛图》与中国传统文化[J].牡丹,2020(24):50-51.

作者简介:

钟雅恬,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绘画。

猜你喜欢
图像学
评米歇尔的《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维米尔与《绘画艺术》
《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学阐释
波提切利《博士来拜》图像学研究分析
音乐图像学在中国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图像学视阈下的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
城镇景观建设视角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
符号学与图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