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象模拟的历代月食诗词探究

2023-11-20 13:38黄慧翔殷彬彬刘雨婷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月食诗词

黄慧翔 殷彬彬 刘雨婷

【摘要】中国古代月食诗词颇具特色,但学界对此关注较少。本文在梳理历代月食诗词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归纳其内容主旨和意象内涵的演变情况,并借助天文软件stellarium,探究月食诗词在知人论世、考证系年、补充正史记录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月食;诗词;天象模拟;数字人文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4-0061-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天象模拟技术的历代月食诗词探究》 (项目编号:S202210357321) 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自殷商以来便有观测月食的传统,相关记录主要保存在正史的本纪、天文志以及实录中,其数量虽多,但往往仅以“月食”或“月有食之”表述,十分简略。我国古代有不少含月食意象的诗词,它们在详细记录月食、寄托情感等方面有正史记录所不具备的特殊研究价值。而除了卢仝的《月蚀诗》外,学术界对该类作品关注较少,缺乏系统性梳理研究。近年问世的Stellarium①、Starry Night PRO等天文软件,基于大数据、可视化、3D、AR等数字技术开发,能够精确模拟还原任一指定地点、时间的天象,其中一些软件还内置中国星座文化显示等扩展功能,从而为古典文学研究者破除作品时空隔阂提供了重要契机。②笔者借助各类总集、选集和古籍数据库梳理历代月食诗词,得到相关作品150余首,试述如下。

一、历代月食诗词概述

中国古代月食诗词的发展依其意象内涵的变化可分为元代及以前、明代、清代三个阶段。

(一)元代及以前

我国有悠久的月食观测历史,但月食入诗词较晚。唐代卢仝的《月蚀诗》 ③是较早出现月食意象且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月食诗,学界对此诗的天文学价值、内容主旨亦颇有研究。全诗以一千六百余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发生于元和五年十一月壬子(810年12月15日)的一次月全食,月食发生的具体时间、发生位置(入宿度)皆以词句入诗,并以佶屈聱牙的语言,评判问责二十八宿、五大行星以及文昌、天市、天狼等星官,继承和发挥了我国古代的星官传统。④同时,该诗并非简单记载月食,而是借奇崛诡怪的天象书写托讽现实政治。本诗以元和四年至五年成德镇帅王承宗之乱为本事,用蛤蟆精冒犯天公的书写托讽王承宗不尊朝廷、盗据藩镇,借斥责姑息纵容蛤蟆精的四方星象批判观望养寇的诸军统帅 ⑤。

唐人将月食开创为诗词意象,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接受史影响。此后描写月食的诗词明显增多。如北宋诗人梅尧臣曾作《月蚀》 ⑥一诗,以通俗的语言记录了发生于嘉祐三年的一次月食以及妇女儿童的救月行动 ⑦。自宋元以来,部分文人在创作此类诗词时会提及上述卢仝的作品。南宋诗人方岳的《月蚀》 ⑧,以“人间今欠玉川子,生语聱牙满世香”盛赞卢仝的《月蚀诗》,秦效成《秋崖诗词校注》称此句“或有感而发” ⑨。本诗有“老兔酣眠一夜霜,妖蟆健啖未渠央”一句,据“一夜霜”和“未渠央”,知此为一次发生于秋冬季的月偏食。检《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并辅以stellarium的天象模拟,知宋淳祐八年十月己丑(1248年12月2日)发生月偏食。⑩据《方岳年谱》 ⑪,是年,方岳与贾似道因民船覆溺事件发生冲突,两人遂生间隙,次年,方岳便因贾似道的迫害被贬邵武,⑫本诗“有感而发”或与淳祐八年两人所生矛盾有关。诗人引玉川子《月蚀诗》托讽现实政治之意,讽喻朝廷奸臣当道、政治黑暗。此外,还有一部分文人会在诗中化用卢仝的诗句,借批判蛤蟆精而寄托深意。北宋末年爱国诗人李纲曾作《九月十四夜月蚀》 ⑬,诗歌尾联“妖蟆磔死犹馀罪,此外群星尽可原”化用卢仝《月蚀诗》“众星尽原赦,一蟆独诛磔”。据《梁溪集》目次编年及每卷卷首的时间地点注解,知此诗为诗人在宣和二年于沙阳作。据《宋史·李纲传》,“宣和元年,京师大水,纲上疏言阴气太盛,当以盗贼外患为忧。朝廷恶其言,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⑭。因此,诗歌尾联或借痛斥食月妖蟆暗指朝廷决策昏庸、政治不明朗,抒发自己因关心国家社稷而忠言进谏但最后却遭贬谪的愤懑。与上述两者相反,同处南宋中后期的江湖诗派诗人叶茵在《次月蚀韵》 ⑮中写道:“光清于水尘难滓,色白如圭玷可磨,休诵玉川艰险句,终篇比兴为元和。”此诗虽亦笔涉卢仝,情感态度却积极平淡,并无托讽,与方岳、李纲之作主旨不同、风格迥异。

此时期有一部分月食诗是作者独立机杼、自创风格的。北宋诗人徐积曾作《和杨掾月蚀篇》 ⑯,全诗以对发生于元丰元年的一次月食的描写开篇,主体部分由月之所蔽过渡到引大量历史典故分析人之所蔽,结尾处以“月之所蔽惟须臾,须臾蔽去明如初。人之所蔽何太甚,至于终身不悟不可除”点明主旨,将月食的过程同人生道理相结合,月之所蔽尚且短暂,而人之所蔽却难以察觉并除去,若不注意反省和领悟,会给人带来严重而长久的不良影响。这种借用生活事物来参悟义理的方式,亦是宋诗不同于唐诗之处。宋末元初诗人汪梦斗曾作《八月十四夜月食》 ⑰,此诗收于《北游集》,据《四库全书》本《北游集》提要,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尚书谢昌言荐梦斗于元世祖,特诏赴京,卒不受官,放还。是集乃其北游纪行之作”,期间诗人“悲伤怀感,忧惧愁叹,不能自已”。⑱将时间“1279年9月21日(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八月十四)”、地点“北京”录入stellarium,可于22日凌晨3时至5时观测到月食。诗中有“老天故露妖蟆恶,要索卢仝寸铁诗”之句,诗人于国破家亡之际联想到能为国尽忠的卢仝,字里行间隐含对南宋末年奸臣当道的腐朽政坛的批判,饱含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二)明代

进入明代,月食已成为诗词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意象。

在保存不多的明初月食诗词中,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 ⑲最有代表性。诗歌上半部分既生动地描绘了月食发生时百姓的反应,如“儿童走报开户看,城角咿呜声未卒”,“丈夫愕视隘街巷,妇女喧呼动圭筚”,又描写了救月的过程,如“百官袍笏群吏趋,伐鼓撞钲仍设韠”。诗歌下半部分笔锋一转,由月蚀联想到当年严重的旱灾,“今年下土困炎沴,草木焦枯野萧瑟。蓱号暍死龙甲焮,赤熛当衢挂萍实”。然而官员却无所作为甚至变本加厉,致使社会动荡,矛盾激化,诗中以“太阴配日宰臣象,无乃常刑多纵轶”表明吏治不公,又以“近来营垒遍宇内,羽林惨澹空铁锧”反映出天灾之下连年征战,局势危急。据《明史·太祖本纪》,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旱蝗”。⑳是年,刘基居南京。将时间“1374年8月22日(即明洪武七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地点“南京”录入stellarium,可观测到当夜发生月全食。诗中所提月食可能指此。是年,“都督蓝玉败元兵于白酒泉,遂拔兴和。壬寅,金吾指挥陆龄讨永、道诸州蛮,平之”,“秋七月甲子,李文忠破元兵于大宁、高州。壬申,倭寇登、莱”。㉑诗句“近来营垒遍宇内”或指上述诸事。全诗将天象书写与现实民生相结合,体现了刘基诗歌拯救时弊的特点。

进入明中期,随着文学复古运动的兴起,月食再一次较多地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何景明二人的创作。作为明中期最负盛名的文学群体之一,他们以“诗必盛唐”为口号,将明代诗歌创作由馆阁带向民间,重视诗歌真性情的抒发,感叹时政和个人境遇。这些文学观念也在他们创作的月食诗中得到体现。何景明所作《月食篇》 ㉒,将视角转向民间,月蚀发生之时百姓普遍恐惧担忧,并进行一定的仪式求天救月,“皇皇下民,亦孔之悸”,“云旗载扬,朦瞽奏鼓。率彼下土,诉于帝所”。所作《月食》 ㉓,以“圣心应念此,长望五云端”说明君主应以月蚀为警戒而励精图治。李梦阳亦在《月食》一诗中抒发人生感慨,“有明终不减,暂掩亦何亏”,“显晦每如此,人生只自疑”。㉔

明朝后期的月食诗亦不乏忧时伤世之作。诗人冯舒所作《十一月十六夜月蚀》 ㉕有“吾闻圣王顺天道,月食修刑匪草草。冤填牢户今何多,贵人刺蹙穷民殍”之句,借“月蚀修刑”的观念直言当时社会吏治不力、冤案众多、矛盾尖锐的状况。《清史列传·冯班传》载:“舒,字已苍。幼承父教,笃志读书……明崇祯丁丑(崇祯十年),邑绅钱谦益、瞿式耜为奸民张汉儒诬讦,舒委曲营救。汉儒党陈履谦,窜舒名于捕檄中,遂并逮舒,下锦衣狱,移刑部,讼系经冬,诵读不辍。會汉儒等败,舒乃得释,归里。” ㉖将时间“1637年12月31日(明崇祯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地点“北京”录入stellarium,可于31日17时至21时观测到月食。全诗极言社会冤狱之多,且诗中言“冯谁叩阍讼此冤,廷中济济俱忘言”,知此诗应作于崇祯十年冯舒因营救钱谦益等人而被牵连入狱之后。回想黑暗刑狱与个人不幸,诗人心生感慨,作是诗一抒心中悲愤,并有所讽喻。

(三)清代

不同时代背景下,从清初到清末,各时期均有部分月食诗词颇具特色。

清初诗人、戏曲理论家李渔曾作《月蚀》 ㉗。诗人开头指出,“从来人有难,求救必呼天。天能主祸福,予夺在几先。及逢日月蚀,忽自丧其权。求救反于人,鼙鼓何喧阗”。月蚀发生之时,主宰祸福的上天反而需要人的救护。接着写社会地位高的“贤冠权要”在月食发生之时充当救月的角色,月亮终脱险,“救者匪士庶,皆属进贤冠。苟非扼权要,由尔为圣贤。鬼神莫之惧,天心耻乞怜。赖此衣冠护,始不终危颠”。同时,作者感慨道:“当权贵如此,明然幽亦然。”当权者是如此显贵,在人间是这样,在救月等“与神沟通”时也是如此。以往月食诗多以批判为主,而此诗主基调却是盛赞官员救月,令人耳目一新。

清代中期,月食诗词的数量相对清初明显减少,这或与当时严酷的文化政策有关。此时期的作品多客观描写,而较少关注当世之务。杭世骏所作《中秋月蚀感赋》 ㉘有“开筵坐待将苏魄,对镜谁怜痛定身。拟到广寒相问讯,一天风露转凄神”之句,月食之夜,诗人开筵独坐,望月遐思,隐含因孤独寂寞而生发的悲凉愁绪。此时,诗人联想到月宫里孤独的嫦娥,并想飞天慰问她的状况,想象丰富,饶有趣味。

清末,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成为文人关注的焦点。诗人赵熙《纪事六首·其六》 ㉙写:“海风吹处尽浮云,月蚀瑶台色色昏。谁识卅年辛苦力,老来含泪入斯门”。《香宋诗钞》目次注此诗作于1900年,检《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知当年九月癸未(1900年11月5日)发生月蚀,㉚诗中所言月食应指此。全诗可能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海风”一句应是比喻敌军入侵。古以日阳象君,月阴配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月蚀”一句应暗指此事。“卅年辛苦力”或暗讽李鸿章自同治中兴后专办洋务近三十年,但清军面对列强的侵略依旧大败而归。诗人心系民族兴亡,借月蚀感时伤世。面对山河沦丧的现状,诗人感慨国家多年革新付之东流,深觉悲痛。

晚清时期人们对地球和月球认识的进步影响了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创作,部分月食诗也因此展现出不同于前代的独特想象。如晚清著名诗人丘逢甲作《十一月十五夜月蚀戏作两首》 ㉛,其一曰:“不闻金鼓代天诛,休怪妖蟆胆气粗。天上嫦娥应叹息,人间从此救兵无。”其二曰:“经坛冷落散缁黄,吩咐嫦娥自主张。东半地球无限事,那能更替月球忙。”前者写民间对“妖蟆食月”未采取补救措施,致使妖蟆猖狂,并想象嫦娥应对此感伤。后者似是对前者的回应,东半地球辽阔,事务相当繁杂,地球已经无暇关注月球,月球上的事情就让嫦娥自己决断吧。诗中引入了在近代传入中国的“东西半球”的观念,并借此生发调侃,前后应和。

二、基于天象技术的历代月食诗词价值探究

在梳理历代月食诗词发展流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天象模拟技术,探究它们在诸多方面的价值。

(一)了解创作心态,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法”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由于年代久远,许多诗词的创作背景已难考。我们可以根据诗歌内容,借助天象模拟技术,确定作品创作的时间,进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创作心态。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曾创作《七月十五月食不见追往有叹》 ㉜一诗:“月食今年再,中元与上元。春晴灯火乱,秋瞑雨云繁。汉将高城垒,胡尘满塞垣。孤臣万古泪,偏洒泰陵园。”首联指出当年的中元日和上元日均发生月蚀,颔联简述当年气候,颈联转而叙述边塞战事,胡人骚扰频频,汉将却高筑城墙以自保,尾联笔锋再转,由战事写到弘治皇帝埋葬之地“泰陵园”。全诗内容丰富,寄寓颇多。首联言“月食今年再,中元与上元”,上元即元宵,为农历正月十五,中元为农历七月十五,据此在李梦阳生卒年范围内检《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知符合诗句内容的年份仅有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㉝据《李空同先生年表》 ㉞,是年正月,李梦阳居北京,七月,李梦阳已任贵州司员外郎。将时间“明弘治十八年正月十五(1505年2月18日)”与地点“北京”、时间“明弘治十八年七月十五(1505年8月14日)”与地点“贵阳”分别录入软件stellarium,观测到两晚均发生月食,故确定此诗作于明弘治十八年七月。《明史·武宗本纪》有“十八年五月,孝宗崩”,“戊申,小王子犯宣府,总兵官张俊败绩”,“庚戌,太监苗逵监督军务,保国公朱晖为征虏将军,充总兵官,右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御之” ㉟等记载。时孝宗驾崩,武宗继位,李梦阳感怀孝宗知遇,于中元夜作此诗,以“孤臣万古泪,偏洒泰陵园”一抒心中怀念。而时又恰逢鞑靼部落侵犯边境,明军战败后采取防御政策,李梦阳心系国政,在诗中以“汉将高城垒,胡尘满塞垣”表达对明军避而不战、师出无功的失望。

(二)考证作品系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较多尚未确定创作年份的诗词,而天象模拟软件的应用可帮助我们考证其中部分月食诗词的系年。

明代文学家何景明曾创作《五月望月食》 ㊱一诗,见于《大复集》,但该集并非编年排列。结合诗题及作者生卒年,检《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初步确定诗中所提月食的发生时间为“正德二年五月十五日(1507年6月24日)”或“正德十三年五月十五日(1518年6月22日)”。㊲正德二年,何景明乞归,郊居北京。正德十三年五月,何景明升任陕西提学副使。㊳诗中有“山城黯黯阴”一句,与前者相符,与后者不符。将时间“1507年6月24日”,地点“北京”录入软件stellarium,观测到当夜确发生月食,故确定此诗作于正德二年。

(三)补充正史记錄

月食诗词中不乏描写细致的佳作,可有效补充正史记录的不足。明代书画家、文学家沈周曾作《六月望夕作》 ㊴,其中写到:“十年六月十五望,昏时月出当巽向。初从地中已遭蚀,妖蟆大吞魄俱丧。辗空渐高已半露,黑气轮光两相荡。其色昏昏赤如血,荧惑红芒近仍抗”。据首句“十年六月十五望”,结合沈周生卒年检《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知月食发生时间应为弘治十年六月乙酉(1497年7月14日)㊵,《明史·沈周传》记载“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 ㊶,知弘治十年沈周居家乡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将时间“1497年7月14日”、地点“苏州”录入stellarium,观测到月升时间为14日18时53分,即“昏时”,月升之时月球位于东南方,即“巽向”,且此时可观测到月球“带食而出”,㊷与“初从地中已遭蚀,妖蟆大吞魄俱丧”一句相符。同时可观测到当夜月食发生之时,火星位于月球东北方,即诗中所言“荧惑红芒近仍抗”。本诗用八句话记录所观测到的月食过程,其中不乏月食发生的具体时间、月升之时月球所处方位、月球带食而出、月球表面颜色、火星在月球之侧等细节,用词鲜明生动,描绘详实细致。然《明孝宗实录》仅以“夜月食”三字记录此次月食。㊸

由于种种原因,正史中对月食的记录难免不全面,而借助天文软件考证月食诗词创作的时间,可以帮助补充部分正史所遗漏的记录。南宋末诗人俞德邻曾作《甲戌六月十四日月食过半七月十四日抵广信月岩有感而作》 ㊹,据诗题并结合俞德邻生卒年,可知月食应发生于宋咸淳十年六月己未(1274年7月19日),诗中有“我从前月客帝京,月明忽苦虾蟆精”一句,据此知月食发生时诗人居“帝京”,即南宋都城杭州,将上述时间地点录入软件验证,知月食实际发生于20日,20日18时44分月球开始进入地球半影,随后月升,20时16分月球开始进入地球本影,可观测到月偏食,21日0时2分月食完全结束,然《宋史》中并未记载此次月食。

注释:

①官方网站:http://stellarium.org/zh/,最新版本0.22.2。

②唐宸:《理念与方法:天象模拟技术与古典文学经典作品研究》,《文学遗产》2022年第6期。

③曹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卷三百八十七, 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378-4381页。

④李月白、江晓原:《卢仝〈月蚀诗〉天文学史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1期。

⑤孙羽津:《奇诡托讽与诗派建构——以韩愈、卢仝〈月蚀诗〉为中心》,《文史哲》2021年第2期。

⑥梅尧臣撰:《宛陵集》卷十九,清《四库全书》本。

⑦据《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此诗被编入嘉祐三年。

⑧方岳撰:《秋崖集》卷三,清《四库全书》本。

⑨方岳撰,秦效成点校:《秋崖诗词校注》,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97页。

⑩北京天文台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页。

⑪秦校成点校《秋崖诗词校注》后附《方岳年谱》一卷。

⑫《方岳年谱》第716页,引《洪传》语:朝不直似道,因两易秋崖为邵武军。

⑬李纲撰:《梁溪集》卷十二,清《四库全书》本。

⑭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五十八,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241页。

⑮陈起编:《江湖小集》卷三十九,清《四库全书》本。

⑯徐积撰:《节孝集》卷一,清康熙六十年锡山王邦采刻本。

⑰汪梦斗撰:《北游集》两卷,卷上,清《四库全书》本。

⑱汪梦斗撰:《北游集原序》,清《四库全书》本。

⑲刘基撰:《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卷十四,四部丛刊初编本。

⑳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页。

㉑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页。

㉒何景明撰:《大复集》卷六,明嘉靖三十四年袁璨刻本。

㉓何景明撰:《大复集》卷二十二,明嘉靖三十四年袁璨刻本。

?李梦阳撰:《月食》,《空同集》卷二十三,明嘉靖间曹嘉刊本。

㉕冯舒撰:《默蓭遗稿存》卷三,《北征集》上,清康熙世豸堂刻本。

㉖《清史列传》卷七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02页。

㉗李渔撰,吴战垒点校:《李渔全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㉘杭世骏撰:《道古堂集》诗集卷十九,清乾隆四十一年刻光绪十四年汪曾唯修本。

㉙赵熙著,赵元凯、赵念君编:《香宋诗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㉚北京天文台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第346页。

㉛丘逢甲撰:《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㉜李梦阳撰:《空同集》卷二十三,明嘉靖间曹嘉刊本。

㉝北京天文台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第305页。

㉞朱安(氵侃)撰:《李空同先生年表》卷一,明抄本。

㉟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9页。

㊱何景明撰:《大复集》卷十五,明嘉靖三十四年袁璨刻本。

㊲北京天文台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第305-306页。

㊳金荣权:《何景明年谱新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㊴沈周撰:《石田诗选》卷一,清《四库全书》本。

㊵北京天文台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第304页。

㊶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九十八,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630-7631页。

㊷据stellarium模拟,14日14时39分月球开始进入地球半影,15时50分开始进入地球本影,16时58分本影食分达到100%,18时53分月升,本影食分约为64%。

㊸《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七。

㊹俞德邻撰:《佩韦斋集》卷一,清《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黄慧翔,安徽大学文学院2020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殷彬彬,安徽大学文学院2020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刘雨婷,安徽大学文学院2020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月食诗词
日食和月食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
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半影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