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库》: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

2023-11-21 02:41张媛媛
山东画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尼山文库典籍

张媛媛

9月26至28日,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2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现场,山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献编纂出版项目《齐鲁文库》首批成果震撼亮相。“第一批成果,共包括三编。其中,典籍编100册、史志编20册、红色文献编50册,共170册。”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齐鲁文库》编辑部办公室主任昝亮介绍道。

170册——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重要活动场地,在孔子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在 “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推介活动上,《齐鲁文库》首批成果闪耀登场,成为不少嘉宾、读者的“打卡地”。这令昝亮和整个《齐鲁文库》编纂出版工作团队感到自豪。

“去年,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举办的《儒典》新书发布会,也是《齐鲁文库》项目的启动会。”昝亮说。同年的11月23日,《齐鲁文库》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此后,典籍编、红色文献编、史志编编纂工作率先付诸实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依靠编委会及其办公室强力指导、统筹协调,得益于编纂牵头单位、参与单位、馆藏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全面支持、全力配合,《齐鲁文库》编纂出版工作团队科学论证,务实拼搏,将浩如烟海的文献挑选整理、结集成册。在昝亮看来,這么短的时间、这么丰富的成果在目前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省域文库项目中也是少有的。“但相较于整个文库的整体规模,目前的完成量只有4%左右。”

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齐鲁文库》学术委员会成员、典籍编主编杜泽逊曾在采访中表示:“全部完成后的《齐鲁文库》,规模将超过《四库全书》。”据昝亮介绍,按照编纂工作方案,这套书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共分九编,初步规模大概是13亿字,总册数预计至少4000册。

《齐鲁文库》不只体量大,而且内容丰富。依托于山东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齐鲁文库》不同于其他省域文库,独立设置了红色文献编。作为我国最早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六个地区之一和沂蒙精神的诞生地,山东的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就第一阶段的成果来看,昝亮认为,“把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思考,是有前瞻性的”。《齐鲁文库》首创的分编除了红色文献编,还有文物编、艺术编等。“山东的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从资源总量上说位居全国前列。文物编、艺术编将会让以文献著作为主的文库多一份色彩,更值得期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的文献著作丰富。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十三经”基本上属于山东文献,第一批成果暂未收尔雅类著作,其他的十二经,都有重要著作或者权威版本收录。儒家文化发源于山东,但它的影响和传播绝不限于山东。涵盖了儒家文化经典的《齐鲁文库·典籍编》,囊括了264种文献著作。“按照杜泽逊院长所讲,典籍编有三个特点:一是含有重要的四部要籍的宋元刊本,二是含有一些名家著作的稿本、抄本、校本,三是将做出了贡献而名不显扬于后世的人物的著述纳入其中。”史志编在几种山东省志的版本选择方面也呈现出后出转精的良好开局。《齐鲁文库》坚持选取版本价值高、图书品相好、编纂具有特色者纳入,以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体现山东特色、展现齐鲁气派的省级文库。

作为《齐鲁文库》主要责任单位的山东出版集团,拥有丰富的大型丛书策划编纂经验,已编纂出版过大型丛书《孔子文化大全》《孟府档案全编》《孟子文献集成》《儒典》等。

《齐鲁文库》的相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齐鲁文库》编纂出版工作团队曾因红色文献编中一种期刊缺失一期而多方寻找,最终得成“完璧”;他们还曾梳理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综合避讳字等版本信息,采纳专家判断意见,慎重确定《聊斋志异》抄本的时代。他们会因为版本的问题一遍一遍核对、一遍一遍修补,会因为清晰度、字体等问题一次一次确认……他们的工作烦琐而复杂,“七审七校”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实证,虽困难重重而志在其间、乐在其中。让昝亮觉得欣慰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对待工作丝毫没有懈怠,依然严谨认真,“学术团队、编辑团队以及我们协调服务保障团队都恪守职责、严格把关”。

大道至简,笃行实干为要。“从尼山论坛回来后,我们召开了印刷调度会,希望在印刷装订品质上,让它与省级文库的规格和投入相符,成为传世文化工程。”据昝亮介绍,明年,《齐鲁文库》将带着新的成果再次亮相曲阜尼山。

(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尼山文库典籍
《尼山萨满传》节选(18)
《尼山萨满传》节选(13)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专家文库
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文库
《尼山萨满传》节选12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세계적인 사상문화의 향연——-제5회 니산(尼山) 세계문명포럼 취재기
专家文库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