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及卫生防疫综合措施

2023-11-21 07:09洪穗瑶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0期
关键词:规模化猪群传染性

洪穗瑶

随着社会大众对猪肉制品的需求大幅度提升,规模化养殖产业应运而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给养殖产业带来诸多经济收益的同时疫病问题日趋严重。疫病的发生流行一方面会对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危害,某些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还会严重威胁到生猪养殖产业的安全。当前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大传性疾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规模化养殖场一旦出现重大传染性疾病,将会面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需要对当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构建综合性的卫生防疫措施,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控制病情,有效防范像非洲猪瘟这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蔓延。

在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养殖人员对该产业的认知不足,缺乏现代化养殖技术,普遍表现为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养殖场规划建造不合理,养成空间有限,不能够给予每一头猪群充足的活动空间,不能够充分发挥猪群的生产性能,同时还很容易加重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从当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传染性疾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疾病的诊断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往往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相关部门将生猪养殖产业作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肉,并且在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认真做好生猪养殖环境的疫病防控,强化检疫检验,确保注意安全。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适宜发展生猪养殖的地区,以加快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农民群众的致富增收道路。另一方面在生猪养殖集中的地区以能源沼气池建设为基础,以沼畜产业配套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沼气池养殖生猪,依托沼气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二、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分析

1、呼吸道疾病频繁发生流行

近年来,生猪养殖领域的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类综合性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的病原十分特殊,并且包括了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再加上环境应激导致猪群抵抗能力下降从而造成了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并发感染。除了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之外,猪群的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猪群来源不统一,卫生环境相对较差,圈舍温度忽高忽低,再加上受到免疫性疾病的制约,导致多种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变差,猪群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应激因素相对较多,这些都成为猪呼吸道疾病爆发流行的诱因。

2、继发感染十分普遍

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已经成为当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重要特征。在生猪养殖场当中经常会存在疫苗免疫接种之后,仍然会出现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可能。特别是在原发性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情况之下,一旦养殖场中的应激因素增多,养殖管理不良,就会继发感染传染性疾病,例如猪气喘病、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经常与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以及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

3、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危害不断加大

在当前规模化生猪养殖领域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了非传染性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和传染性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两类。非传染性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先天性繁殖障碍、机能性繁殖障碍、子宫内膜炎影响性繁殖障碍、应急刺激所引发。针对该类型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一般通过加强品种选育改进配种方式,加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患病猪,及时处理患病猪,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而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引发,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原包括了猪瘟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附红细胞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这类疾病除了会造成妊娠阶段的母猪突然出现流产产下的胎儿死亡之外,还会严重危及猪群繁殖器官的完整性,引发严重的繁殖障碍,甚至会造成繁殖器官停止发育,不能够发挥繁殖母猪应有的生产潜能,使得养殖场的繁殖母猪淘汰率显著升高。在这些繁殖障碍性疾病中,有些疾病还属于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的范畴,饲养管理人员和兽医人员在开展疾病防范过程中,一旦个人防护不当,就会造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流行出现,严重时会威胁到一个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

三、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卫生防疫综合措施分析

1、生猪引种的标准化

关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应该秉持着自繁自育的养殖管理原则,如果需要从外地引种,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引种流程,要选择信誉度相对较高、有畜禽产品生产证明、养殖规模相对较大的种畜场引进种猪,并且在引种之前应该对当地的疫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全面地考察和调查,避免从疫区引进猪群。繁殖母猪在引进过程中,应该从品种的生产特性、外在状况、身体的健康情况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反应灵敏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选择,要保证繁殖母猪的乳头分布较为均匀,有效乳头数量不能少于6 对。种公猪在选择过程中要保证品种纯正,反应灵敏,具有较强的性欲,同时要保证种公猪的睾丸发育匀称,包皮不蓄积有各种残余物。

2、加强环境卫生调控

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生猪的健康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在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下大量繁殖滋生,如果养殖场当中存在大量的吸血昆虫,也会通过叮咬皮肤经血液传播,使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大大提升。在生猪的生态养殖模式下,一定要注重做好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调控工作。一方面生猪在生长发育阶段应该结合其生长发育的相关特征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在圈舍当中配置相应的垫料,以此降低粪便和尿液所引发的疾病传播流行的态势,并且要做到及时清理粪便、及时收集粪便,并且要将粪便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还应该确保圈舍干燥整洁,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特征,能够通过相应的通风换气措施,及时将圈舍当中的高温高湿气体和有毒有害物质排出的圈舍以外,保证生猪能够健康生长发育。再一方面还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严格落实生物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对消毒技术的有效处置和利用,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利用消毒机械设备,采取喷雾杀毒的方法对养殖区域和生产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处理,尤其是生猪饲料加工区域也需要做好严格的卫生消毒工作。最后一方面要及时清除养殖场中所排出的各种粪便、污水,清理之后要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防止细菌的大量繁殖,还要注重做好养殖场周边的有效清理工作,避免圈舍周边存在大量的吸血昆虫对生猪的健康受到影响。注意进出入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也需要落实相应的消毒制度,避免车辆人员从外部携带细菌传入到养殖场当中,对养殖场内部猪群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3、科学把控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饲料是否存在严重的残留性,都是决定生猪生态健康养殖的主要因素。传统生猪养殖模式之下,很多养殖人员将管理重点放在了如何推动生猪快速生长、提高产肉率和提高养殖规模等方面,一些养殖人员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在生猪生长过程中会选择使用一些促生长类的添加剂或者抗生素类添加剂,使得猪群的生长速度更快,出栏时间缩短,但由于使用不合格添加剂,猪体内的药物残留严重超标,生产出来的猪肉制品质量不合格,不能够达到消费者对生猪肉产品的实际需求。另外长期单一地投喂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相对较差,或者饲料种类不多,都会造成猪群出现营养不良的相关问题,降低猪群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所以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指导养殖人员认真学习生猪养殖管理技术要结合猪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做到科学搭配饲料,合理使用饲料,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或者代谢疾病。在日常饲料搭配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积极推广应用无抗饲料,无抗养殖管理方式,指导养殖人员认识到抗生素不科学应用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病原耐药性增强的现状。在添加剂应用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中成药添加剂微生态制剂来替代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中成药制剂、微生态制剂能够更好地调控生猪的胃肠道系统营造一个复杂的生态群落,可以有效抑制胃肠道当中各种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导致菌群平衡,同时中成药制剂还能够提高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可以达到协同治病、协同防病的使用效果。

4、注重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紧急处理

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养殖场的患病猪、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粪便、尿液、口腔分泌物当中都会携带有大量的病毒,污染周边环境之后,会使得传播范围逐渐扩大,感染健康猪群,引发疫情的扩散蔓延。发生该种疾病之后,应该及时追溯调查,及时扑杀患病猪,防止疫源扩散。当确诊为生猪重大传染性疾病之后,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之下,要健全完善的防疫制度,注重做好养殖场的封锁隔离工作,并且做好受威胁地区养殖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加强疫病防控期间的消毒处理,坚持每天消毒3~4 次;外来人员和车辆不能够随次出入疫区;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规,严禁从疫区引进猪群。同时还应该限制动物的转移,及时加强消毒处理。按照相关要求,对受威胁地区的猪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特别是应该做好新生仔猪的补充免疫接种工作。对于确诊的患病动物应该及时进行扑杀做无害化处理,尸体要落实严格的焚烧深埋制度。对于有疫情的圈舍应该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并且做好生猪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认真监测工作,当最后一只患病猪死亡或者扑杀无害化处理完毕,按照规定进行妥善有效的消毒处理,坚持21 天疫区当中没有出现新的病例,经过风险评估安全之后,再由当地的兽医主管部门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通过申请之后才能够解除养殖场的封锁。

5、构建综合性的传染性疾病防控方案

冬春季节和秋冬季节是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多发时期,生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隐患加大,根据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态势和周边重大动物疫病形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乡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管理,坚持24 小时应急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确保通信畅通、准备充分、责任明确、应对有序,科学处置。一旦发现疑似疫情,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规范果断处置。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养殖场搞好冬春季节、夏秋交替时节消毒灭源,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指导养殖人员选择生石灰、草木灰和化学消毒药品等实行定期消毒和紧急消毒,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同期搞好夏秋季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减少疫病传播媒介,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为巩固免疫成效,要求各乡镇认真做好月月补针工作,进一步发挥“尖刀班”的督导作用,确保“月月补针”落实到位,确保指导规模场实施程序免疫到位,确保应免尽免和群体抗体合格率达标;要求各乡镇充分发挥动物疫情监测网的作用,切实做好常规巡视监测和抗体水平监测,要落实专人实行一场一人、一场一责监督管理模式,提高对规模场的监测频次。特别是对猪生猪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凡抗体水平不达标的务必实施补免,在监测中发现为可疑重大动物疫情的要按要求、按程序报告。严格按照封住疫区、管住威胁区、运输、车辆消毒、人员消毒、疫区饲料外运、猪肉调运,从严从速拔点除根,严防疫情扩散的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生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强化措施指引》,引导养殖人员主动开展生猪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监测,及早发现疫情风险并及时处置,有效防止疫情扩散。严禁发病猪和感染猪进入运输、销售、屠宰环节,切实阻断生猪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做好引种检测,切断病原经引种造成的传播。强化养殖场人员、运输车辆、物资、饲料等各个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切实做好猪养殖环境的监测与消毒工作,雨后及时对生猪养殖场周边环境和道路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进行酸化和消毒处理,并做好灭鼠、蚊、蝇和防鸟等工作,以消除环境与水源污染的影响。对有疫情影响过的猪场要彻底清洗消毒,坚持空栏时间,有针对性升级改造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环境检测合格后方可有计划地恢复生产。新建猪场应科学设计生物安全防控方案,严格分区布局和物理隔离管理,形成一场一策的有效防控格局。

综上所述,对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来讲加强疫病综合防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基于养殖环境疾病的传播流行因素、流行特点、对引发传染性疾病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有效地分析,并掌握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做好全方位的预防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确保生猪养殖能够健康生长发育,并且尽量将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降到最低程度,确保病原最低化扩散蔓延。

猜你喜欢
规模化猪群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