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瓜和甜瓜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3-11-22 11:07张琳杨艳涛宋莉莉毛世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甜瓜西瓜设施

张琳, 杨艳涛, 宋莉莉, 毛世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提出明确要求。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这既是新形势下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富民增收、强化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现实需要。

西瓜和甜瓜作为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作物产业之一[1],是依托北京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历史底蕴,体现特异品种、特定区域、特别工艺、特色文化、特殊功能的乡村富民产业,是新格局下释放首都都市现代农业增长潜力、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需要、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重要途径[2]。近年来,北京市西瓜和甜瓜产业稳定发展,区域布局持续优化,科技支撑显著增强,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逐步上升,富民增收效应进一步显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3]。但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资源环境、自然灾害、劳动力供给、技术应用、全产业链开发、政策配套等问题与挑战[4]。本文以西瓜和甜瓜产业为对象,梳理产业全链条各关键环节发展现状,剖析产业发展面临的5个关键问题,进而提出推动北京西瓜和甜瓜产业全链条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 西瓜和甜瓜产业发展状况

1.1 生产规模呈稳中下降趋势

2022 年北京市西瓜和甜瓜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减少,其中西瓜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统计结果(图1)显示,受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5],2018—2022 年北京市西瓜和甜瓜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2022 年北京市西瓜和甜瓜种植面积共2 128.81 hm2,比上年下降9.9%,其中西瓜2 086.48 hm2,比上年下降9.8%;甜瓜42.33 hm2,比上年减少17.4%。2022年北京市西瓜和甜瓜总产量9.55万t,比上年减少16.1%,其中西瓜9.41万t,比上年减少15.8%,甜瓜0.14 万t,比上年减少29.0%。由于新品种引领作用突出、新技术应用范围广泛,西瓜单产水平持续处于全国前列,北京市西瓜平均单产为45.10 t·hm-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8.4%。西瓜和甜瓜优势产区布局进一步集中,主产区分布在大兴区、顺义区、延庆区和昌平区[1],其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54.2%、30.5%、5.6%和3.9%,其中,西瓜生产布局以大兴区(占比54.9%)、顺义区(占比30.3%)为主导;甜瓜主要集中在顺义区(占比42.8%)、通州区(占比28.3%),近年来延庆区、昌平区的种植面积增势明显。

图1 2018—2022年北京市西瓜和甜瓜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Fig. 1 Planting area, yield, and unit yield of watermelon in Beijing from 2018 to 2022

1.2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以“质优、多样、特色、高端”为导向,高含糖量、长挂果期、耐裂品种为主导,形成以小型西瓜为主、中型西瓜为辅、特色西瓜为辅的品种格局。小型西瓜以‘京美2K’‘北农佳丽’‘L600’为主,中型西瓜以‘美都’‘早佳’‘京嘉’和‘京美10K’为主,彩虹瓤和黄瓤等特色品种类型呈增加态势[6-7]。目前小型西瓜已经成为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占比由2013 年的11.6% 上升到2022 年的73.0%,其中大兴区小型西瓜的种植面积占比达95.0%以上。甜瓜主要品种有以‘竹叶青’‘博洋9’‘天美55’为主的薄皮甜瓜,以‘京蜜25’和‘江淮蜜’为主的厚皮光皮甜瓜,以‘维蜜’‘蜜绿’和‘库拉’为主的网纹甜瓜,其中厚皮甜瓜种植面积占甜瓜总种植面积70.0%以上。西瓜和甜瓜品种总体向多样化和优良化转变,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0.0%。

1.3 设施高效栽培稳步增加

西瓜和甜瓜设施栽培面积稳步增加,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推广。西瓜设施栽培面积占比从2016 年的69.9%增长到2022 年的91.6%(图2)。塑料大棚在设施类型中占主导,2022 年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小拱棚、连栋大棚在设施栽培中占比分别为86.7%、9.3%、3.7%、0.3%。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西瓜和甜瓜产业集成了七大栽培模式,即西瓜和甜瓜基质栽培模式、中果型西瓜轻简化栽培模式、精品网纹甜瓜高品质栽培模式、草莓套种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冷凉地区高品质规模化栽培模式、小型西瓜高密度吊蔓栽培模式、中型西瓜长季节种植模式[7-8],显著提高了产品品质和商品率,提升了京郊观光休闲体验,提高了产业比较效益水平。其中,小型西瓜基质栽培模式示范可实现每公顷产量较常规生产增加7.5%,用水量降低25.8%,用工降低52.50个。冷凉地区高品质规模化栽培模式弥补了消费旺季北京地产西瓜稀缺的问题,每公顷产量达到68 621.57 kg,每公顷效益增加37 123.14 元。草莓套种西瓜和甜瓜模式示范中套种园区采摘价格较之前提高3 倍,每公顷收入平均增加7.8 万元。小型西瓜高密度吊蔓栽培模式示范实现密度从每公顷种植21 000 株增加到30 000~34 500 株,比普通种植增产15.5%,提早上市7 d,商品率达94.5%。

图2 2016—2022年北京市西瓜、甜瓜、草莓设施种植面积占比变化Fig. 2 Proportion of watermelon, melon, and strawberry facility planting areas in Beijing from 2017 to 2022

1.4 产业生态安全和标准化水平提升

以“质优、境佳、效高、标清”为目标,推进关键技术应用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行多层覆盖提温技术、蜜蜂授粉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两减一节”技术、微喷节水、水肥一体化技术、种子处理防病等关键技术[9-10],技术应用覆盖率达85%以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产品优质优价。其中,集约化育苗量增长到2 700万株以上,蜜蜂授粉技术应用覆盖北京地区西瓜种植面积的58.0%,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达到800 hm2。西瓜和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持续开展,示范区病虫害平均防治效果在80.0%以上。初步实现了西瓜和甜瓜耕种机械化、塑料大棚“宜机化”改造和机械化分选技术成熟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质均一性。

1.5 质量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围绕特色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融合化增值方向,助推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在“大兴西瓜”等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品牌的辐射带动下,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着重打造各具特色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并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技术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放大品牌优势,实现品牌裂变增长[11-12]。目前,已经注册的西瓜和甜瓜商标有10 多个,‘京彩一号’‘京庞’‘乐平’‘宋宝森’‘九元’‘巴特农’‘永定河’‘北京日光温室网纹甜瓜’‘维蜜’等一批品牌逐渐呈现在消费者眼前,连续多届举办“大兴西瓜节”“全国西瓜和甜瓜擂台赛”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13],开展科普宣传、行业交流、产销衔接、市民品尝和观光采摘等,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力推动了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1.6 产品流通模式出现新变革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互联网经济发展以及疫情冲击等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推动了西瓜和甜瓜产业供应链变革,从传统集市贸易转变为分级包装、直营直销、线上线下“双引擎”的多元化流通格局。2022 年北京市特色作物产业经济与政策团队调研数据显示,不同经营主体西瓜销售量中新兴流通方式的占比达63.1%,传统流通方式的占比为36.9%。其中,传统大宗批发市场、经纪人或经销商收购、龙头企业合作社收购、市集的销售量占比分别为26.1%、6.9%、3.2%和0.8%;团购订制、观光采摘、电商新零售等新兴模式的销售量占比分别为26.2%、17.6%、11.1%;社区门店和商超对接的销售量占比分别为4.2%和4.1%。在不同类型经营主体中,企业和合作社在观光采摘、团购订制、电商新零售3 类渠道的销售量占比分别达到30.8%、19.8%、17.1%。不同销售渠道呈现出明显的价差,门店直销、电商、团购、采摘等新兴渠道销售价格约为传统销售渠道售价均值的2~3倍。

1.7 西瓜市场价格呈趋势性上涨

本文对西瓜市场价格进行了重点监测,发现北京西瓜市场价格呈明显季节性变化与趋势性的上涨特征,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整体来看北京市西瓜市场围绕一定趋势呈增长的正弦波状,且具有一定的趋势性和明显的季节性(图3)[14-15]。2020—2021年北京市西瓜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全国平均价格,而2022 年价格略低于全国平均价格。2022 年北京市西瓜批发市场加权平均价格为3.45 元·kg-1,较2021 年(4.63 元·kg-1)同比下降25.5%。从月度价格来看,2022 年,1 月、4 月北京西瓜批发价分别为7.38、6.52 元·kg-1,较2021 年同期分别上涨18.9%、9.6%; 7月、10月、12月北京西瓜批发价分别为2.68、3.10、4.83 元·kg-1,较2021 年同期分别下降15.3%、33.0%、32.7%。全年价格最高点在1 月,最低点在8 月,最低价与最高价之间相差4.89元·kg-1。

图3 2020—2022年全国及北京西瓜批发市场价格走势Fig. 3 Price of watermelon wholesale market in China and Beijing from 2020 to 2022

小型西瓜的市场空间较大,价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从交易量看,北京市农业农村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普通西瓜交易量最大,占总交易量的90.0%,小西瓜、小凤瓜、无籽西瓜分别占比仅为2.0%、2.0%、6.0%(图4)。近年来在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下,小型西瓜等礼品西瓜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北京本地产的西瓜以中小型西瓜为主,近5 年年平均产量在11.6 万t(2022 年为9.4 万t),仅占北京市西瓜消费量的9.6%,未来小型西瓜的市场空间很大。从交易价格看,小西瓜、西瓜(普通)、小凤瓜、无籽西瓜2022 年的平均价格分别为8.87、4.96、4.21、3.58 元·kg-1,其中小西瓜平均价格最高,且比上年同期上涨38.4%;小凤瓜和无籽西瓜低于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7%和35.4%。

图4 2022年北京不同品种西瓜大宗市场的价格与交易量Fig. 4 Price and trading volume of different watermelon varieties in Beijing in 2022

2 西瓜和甜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 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产业风险因素复杂叠加

从宏观环境来看,西瓜和甜瓜产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及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对特色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市场形势以及休闲观光业态发展造成一定冲击[16-17]。从内部需求来看,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首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菜篮子”产品营养健康、高品质、多样化的需求,对西瓜和甜瓜产业高质量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18]。从自然灾害来看,近几年北京地区农作物气象灾害、病虫灾害发生日益严重,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主产区多年连作、棚室复种指数高,轮茬已出现困难,土传病害发病较重,灾害性气候以及生物性风险给产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仍然是产业中的重大防控难题。从资源环境来看,北京城市定位对农业生态绿色功能的要求日益迫切,西瓜和甜瓜产业必需加快生产方式转型,实现两减一节、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以及循环利用。

2.2 技术集成应用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西瓜和甜瓜产业在播种、育苗、栽培管理、采后处理等环节对技术要求较高,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和应用水平还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目前,西瓜和甜瓜种植主要靠人工、靠传统经验,小农户对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的接受和应用不充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影响了产品品质一致性和品牌价值放大[10]。农户主栽品种老化、同质化、竞争力缺乏现象普遍,专用优势特色品种有待引育,标准化、轻简化综合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以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和节水为重点的绿色高效生态栽培模式需求迫切但推行难,以提高劳动效率为目标的高效、实用和小型化专用机械化装备和设施调控自动化智能化推进迫在眉睫,疫情冲击下的采后处理及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滞后的状况也亟待改变,全链条数字化技术升级、标准化简约化生产、质量标准与检测等关键技术领域仍有很大潜力待挖掘。

2.3 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产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当前,北京西瓜和甜瓜产业从业人员呈现明显的老龄化占比高、流动性比例高、用工成本高、知识层次低、技能水平低的“三高两低”特征,产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西瓜和甜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低,对人工投入强度、劳动者传统经验和技能水平具有较高要求。调研显示,西瓜和甜瓜种植户一般年龄都在50 岁以上,雇工以季节性雇工为主,所雇工人中本地人约占1/3,外地人约占2/3,其中嫁接工多来自河北;长期雇工多来自湖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嫁接育苗、移栽定植、采摘等关键环节需耗费大量技术性熟练劳动力,农忙时临时用工极为短缺,企业急需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新农人引进困难。同时,人工成本上升推动产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部分经营主体的用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上升到40%~50%,临时雇工价格每人每天达200元,加上人员食宿费,用工成本难以降低。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与供求失衡趋势对进一步加强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及发展生产性服务组织提出新课题和新挑战。

2.4 设施用地政策落实难,产业主体投资预期不稳定

2021 年北京市出台高效设施农业用地试点政策,明确了农业设施建设规范。调研发现,试点政策更适用于社会化投资和企业综合开发,对于种植规模在2 hm2以下的农户和家庭农场,以及专门从事分拣包装、储藏保鲜的合作社而言,生产设施和辅助设施建设标准、比例和审批流程等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尤其是“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后,镇村一级相关产业主体对设施农业和农业辅助设施用地政策存在很多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经营主体持续扩大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投资规模的信心。另外,土地流转难度大、设施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也延缓了相关农业项目落地。因此,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提高政策的精准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产业主体的收益预期和生产积极性,释放农业生产活力。

2.5 服务配套联动不足,全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加工、分级、包装、储藏、保鲜能力不足,上市产品多属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比重较小,产业附加值提升不够。从产业链组织来看,尽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较快,但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仍然是西瓜和甜瓜生产的基本单位,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调研显示,70%的生产主体为普通农户,种植规模一般在0.33 hm2左右,这导致区域性竞争压价、季节性集中上市、品种结构性供需失衡等问题时有发生,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需进一步加强。从产业链价值提升来看,虽然已有“大兴西瓜”等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但区域公用品牌带动效应仍需加强,龙头企业、产销协会、合作社尚未与种植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产地品牌多、流通品牌少,未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调研发现,只有极少数高端品牌具备了一瓜一码、一果一码的消费者追朔系统,而农户自产自销,大多无标识。特色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健全,生产组织普遍缺乏自有销售渠道,存在环节多、链条长、流通成本高,小农户利益被挤压,“互联网+”等新型流通业态有待推广。

3 推动西瓜和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科技投入支持,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第一,加强高品质特色品种选育和推广。支持科研院所开展北京市特色作物品种选育研发,要在与市场多元化与高品质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优质、多抗、适合简约栽培的新品种选育为目标,加强“育繁推”一体化,克服目前北京市相对单一、趋同性高的品种结构,突显“种业之都”优势,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西瓜和甜瓜品种结构。第二,加快先进实用技术集成推广,引领标准化生产。加快研发适用于设施农业的小型化、智能化机械,推进人工替代,解决产业用工制约问题。强化示范推广工厂化育苗、设施机械化耕地起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测土配方施肥、蜜蜂授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及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第三,加大采后储藏、保鲜以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产业附加值。第四,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在西瓜和甜瓜产业中的应用,提升全产业链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水平。

3.2 全方位引育乡村人才,增强产业内生动力

第一,吸引有文化的新农人投身农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据调查,北京市有一定数量的瓜二代从事西瓜和甜瓜生产经营,具有鲜明的代际传承。而且这些瓜二代大多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相比上一代瓜农而言,农二代群体对农业经营更具有知识、眼光、技能和追求,都在致力于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因此,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让热爱农业,与农业具有天然血缘纽带、感情纽带的瓜二代成长为新农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力量。第二,强化农业职业教育,提升生产者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针对种植能手、经营管理人员组织教育培训,支持种植企业、合作社、大户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第三,持续优化农民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增强农民的专业技能,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四是从制度上探索专家资源服务京郊农业的智力支持机制,促进技术供求的及时顺畅对接。充分发挥首都人才优势,与科研院校等单位建立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机制,定期聘请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促进技术的有效对接。

3.3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第一,通过“就业带动、产业联动”增加本地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引导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自愿流转土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京郊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农业兼业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通过增加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营造体面的生产工作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小农户能从土地租金、工资、股份分红以及社会保障中获得稳定的收益,才能消除土地流转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有效促进土地流转,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沃土。第二,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和培育,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质量。要用足用好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加工流通企业、种植大户等,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第三,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适度规模经营的服务效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专业化、综合性农业生产服务主体、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贯穿西瓜和甜瓜全链条各环节,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益。

3.4 创新产销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互促

第一,以市场需求“逆向”推动西瓜和甜瓜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重构”。加强流通能力建设,拓宽新的产品空间和功能业态,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流通营销模式,将西瓜和甜瓜生产、加工、流通、营销产业链各环节与休闲观光、线上销售、智能配送等新模式新业态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产销一体化,加快实现产业优质优价、功能拓展和价值增值。第二,扶持一批有一定基础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地经纪人、种植大户,使之成为西瓜和甜瓜产业链的中坚力量,促进“加工带动,物流联通,产业链延伸”。第三,创新营销模式,助力市场销售。北京与其他地区相比交通设施完善、网络环境良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这些优势使得京郊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发展迅速。继续鼓励西瓜和甜瓜生产经营者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销售新业态,与大型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利用网络短视频、直播平台助力网络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共生共长、产业融合增值。

3.5 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全链条关键环节精准支持

第一,进一步加强设施用地政策落地。针对特色作物产业发展用地难落实的问题,制定适用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生产设施和辅助设施用地的建设标准和比例,为产销专业合作社提供相应的分拣包装、储藏保鲜设施用地,打消经营主体的投资疑虑。第二,支持设施建设与改造升级。调研中,现有设施棚室面临老旧隐患,且难以满足宜机化、智能化生产要求。智能化联栋温室等一次性投入高,对生产者资金压力较大,建议采取投资租赁、贷款贴息、后补贴奖励等多种方式予以支持。将下沉式温室纳入高效设施农业支持范围。第三,支持品牌建设。按照绿色有机农业认证的生产要求和标准,加强从地头到餐桌的全流程溯源管理,开展权威认证,实施品牌认证和价格保护,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第四,完善设施农业保险制度。扩大设施农业保险覆盖面,优化赔付结构,对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剧烈波动等风险加以保险,提高设施农业保险赔偿率,逐步实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保险。

猜你喜欢
甜瓜西瓜设施
甜瓜的重量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巧切西瓜
我喜欢吃甜瓜